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能见度的环境经济价值评估:研究评述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德生 张世秋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5-141,共7页
PM_(2.5)引致的雾霾现象,不仅昭示中国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及健康风险,同时,也带来能见度下降等问题。能见度降低不仅直接影响交通等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也对民众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在人们对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的认识、理解和... PM_(2.5)引致的雾霾现象,不仅昭示中国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及健康风险,同时,也带来能见度下降等问题。能见度降低不仅直接影响交通等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也对民众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在人们对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的认识、理解和诉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良好的大气能见度成为具有稀缺性同时也与民众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公共环境资源。对大气能见度进行环境经济价值评估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文章对国际上大气能见度价值评估的研究和实践进展进行了梳理和评述,重点对内涵资产价值评估法、条件价值评估法、联合分析法和选择实验法等方法在能见度价值评估中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和比较,并对中国开展大气能见度价值评估提出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能见度 环境价值评估 雾霾 成本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机动车燃油质量标准升级的环境经济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谢鹏飞 汤大刚 张世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52-2362,共11页
比较分析了中国燃油质量标准与世界先进标准的差距及技术可行性,并基于可得的中石化与中石油等企业的燃油升级成本相关信息,估算了京津冀地区机动车燃油质量标准升级的直接经济成本(不区分汽油与柴油)约为:国III升级至国IV,142~470元/t;... 比较分析了中国燃油质量标准与世界先进标准的差距及技术可行性,并基于可得的中石化与中石油等企业的燃油升级成本相关信息,估算了京津冀地区机动车燃油质量标准升级的直接经济成本(不区分汽油与柴油)约为:国III升级至国IV,142~470元/t;国IV升级至国V,142~236元/t;国V升级至《世界燃油规范》第五类,不低于142~236元/t.使用美国环保署(EPA)的燃油质量模型以及其他相关研究结果,通过选择硫含量、芳烃、烯烃含量等关键参数,本研究估算了不同燃油质量标准下的单车排放因子及其变化.同时,分别选择2005、2008以及2012年作为分析的基年,在当年车队组成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对京津冀地区的燃油质量提升进行了回溯性的环境经济分析,估算了在不同的基年将燃油标准升级至世界最高标准所可能带来的单年污染物减排量和累积污染物减排量.研究结果显示:燃油质量提升可以带来单车排放因子的下降,从而降低整个京津冀地区机动车的污染排放,且VOC和PM的减排效果更为显著;在机动车标准较低时-采用更高品质的燃油可以以较小成本带来更大的污染物减排;由于各地机动车数量和结构存在差异,燃油质量提升所带来的减排效果也存在地区差异;仅就燃油质量改进的直接成本与可以实现的污染物减排量而言,越早实现燃油质量升级越具有费用有效性.因此,在更大范围内尽快推进燃油质量升级可以有效促进机动车污染物的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污染 燃油质量标准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淘汰高污染排放车辆政策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秀丽 吴丹 张世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7-304,共8页
鉴于机动车排放对北京市大气污染贡献较大,需以污染物减排为目标调整机动车控制政策。基于北京市机动车构成和污染贡献率的分析,作者提出优先淘汰高污染排放车辆的措施。该项措施的调控对象是机动车中污染贡献最大的车辆,与控制其他... 鉴于机动车排放对北京市大气污染贡献较大,需以污染物减排为目标调整机动车控制政策。基于北京市机动车构成和污染贡献率的分析,作者提出优先淘汰高污染排放车辆的措施。该项措施的调控对象是机动车中污染贡献最大的车辆,与控制其他车辆相比,该措施可以在控制同等车辆数的情况下实现更大的环境效果。与“控制新增车辆”和“每周限行一天”措施的对比分析显示,优先淘汰高排放车辆措施具有更大的NOx减排潜力,对控制北京市大气污染及实现“十二五”NOx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车主受偿意愿、机动车污染损害成本、淘汰补贴政策的激励方向以及政府的资金预算约束等方面,提出综合的政策建议,并建议采取单一的淘汰补贴标准,补贴水平应在4000~6000元/辆。优先淘汰高排放车辆政策的优势可以概括为:体现公共政策为环境负责的政策走向,体现政策设计的费用有效性,以及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激励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先淘汰 高排放车辆 费用有效性 单一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1月中国大面积雾霾事件直接社会经济损失评估 被引量:163
4
作者 穆泉 张世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87-2094,共8页
基于2013年1月期间全国20个受到雾霾事件影响的省市的公开报道数据,综合采用直接损失评估法、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对雾霾事件造成的交通和健康直接经济损失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2013年1月雾霾事件造成的全国交通和健康的直接经济... 基于2013年1月期间全国20个受到雾霾事件影响的省市的公开报道数据,综合采用直接损失评估法、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对雾霾事件造成的交通和健康直接经济损失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2013年1月雾霾事件造成的全国交通和健康的直接经济损失保守估计约230亿元,其中损失最大的省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京津冀区域;雾霾事件中仅急/门诊的健康终端的经济损失占总直接损失的98%,相当于现有文献研究结果中对非雾霾事件情况下颗粒物污染造成的所有健康终端损失的近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事件 细颗粒 社会经济损失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2001-2013年PM_(2.5)重污染的历史变化与健康影响的经济损失评估 被引量:46
5
作者 穆泉 张世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4-706,共13页
回顾21世纪以来中国PM2.5重污染及其健康影响与损失的历史变化,通过构建2001—2013年中国31个省PM2.5重污染数据集,结合最新的流行病学剂量–反应关系研究结果,同时在死亡风险赋值中考虑年龄结构的影响,评估2001年以来各省因PM2.5重污... 回顾21世纪以来中国PM2.5重污染及其健康影响与损失的历史变化,通过构建2001—2013年中国31个省PM2.5重污染数据集,结合最新的流行病学剂量–反应关系研究结果,同时在死亡风险赋值中考虑年龄结构的影响,评估2001年以来各省因PM2.5重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与相应的经济损失。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PM2.5重污染现象持续发生,全国平均每年71%的省份都受到重污染的影响。尽管13年间的PM2.5重污染浓度并未呈现明显恶化趋势,且发生比例及其健康影响在2001—2012年间持续减少,但2013年出现长时间的重污染现象,成为13年间重污染发生比例/频率最高的年份。2013年因PM2.5重污染带来的过早死亡达6.5万例,健康损失为281亿元,相当于2001—2013年期间健康损失总和的54%。其中,中东部8个省份和2013年1月的持续重污染是2013年健康损失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天 PM2.5 健康影响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机动车尾号限行和油价上调政策效果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易如 张世秋 +3 位作者 谢旭轩 吴丹 张秀丽 王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08-112,共5页
