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分量地震监测系统AETA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新安 雍珊珊 +9 位作者 徐伯星 梁意文 白志强 安辉耀 张兴 黄继攀 谢峥 林科 何春舅 李秋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7-494,共8页
研制多分量地震监测系统AETA(acoustic&electro-magnetic testing all in one system)。在云南、四川、西藏、河北、北京、广东等地区的现场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大区域密集布设中高灵敏度、低成本和易布设的需求。同时,若干点... 研制多分量地震监测系统AETA(acoustic&electro-magnetic testing all in one system)。在云南、四川、西藏、河北、北京、广东等地区的现场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大区域密集布设中高灵敏度、低成本和易布设的需求。同时,若干点的实验观测数据和均值、振铃率、峰值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映震效果。目前正在中国西南部、首都圈、台湾海峡等地区密集布设,系统地开展映震效果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监测 电磁扰动 地声 地震前兆 临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TA电磁扰动传感探头系统集成与测试 被引量:3
2
作者 何春舅 雍珊珊 王新安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0-95,共6页
为了研究电磁信号是否能作为一种可靠的地震前兆信号,设计了一种基于感应式磁传感器用于地震监测的电磁传感探头。该探头电路由前端信号处理电路和后端采集电路组成,可支持频段为10 Hz^10 kHz,0.1~1000 nT较宽动态范围的甚低频、超低频... 为了研究电磁信号是否能作为一种可靠的地震前兆信号,设计了一种基于感应式磁传感器用于地震监测的电磁传感探头。该探头电路由前端信号处理电路和后端采集电路组成,可支持频段为10 Hz^10 kHz,0.1~1000 nT较宽动态范围的甚低频、超低频电磁波段的电磁信号采集,灵敏度大于20 mV/nT@0.1 Hz^10 kHz,18位分辨率,并通过了多项可靠性测试。此外,该探头已经应用到包括川滇国家试验场在内的221个台站中的电磁监测中。现场观测实验表明,该电磁传感探头能有效捕捉到高度相关的电磁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TA 地震监测 电磁扰动 磁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感阵列的足底压力扫描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墨 樊卓宸 +3 位作者 马浩 彭晨 张思旭 王新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9-1165,共7页
为提高足底压力采集的精度,减少测量中对实验者自然步态的影响,基于自主研发的平板式传感器,开发了面向多传感单元的足底压力扫描系统。通过对压力采集系统结构的改进设计以及对采样时序的优化处理,有效地减少了传感器及电路系统引入的... 为提高足底压力采集的精度,减少测量中对实验者自然步态的影响,基于自主研发的平板式传感器,开发了面向多传感单元的足底压力扫描系统。通过对压力采集系统结构的改进设计以及对采样时序的优化处理,有效地减少了传感器及电路系统引入的噪声干扰,实现了对大尺寸(71.9 cm×33.5 cm)、高空间分辨率(2.8个/cm2,共6720个传感单元)压力传感系统的设计实验,实验中采样率为100SPS。该系统已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进行测试与实验。该系统可应用于步态康复训练,为医生评估患者康复情况和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量化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阻式传感器 传感阵列 足底压力 传感器标定 压力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媒体分发系统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40
4
作者 杨戈 廖建新 +1 位作者 朱晓民 樊秀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7-145,共9页
流媒体将是未来通信中的杀手业务.本文讨论了流媒体分发系统的关键技术,阐述了基于CDN(Con-tent Distributed Network)和基于P2P(Peer to Peer)的流媒体的研究现状,针对基于CDN的流媒体,研究了流媒体调度算法,代理服务器缓存算法,基于CD... 流媒体将是未来通信中的杀手业务.本文讨论了流媒体分发系统的关键技术,阐述了基于CDN(Con-tent Distributed Network)和基于P2P(Peer to Peer)的流媒体的研究现状,针对基于CDN的流媒体,研究了流媒体调度算法,代理服务器缓存算法,基于CDN的交互式操作.针对基于P2P的流媒体,研究了数据分配算法,激励机制,流媒体对象的放置,应用层组播,基于P2P的交互式操作.指出了流媒体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媒体 对等网 内容分发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听觉声源定位研究综述 被引量:27
5
作者 李晓飞 刘宏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20,共12页
