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洞庭湖生源要素分布特征及生态效应
1
作者 林婕 李斌 陈倩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1-349,共9页
根据洞庭湖城陵矶站1990—2015年月平均COD,TN和TP浓度的监测资料,基于趋势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洞庭湖水体生源要素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规律,进一步揭示其化学计量比例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生源要素浓度及结构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 根据洞庭湖城陵矶站1990—2015年月平均COD,TN和TP浓度的监测资料,基于趋势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洞庭湖水体生源要素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规律,进一步揭示其化学计量比例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生源要素浓度及结构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年平均COD,TN和TP浓度的年内变化规律相似,均表现为非汛期>汛期;多年变化趋势方面,1990年以来,洞庭湖城陵矶站年平均COD,TN和TP浓度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对应C:N和C:P随时间推移而下降,N:P则表现为上升。洞庭湖城陵矶站水体C:N:P平均为13:18:1,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水体生源要素浓度及化学计量比会影响藻类生长,其中C:N,C:P和COD起主导作用。研究时段内城陵矶站水体氮磷含量整体偏高,已满足藻类生长需求,为避免水华爆发等不良生态后果,应控制外来氮磷输入,保持湖体化学计量比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生源要素 化学计量比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解析法:从培养到非培养 被引量:59
2
作者 刘国华 叶正芳 吴为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4421-4433,共13页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是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传统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解析技术是指纯培养分离法(平板分离和形态分析法以及群落水平生理学指纹法)。后来,研究者们建立了多样性评价较为客观的生物标记法(...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是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传统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解析技术是指纯培养分离法(平板分离和形态分析法以及群落水平生理学指纹法)。后来,研究者们建立了多样性评价较为客观的生物标记法(磷脂脂肪酸法和呼吸醌指纹法)。随着土壤基因组提取技术和基因片段扩增(PCR)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地涌现并极大地推动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进程。这些技术主要包括:G+C%含量、DNA复性动力学、核酸杂交法(FISH和DNA芯片技术)、土壤宏基因组学以及DNA指纹图谱技术等。综述了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比较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并且介绍了他们在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展望了这些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生化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 应用和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基Sn或Pb氧化物涂层电极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3
3
作者 石绍渊 孔江涛 +1 位作者 朱秀萍 倪晋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9-434,共6页
采用热分解和电沉积方法分别制备了Ti/SnO2-Sb2O3,Ti/PbO2和Ti/SnO2-Sb2O3/PbO2三种电极.电镜照片表明,与热分解制备的Ti/SnO2-Sb2O3电极表面呈“泥裂状”不同,电沉积Ti/PbO2电极表面呈典型金刚石型结构;Ti/SnO2-Sb2O3/PbO2电极的氧化... 采用热分解和电沉积方法分别制备了Ti/SnO2-Sb2O3,Ti/PbO2和Ti/SnO2-Sb2O3/PbO2三种电极.电镜照片表明,与热分解制备的Ti/SnO2-Sb2O3电极表面呈“泥裂状”不同,电沉积Ti/PbO2电极表面呈典型金刚石型结构;Ti/SnO2-Sb2O3/PbO2电极的氧化物中间层使PbO2结晶显著减小,而且增加了镀层PbO2与钛基的结合力,在连续使用较长时间后电极表面出现“蜂窝状”腐蚀坑.EDAX和XRD分析表明,虽然电极用于电化学氧化对氯苯酚后表层物相没有发生改变,但其组成元素的含量有所变化.与Ti/SnO2-Sb2O3和Ti/PbO2电极相比,Ti/SnO2-Sb2O3/PbO2电极具有更高的电化学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 氧化物涂层 对氯苯酚 电化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外聚合物对Pb^(2+)和Cd^(2+)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江水 刘文 +2 位作者 孙卫玲 许楠 倪晋仁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4-522,共9页
