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形状信息描述的图像特征匹配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国栋 孙荣川 +2 位作者 任子武 王振华 孙立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3-39,共7页
针对多视图匹配利用模板匹配精度低、计算量大等问题尤其是少纹理物体特征匹配问题,利用灰度或纹理特征进行图像匹配易产生误匹配等问题。提出基于边缘形状描述子,以实现多视点图像点匹配。首先,对边缘图像利用曲线凸性,将边缘分割为近... 针对多视图匹配利用模板匹配精度低、计算量大等问题尤其是少纹理物体特征匹配问题,利用灰度或纹理特征进行图像匹配易产生误匹配等问题。提出基于边缘形状描述子,以实现多视点图像点匹配。首先,对边缘图像利用曲线凸性,将边缘分割为近似直线段组,将连接多个直线段的点称为关键点。然后,将关键点周围直线段组定义为形状特征包。最后,利用局部形状特征包中所有点集相对其几何中心的位置关系分布形成描述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将匹配概率提高了23.64%,较SIFT匹配概率有较大提高;通过形状匹配实验证明提出算法在形状匹配中相对形状上下文匹配方法提高了6.67%。该方法对比例、平移具有不变性且对噪声等问题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描述子 形状匹配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Boost算法的Linux病毒检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恋 马敏耀 +1 位作者 黄一峰 赵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1-166,173,共7页
根据机器学习中分类和集成学习理论,设计一种高性能的Linux病毒检测方法。通过训练得到若干基分类器,然后将基分类器的分类结果进行整合,以获得最终检测结果。该方法以ELF文件特征为样本特征、BP神经网络为基分类器,用AdaBoost算法进行... 根据机器学习中分类和集成学习理论,设计一种高性能的Linux病毒检测方法。通过训练得到若干基分类器,然后将基分类器的分类结果进行整合,以获得最终检测结果。该方法以ELF文件特征为样本特征、BP神经网络为基分类器,用AdaBoost算法进行基分类器的训练和整合。对AdaBoost算法的基分类器权重计算及基分类器整合部分进行改进,使之更适用于病毒检测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病毒检测效果优于Avria Linux和FPROT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检测 ADABOOST算法 BP神经网络 ELF文件特征 D-S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优化QPSO的大数据云存储调度方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于国龙 崔忠伟 +2 位作者 熊伟程 赵勇 左羽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3-268,321,共7页
为了提升量子粒子群算法(QPSO)的全局收敛性及收敛效率,优化QPSO的全局最优位置计算方法。通过计算粒子当前适应度值与历史最高适应度值的差值占所有粒子适应度差值和的比重,来作为全局最优位置计算中各粒子局部最优位置的权重。粒子的... 为了提升量子粒子群算法(QPSO)的全局收敛性及收敛效率,优化QPSO的全局最优位置计算方法。通过计算粒子当前适应度值与历史最高适应度值的差值占所有粒子适应度差值和的比重,来作为全局最优位置计算中各粒子局部最优位置的权重。粒子的寻优能力越强,其局部最优位置在全局最优位置计算中所占的权重就越高,使得粒子迅速向优秀粒子靠拢。将优化后的QPSO应用于大数据云存储平台的任务调度中。仿真实验表明,优化后的QPSO具有高效的全局搜索性能,能快速地为大数据云存储平台提供最佳任务调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PSO 位置权重 云存储平台 任务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5G的命名数据网络物联网研究综述 被引量:25
4
作者 谢英英 石涧 +1 位作者 黄硕康 雷凯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7-225,共9页
在5G时代,大规模物联网应用对网络架构提出了异构性、可扩展性、移动性和安全性四大挑战。基于TCP/IP的网络架构存在IP标识与位置绑定的二义重载问题,难以应对这四大挑战。命名数据网络(Named Data Networking,NDN)将内容作为第一语义,... 在5G时代,大规模物联网应用对网络架构提出了异构性、可扩展性、移动性和安全性四大挑战。基于TCP/IP的网络架构存在IP标识与位置绑定的二义重载问题,难以应对这四大挑战。命名数据网络(Named Data Networking,NDN)将内容作为第一语义,具有网络层和应用层逻辑拓扑一致性。NDN对这四大挑战的支持分别体现在:网络层命名屏蔽了底层异构细节,端到端解耦及网络层缓存使得NDN天然支持多对多通信和广播,消费者驱动的通信模式为消费者移动性提供原生支持,面向内容的内生安全更轻量可信。文中总结了基于NDN构建物联网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NDN与边缘计算、软件定义网络和区块链结合来构建边缘存储和计算模型、集中式与分布式结合的控制模型、分布式安全模型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命名数据网络 5G 边缘计算 软件定义网络 区块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接触式人体生理信号监测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戴鹏 曹忠丽 +3 位作者 陈飞鸣 王明江 沈劲鹏 王新安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52,共4页
