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关生长关系与生态学研究中的尺度转换 被引量:34
1
作者 韩文轩 方精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3-593,共11页
生态学研究常常涉及不同的尺度 ,而不同尺度之间生态属性的转换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难点 ,也是近年备受理论生态学界 ,尤其是植物生态学界重视的问题之一。相关生长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使一些生态属性的尺度转换成为可能。相关生长关系反... 生态学研究常常涉及不同的尺度 ,而不同尺度之间生态属性的转换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难点 ,也是近年备受理论生态学界 ,尤其是植物生态学界重视的问题之一。相关生长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使一些生态属性的尺度转换成为可能。相关生长关系反映出生物身体大小对其身体结构、生理过程等属性的影响 ;而种群和群落甚至更大尺度上的许多生态特征都可以从有限的个体特征中表现出来。因此 ,人们有可能应用这些定量的相关生长关系 ,解决生态学研究中可能出现的无法直接测量或表征的不同尺度的问题。本文就相关生长理论模型进展及其在植物生态学中一些应用做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生长 尺度转换 尺度 分形分配网络模型 能量相当 生物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模式的不足与改进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文娟 白钰 曾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29,共7页
本文基于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发展历程的回顾,结合湿地资源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评价研究的现实要求,重点剖析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现状评价模式在研究定位、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建设几个方面... 本文基于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发展历程的回顾,结合湿地资源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评价研究的现实要求,重点剖析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现状评价模式在研究定位、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建设几个方面存在的主要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思路和方案。认为评价模式的改进应当以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和支撑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标,面向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方向补充评价内容,完善评价体系,强调人为活动干扰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及反馈分析,重视人类社会对服务功能需求的评价,并详细阐述干扰评价、需求评价和服务功能供需平衡分析的主要内容、方法和难点,总结湿地管理的意识和手段在服务功能评价各环节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 评价模式 人为干扰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禹城地区夏玉米生长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田育红 刘鸿雁 陆佩玲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9-512,共4页
关键词 山东 禹城地区 夏玉米 环境因子 水分利用效率 农作物 生理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生态学的实验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量:20
4
作者 沈泽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69-774,共6页
实验是生态学研究的基本途径之一 ,对其理论的检验和发展至关重要。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 ,实验研究途径开始应用于景观生态学 ,至今方兴未艾。近年来 ,“景观”的生态学内涵更加强调“不同尺度上的空间异质性”。而研究对象的尺度和空... 实验是生态学研究的基本途径之一 ,对其理论的检验和发展至关重要。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 ,实验研究途径开始应用于景观生态学 ,至今方兴未艾。近年来 ,“景观”的生态学内涵更加强调“不同尺度上的空间异质性”。而研究对象的尺度和空间异质性往往正是景观生态学实验设计和操作所面临的困难。自然界景观格局与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自相似结构为景观生态实验设计提供了可行性。现有的景观生态学实验方法可分为 3类 :野外比较观测性实验仍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方法 ;操作性实验设计更严密 ,结果更可靠 ,但受现实条件的限制更大 ;计算机模拟实验是克服实验条件的困难的一个替代途径 ,并对理论的检验与发展特别有用。这 3类实验方法各自存在不同的优势和局限 ,彼此难以替代。景观生态实验方法主要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实验中借鉴并发展而来 ,但其实验设计在科学问题和操作尺度上具有显著的特点。从空间范畴来讲 ,景观生态实验包含斑块、边界、景观、斑块景观 4种 ,其所对应的生物群体组织水平、实验设计所涉及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都有所不同。多尺度的对比实验有助于了解生态现象与机制的尺度推移规律 ,是目前实验研究的难点和焦点之一。实验模型系统 (EMS)途径来源于生态系统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实验 尺度 对比观测性实验 操作性实验 计算机模拟实验 实验模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区植物绿量与其气温调控效应的关系 被引量:41