利用改良离心法从好氧颗粒污泥中提取胞外聚合物(EPS),并研究其对重金属废水中Pb2+和Cd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EPS对Pb2+和Cd2+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式,拟合得到的最大吸附量分别可达534.76和478.47 mg/g。Pb2+... 利用改良离心法从好氧颗粒污泥中提取胞外聚合物(EPS),并研究其对重金属废水中Pb2+和Cd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EPS对Pb2+和Cd2+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式,拟合得到的最大吸附量分别可达534.76和478.47 mg/g。Pb2+和Cd2+在EPS上存在竞争吸附,EPS对Pb2+的吸附选择性更强。Cd2+对EPS吸附Pb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Pb2+的存在对EPS吸附Cd2+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三维荧光光谱(EEM)测定表明,实验提取的EPS含有大量疏水和亲水性基团,因此可通过络合作用、离子交换、螯合等多种作用与重金属发生强结合。对重金属起主要吸附作用的是存在于EPS蛋白质组分中的—COOH,—NH2,—CH2—,—OH及—C=O官能团。研究表明,EPS吸附Pb2+的主要机理为离子交换和络合作用,而对Cd2+的吸附则主要通过络合作用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PB^2+ CD^2+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政策选择 被引量:172
5
作者 梁祝 倪晋仁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8-22,共5页
农村生活污水是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善我国农村的人居环境,必须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和资源化设施建设。本文对国内外一些适合处理农村分散生活污水的技术及其特点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农村生活污水... 农村生活污水是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善我国农村的人居环境,必须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和资源化设施建设。本文对国内外一些适合处理农村分散生活污水的技术及其特点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政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农村生活污水 处理技术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里氏木霉生物转化制备黄姜薯蓣皂甙元的清洁新工艺 被引量:9
6
作者 朱余玲 黄文 +1 位作者 刘葳 倪晋仁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1-666,共6页
基于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理念,提出一种从盾叶薯蓣根茎中提取薯蓣皂甙元的新工艺。该工艺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利用淀粉酶和糖化酶分离黄姜根茎中的淀粉,第二部分利用里氏木霉转化糖渣中的皂苷制备薯蓣皂甙元。研究表明,与直接酸... 基于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理念,提出一种从盾叶薯蓣根茎中提取薯蓣皂甙元的新工艺。该工艺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利用淀粉酶和糖化酶分离黄姜根茎中的淀粉,第二部分利用里氏木霉转化糖渣中的皂苷制备薯蓣皂甙元。研究表明,与直接酸水解相比,新工艺可以提取约98.7%薯蓣皂甙元,并以还原糖的形式回收98.0%淀粉,降低生产废水中99.4%COD,100%SO24-和100%酸。在酸水解废水中检测到24种有机物,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属于美国环保局优先控制污染物。而新工艺废水中仅检测到两种有机物(17β-羟基雄甾-5-烯-3-酮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本研究为皂素清洁生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甙元 皂苷 里氏木霉 黄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废糖蜜联合发酵培养Bt生物杀虫剂 被引量:7
7
作者 常明 周顺桂 +1 位作者 卢娜 倪晋仁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9-763,共5页
考察了城市污泥与废糖蜜联合发酵培养苏云金芽孢杆菌(Bt)生物杀虫剂的可行性。作为污泥发酵的补充碳源,废糖蜜添加比例低于2.0%(质量比)时,对Bt的生长、代谢、晶体蛋白合成以及毒效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当添加比例高于2.0%时则表现出抑制... 考察了城市污泥与废糖蜜联合发酵培养苏云金芽孢杆菌(Bt)生物杀虫剂的可行性。作为污泥发酵的补充碳源,废糖蜜添加比例低于2.0%(质量比)时,对Bt的生长、代谢、晶体蛋白合成以及毒效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当添加比例高于2.0%时则表现出抑制作用。通过改变废糖蜜添加比例,获得污泥与废糖蜜的最佳配比:即在含固率为3%的污泥中添加1.5%(质量比)的废糖蜜。此配比对Bt生长代谢最为有利,活菌数与活芽孢数最大值可分别达到4.17×108和3.60×108CFU.mL-1,发酵48h后,发酵液中晶体蛋白产量约为1.96mg.mL-1,毒效788IU.μL-1,高于其他复配培养基。此外,本研究表明,晶体蛋白产量与发酵液生物毒效有显著相关性,晶体蛋白含量可作为一种简单可靠的Bt发酵性能表征指标,在Bt生产中有一定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废糖蜜 晶体蛋白 杀虫毒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云金芽孢杆菌生物杀虫剂发酵生产的影响因素及其工艺选择 被引量:12
8
作者 常明 孙启宏 +1 位作者 周顺桂 倪晋仁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71-1477,共7页