基于床垫式非接触人体生理信号监测系统,采用二阶最小均方(LMS)自适应滤波提取有效的呼吸和心跳信号,可实现不限定呼吸和心跳滤波频带范围的动态生理信号提取,解决了固定滤波频带下异常心跳和呼吸信号不易分离问题。在平缓呼吸和急促呼... 基于床垫式非接触人体生理信号监测系统,采用二阶最小均方(LMS)自适应滤波提取有效的呼吸和心跳信号,可实现不限定呼吸和心跳滤波频带范围的动态生理信号提取,解决了固定滤波频带下异常心跳和呼吸信号不易分离问题。在平缓呼吸和急促呼吸2种情况下,20组呼吸和心跳分离结果与多参数监护仪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该算法的准确率可达90%以上,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监测 最小均方自适应滤波器 呼吸信号 心跳信号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X光成像系统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喻春雨 常本康 魏殿修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0-153,共4页
本文设计了新型的X光成像系统,它的核心部件X光影像增强器是一个混合型器件。该成像系统具有数字化、大视野成像和可移动的优点,成像视野在6~15英寸连续可调。在文中,对这种新型成像系统的成像性能进行了定量的评价,并给出了系统所成... 本文设计了新型的X光成像系统,它的核心部件X光影像增强器是一个混合型器件。该成像系统具有数字化、大视野成像和可移动的优点,成像视野在6~15英寸连续可调。在文中,对这种新型成像系统的成像性能进行了定量的评价,并给出了系统所成的图像。结果表明新型X光成像系统的性价比高,可以广泛应用在机场安检、工业探伤、无损检测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光成像系统 连续变焦 像增强系统 X射线 成像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表面势为基础的MOSFET片电荷模型的基本检验 被引量:2
7
作者 何进 牛旭东 +1 位作者 张钢刚 张兴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86-1989,共4页
本文完成了对多种表面势为基础的MOSFET片电荷(charge-sheet)模型反型层电荷和沟道电流计算的基本检验.相对于以基本的MOSFET器件物理为基础的Pao-Sah模型结果,大多数片电荷模型在不同的工作区域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型层电荷计算误差... 本文完成了对多种表面势为基础的MOSFET片电荷(charge-sheet)模型反型层电荷和沟道电流计算的基本检验.相对于以基本的MOSFET器件物理为基础的Pao-Sah模型结果,大多数片电荷模型在不同的工作区域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型层电荷计算误差.为了模拟沟道电流,MOSFET片电荷模型必须使用一个半经验的沟道电流方程.这个近似会导致沟道电流方程和反型层电荷方程之间物理上的不自恰,从而使计算的沟道电流结果与Pao-Sah模型相比有近10%的误差.这些基本的检验结果表明:为了保持基本的MOSFET器件物理内容和Pao-Sah模型的高精度,以表面势为基础的片电荷模型还需要一些根本的器件物理改进和进一步的模型精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FETS 器件物理 集约模型 片电荷近似 基本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线索融合的目标跟踪算法及其在DM3730上的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清 罗桂波 +2 位作者 吴松涛 刁梦鸽 朱跃生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7-723,共7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多线索融合的目标跟踪算法并在TIDM3730上实现。该算法结合在线AdaBoost和颜色目标跟踪算法,选用Haar小波和核颜色直方图两种特征类型,利用粒子的状态散度矩阵的行列式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特征进行融合,实现了对所选定目... 研究了一种基于多线索融合的目标跟踪算法并在TIDM3730上实现。该算法结合在线AdaBoost和颜色目标跟踪算法,选用Haar小波和核颜色直方图两种特征类型,利用粒子的状态散度矩阵的行列式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特征进行融合,实现了对所选定目标的鲁棒跟踪。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基于单一特征的目标跟踪方法相比,本算法融合了两种不同类型特征的互补性,在具有挑战性的复杂环境下,例如目标遮挡,旋转以及光照变化等,都有更好的跟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多线索融合 在线AdaBoost Haar小波特征 核颜色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匹配在X光机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喻春雨 常本康 +2 位作者 刘铁兵 王世允 张俊举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75-1877,共3页