5
作者 李英汉 王俊坚 +1 位作者 李贵才 曾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30-838,共9页
选取了深圳市3个居住小区,在对各小区植被分布调查的基础上,各选取20m×20m样区25个,统计了每个样区内植物的绿化三维量作为绿地量化指标。在实地气象观测的基础上,对温度与样区绿化三维量值进行了非线性回归,结果表明20m×20m... 选取了深圳市3个居住小区,在对各小区植被分布调查的基础上,各选取20m×20m样区25个,统计了每个样区内植物的绿化三维量作为绿地量化指标。在实地气象观测的基础上,对温度与样区绿化三维量值进行了非线性回归,结果表明20m×20m样区内绿化三维量与植物的降温能力之间具有很高的拟合精度(Adj.R2=0.88),据此提出深圳市居住小区20m×20m范围内绿化三维量的合理指标。同时,通过对样区内不同结构植物绿化三维量与温度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乔木的遮阳作用是植物降温效应的主要影响因子。因此,若要有效发挥植物降温效应,城市居住区绿化应以乔木为主,同时在特定范围内(如20m×20m)满足植物绿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绿地 绿化三维量 温度调节 绿地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地区景观生态连接度评估 被引量:48
6
作者 武剑锋 曾辉 刘雅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91-1701,共11页
以最新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为基本信息源,利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和障碍影响指数、景观连接度指数计算方法,对深圳市的景观连接度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导致景观格局变化的内在驱动机制,探讨连接度评价方法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林地和... 以最新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为基本信息源,利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和障碍影响指数、景观连接度指数计算方法,对深圳市的景观连接度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导致景观格局变化的内在驱动机制,探讨连接度评价方法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林地和城市建设用地是导致工作区障碍影响指数空间分异的主要景观成分类型;全市生态资源用地类型呈现明显的碎裂化和孤岛状分布格局,而建设用地扩张过程中的无序性和不合理性是导致景观格局劣化的真正原因;摈弃以往不合理的土地开发模式,利用残存的生态资源辅助以必要的人工保护、恢复和建设工作来改善无连接区域内的景观连接度水平,强化建成区内的绿地建设工作,是提升深圳市景观连接度水平的3种有效策略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连接度 最小耗费距离模型 城市化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物-地形关系的物种丰富度空间格局预测——GAMs途径的一种应用 被引量:33
7
作者 沈泽昊 赵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53-963,共11页
将基于样本调查数据的群落-生境因子回归分析与GIS支持下的植物属性空间格局预测结合起来,是国际上植被-环境关系定量研究的新途径。通用可加性模型(GAM)的非参数属性使之具有对不同数据类型的广泛适应性,成为这种“回归分析+空间预测... 将基于样本调查数据的群落-生境因子回归分析与GIS支持下的植物属性空间格局预测结合起来,是国际上植被-环境关系定量研究的新途径。通用可加性模型(GAM)的非参数属性使之具有对不同数据类型的广泛适应性,成为这种“回归分析+空间预测”途经的有效手段;不同程度上依赖于数字高程模型的环境空间数据集是实现空间预测的必要条件。介绍了这一新的研究途径,并应用于案例研究区域植物多样性指标空间格局的预测和分析。野外调查的一组样方地形特征指标和植物多样性指标(包括样方物种丰富度及乔木、灌木、草本、常绿木本、珍稀种类的丰富度),分别作为预测变量和响应变量,建立GAM模型。结合研究区域10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对该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的空间格局进行空间预测,并对预测模型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1)不同的多样性指标具有不同的模型结构和模拟效果,重复模拟的结果稳定性也不同,反映了所受地形因子影响的差异;(2)影响各多样性指标空间格局的地形变量主要是坡位和坡度等小尺度特征,大尺度海拔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3)模拟结果与独立检验数据的相关分析表明,对乔木种、草本种、珍稀种的模拟全部有效;对常绿种和样方物种总数的模拟部分有效;而对灌木种丰富度的预测基本失败。(4)模型预测变量有效性和全面性决定了模型对数据的解释能力,样本大小对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有显著影响。就地形因子对生境条件的代表性、模拟误差的来源及GAMs模型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可加性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 地形变量 物种丰富度 空间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武陵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昌笃 李迪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414-2423,共10页