化学杀虫剂的长期使用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也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日益提高,生物杀虫剂以其"绿色环保"的特点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制剂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生... 化学杀虫剂的长期使用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也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日益提高,生物杀虫剂以其"绿色环保"的特点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制剂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生物杀虫剂。它对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螨类等许多有害昆虫有毒杀作用,而对人类、动物和农作物无害。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过程的研究,以期获得高毒效的生物杀虫剂产品。本文首先对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生产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将影响因素分为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组分两类,得出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0±1)℃,pH:7.0±0.1,搅拌速度:400~600r·min-1,通气量:1∶0.6~1.2(发酵培养基体积与每分钟通入空气的体积之比),接种时间:对数期初;最佳培养基配比为碳氮比:8~10∶1,无机盐含量:KH2PO4或K2HPO4为0.075%~0.2%;MgSO4·7H2O为0.075%~0.3%;CaCO3为0.075%~0.15%;MnSO4·H2O、FeSO4·7H2O各为0.002%。其次,对当前研究与工业化生产中的各种发酵工艺进行了评述,总结了现有发酵工艺的优缺点。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降低培养基原料成本、改进发酵工艺和采用基因学手段构建高效工程菌株将成为未来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生物杀虫剂 培养条件 培养基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发酵法从黄姜中提取皂素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朱余玲 黄文 +1 位作者 刘葳 倪晋仁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42-446,共5页
通过菌种复配研究了从黄姜中提取皂素的一种环境友好的生物方法。首先从生长黄姜的土壤和常见霉菌中筛选并驯化出三株菌,一株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T.reesei,一株产β-糖苷酶活力较高的A.niger和一株产木聚糖酶活力较高的A.oryzae。其次... 通过菌种复配研究了从黄姜中提取皂素的一种环境友好的生物方法。首先从生长黄姜的土壤和常见霉菌中筛选并驯化出三株菌,一株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T.reesei,一株产β-糖苷酶活力较高的A.niger和一株产木聚糖酶活力较高的A.oryzae。其次研究了这三株菌四种复配模式发酵体系中酶活力和皂素得率的变化。与纯种发酵相比,A.niger与T.reesei复合发酵对提高体系中酶活和皂素得率有协同促进作用。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这两株菌的发酵顺序。当T.reesei发酵第3d时投加A.niger继续发酵6d,皂素得率最高,可达到78.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姜 复合 皂素 A.niger A.oryzae T.reese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量DOM对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组合工艺中DBP和DEHP去除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锋 卢利 +2 位作者 刘文 徐硕 许楠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2-800,共9页
采用小型生物处理组合工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曝气生物滤池+缺氧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UASB+BAF+ANO+MBR)处理老龄垃圾渗滤液,考察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两种内分泌干扰物在组合工艺... 采用小型生物处理组合工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曝气生物滤池+缺氧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UASB+BAF+ANO+MBR)处理老龄垃圾渗滤液,考察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两种内分泌干扰物在组合工艺中的去除,以及与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去除的关系。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DBP和DEHP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2.9%和95.2%,且与DOM腐殖化作用(即腐殖质的芳香性和分子量)密切相关。溶解性有机碳(DOC)主要分布在分子量为1-100 kDa的有机组分中,此时腐殖质的芳香性较强,DBP和DEHP的浓度也较高。经过工艺处理后,该组分的DOC和芳香性有效降低,相应两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也更为明显。渗滤液原水及各工艺段中DOC与DBP及DEHP浓度的正相关性,表明二者之间相互作用更有利于污染物的有效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处理组合工艺 垃圾渗滤液 溶解性有机质 芳香性 邻苯二甲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2+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明 摆亚军 +2 位作者 孙启宏 陈晨 倪晋仁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33-940,共8页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培养基,研究了添加Pb2+对Bt(Bacillus thuringiensis,苏云金芽孢杆菌)生长和晶体蛋白合成的影响,同时分析了Bt发酵过程中有效态Pb含量(以ρ计)的变化,并采用FTIR(傅立叶红外光谱)和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初步探讨...