将X射线成像技术和微光成像技术相结合,设计了组合新型的X射线影像增强系统·为了得到满意的成像性能,在设计前研究了Gd2O2S∶Tb和CaWO4两种X射线屏和SuperS251和SuperS252两种光电阴极之间的四种屏-光电阴极组合的光谱匹配特征,对... 将X射线成像技术和微光成像技术相结合,设计了组合新型的X射线影像增强系统·为了得到满意的成像性能,在设计前研究了Gd2O2S∶Tb和CaWO4两种X射线屏和SuperS251和SuperS252两种光电阴极之间的四种屏-光电阴极组合的光谱匹配特征,对应的光谱匹配系数值分别为0.644,0.761,0.369,0.571·以光谱匹配曲线及光谱匹配系数计算数据为理论依据,最终选择Gd2O2S∶TbX射线屏和SuperS252光电阴极的组合作为该新型X射线影像增强系统的主要器件,得到了成像性能令人满意的X光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学 X光机 X射线像增强系统 X射线屏 微光像增强器 光谱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分块压缩感知的鲁棒图像散列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跃生 莫志威 孙自强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2-889,共8页
图像散列算法是一种把数字图像映射为一个基于内容的简短二进制比特串的技术,它具有鲁棒性、安全性、紧凑性和单向性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图像鉴别与图像识别领域中。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块压缩感知的鲁棒图像散列算法,其设计利用了压... 图像散列算法是一种把数字图像映射为一个基于内容的简短二进制比特串的技术,它具有鲁棒性、安全性、紧凑性和单向性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图像鉴别与图像识别领域中。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块压缩感知的鲁棒图像散列算法,其设计利用了压缩感知采样阶段的计算保密及线性运算的特点。该算法通过对图像进行分块,利用压缩感知理论在密钥的控制下将图像块随机投影为一个测量值向量序列,并把每个测量值向量量化为一个比特,得到一个长度可由分块策略调整的二进制散列值。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鲁棒性、安全性和运算速度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散列 分块压缩感知 随机投影 图像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矿井下破损高压导线对WSN节点电磁干扰机理的建模分析
11
作者 樊宽刚 辛鹏武 +1 位作者 么晓康 石明珠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6-109,共4页
钨矿输电高压导线遍及整个巷道,常发生电晕和火花放电,由此带来的电磁辐射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造成严重干扰。为此,对钨矿高压导线进行辐射场强建模仿真计算,结果证明,降低干扰后温度数据的错误率由25%下降到10.4%,建立的矿井模型和电... 钨矿输电高压导线遍及整个巷道,常发生电晕和火花放电,由此带来的电磁辐射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造成严重干扰。为此,对钨矿高压导线进行辐射场强建模仿真计算,结果证明,降低干扰后温度数据的错误率由25%下降到10.4%,建立的矿井模型和电磁辐射仿真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实际运行状态,对实际应用中传感器节点的布置和高压导线的布线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干扰 高压导线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 建模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嵌微流道低温共烧陶瓷基板传热性能(英文)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独巍 缪旻 +2 位作者 方孺牛 崔小乐 金玉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5-139,共5页
随着系统级封装(SIP)所容纳的电子元器件和集成密度迅速增加,传统的散热方法(热通孔、风冷散热等)越来越难以满足系统级封装的热管理需求。低温共烧陶瓷(LTCC)作为常见的封装基板材料之一,设计并研制了三种内嵌于LTCC基板的微流道,其中... 随着系统级封装(SIP)所容纳的电子元器件和集成密度迅速增加,传统的散热方法(热通孔、风冷散热等)越来越难以满足系统级封装的热管理需求。低温共烧陶瓷(LTCC)作为常见的封装基板材料之一,设计并研制了三种内嵌于LTCC基板的微流道,其中包括直排型、蛇型和螺旋型微流道(高度为0.3mm,宽度分别为0.4,0.5和0.8mm)。通过数值仿真和红外热像仪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微流道网络结构、流体质量流量、雷诺数、材料热导率对内嵌微流道LTCC基板换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去离子水的流量为10mL/min,热源等效功率为2 W/cm^2时,直排型微流道的LTCC基板最高温度在3.1kPa输入泵压差下能降低75.4℃,蛇型微流道的LTCC基板最高温度在85.8kPa输入泵压差下能降低80.2℃,螺旋型微流道的LTCC基板最高温度在103.1kPa输入泵压差下能降低86.7℃。在三种微流道中,直排型微流道具有最小的雷诺数,在相同的输入泵压差下有最好的散热性能。窄的直排型微流道(0.4 mm)在相同的流道排布密度和流体流量时比宽的微流道(0.8mm)能多降低基板温度10℃。此外,提高封装材料的热导率有助于提高微流道的换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共烧陶瓷 微流道 传热性能 强制对流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融合和可变形卷积PCB缺陷检测算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朱红艳 李泽平 +3 位作者 赵勇 罗相好 成先镜 杨肖委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88-2196,共9页
