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商务中心风环境风洞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宝民 刘辉志 +6 位作者 桑建国 吴国昌 张伯寅 梁彬 庞彬 朱凤荣 钮珍南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4年第4期631-640,共10页
北京商务中心区 (CentralBusinessDistrict,CBD)规划于故宫东部约 5km地带 ,涵盖面积约 4km2 ,最高建筑物超过 30 0m。采用风洞刷蚀技术结合朝阳气象站常规资料对CBD行人风环境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 1 )在冬春季西北大风时 ,CBD高大建... 北京商务中心区 (CentralBusinessDistrict,CBD)规划于故宫东部约 5km地带 ,涵盖面积约 4km2 ,最高建筑物超过 30 0m。采用风洞刷蚀技术结合朝阳气象站常规资料对CBD行人风环境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 1 )在冬春季西北大风时 ,CBD高大建筑物附近出现局地 8级以上大风的概率为 0 1 1 4% ,相当于每年发生 5 0次 ,超过了每年小于 1 0次的可接收评估准则 ,将会影响行人舒适度和安全 ;偏南风符合行人舒适度评估准则 ,不会造成明显风环境问题。 ( 2 )夏季白天偏南风盛行 ,在CBD东西两侧建筑物密集区域出现小风(风速低于 1 5ms- 1 )的概率高达 2 2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环境 风洞实验 刷蚀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映强流动曲率效应的非线性湍流模型 被引量:5
2
作者 徐晶磊 马晖扬 黄于宁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37,共11页
首先定性地分析了流线曲率效应对流场湍流结构的影响,然后以U型槽道流为典型算例,对多种湍流模型进行了评估.评估的模型包括:线性涡粘性模型,二阶和三阶非线性涡粘性模型,二阶显式代数应力模型和Reynolds应力模型.评估结果表明,性能良... 首先定性地分析了流线曲率效应对流场湍流结构的影响,然后以U型槽道流为典型算例,对多种湍流模型进行了评估.评估的模型包括:线性涡粘性模型,二阶和三阶非线性涡粘性模型,二阶显式代数应力模型和Reynolds应力模型.评估结果表明,性能良好的三阶非线性涡粘性模型,如黄于宁等人发展的HM模型以及CLS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流线的曲率效应对湍流结构的影响,如凸曲率作用下内壁附近湍流强度的衰减和凹曲率作用下外壁附近湍流的增强,并且较好地确定了管道下游的分离点位置和分离泡长度,其预测的结果和实验符合较好,与Reynolds力模型的结果十分接近,因此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具有曲率效应的工程湍流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率效应 非线性涡粘性湍流模型 Reynolds应力湍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非惯性系湍流模拟的扩展内禀旋转张量 被引量:3
3
作者 黄于宁 马晖扬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25-1336,共12页
研究扩展内禀旋转张量在非惯性系湍流模拟中的作用,特别是对代数Reynolds应力湍流模式(如非线性K-ε模式)的重要性.为此,采用几个近年来发展的非线性K-ε湍流模式模拟旋转坐标系下均匀剪切湍流,并且和大涡模拟的结果进行比较.计算结果... 研究扩展内禀旋转张量在非惯性系湍流模拟中的作用,特别是对代数Reynolds应力湍流模式(如非线性K-ε模式)的重要性.为此,采用几个近年来发展的非线性K-ε湍流模式模拟旋转坐标系下均匀剪切湍流,并且和大涡模拟的结果进行比较.计算结果和分析表明,需要发展更先进的非线性K-ε模式从而更好地描述非惯性系下的复杂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拟 非惯性系 扩展内禀旋转张量 代数Reynolds应力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流动中的转捩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存标 吴介之 +2 位作者 白夜(译) 蔡庆东(校) 苏卫东(校)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0-507,共28页
通过对近120篇壁流动的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的主要文献进行归纳提炼,分析对比了这些实验结果,并总结了相关理论方面的进展,发现尽管实验中所使用的初始扰动条件不同,但所发现的流动结构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流动结构是:... 通过对近120篇壁流动的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的主要文献进行归纳提炼,分析对比了这些实验结果,并总结了相关理论方面的进展,发现尽管实验中所使用的初始扰动条件不同,但所发现的流动结构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流动结构是:在边界层和管流中被称为类孤子相干结构(SCS)的三维非线性涡包、A涡、二次涡环和涡环链,近期的实验中发现,这些结构形成和转捩的动力学过程包括以下内容:(1)A涡和二次涡环间持续的相互作用过程,该过程决定了涡环链的产生方式,即总是从壁面区域周期性地形成,再进入边界层的外层。(2)高频涡的生成,这是理解转捩和湍流边界层(以及其他流动)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尽管已有一些解释,但是二次涡环的实验发现将提供一个特别清晰的解释。(3)在所有湍流猝发中SCS所起的关键作用,这一点是低雷诺数湍流边界层中湍流产生的关键机制,与猝发直接相关联的是低速条带,针对壁流动情况,SCS的动力学过程更清晰地解释了低速条带的形成机制及其与流动结构的关系,实验中观察到的SCS和二次涡环,不仅能使我们重温壁面流动转捩中的经典故事,同时还为建立壁面流动转捩的普适动力学过程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流动 转捩动力学 猝发 类孤立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周围行人风环境数值模拟(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宝民 刘辉志 +2 位作者 桑建国 吴国昌 张伯寅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2-104,109,共4页
采用基于k-ε湍流闭合方法的数值模式对高层建筑周围行人风场进行模拟,与风洞实验结果吻合。数值模式能够在每一个计算格点和每一个时间段提供流场的详细信息,因而,在准确评价行人风环境或者其他风环境问题上比风洞实验更具优势。随着... 采用基于k-ε湍流闭合方法的数值模式对高层建筑周围行人风场进行模拟,与风洞实验结果吻合。数值模式能够在每一个计算格点和每一个时间段提供流场的详细信息,因而,在准确评价行人风环境或者其他风环境问题上比风洞实验更具优势。随着计算技术的提高,数值模拟已变得更为快速经济,并成为研究城市风环境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式 行人风环境 风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