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培养基,研究了添加Pb2+对Bt(Bacillus thuringiensis,苏云金芽孢杆菌)生长和晶体蛋白合成的影响,同时分析了Bt发酵过程中有效态Pb含量(以ρ计)的变化,并采用FTIR(傅立叶红外光谱)和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初步探讨了Pb2+在Bt表面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污泥培养基在支持Bt生长代谢和降低重金属有效态含量方面均优于商用培养基,当初始ρ(Pb2+)高达400 mg/L时,与未添加Pb2+相比,污泥培养基中Bt活菌数与晶体蛋白产量约分别下降48%和54%,而商用培养基中约分别下降82%和75%,证实了污泥作为Bt发酵培养基的可行性;Bt对Pb2+有较好的耐受性,当ρ(有效态Pb)在80 mg/L以下时,Bt生长代谢不会受到显著影响.光谱学分析表明,Bt对Pb2+有少量吸附,从而降低Bt发酵过程中Pb的生物有效性,吸附位点主要为羟基,部分C O和S O也参与了吸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苏云金芽孢杆菌 生物有效性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转化淀粉废水制备生物灭蚊剂 被引量:2
12
作者 雷发懋 卢娜 +2 位作者 王跃强 周顺桂 王颖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31-935,共5页
采用摇瓶发酵试验探讨了淀粉废水为原料制备微生物灭蚊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无需任何预处理工序,淀粉废水可作为微生物灭蚊菌株(Bacillusthuringiensissubsp.israelensis187菌株和Bacillussphaericus2362菌株)的优良发酵培养基。Bti187... 采用摇瓶发酵试验探讨了淀粉废水为原料制备微生物灭蚊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无需任何预处理工序,淀粉废水可作为微生物灭蚊菌株(Bacillusthuringiensissubsp.israelensis187菌株和Bacillussphaericus2362菌株)的优良发酵培养基。Bti187和Bs2362菌株能在淀粉废水(含固率2.5%)为唯一原料的培养基中正常生长发育,并且产孢产毒。Bti187和Bs2362在淀粉废水发酵42h,活菌数分别可达7.5×108、4.5×108CFU·mL-1;抗热性芽孢数分别可达5.1×108、2.7×108CFU·mL-1,均显著高于常规LB培养基。与LB培养基相比,淀粉废水培养基有利于提高芽孢产率、缩短发酵周期。毒力测定表明,淀粉废水培养42h的Bti发酵液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的LC50分别为0.78、0.87μg·mL-1,淀粉废水培养42h的Bs发酵液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的LC50分别为0.70、16.06μg·mL-1,淀粉废水明显有利于Bti187与Bs2362菌株的产毒。本研究不仅为淀粉废水提供了高附加值的处置新途径,而且可显著降低生物灭蚊剂的生产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废水 微生物灭蚊剂 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亚种 球形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典型支流入干区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谢元 蒋晓辉 +2 位作者 王婷 许旭明 倪晋仁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67-1076,共10页
基于2015年春季(4月)和秋季(10月)在黄河流域湟水、汾河、渭河和洛河等入干支流采集的底栖动物样品,开展支流入干区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比较研究。监测结果表明,春秋两季在各支流入干区采集到的底栖动物种属数量排序为洛河(28种)>湟... 基于2015年春季(4月)和秋季(10月)在黄河流域湟水、汾河、渭河和洛河等入干支流采集的底栖动物样品,开展支流入干区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比较研究。监测结果表明,春秋两季在各支流入干区采集到的底栖动物种属数量排序为洛河(28种)>湟水(26种)>汾河(23种)>渭河(17种);支流入干区春秋两季优势功能摄食类群皆为牧食收集者(除洛河在秋季以刮食者为主外)。底栖动物群落的除趋势对应分析表明,底质对底栖动物群落分布起重要作用,水草等水生植物的存在利于底栖动物生存。进一步地,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表明,p H和电导率是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的关键因子。从物种组成、密度、生物量、功能摄食类群和群落与生境因子关系等方面研究了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较为系统地揭示了黄河主要支流入干区的底栖动物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的系统性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支流入干区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底质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姜加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程鹏 赵华章 +1 位作者 付东康 倪晋仁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9年第6期36-41,共6页