声源定位技术定位出外界声源相对于机器人的方向和位置,机器人听觉声源定位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机器人与外界交互的能力.总结和分析面向机器人听觉的声源定位技术对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总结了面向机器人听觉的声源... 声源定位技术定位出外界声源相对于机器人的方向和位置,机器人听觉声源定位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机器人与外界交互的能力.总结和分析面向机器人听觉的声源定位技术对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总结了面向机器人听觉的声源定位系统的特点,综述了机器人听觉声源定位的关键技术,包括到达时间差、可控波束形成、高分辨率谱估计、双耳听觉、主动听觉和视听融合技术.其次对麦克风阵列模型进行了分类,比较了基于三维麦克风阵列、二维麦克风阵列和双耳的7个典型系统的性能.最后总结了机器人听觉声源定位系统的应用,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机器人听觉 声源定位 麦克风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量地震监测系统AETA的感应式磁传感器磁棒研制 被引量:13
6
作者 雍珊珊 王新安 +4 位作者 庞瑞涛 金秀如 曾敬武 韩朝相 徐伯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5-501,共7页
根据多分量地震监测系统AETA的技术需求,完成一种感应式磁传感器的研制和工业化实现。通过分析电磁扰动的监测需求,确定感应式磁传感器磁棒的各项设计参数,并提出较优材料选取以及结构设计方案。磁棒的设计指标为0.1 Hz^10 k Hz,工作温... 根据多分量地震监测系统AETA的技术需求,完成一种感应式磁传感器的研制和工业化实现。通过分析电磁扰动的监测需求,确定感应式磁传感器磁棒的各项设计参数,并提出较优材料选取以及结构设计方案。磁棒的设计指标为0.1 Hz^10 k Hz,工作温度范围为-40~130℃,监测的磁场强度范围为1~1000 n T,灵敏度大于20 m V/n T@(0.1 Hz^10 k Hz)。测试结果表明,研制的磁传感器满足AETA的性能要求。该传感器已成功地投入应用,正在大区域规模化布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监测 电磁扰动 感应式磁传感器 磁负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医疗电子应用的16位RISCMCU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腾 谢峥 +3 位作者 赵月明 王新安 胡子一 张旭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2-562,共11页
通过医疗电子的应用需求分析,提出一款具有专用指令集的微处理器结构:PKU-DSPII。该结构采用多级存储并内嵌直接存储访问控制器,包含多种系统控制模块且接口丰富,支持3种启动模式并可进行系统自动升级。PKU-DSPII采用CSMC 0.18μm工艺和... 通过医疗电子的应用需求分析,提出一款具有专用指令集的微处理器结构:PKU-DSPII。该结构采用多级存储并内嵌直接存储访问控制器,包含多种系统控制模块且接口丰富,支持3种启动模式并可进行系统自动升级。PKU-DSPII采用CSMC 0.18μm工艺和LQFP封装实现,芯片面积为3.2 mm×3.2 mm,在100 MHz工作频率下实测功耗为96.9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控制器 专用指令集 低功耗设计 数据冲突 启动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系统开销的多TSV子阵列联合数据传输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冯旭 崔小乐 +2 位作者 魏琛 崔小欣 金玉丰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9-654,共6页
串扰抑制编码往往具有图形限制特性,在小规模硅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 TSV)阵列中应用时,可以在合理的编解码器面积开销下取得良好的串扰抑制效果.为了在大规模的TSV阵列中实现低系统开销的高质量数据传输,提出基于多TSV子阵列联合... 串扰抑制编码往往具有图形限制特性,在小规模硅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 TSV)阵列中应用时,可以在合理的编解码器面积开销下取得良好的串扰抑制效果.为了在大规模的TSV阵列中实现低系统开销的高质量数据传输,提出基于多TSV子阵列联合数据传输的方法.针对参与数据联合传输的子阵列最优数量问题,通过研究子阵列数量与对应联合传输方法的系统开销之间的关系,提出求解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理论证明.面向多TSV子阵列联合数据传输场景,设计了一种基于数系变换的编解码算法.使用多组TSV阵列的电学参数,进行了不同编码方法 TSV阵列的串扰抑制效果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系统开销、传输延迟、传输功耗、编解码器面积等方面均优于已有的基于斐波那契数系的串扰抑制编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通孔阵列 图形限制编码 串扰抑制 系统开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张衡一号电磁卫星数据对印尼Ms 7.4地震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杨超 雍珊珊 +1 位作者 王新安 刘聪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97-1005,共9页
