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基础设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101
1
作者 栾博 柴民伟 王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5246-5261,共16页
综述了绿色基础设施的起源发展,总结了推动其概念形成的发展脉络,分别是人居环境视角、生态保护视角和绿色技术视角。提出了绿色基础设施在空间、功能、要素上的内涵,阐述了它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外延关系。通过文献研究,综述了绿色基础设... 综述了绿色基础设施的起源发展,总结了推动其概念形成的发展脉络,分别是人居环境视角、生态保护视角和绿色技术视角。提出了绿色基础设施在空间、功能、要素上的内涵,阐述了它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外延关系。通过文献研究,综述了绿色基础设施在气候变化、人体健康、空气质量、雨洪管理、公众认知和社区参与、评价研究等领域的国际研究进展。结合我国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现状和问题进行评述,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生态系统服务 气候变化 绩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典型红树林湿地重金属累积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冠森 柴民伟 栾胜基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62-870,共9页
随着珠江河口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红树林生态环境受人类的影响日益严重。红树林湿地内的重金属污染物具有不能被生物降解、残留时间长、容易通过食物链富集等特征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选取深圳福田红树林和宝安红树林湿地,采集0~30 c... 随着珠江河口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红树林生态环境受人类的影响日益严重。红树林湿地内的重金属污染物具有不能被生物降解、残留时间长、容易通过食物链富集等特征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选取深圳福田红树林和宝安红树林湿地,采集0~30 cm深度的表层沉积物,并以沉积物的基本理化指标(TOC、TN、p H)以及重金属(Cd、Cu,、Zn和Pb)为研究对象,探讨深圳典型红树林湿地的重金属积累和历史污染特征。结果表明:(1)与宝安红树林湿地相比,福田红树林湿地沉积物存在较高的TOC含量(福田TOC 4.52%~7.74%>宝安TOC 2.14%~3.21%)和较低的TN含量(福田TN 0.35‰~0.55‰<宝安TN 0.77‰~1.44‰);(2)福田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Cd、Cu、Zn和Pb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10~6.65μg·g^(-1)、75.38~92.37μg·g^(-1)、303.05~429.93μg·g^(-1)和303.05~429.93μg·g^(-1),低于宝安红树林湿地,体现出保护区管理模式对污染管控的优势;(3)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福田红树林重金属污染主要受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染共同影响,宝安红树林主要为工业污染;(4)宝安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的地质累积指数(I_(geo))值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值均高于福田红树林湿地,表明宝安红树林湿地的重金属的生态风险高于福田红树林。福田红树林湿地中Cd的I_(geo)和E_r^i分别为4.09~4.47和765.00~997.50,存在严重的生态风险。宝安红树林湿地中的Cd和Cu均存在严重的生态风险,其中Cd的I_(geo)和E_r^i分别为4.66~4.95和1 000.00~1 392.50,Cu的I_(geo)和E_r^i分别为6.71~6.85和784.20~862.43。因此,深圳福田和宝安红树林湿地由于受到不同的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具有不同的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结果可为深圳红树林湿地重金属污染控制和修复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深圳 红树林 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网络分析法的广州市保障性住房人群绿地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骆雯 尹梦媛 +1 位作者 祝明建 栾博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3-491,共9页
