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划方法在无资料地区水文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伊璇 周丰 +2 位作者 周璟 王心宇 郭怀成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27,共7页
区划方法是目前国际上解决无资料地区水文预报问题的常用方法,是近20年水文学界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介绍当前国际应用区划方法解决无资料地区水文预报问题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为国内无资料地区水文模拟研究提供借鉴和参... 区划方法是目前国际上解决无资料地区水文预报问题的常用方法,是近20年水文学界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介绍当前国际应用区划方法解决无资料地区水文预报问题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为国内无资料地区水文模拟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文章将区划方法分为3类:临近流域替代法、水文相似流域替代法和回归法。通过文献梳理及案例分析,本文指出各类方法的问题、适用范围及不同资料条件下方法选择。最后,通过对国际上无资料地区水文预报的总结分析,提出我国无资料地区研究亟待解决的5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资料水文预报 区划 区划分析 水文相似 水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邵军 孙海美 +1 位作者 孙卫玲 李振山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5-441,共7页
采用基于PCR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和real-time PCR方法,分析了深圳市某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中总细菌和硝化细菌的生物量及群落结构变化,探究生物量与水质变化间的关系及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垃圾渗滤液... 采用基于PCR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和real-time PCR方法,分析了深圳市某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中总细菌和硝化细菌的生物量及群落结构变化,探究生物量与水质变化间的关系及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具有很好的氨氮和总有机碳(TOC)去除效果,总去除率分别为99.9%和91.4%。在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中,总细菌、氨氧化菌(AOB)、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生物量与TOC及氨氮浓度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溶解氧不影响AOB生物量,但明显影响NOB生物量。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维尺度(DMS)分析表明:在该废水处理系统中,DO浓度对总细菌和NOB微生物群落结构有重要影响;而氨氮浓度是影响AOB群落结构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硝化细菌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海富营养化机理的神经网络模拟及响应情景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邹锐 董云仙 +3 位作者 张祯祯 朱翔 贺彬 刘永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48-456,共9页
揭示湖泊的富营养化发生机制、定量了解关键生源要素与藻类爆发的因果关联对有效改善湖泊水质和富营养化状况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决策意义。以云南省程海为例,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响应模型,对富营养化机理进行了研究,并从富营养化核心驱... 揭示湖泊的富营养化发生机制、定量了解关键生源要素与藻类爆发的因果关联对有效改善湖泊水质和富营养化状况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决策意义。以云南省程海为例,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响应模型,对富营养化机理进行了研究,并从富营养化核心驱动因子识别、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与架构分析以及叶绿素a(Chl a)与TN、TP浓度降低的响应模拟几个方面对面临的科学问题进行探索。模拟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必须在适当的架构下才能产生科学合理的结果;程海的富营养化机制由一个氮(N)、磷(P)共限制的营养盐-藻类动力结构主导,但在此主导结构下拥有氮型限制的次级结构。基于神经网络模型模拟,推导出一系列基于湖体水质控制的Chl a响应的非线性函数,为程海的富营养化控制提供了快速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模型 富营养化 模拟 程海 情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对双酚A和固醇内分泌干扰物生物降解的影响
4
作者 郁晴 孙卫玲 李振山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9-434,共6页
研究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体系中,Cu(Ⅱ)对3种常见的有机内分泌干扰物(EDs)双酚A(BPA)、17β雌二醇(E2)和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生物降解的影响。研究表明Cu(Ⅱ)抑制EDs的降解,抑制作用E2>BPA>EE2,且随着Cu(Ⅱ)浓度增加影响越显... 研究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体系中,Cu(Ⅱ)对3种常见的有机内分泌干扰物(EDs)双酚A(BPA)、17β雌二醇(E2)和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生物降解的影响。研究表明Cu(Ⅱ)抑制EDs的降解,抑制作用E2>BPA>EE2,且随着Cu(Ⅱ)浓度增加影响越显著。其原因是Cu(Ⅱ)影响体系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群落结构。透射电镜可以观察到Cu(Ⅱ)对微生物细胞的影响。该研究对揭示复合污染体系中重金属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内分泌干扰物 重金属 降解 复合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