以2018年9月28日印尼Ms 7.4地震为背景,利用张衡一号电磁卫星观测的ULF磁场X,Y和Z三分量数据,采用滑动四分位(IQR)算法、滑动主成分分析算法(PCA)和短时傅里叶变换算法(STFT),对震中范围的时空电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种算法都能有... 以2018年9月28日印尼Ms 7.4地震为背景,利用张衡一号电磁卫星观测的ULF磁场X,Y和Z三分量数据,采用滑动四分位(IQR)算法、滑动主成分分析算法(PCA)和短时傅里叶变换算法(STFT),对震中范围的时空电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种算法都能有效地提取到震前异常。1)X,Y和Z分量均值震前7天开始出现异常,随着发震时间临近,Y和Z分量的异常程度逐渐增加,震前2天达到峰值,Y分量最大异常达到0.7 nT,震后异常慢慢消失;2)震前5天主成分出现异常,第一主成分占比急剧下降,下降幅度超过15%,第二、第三主成分占比急剧上升,异常持续3天;3)震前9天,13和25 Hz功率谱密度占比同时出现大幅异常,13 Hz占比上升35%,25 Hz占比下降超过40%,13 Hz占比出现正异常,最大正异常达到0.1,25 Hz占比出现负异常,最大负异常达到−0.15,震后异常消失。结合同时段的太阳地磁活动情况,认为上述电磁异常可以作为印尼地震的前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地震 张衡一号 滑动四分位(IQR) 滑动主成分分析(PCA) 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 电磁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ETA电磁扰动对九寨沟Ms 7.0级地震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亚轩 王新安 +1 位作者 黄继攀 雍珊珊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07-1013,共7页
2017年8月8日中国四川省九寨沟县Ms 7.0级地震前,在震源200 km范围内的九寨沟、松潘、平武、青川、茂县和汶川布设AETA系统的6个监测台。采用窗口为30日的滑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对6个台站的电磁扰动进... 2017年8月8日中国四川省九寨沟县Ms 7.0级地震前,在震源200 km范围内的九寨沟、松潘、平武、青川、茂县和汶川布设AETA系统的6个监测台。采用窗口为30日的滑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对6个台站的电磁扰动进行特征分析,探讨九寨沟Ms 7.0级地震前后AETA系统观测的电磁场变化特征,并由此提出一种新的临震特征,即AETA电磁数据经滑动PCA方法处理后得到的"条带异常"。结果显示:1)除九寨沟Ms7.0级地震发震当日,九寨沟监测台于震前5日至震后15日,每天在同一时段(5:00am—6:00am)出现异常点,形成"异常条带",异常程度在震前大体上呈递增变化,震后大体上呈递减变化;2)震源附近其他监测台也存在异常点,但发布零散且异常程度较小;3)九寨沟Ms 7.0级地震"异常条带"消失后的两个月内,未出现新的"异常条带",且无强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地震 AETA 电磁场 滑动PCA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心电信号的pRRx序列分析心律失常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冉 王新安 +2 位作者 赵天夏 刘彦伶 李秋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6-1172,共7页
提出一种从ECG数据中提取pRRx序列,进而分析心律失常的方法。选取20例正常窦性心律和20例心律失常患者的ECG数据,计算相应的pRRx序列(x从1~100 ms取值),两组pRRx序列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差异。对pRRx序列进行线性和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1... 提出一种从ECG数据中提取pRRx序列,进而分析心律失常的方法。选取20例正常窦性心律和20例心律失常患者的ECG数据,计算相应的pRRx序列(x从1~100 ms取值),两组pRRx序列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差异。对pRRx序列进行线性和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1)线性指标中,AVRR, rMSSD和SDSD在两组序列中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01);2)非线性指标中,pRRx序列直方分布信息熵dh(S)、功率谱直方分布信息熵ph(S)功率谱全频段信息熵(Spf)和pRRx的分形维数(Dsf, Dcf, Dvm和Drms)在两组序列中表现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因此,基于pRRx序列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心脏系统的线性和非线性性质,可以作为一种新颖且有效的心律失常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G pRRx序列 线性指标 非线性指标 分形维数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性能人造视网膜微刺激器的设计
12
作者 郑亚莉 邹月娴 金玉丰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79-1685,共7页
