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i掺杂硅量子点的MOSFET结构的电子显微学表征
1
作者 马圆 尤力平 +1 位作者 张小平 俞大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0-113,共4页
通过自组装生长并结合两步退火处理,在SiO2表面得到了Ti掺杂的Si纳米晶粒量子点。采用高分辨显微分析方法,X射线能谱线扫描和Z衬度扫描透射显微方法对一系列横截面样品进行详细研究,得到了量子点内部的成分分布,相关的试验数据吻合一致... 通过自组装生长并结合两步退火处理,在SiO2表面得到了Ti掺杂的Si纳米晶粒量子点。采用高分辨显微分析方法,X射线能谱线扫描和Z衬度扫描透射显微方法对一系列横截面样品进行详细研究,得到了量子点内部的成分分布,相关的试验数据吻合一致,验证了Si量子点MOSFET的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MOSFET内存 扫描透射显微方法 量子点成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精细纳米结构加工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敬民 廖志敏 +2 位作者 尤力平 叶恒强 俞大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67-170,共4页
利用高能会聚电子束的辐照损伤能力,在300 kV高分辨透射电镜中成功加工出小于5 nm的超精细纳米结构。加工精度在特征尺寸和空间位置上可同时达到一个纳米。加工的纳米结构具有原子尺度的边界,并可以通过高分辨像直接监视纳米结构的形成... 利用高能会聚电子束的辐照损伤能力,在300 kV高分辨透射电镜中成功加工出小于5 nm的超精细纳米结构。加工精度在特征尺寸和空间位置上可同时达到一个纳米。加工的纳米结构具有原子尺度的边界,并可以通过高分辨像直接监视纳米结构的形成过程。这种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无机材料,尤其适用于无机化合物。结合自动控制,这种技术可以用于加工任意复杂的二维纳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细纳米结构 高分辨透射电镜 纳米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SnO_2异质同轴纳米电缆 被引量:1
3
作者 单旭东 王朋伟 +2 位作者 尤力平 俞大鹏 叶恒强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3-477,共5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的Au/SnO2金属-半导体异质同轴纳米电缆结构。通过透射电镜表征,发现其轴心为沿特定方向生长的单晶Au纳米线,而壳层则为沿[100]方向生长的单晶SnO2,整体看来就如同一根单晶Au纳米线外套了一根单晶SnO2纳米管。管的两...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的Au/SnO2金属-半导体异质同轴纳米电缆结构。通过透射电镜表征,发现其轴心为沿特定方向生长的单晶Au纳米线,而壳层则为沿[100]方向生长的单晶SnO2,整体看来就如同一根单晶Au纳米线外套了一根单晶SnO2纳米管。管的两端是封闭的,而Au轴则几乎贯穿整个管,只在端部与SnO2之间有一定间隙。本文讨论了纳米电缆可能的生长机制,而空隙应该是由于两者的热膨胀系数不同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2 AU 异质结构 纳米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纳米棒中结的透射电镜研究
4
作者 章新政 单旭东 +1 位作者 尤力平 俞大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41-345,共5页
本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得大量ZnO纳米棒,利用会聚束电子衍射(CBED)研究了纳米棒的生长方向,验证了纳米棒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碰撞。通过TEM研究发现,纳米棒沿c轴生长,碰撞形成的晶界并不是一个随机取向的大角晶界,为了降低能量,晶界具... 本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得大量ZnO纳米棒,利用会聚束电子衍射(CBED)研究了纳米棒的生长方向,验证了纳米棒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碰撞。通过TEM研究发现,纳米棒沿c轴生长,碰撞形成的晶界并不是一个随机取向的大角晶界,为了降低能量,晶界具有孪晶关系。晶界的存在导致晶体产生缺陷生长,使纳米棒的结的附近区域长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孪晶 碰撞 氧化锌 纳米棒 会聚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掺杂的ZnO纳米号角的制备、表征和生长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于超 章新政 +1 位作者 徐军 俞大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采用简单的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了形貌新颖、产量较高的Cu掺杂ZnO单晶纳米号角。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纳米号角进行了结构和成分表征,建立了结构模型。号角的六... 本文采用简单的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了形貌新颖、产量较高的Cu掺杂ZnO单晶纳米号角。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纳米号角进行了结构和成分表征,建立了结构模型。号角的六个对称的倒梯形侧壁围成了倒六棱锥的空腔,生长方向是[0001],棱锥面是(01 ■)晶面。提出了纳米号角可能的生长机制,指出Cu可能是纳米号角生长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号角 CU掺杂 氧化锌 结构模型 生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