针对目前PCB缺陷检测方法中存在缺陷较小不易识别、缺陷形状多样化导致识别率下降等问题,提出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和可变形卷积的PCB缺陷检测算法(DCR-FRNet)。在Faster R-CNN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进,能够更好地适应同一缺陷不同尺度... 针对目前PCB缺陷检测方法中存在缺陷较小不易识别、缺陷形状多样化导致识别率下降等问题,提出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和可变形卷积的PCB缺陷检测算法(DCR-FRNet)。在Faster R-CNN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进,能够更好地适应同一缺陷不同尺度的缺陷目标。采用的多尺度融合的金字塔模型有效地提高模型的特征识别能力;引入的可变形卷积替代常规的卷积,通过卷积学习偏移量提高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采集的缺陷数据集上,所提DCR-FRNet算法相对于基准网络能够更有效识别缺陷特征,检测精度达到了96.60%,F1分数提高了16.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可变卷积 印刷电路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H.264/AVC水印嵌入的低复杂度误差补偿算法(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李伟 朱跃生 布礼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7-233,共7页
直接在H.264/AVC比特流中嵌入水印可以极大地提高水印算法的效率,但是由此而引入的传播误差效应会使视频质量严重降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误差补偿算法来消除传播误差。该算法中,水印被嵌入到量化之后的DCT系数中,利用一个... 直接在H.264/AVC比特流中嵌入水印可以极大地提高水印算法的效率,但是由此而引入的传播误差效应会使视频质量严重降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误差补偿算法来消除传播误差。该算法中,水印被嵌入到量化之后的DCT系数中,利用一个新的误差预测模块对当前块进行误差计算,然后将其动态补偿到当前块以消除传播误差对视频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具有低复杂度、高视频质量以及较小比特率增加等优点,可以应用于实时的视频水印嵌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水印 误差传播 H 264 AVC 帧内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多阶段无监督单目深度估计网络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香凝 赵洋 王荣刚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50-1456,共7页
单幅图像的深度估计是场景几何理解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但由于尺度模糊,也被计算机视觉领域普遍认为是一个典型的不适定问题。近年来,尽管监督学习方法在单目深度估计中取得了基本令人满意的效果,但需要对数据集进行大量真实深度值的... 单幅图像的深度估计是场景几何理解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但由于尺度模糊,也被计算机视觉领域普遍认为是一个典型的不适定问题。近年来,尽管监督学习方法在单目深度估计中取得了基本令人满意的效果,但需要对数据集进行大量真实深度值的标记,这是一项成本较高的工作。此外,由于物体的运动、遮挡、光照等常见问题,单目深度估计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物体边缘和弱纹理区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注意力的多阶段无监督单目深度估计网络。该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多阶段网络结构对训练过程中的深度估计具有较强的约束和监督作用;2)通过掩模加权重构损失和左右视差一致性损失对网络进行优化;3)采用自注意力机制捕捉更多上下文信息,进而提升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KITTI数据集上的深度估计效果达到甚至超过了已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学习 单目深度估计 多阶段网络 自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噪声X射线探测器读出电路(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倩 张雅聪 +3 位作者 鲁文高 沈广冲 陈中建 贾若溪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5-718,共4页