微刺激器是人造视网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设计面临诸多挑战。设计了一个驱动4×4微电极阵列的人造视网膜微刺激器,通过采用内部计数和内部RAM策略,将传输数据量减小到1/16。通过采用宽摆幅共源共栅结构使微刺激器的输出阻抗和输... 微刺激器是人造视网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设计面临诸多挑战。设计了一个驱动4×4微电极阵列的人造视网膜微刺激器,通过采用内部计数和内部RAM策略,将传输数据量减小到1/16。通过采用宽摆幅共源共栅结构使微刺激器的输出阻抗和输出电压摆幅分别达到2~4兆欧姆和90%以上,提高了其生物环境适应性。通过引入电荷平衡机制,减小了失配引起的电荷积累,提高了人造视网膜长期工作的安全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微刺激器方案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视网膜 微刺激器 电路仿真 宽摆幅共源共栅结构 电荷平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配PAICORE2.0的硬件编码转帧加速单元设计
13
作者 丁亚伟 曹健 +4 位作者 李琦彬 冯硕 杨辰涛 王源 张兴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6-798,共13页
为了解决北京大学脉冲神经网络芯片PAICORE2.0类脑终端系统中软件编码和转帧过程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一种硬件加速方法。通过增加硬件加速单元,将Xilinx ZYNQ的处理系统PS端串行执行的软件编码转帧过程转移到可编程逻辑PL端的数据通路... 为了解决北京大学脉冲神经网络芯片PAICORE2.0类脑终端系统中软件编码和转帧过程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一种硬件加速方法。通过增加硬件加速单元,将Xilinx ZYNQ的处理系统PS端串行执行的软件编码转帧过程转移到可编程逻辑PL端的数据通路中流水化并行执行。硬件加速单元主要包含高度并行的卷积单元、参数化的脉冲神经元和位宽平衡数据缓冲区等。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几乎不增加数据通路传输延迟的前提下,可以消除软件编码和转帧过程的时间开销。在CIFAR-10图像分类的例子中,与软件编码和转帧方法相比,硬件编码转帧模块仅增加9.3%的LUT、3.7%的BRAM、2.6%的FF、0.9%的LUTRAM、14.9%的DSP以及14.6%的功耗,却能够实现约8.72倍的推理速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神经网络芯片 PAICORE2.0 ZYNQ 脉冲编码 硬件加速 卷积加速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在道路照明中的光效优势 被引量:40
14
作者 金鹏 喻春雨 +2 位作者 周奇峰 王一峰 吴娜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5,共5页
选择路灯时,需基于恰当的光度测量模型对不同类型路灯的发光效率进行比较。以两种常用路灯光源和两种LED路灯光源为研究对象,对道路照明环境中人眼处于的视觉状态进行了分析,进而通过MOVE模型求得这4种路灯在中间视觉状态下的发光效率... 选择路灯时,需基于恰当的光度测量模型对不同类型路灯的发光效率进行比较。以两种常用路灯光源和两种LED路灯光源为研究对象,对道路照明环境中人眼处于的视觉状态进行了分析,进而通过MOVE模型求得这4种路灯在中间视觉状态下的发光效率。与明视觉状态下的发光效率比较,LED路灯和金属卤素路灯在中间视觉状态下的发光效率大大提高,而高压钠灯有所降低。中间视觉状态下,当环境照明亮度从0.03 cd/m2变化到0.1 cd/m2再变化到0.3cd/m2时,标准LED路灯的发光效率首先从131.2 lm/W降到122.7 lm/W,然后又上升到140.5 lm/W。结果表明,由于人眼视觉响应是随环境照明变化的,在中间视觉状态下LED路灯比常用路灯的发光效率高,通过光谱加强等优化方法可以得到发光效果令人满意的LED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视觉 暗视觉 明视觉 发光二极管 发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UVM面向RISCCPU的可重用功能验证平台 被引量:21
15
作者 谢峥 王腾 +3 位作者 雍珊珊 陈旭 苏吉婷 王新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1-227,共7页
以UVM验证方法学和UVM1.1标准库为基础建立验证环境,按照面向方面的模式分离功能、时序和结构属性,设计参考模型,在事务级利用知识库自动产生高功能覆盖率效果的测试用例。面向RISC CPU的功能验证实现领域重用,以PKU-DSPII为例建立完整... 以UVM验证方法学和UVM1.1标准库为基础建立验证环境,按照面向方面的模式分离功能、时序和结构属性,设计参考模型,在事务级利用知识库自动产生高功能覆盖率效果的测试用例。面向RISC CPU的功能验证实现领域重用,以PKU-DSPII为例建立完整的验证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可重用性得到大幅提升,且测试用例的覆盖率效果提升约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M 面向方面建模 智能验证 领域知识重用 验证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高清播放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海滨 李挥 +2 位作者 吴晔 谢亨骏 黄晓东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3084-3087,共4页
针对MPlayer在Intel CE3100嵌入式平台上解码高清视频存在的问题,根据CE3100平台的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双核高清播放器。该双核播放器由一个基于软件解码的软核播放器和一个基于硬件解码的硬核播放器组成,并在播放器的前端引入了一个... 针对MPlayer在Intel CE3100嵌入式平台上解码高清视频存在的问题,根据CE3100平台的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双核高清播放器。该双核播放器由一个基于软件解码的软核播放器和一个基于硬件解码的硬核播放器组成,并在播放器的前端引入了一个主控制中心,负责分析并获取各种媒体文件的编码格式、码率以及分辨率等属性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来决定启用软核播放器还是硬核播放器。同时,详细介绍了该播放器的实现过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播放器的性能和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GSTREAMER 高清 媒体播放器 MPLAY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im:一个面向可重构处理器的仿真平台 被引量:5
