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源排放碳氢化合物对广州地区光化学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彭立新 唐孝炎 +1 位作者 白郁华 李金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2-135,共4页
运用二维网格模式模拟天然源排放碳氢化合物对广州地区光化学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源排放碳氢化合物的减少直接引起臭氧浓度的减少.当天然源碳氢化合物排放量为零,臭氧平均浓度将减少51.0%;当人为源碳氢化合物排放量为零... 运用二维网格模式模拟天然源排放碳氢化合物对广州地区光化学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源排放碳氢化合物的减少直接引起臭氧浓度的减少.当天然源碳氢化合物排放量为零,臭氧平均浓度将减少51.0%;当人为源碳氢化合物排放量为零,臭氧平均浓度将减少34.4%.尽管模拟区内天然源碳氢化合物所占比例(45.7%)比人为源所占比例(54.3%)略小,但天然源碳氢化合物对臭氧浓度的影响却比人为源大.在广州地区东北部,天然源碳氢化合物对臭氧浓度起主要作用;在广州地区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污染 天然源 碳氢化全物 臭氧 光化学烟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密引水渠常见沉水植物的生态位和群落演替 被引量:11
2
作者 任久长 戴长亮 +1 位作者 董巍 乔建荣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23-528,共6页
生态位是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生态环境条件适应性的总和。通过野外调查,研究菹草、轮苞轮藻、马来眼子菜、苦草等沉水植物的生态位。生态位的重叠导致物种间的竞争与排斥,生态位的分离,导致物种间的协调平衡。引水渠沉水植物... 生态位是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生态环境条件适应性的总和。通过野外调查,研究菹草、轮苞轮藻、马来眼子菜、苦草等沉水植物的生态位。生态位的重叠导致物种间的竞争与排斥,生态位的分离,导致物种间的协调平衡。引水渠沉水植物群落状况是生态位的重叠和分离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常年输水条件下,菹草以时间生态位分离,空间无竞争对手而占据优势;轮苞轮藻以群落的致密絮状结构越冬,优先占领空间生态位;在冬季不输水的条件下,苦草以温度生态位在淤泥、浅水区占优势;马来眼子菜以生长生态位在硬泥质、深水水域占优势。并讨论了生态位理论在水草群落演替控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生态位 群落演替 引水渠 水草阻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萜烯臭氧化反应产物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兆荣 曾立民 +1 位作者 陈忠明 李金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1-326,共6页
利用气/质联用系统分析了研究α-蒎烯,△^3-蒈烯与臭氧伯大气模拟反应,确定反应的主要物分别为:2,2-二甲基-3-乙酰基环丁基乙醛,6,6-二甲-双环「3,1,1」康-2-酮,2,2-二甲基-3-(2-氧丙基)环丙... 利用气/质联用系统分析了研究α-蒎烯,△^3-蒈烯与臭氧伯大气模拟反应,确定反应的主要物分别为:2,2-二甲基-3-乙酰基环丁基乙醛,6,6-二甲-双环「3,1,1」康-2-酮,2,2-二甲基-3-(2-氧丙基)环丙基乙醛,对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萜烯 Α-蒎烯 臭氧化 大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气溶胶含碳组分的来源研究──加速器质谱法 被引量:8
4
作者 邵敏 李金龙 +6 位作者 唐孝炎 汪建军 郭之虞 刘克新 鲁向阳 李斌 李坤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34-238,共5页
使用加速器质谱(AMS)技术进行了大气中气溶胶含碳组分的来源分析。对于北京近郊区采集的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多元统计模式计算结果表明,TSP的最主要来源是土壤扬尘,对大气气溶胶的贡献超过了50%。然而,AMS技... 使用加速器质谱(AMS)技术进行了大气中气溶胶含碳组分的来源分析。对于北京近郊区采集的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多元统计模式计算结果表明,TSP的最主要来源是土壤扬尘,对大气气溶胶的贡献超过了50%。然而,AMS技术分析结果显示,大气气溶胶的含碳组分与微量元素组分有十分显著的来源差异。北京(非采暖期)、湖南南岳镇和山东青岛的气溶胶含碳组分中,来自矿物燃料人为燃烧的贡献大约占70%,随着人为活动的增加,这一比例还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质谱法 气溶胶 因子分析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