黄姜加工产生的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间接排入丹江口水库,严重威胁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水质安全。分析了黄姜加工废水的水质特点,概述了近年来黄姜加工废水的各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优缺点,提出在保证有机物去除的情况下完成高效脱氮... 黄姜加工产生的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间接排入丹江口水库,严重威胁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水质安全。分析了黄姜加工废水的水质特点,概述了近年来黄姜加工废水的各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优缺点,提出在保证有机物去除的情况下完成高效脱氮是成功处理黄姜加工废水的关键,认为以"兼有脱硫功能的两相厌氧-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为主的集成工艺可有效处理黄姜加工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姜加工废水 废水处理 技术进展 水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中下游硅藻群落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清香 王婷 +1 位作者 许旭明 倪晋仁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48-856,共9页
为研究汉江中下游水体和沉积物硅藻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于2014年春、秋两季对汉江中下游5个监测断面的硅藻群落进行监测。基于18S r RNA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鉴定结果,共得到硅藻3纲28目49科111属160种,其中沉积物... 为研究汉江中下游水体和沉积物硅藻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于2014年春、秋两季对汉江中下游5个监测断面的硅藻群落进行监测。基于18S r RNA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鉴定结果,共得到硅藻3纲28目49科111属160种,其中沉积物硅藻占98.6%。物种丰度显著多于已有研究的结果,体现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硅藻物种鉴定上的优势。水体和沉积物硅藻群落组成和优势种有显著差异,水体中硅藻优势种为Pinnularia,Cyclotella和Nitzschia,沉积物中硅藻优势种为Pinnularia,Nitzschia和Navicula。汉江中下游硅藻群落多样性的时空差异明显,硅藻多样性存在空间异质性,且沉积物硅藻比水体硅藻多样性丰富;在季节影响方面,表现为秋季硅藻物种多样性比春季丰富。总氮、氨氮、硝态氮和总磷等环境因素对硅藻群落组成影响较大,因此氮磷控制对避免汉江中下游硅藻水华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汉江 硅藻 时空分布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污泥氨氧化活性对雌激素降解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硕 郑茂盛 +1 位作者 周海霞 许楠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5-541,共7页
采用驯化后的硝化菌富集培养物(NEC)及实际污水厂的硝化活性污泥(NAS)降解雌酮(E1)和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通过初始氨氮浓度的变化及氨氧化菌活性的抑制改变污泥氨氧化活性,并考察氨氧化活性对雌激素降解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EC中... 采用驯化后的硝化菌富集培养物(NEC)及实际污水厂的硝化活性污泥(NAS)降解雌酮(E1)和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通过初始氨氮浓度的变化及氨氧化菌活性的抑制改变污泥氨氧化活性,并考察氨氧化活性对雌激素降解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EC中雌激素的降解活性主要来自氨氧化菌,亚硝酸盐对雌激素的硝基化作用及异养菌的代谢作用均较弱,氨氧化菌对雌激素的共代谢得到证实。在NAS中,氨氧化菌抑制剂烯丙基硫脲并未完全抑制E1和EE2的降解活性,表明雌激素降解由氨氧化菌与异养菌共同完成,而氨氧化菌的共代谢降解显然更为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雌激素 生物降解 氨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健康检测:水可持续发展评估和河流可持续发展指数
17
作者 WU Hui-juan Richard C Darton +1 位作者 Alistair G L Borthwick NI Jin-ren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0,共2页
水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随着人口和经济增长,水资源短缺和退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为人类各种竞争性用水提供充足的淡水资源已成为更具挑战和关键的问题。维护和恢复河流健康系统已经成为环境和水资源管理的... 水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随着人口和经济增长,水资源短缺和退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为人类各种竞争性用水提供充足的淡水资源已成为更具挑战和关键的问题。维护和恢复河流健康系统已经成为环境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为了解这些挑战,实现未来水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河流健康进行综合评估。河流健康评估工具已经发展到测量河道的生态状况和自然资本。基于将河流健康测量延伸至包含水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本文提出一个用于评估河流可持续性的指标框架,讨论了可持续发展指标如何用于评估水可持续性发展的具体问题,介绍了我们所采用的可持续发展评估的过程分析方法,以及由此方法得到的中国黄河下游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该方法提供了一种系统方式,以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领域,并可生成一套定制指标。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指标框架为评估河流的可持续性提供了透明和参与的基础。这种评估为关键问题识别提供了信息和概貌,尤其对支撑政策制定很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评估 可持续发展指数 河流健康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