17
作者 戴鹏 魏来 +2 位作者 辛灵轩 王新安 张兴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1-237,共7页
针对可重构处理器ReMAP(reconfigurable multimedia array processor)面向视频高清编解码提出的灵活互联、计算资源密集、易于扩展的结构优化需求,提出了一个基于模块化分层设计、时钟周期精确的可重构处理器仿真平台ReSim。该仿真器基... 针对可重构处理器ReMAP(reconfigurable multimedia array processor)面向视频高清编解码提出的灵活互联、计算资源密集、易于扩展的结构优化需求,提出了一个基于模块化分层设计、时钟周期精确的可重构处理器仿真平台ReSim。该仿真器基于3级软件框架层次搭建,设计了可快速仿真多种互联结构的互联模块、多种计算模型的控制模块等模块化功能单元,结合时钟驱动模块对全局系统结构的运行驱动,可快速搭建可重构处理器的目标仿真模型,验证其正确性和有效性,精确评估计算性能,具有可视化、易于调试的特点。经实际测试表明,ReSim对可重构处理器ReMAP-2架构的系统评估与验证予以良好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器 时钟精确 可重构处理器 指令集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网络入侵检测的群体协同人工淋巴细胞模型 被引量:7
18
作者 安辉耀 吴泽俊 +1 位作者 王新安 王秀云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2-130,共9页
将淋巴细胞的群体刺激机制引入到人工免疫系统中,在网络入侵检测中,关注网络级、主机级和进程级3类危险信号,建立新的人工淋巴细胞检测模型,对拒绝服务式攻击、蠕虫、木马进行混合检测,并获得对比实验结果,从而验证了多淋巴细胞的协同... 将淋巴细胞的群体刺激机制引入到人工免疫系统中,在网络入侵检测中,关注网络级、主机级和进程级3类危险信号,建立新的人工淋巴细胞检测模型,对拒绝服务式攻击、蠕虫、木马进行混合检测,并获得对比实验结果,从而验证了多淋巴细胞的协同工作能力,提高了人工免疫系统的入侵检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 人工淋巴细胞 人工免疫系统 群体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感知的SoC蚁群优化测试调度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崔小乐 熊志天 +1 位作者 程伟 李崇仁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48-953,共6页
由于在压缩测试时间和降低测试温度方面的作用,SoC测试调度技术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芯片的功耗剖面与热剖面并不一致,而过多的热量才是导致芯片失效的直接原因,因此通过峰值功耗或平均功耗的约束来进行测试优化调度并不... 由于在压缩测试时间和降低测试温度方面的作用,SoC测试调度技术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芯片的功耗剖面与热剖面并不一致,而过多的热量才是导致芯片失效的直接原因,因此通过峰值功耗或平均功耗的约束来进行测试优化调度并不一定可以避免芯片过热。以峰值温度为约束,提出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SoC测试调度方法,用于避免芯片局部过热的现象。基准电路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保证芯片热安全的条件下明显优化测试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感知 测试调度 蚁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跟踪算法综述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杨戈 刘宏 《智能系统学报》 2010年第2期95-105,共11页
随着信息技术与智能科学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视觉已经成为IT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前沿.视觉跟踪是当前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阐述了视觉跟踪算法的研究现状,包括视觉跟踪算法的种类,常用数学方法,研究了基于区域的跟踪算法、基于... 随着信息技术与智能科学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视觉已经成为IT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前沿.视觉跟踪是当前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阐述了视觉跟踪算法的研究现状,包括视觉跟踪算法的种类,常用数学方法,研究了基于区域的跟踪算法、基于模型的跟踪算法、基于特征的跟踪算法、基于主动轮廓的跟踪算法、参数估计方法和无参密度估计方法,并探讨了视觉跟踪算法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视觉跟踪 粒子滤波 均值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