位于湖南省西北角的武陵源地区是中国境内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较好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 ,表现为物种组成丰富 ,区系起源古老 ,地理过渡明显 ,特有类型众多 ,群落类型复杂 ,是不仅具有国家意义 ,而且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 位于湖南省西北角的武陵源地区是中国境内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较好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 ,表现为物种组成丰富 ,区系起源古老 ,地理过渡明显 ,特有类型众多 ,群落类型复杂 ,是不仅具有国家意义 ,而且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的宝库。由于地形崎岖、山峰众多 ,境内最高峰近 1 90 0 m,最低处约 30 0 m,相对高差达 1 60 0 m;在纬度地带位置上 ,又居中亚热带气候带向北亚热带气候带的过渡 ,因而环境分化剧烈。加之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生态完整性保持较好 ,反映在昆虫多 ,但不造成危害 ;物种分化强烈 ,不同生态特性的相近物种在同一地点共存 ;位居多雨山区 ,但水清常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完整性 植物区系 特有种 环境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大尺度分布格局及其与地理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7
9
作者 冯建孟 徐成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9-254,共6页
地理因子对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大尺度的物种分布数据以及地理信息,结合GIS和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了中国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地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南到北,研究区域内物种丰富... 地理因子对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大尺度的物种分布数据以及地理信息,结合GIS和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了中国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地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南到北,研究区域内物种丰富度总体上呈递减趋势;在经度梯度上,从东到西,物种丰富度呈递增趋势,这可能与其它地理因子的影响有关;在排除其它因子影响的情况下,物种丰富度随着面积的增加,呈递增趋势。但在其它地理因子的综合影响下,面积的影响作用被掩盖或弱化。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变幅的增加,呈显著递增趋势;物种丰富度与纬度变幅、经度变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偏)相关性。总体上,纬度、面积和海拔变幅均显著影响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但相对而言,面积和纬度起着更为重要的影响。相对海拔变幅而言,海拔变幅与纬度之比值能更好地反映"生境异质性"效应,说明,海拔梯度的"纬度效应"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丰富度 分布格局 中国种子植物 地理因子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的珍贵自然遗产——植物多样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昌笃 林文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69-979,共11页
植物多样性是一个地区最重要的自然遗产之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依靠,认识并理解这一自然遗产,并在经济发展中特别加以保护,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北京是举世公认的文化名都,它的众多的文化古迹有大量文献加以记述和评论,但其独特... 植物多样性是一个地区最重要的自然遗产之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依靠,认识并理解这一自然遗产,并在经济发展中特别加以保护,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北京是举世公认的文化名都,它的众多的文化古迹有大量文献加以记述和评论,但其独特的自然遗产,一直未受到应有的注意。从物种和群落两个层次论述了北京地区植物多样性的组成和特点,并指出过渡性的气候及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也就是它的地多样性(geodiversity)是形成其复杂的植物多样性的基础,最后对北京地区植物多样性当前面临的威胁及其缓解办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自然遗产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麦积山景区——生态过渡带自然和文化遗产杰出范例 被引量:21
11
作者 陈昌笃 王庆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5,共15页
