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深圳市城中村的热环境特征与热岛强度分析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郭秋萍
邹振东
李宏永
邱国玉
-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人居环境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7-435,共9页
-
基金
深圳城市热环境
植被蒸腾及其降温效果的实验研究(JCYJ2014041714423187)
深圳市知识创新计划(JCYJ20130331145022339)
-
文摘
最近几十年的全球升温和城市化导致了城市地区热环境的持续恶化。由于建筑物密集、绿化少、人口多等原因,城中村的热环境恶化现象更为明显。近年来对城中村的热环境问题的研究,以定性讨论的多,定量的研究少,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系统的观测数据。以地处亚热带的特大城市深圳市为例,选取平山村及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年的运动样带观测,分析对比了晴天和极端高温条件下城中村和绿地的热环境特征、热岛强度和热环境舒适度,探讨了影响城中村热环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深圳城中村热岛效应明显,月份间的热岛强度关系为:降雨量少的月份热岛更强;一天中各时段的热岛强度变化特征为:热岛强度在日落之后逐渐加强,在20:00至24:00间达到最大值,在午夜后逐渐减弱,最强热岛强度出现于2月份的20:00时,达3.95℃。5月至9月深圳的热环境特征为炎热潮湿,热环境极不舒适,城中村与绿地夜间温湿指数差异明显,城中村较绿地热环境不舒适性增加一个等级,夜间为城中村居民室外活动最为频繁的时候,因而对城中村居民带来不舒适的直接感受,进入后半夜之后会进而影响居民的休息,增加空调等的使用,高极端高温天气条件下,城中村与绿地的热环境较普通夏季平均值更为不舒适,容易引发中暑等危害。城中村人工下垫面较自然下垫面占比大,改变原有的水热平衡且引入更多的人为热排放,是引起热岛效应及热环境不舒适的主要原因。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城市热岛
城中村
热环境
深圳
舒适度
-
Keywords
urban heat island
urban village
thermal environment
Shenzhen
thermal comfort
-
分类号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