本文以上路车辆数、道路通行速度、交通拥堵成本、环境污染削减作为政策效果指标、驾车者福利损失作为政策成本指标,利用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了北京市2009年度尾号限行和油价上调两类政策实施对北京市交通状况的影响,并比较了政策接受度... 本文以上路车辆数、道路通行速度、交通拥堵成本、环境污染削减作为政策效果指标、驾车者福利损失作为政策成本指标,利用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了北京市2009年度尾号限行和油价上调两类政策实施对北京市交通状况的影响,并比较了政策接受度。研究结果表明:油价政策比限行政策对机动车的控制效果更显著,但对驾车者的社会福利损失更大,政策接受度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控制 政策效果评估 尾号限行 油价上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控制PM_(2.5)污染的健康效益评估 被引量:137
7
作者 黄德生 张世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6-174,共9页
基于流行病学综合研究成果,运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和环境价值评估方法,对京津冀地区实施并达到2012年新颁布的《空气质量标准》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标准可实现的健康效益进行了评估,并对区域内各城市的健康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 基于流行病学综合研究成果,运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和环境价值评估方法,对京津冀地区实施并达到2012年新颁布的《空气质量标准》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标准可实现的健康效益进行了评估,并对区域内各城市的健康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能够实现的健康效益总和可达到612~2560亿元/a均值为1729亿元/a),相当于该地区2009年地方生产总值的1.66%~6.94%(均值为4.68%).其中河北省所能实现的总健康效益最大,北京、天津和石家庄这些大城市能够实现的健康改善和经济效益最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可望为实施PM25空气质量标准的成本效益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和环境质量管理与合作提供重要的政策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PM25 空气质量标准 健康效益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方法的我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估——不同模型选择的差异性探析 被引量:62
8
作者 冯杰 张世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1-159,共9页
基于对我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发现使用不同的DEA模型会显著地影响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分布特征,不同效率测度指标的选择对于结果的影响远远小于不同的生产前沿面假设。进一步分析发现,SBM模型更符合绿色全要素生... 基于对我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发现使用不同的DEA模型会显著地影响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分布特征,不同效率测度指标的选择对于结果的影响远远小于不同的生产前沿面假设。进一步分析发现,SBM模型更符合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现实含义。基于SBM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从东部沿海地区到西部地区递减的趋势,虽然2005—2013年期间在整体上有所改善,然而省际之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却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 MALMQUIST指数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污染减排成本有效性分析及超低排放政策讨论 被引量:24
9
作者 赵东阳 靳雅娜 张世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841-2848,共8页
中国的空气污染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关系密切.燃煤电厂是中国煤炭消费量最大且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部门,因此,也必然成为污染物排放控制的主要对象.针对最近公布的电厂超低排放政策,本文采用成本有效性评估方法对燃煤电厂污染物减... 中国的空气污染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关系密切.燃煤电厂是中国煤炭消费量最大且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部门,因此,也必然成为污染物排放控制的主要对象.针对最近公布的电厂超低排放政策,本文采用成本有效性评估方法对燃煤电厂污染物减排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面进行超低排放改造以实现污染物减排的成本高昂,其中,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的脱硫、脱硝、除尘的单位减排成本分别为:4.46万元/t,2.35万元/t,0.43万元/t.现有燃煤电厂实施超低排放的行业成本较高;鉴于其他燃煤部门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排放标准宽松,现阶段是否首先针对燃煤电厂全面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需要更为全面的环境经济评估.基于本文的分析,以度电成本为衡量指标将会误导超低排放改造的减排路径选择.研究结论表明:燃煤电厂行业最低成本超低排放改造,应从规模较小、煤质水平较差的机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超低排放 大气污染控制 成本有效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居民能源消耗趋势和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嘉玲 张世秋 谢旭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51-356,共6页
财富分配的公平性问题被广泛关注,目前反映收入差距的研究较多,而忽略了居民对非货币化的生态环境、资源和能源占用方面的公平性,而后者可能是裹征社会公平性的更底层和根本的指标。本文试图从居民消费角度,评价能源消耗总量,呈现和揭... 财富分配的公平性问题被广泛关注,目前反映收入差距的研究较多,而忽略了居民对非货币化的生态环境、资源和能源占用方面的公平性,而后者可能是裹征社会公平性的更底层和根本的指标。本文试图从居民消费角度,评价能源消耗总量,呈现和揭示中国居民能源消耗的时间趋势、地区和城乡差异。利用1985-2009年居民消费数据和投入产出数据,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生命周期能耗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八十年代以来,居民能源消耗整体处于显著上升趋势;总体来说,居民能源消耗差距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居民能源消耗的城乡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远大于东中西部区域差距的贡献;政府应该进一步支持农村居民增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缩小城乡耗能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能源消耗 环境投入产出法 城乡差距 区域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