直到现在,生物多样性管护的主要注意力放在热点地区,但T.B.Smith等生态学家提出,管护战略必须把注意力不仅放在热点地区,而且也要放在相联系的过渡带。他们争论说后者区域可能保有许多种群之间的适应变异,并因而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 直到现在,生物多样性管护的主要注意力放在热点地区,但T.B.Smith等生态学家提出,管护战略必须把注意力不仅放在热点地区,而且也要放在相联系的过渡带。他们争论说后者区域可能保有许多种群之间的适应变异,并因而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保持很重要。虽然生态过渡带常常拥有高的物种丰富度,但它们大多数是广泛分布的物种,它们的分布范围在生态过渡带相遇。甘肃省的麦积山景区是我国生态过渡带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地的杰出代表。麦积山景区不仅具有温凉、半湿润、四季分明的气候和复杂的地质地貌与土壤条件,使它的生物多样性独特丰富,具有过渡的特点,为我国同纬度其它地区无法相比,它的古文化遗存也丰富多彩,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印度佛教文化向中国化的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遗产 生物多样性 生态过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气孔对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反应——基于在CO_2浓度和温度梯度中生长的10种植物的观测 被引量:44
12
作者 左闻韵 贺金生 +3 位作者 韩梅 吉成均 Dan F.B.Flynn 方精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65-574,共10页
许多研究表明 ,大气 CO2 浓度 ([CO2 ])的升高会导致植物气孔密度 (Stom atal Density,SD)和气孔指数 (Stom atal Index,SI)降低。这一关系成为推测地质历史时期大气 [CO2 ]变化的重要古生物指标之一。但是 ,[CO2 ]不是唯一影响 SD和 S... 许多研究表明 ,大气 CO2 浓度 ([CO2 ])的升高会导致植物气孔密度 (Stom atal Density,SD)和气孔指数 (Stom atal Index,SI)降低。这一关系成为推测地质历史时期大气 [CO2 ]变化的重要古生物指标之一。但是 ,[CO2 ]不是唯一影响 SD和 SI的环境因素。研究利用温度梯度和温度 +[CO2 ]梯度技术 ,以 7种美国中西部地区弃耕地常见草本植物和 3种美国东部落叶阔叶林优势木本植物为材料 ,其中草本包含豆科、非豆科 C3和 C4 功能型 ,就它们的 SD,SI,表皮细胞密度 (Epidermal Cell Density,ECD)和气孔孔径长度 (Stomatal Aperture L ength,APL)对 [CO2 ]和温度升高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沿 [CO2 ]梯度 ,所研究物种的 SD比 SI反应敏感 ,SD显示出与 [CO2 ]正相关、负相关和无显著相关性 ,SI显示出与 [CO2 ]正相关和无显著相关性 ;沿温度梯度 ,所研究物种的 SI比 SD反应敏感 ,SI显示出与温度正相关、负相关和无显著相关性 ,SD显示出与温度正相关和无显著相关性。 ECD和 APL对 [CO2 ]和温度梯度也有不同的响应。这说明 ,除 [CO2 ]外 ,温度也对 SD,SI,ECD和 APL有显著的影响。所以在用气孔特征重建地质历史时期 [CO2 ]的变化趋势时 ,除准确建立气孔参数与 [CO2 ]关系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气孔密度 植物气孔指数 植物气孔孔径长度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梯度 大气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11种植物叶片解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2
13
作者 韩梅 吉成均 +1 位作者 左闻韵 贺金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6-333,共8页
以生长在严格控制的温度梯度,以及温度和CO2浓度梯度2个温室里的8种美国中西部弃耕地常见草本植物和3种美国东部落叶阔叶林优势木本植物为材料,通过比较叶片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叶片总厚度的变化,探讨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不... 以生长在严格控制的温度梯度,以及温度和CO2浓度梯度2个温室里的8种美国中西部弃耕地常见草本植物和3种美国东部落叶阔叶林优势木本植物为材料,通过比较叶片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叶片总厚度的变化,探讨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不同功能型植物叶解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升高时,C4植物的叶片厚度增加,而C3植物叶片厚度的变化无明显规律;当CO2浓度升高时,9种C3植物中有7种植物的叶片总厚度增加,而C4植物叶片厚度减少。植物叶片解剖特征沿CO2浓度和温度梯度呈现线性和曲线变化趋势;不同物种的同一组织厚度和同一物种的不同组织厚度,对温度和CO2都升高或仅仅温度升高的反应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未来全球变化情况下,植物叶片对CO2和温度升高的反应存在明显的种类差异。由于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是相关联的,这种解剖结构的改变将可能引起植物功能上对CO2和温度升高反应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梯度 温度梯度 叶解剖特征 C4植物 C3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草地植被的地上生物量 被引量:41
14
作者 安尼瓦尔·买买提 杨元合 +1 位作者 郭兆迪 方精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1-526,共6页