城市绿地是推进空间资源合理分配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以广州市已建成的保障性住房为研究对象,采用GIS网络分析法,分析居住在保障性住房中的居民在不同交通方式下到达不同规模等级绿地的可达性。研究发现:①保障性住房人群到区级绿地和... 城市绿地是推进空间资源合理分配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以广州市已建成的保障性住房为研究对象,采用GIS网络分析法,分析居住在保障性住房中的居民在不同交通方式下到达不同规模等级绿地的可达性。研究发现:①保障性住房人群到区级绿地和街道级绿地的可达性受交通方式影响较小。②通过核密度法和标准差椭圆法验证绿地与保障性住房的分布差异,结果表明保障性住房周边绿地覆盖范围小,各等级绿地的可达性较差。保障性住房的发展方向与绿地规划方向存在不一致,导致保障性住房处于绿地边缘位置。③地铁与公交或驾车的可达性高于地铁与步行的组合方式,主要因为绿地通常位于城市中心或繁忙地区较远的地方,且地铁与公交或驾车能覆盖更长的距离。本研究的结果对广州市在“十四五”规划中筹建新的保障性住房提供了有益参考,助力推动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绿地可达性 GIS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对粤港澳大湾区沿海生境脆弱性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欣怡 祝明建 +2 位作者 栾博 管少平 林丰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16-5127,共12页
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快速城镇化将对沿海生境的分布和景观格局造成重大影响。评估海平面上升影响下的滨海湿地的脆弱性是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的重要依据。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基于SLAMM模型和Fragstas模型,针对六... 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快速城镇化将对沿海生境的分布和景观格局造成重大影响。评估海平面上升影响下的滨海湿地的脆弱性是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的重要依据。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基于SLAMM模型和Fragstas模型,针对六种海平面上升和土地利用耦合情景,对红树林、盐沼和潮滩三类海岸生境在2100年的面积变化、分布状况和脆弱程度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海平面上升,红树林和潮滩生境遭受严重退化。其中,红树林高脆弱性区主要分布在西江口、珠江口和黄茅海东岸。潮滩高脆弱性区则平均分布在大湾区沿海地带。相比之下,盐沼生境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较小。2)与红树林和潮滩相比,土地利用模式对盐沼生境的影响最为显著。在保护已开发用地的情景下,珠江口西侧的盐沼面积大幅增加,脆弱性程度低。在保护所有旱地的情景下,盐沼生境面积虽然基本维持,但景观格局破坏严重,脆弱性程度高。本研究建议针对高脆弱区,动态调整土地利用策略,清理沿海湿地向内迁移的空间,增强沿海生境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适应性。本研究可为沿海湿地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沿海生境 脆弱性评估 SLAMM模型 景观生态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可食用景观的设计探索 被引量:22
5
作者 栾博 王鑫 +2 位作者 黄思涵 邵文威 陈鉴熹 《风景园林》 2017年第9期36-42,共7页
可食用景观是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和居民提供食物和多样生态服务,是符合中国时代需要的可持续景观实践。本文论述了中国当代可食用景观发展的国情背景,提出了可食用景观的基本设计策略,主要讨论了应对不同尺度与类型实践... 可食用景观是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和居民提供食物和多样生态服务,是符合中国时代需要的可持续景观实践。本文论述了中国当代可食用景观发展的国情背景,提出了可食用景观的基本设计策略,主要讨论了应对不同尺度与类型实践案例的重点设计途径,以及可食用景观为城市提供多样服务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可食用景观 都市农业 市民农园 校园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和澳大利亚海洋类国家公园管理建设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5
6
作者 祝明建 黄怡菲 +2 位作者 徐健 栾博 余鸿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4-79,共6页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蓬勃开展,但海洋类国家公园建设十分滞后,且学界关于海洋类国家公园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的研究相对缺乏。因此,从海湾型和海岛型2个角度选取美国比斯坎湾、海峡群岛和澳大利亚大堡礁3个海洋类国家公园为例,采用文献...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蓬勃开展,但海洋类国家公园建设十分滞后,且学界关于海洋类国家公园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的研究相对缺乏。因此,从海湾型和海岛型2个角度选取美国比斯坎湾、海峡群岛和澳大利亚大堡礁3个海洋类国家公园为例,采用文献调研和比较分析法,总结其政策法律背景、遴选标准、规划体系、运营管理、环境监测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并从规划法规、概念普及、选址布局和交通联系4个方面对我国海洋类国家公园的规划建设提出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国家海洋公园 政策法律 规划体系 遴选标准 运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