设计一种32通道X射线探测器读出电路,将探测到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并转换成电压信号读出。该电路中每个通道包含一个电荷灵敏放大器、一个相关双采样电路和一个采样保持电路。为提高成像质量,对读出电路进行低噪声设计,其中前级的噪声... 设计一种32通道X射线探测器读出电路,将探测到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并转换成电压信号读出。该电路中每个通道包含一个电荷灵敏放大器、一个相关双采样电路和一个采样保持电路。为提高成像质量,对读出电路进行低噪声设计,其中前级的噪声贡献尤为明显,因此重点对噪声源进行理论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仿真得到输出积分噪声为69.7μ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探测器 低噪声 读出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TIDR编码的测试数据压缩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国亮 冯建华 崔小乐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166,共6页
为减少测试数据存储量,提出一种有效的新型测试数据压缩编码--PTIDR编码,并构建了基于该编码的压缩/解压缩方案.PTIDR编码能够取得比FDR,EFDR,Alternating FDR等编码更高的压缩率,其解码器也较简单、易实现,且能有效地降低硬件开销.与Se... 为减少测试数据存储量,提出一种有效的新型测试数据压缩编码--PTIDR编码,并构建了基于该编码的压缩/解压缩方案.PTIDR编码能够取得比FDR,EFDR,Alternating FDR等编码更高的压缩率,其解码器也较简单、易实现,且能有效地降低硬件开销.与Selective Huff man,CDCR编码相比,PTIDR编码能够得到较高的压缩率面积开销比.特别地,在差分测试集中0的概率满足p≥0.7610时,PTIDR编码能取得比FDR编码更高的压缩率,从而降低芯片测试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数据压缩 哈夫曼编码 FDR编码 PTIDR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行人检测的HLBP与CHLBP纹理特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如中 张永军 +3 位作者 李晶晶 汪国平 雷凯 赵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5-945,共11页
根据CSLBP(center-symmetric local binary pattern)和Uniform LBP(local binary pattern)特征描述行人局部纹理互补性的特点,提出将二者级联的组合特征用于行人检测:基于灰度图像的纹理特征(hybrid local binary pattern,HLBP)和基于... 根据CSLBP(center-symmetric local binary pattern)和Uniform LBP(local binary pattern)特征描述行人局部纹理互补性的特点,提出将二者级联的组合特征用于行人检测:基于灰度图像的纹理特征(hybrid local binary pattern,HLBP)和基于颜色空间的纹理特征(color based hybrid local binary pattern,CHLBP)。实验结果表明,当FPPW=10–4时,HLBP特征的检测率为93.96%,与Uniform LBP和CSLBP特征相比分别提高3.46%和9.68%,基于颜色空间L′C′C′与HIKSVM分类器结合时的检测率高达98.58%。与传统的纹理特征检测方法相比,该特征提高了行人检测精度,降低了误检率,检测性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检测 基于灰度图像的纹理特征(HLBP) 基于颜色空间的纹理特征(CHLBP) HIK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的增量/循环混合型模数转换器(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樊苗苗 张雅聪 +4 位作者 鲁文高 沈广冲 陈中建 孟祥云 刘三林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9-723,共5页
为红外焦平面阵列读出电路设计了一个列并行的混合型模数转换器,转换过程分为两级:增量型转换器和循环型转换器,兼顾精度和转换速度的要求。电路在0.35μm XFAB工艺下设计,模拟电源为5 V,数字电源为3.3 V。此转换器可以转换0~3.2 V的电... 为红外焦平面阵列读出电路设计了一个列并行的混合型模数转换器,转换过程分为两级:增量型转换器和循环型转换器,兼顾精度和转换速度的要求。电路在0.35μm XFAB工艺下设计,模拟电源为5 V,数字电源为3.3 V。此转换器可以转换0~3.2 V的电压,输出数字信号为14 bit,时钟频率5 MHz时转换周期为27.6μ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数转换器 增量型转换器 循环型转换器 冗余有效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MAP3530的2D到3D视频自动转换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转娣 农镇铭 +3 位作者 赖豪 刘佩雯 王卫卫 朱跃生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0-676,共7页
研究和实现了一个基于OMAP3530的2D到3D视频自动转换系统,重点研究深度图获取和深度信息渲染等主要核心技术及其实现。该系统利用OMAP3530其特有的双核结构,进行系统优化:由其ARM处理器完成系统界面的设置及控制、显示等功能,其DSP处理... 研究和实现了一个基于OMAP3530的2D到3D视频自动转换系统,重点研究深度图获取和深度信息渲染等主要核心技术及其实现。该系统利用OMAP3530其特有的双核结构,进行系统优化:由其ARM处理器完成系统界面的设置及控制、显示等功能,其DSP处理器实现图像分割和渲染等核心算法,实现了1个高效的2D到3D视频的视频转换系统。2D转3D技术可把现有的大量传统2D视频转换成3D视频,简化和节省了用摄像机直接捕捉3D场景的复杂性和高成本,可以极大解决3D片源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图获取 深度信息渲染 平面视频转换立体视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