2004年对新疆地区的草地地上生物量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据此估算了新疆6种主要草地类型的地上生物量密度和总量,并探讨了草地地上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草原类型中,荒漠草原的地上生物量密度最小(34.9gC·m-2),草甸草... 2004年对新疆地区的草地地上生物量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据此估算了新疆6种主要草地类型的地上生物量密度和总量,并探讨了草地地上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草原类型中,荒漠草原的地上生物量密度最小(34.9gC·m-2),草甸草原最大(87.3gC·m-2),而典型草原(53.2gC·m-2)和高寒草原(47.7gC·m-2)介于两者之间;草甸类型中,山地草甸(117.4gC·m-2)的地上生物量密度显著高于高寒草甸(58.1gC·m-2)。6种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总量为14.65TgC,约占全国的10%。地上生物量主要集中于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两者占总量的41.7%;其次是典型草原、山地草甸和荒漠草原,分别占19.0%、18.3%和14.6%;草甸草原因分布面积小而使得其地上生物量最小,仅占总量的6.4%。草原和草甸地上生物量的控制因子存在差异:草原地上生物量主要受降水控制,而草甸地上生物量则与温度相关。除受气候影响外,草原地上生物量还与土壤含水率、土壤总氮含量正相关,而草甸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含水率、土壤总氮含量均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草地 地上生物量 气候 土壤含水率 土壤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阳春现代樟树树轮宽度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24
15
作者 邢秋茹 刘鸿雁 +4 位作者 孙艳荣 崔海亭 戴君虎 李平日 谭惠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077-2080,共4页
树木年轮方法定年准确、连续性强、分辨率高和易于获取复本等 ,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热带、亚热带地区 ,受树木生理特性的影响 ,树轮研究工作开展较少。通过广东阳春过渡热带现代樟树树木年轮宽度的变化 ,发现秋季降... 树木年轮方法定年准确、连续性强、分辨率高和易于获取复本等 ,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热带、亚热带地区 ,受树木生理特性的影响 ,树轮研究工作开展较少。通过广东阳春过渡热带现代樟树树木年轮宽度的变化 ,发现秋季降水是影响研究区樟树生长的重要因子。树轮记录的准 4~ 4 .92 a周期的树轮指数变化可能与厄尔尼诺的周期有关 ,即厄尔尼诺引起气候变化对树木生长产生影响。尽管樟树生长快 ,树轮不清晰 ,交叉定年困难 ,但由于研究区存在明显的旱季 ,樟树树轮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气候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过渡热带 香樟(Cinnamonum camphora) 气候变化 厄尔尼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P分析与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 被引量:20
16
作者 肖海燕 赵军 +1 位作者 蒋峰 曾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3-158,共6页
人为活动对区域生境干扰导致濒危物种数量不断增加,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为扭转传统保护思路难以适应现代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这一被动现状,人们开始采用一种基于景观和区域尺度的整体保护策略,GAP分析... 人为活动对区域生境干扰导致濒危物种数量不断增加,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为扭转传统保护思路难以适应现代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这一被动现状,人们开始采用一种基于景观和区域尺度的整体保护策略,GAP分析就是实现这种保护策略的主要支撑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区域性的土地覆盖、物种分布和土地权属叠图综合分析,鉴别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保护空白”,进而为合理的区域性生物多样性保护设计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以美国的GAP分析计划为例,详细介绍GAP分析的基本技术过程,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进展及相关技术应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并针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关键问题,阐述了我国开展类似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必要性、重点研究内容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P分析 生物多样性保护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 遥感 人为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种子雨的地形格局 被引量:41
17
作者 沈泽昊 吕楠 赵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981-1987,共7页
种子雨是森林群落更新繁殖体的主要来源。而地形对植被空间格局异质性的影响机制之一 ,就是作用于种子雨的空间分布。为了在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中检验这一假设 ,在湖北宜昌市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内、海拔 130 0~ 14 95 m... 种子雨是森林群落更新繁殖体的主要来源。而地形对植被空间格局异质性的影响机制之一 ,就是作用于种子雨的空间分布。为了在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中检验这一假设 ,在湖北宜昌市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内、海拔 130 0~ 14 95 m之间的一片天然次生林内进行野外比较观测实验。选择 10个不同的地形部位 ,在每一点设置重复 (5个 )的种子雨收集器 ,在种子雨期间定期收集并记录种子雨的种类及数量。 2 0 0 1、2 0 0 2年的观测数据分析表明 :(1)种子雨密度和物种丰富度在不同地形坡位、坡形上差异显著 ,都沿山脊 -山坡 -山谷梯度和凸坡 -平坡 -凹坡梯度而减小 ;(2 )种子雨的密度和物种丰富度受坡向和坡度的影响不显著 ;(3)种子雨和乔木层物种构成的相似性与坡位和坡形呈显著的正相关 ;与坡度呈不显著的负相关 ,与坡向值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4 )地形影响种子雨扩散的可能机制包括 ,影响不同种类母树的分布及其密度格局 ,影响不同坡位或坡形上分布的母树种子生产的强度和节律 ,影响风力的方向和大小的分布 ,从而形成水平方向种子流的源 -汇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雨 地形 密度 多样性 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独龙江地区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和Rapoport法则的验证 被引量:31
18
作者 冯建孟 王襄平 方精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5-520,共6页
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之一。以独龙江地区种子植物为对象,利用当地植物志资料,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研究了独龙江地区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并对Rapoport法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之一。以独龙江地区种子植物为对象,利用当地植物志资料,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研究了独龙江地区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并对Rapoport法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密度均呈线性下降趋势,而物种分布幅度呈明显增大趋势,与Rapoport法则一致;进一步分析表明,物种密度随着物种分布幅度的增大而下降;随着年平均温度的升高,物种密度呈明显上升趋势,而物种分布幅度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垂直格局 Rapoport法则 种子植物 独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可达性及其对林地的影响——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 被引量:24
19
作者 秦佩恒 武剑峰 +1 位作者 刘雅琴 曾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796-3803,共8页
以深圳市宝安区为工作区,利用基于1988,2003年期间的3景TM卫星影像数据得到的景观分类制图和DEM、道路等GIS数据,通过构建一个涵盖高程、道路和建设用地密度影响的综合可达性评估指数,研究了工作区内景观可达性动态特征及其对林地... 以深圳市宝安区为工作区,利用基于1988,2003年期间的3景TM卫星影像数据得到的景观分类制图和DEM、道路等GIS数据,通过构建一个涵盖高程、道路和建设用地密度影响的综合可达性评估指数,研究了工作区内景观可达性动态特征及其对林地植被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工作区景观整体可达性程度显著提高,低水平可达性区域面积比重显著下降,中、高水平可达性区域面积比重普遍提高;(2)全区林地面积比重下降了10%以上,低水平可达性区域内林地比重受建设用地扩张影响持续下降,中、高水平可达性区间的林地面积比重则因城市生态建设工作逐步受到重视而呈先降后升的变化格局,表明快速城市化地区林地动态变化不仅受道路、高程及建设用地扩展影响,政府政策性调控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可达性 林地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景观多样性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曾辉 张磊 +1 位作者 孔宁宁 李书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4-461,共8页
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景观多样性的时空分异格局及成因 ,并探讨了相关的管理和多样性研究尺度效应问题。结果显示 ,过去 35年复杂的人为影响是研究时段内景观多样性显著变化的根本成因。始于 2 0世纪 60年代中... 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景观多样性的时空分异格局及成因 ,并探讨了相关的管理和多样性研究尺度效应问题。结果显示 ,过去 35年复杂的人为影响是研究时段内景观多样性显著变化的根本成因。始于 2 0世纪 60年代中期的大规模森林砍伐活动 ,降低了全区特别是中低山区景观多样性水平 ,而延续 30多年的植树造林活动 ,使不同区域的整体景观多样性水平逐步提高。合理的景观整体结构 (包括多样性空间格局 )建设目标和实现方法 ,应成为今后相关研究工作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研究还证明了景观多样性研究具有显著的尺度效应特征 ,具体表现为林地面积的恢复在全区、自然景观、人为影响景观以及海拔高程分异等中尺度研究中显著提高了景观多样性水平 ,但在各人为影响发生源的缓冲区这种小尺度分析上 ,则降低了景观多样性水平。工作区内开展中小尺度景观多样性研究的适宜正方形样地面积应为 5 0× 5 0个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龙自然保护区 景观多样性 时空分异 人为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