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深圳河健康状况诊断及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高晓薇
刘元元
+1 位作者
戴纪翠
毛小苓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6-642,共7页
以深圳河系统为例,通过分析河流健康及其功能间的关系,建立基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服务功能的河流健康诊断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种表征河流系统功能的具体指标对上一层元素的权重,最后计算出健康综合指数,并据此对河流健康状...
以深圳河系统为例,通过分析河流健康及其功能间的关系,建立基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服务功能的河流健康诊断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种表征河流系统功能的具体指标对上一层元素的权重,最后计算出健康综合指数,并据此对河流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诊断。研究表明:深圳河2006年及1996年健康状况均处于中度受损状态;其中生态功能和自净功能受损严重,2006年较1996年健康状况有所下降。结合深圳河流域水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分析可知:深圳河现阶段水质污染严重和河道水量不足是导致深圳河功能受损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优先考虑截污和河道补水问题,在此基础上方能通过生态修复进一步改善深圳河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河
健康诊断
河流功能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锡市大气PM(2.5)中黑碳的粒径分布与混合态特征
被引量:
9
2
作者
孙天乐
何凌燕
+1 位作者
曾立武
黄晓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70-975,共6页
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PM2.5中的重要组分黑碳(BC)气溶胶,2010~2011年利用单颗粒黑碳光度计(SP2),对江苏省无锡市夏冬两季BC气溶胶的质量浓度、粒径分布及单颗粒混合态进行了连续在线观测.结果表明,无锡市冬季BC质量浓度(6.1μg/m3...
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PM2.5中的重要组分黑碳(BC)气溶胶,2010~2011年利用单颗粒黑碳光度计(SP2),对江苏省无锡市夏冬两季BC气溶胶的质量浓度、粒径分布及单颗粒混合态进行了连续在线观测.结果表明,无锡市冬季BC质量浓度(6.1μg/m3)是夏季(2.5μg/m3)的2.4倍,内混态BC比例(NIB)冬季(64.8%)也显著高于夏季(44.6%),说明冬季BC污染与来外来污染传输有关.反向轨迹分析表明,来自华北平原的污染气团输入是冬季高浓度BC污染的首要原因.NIB的日变化趋势与BC质量浓度的完全相反.午后BC质量浓度最低时NIB最高,反映了二次光化学产物包覆在BC颗粒外层的老化过程.此外,夏冬两季BC粒径分布保持稳定,其质量浓度峰值对应粒径在225nm左右,数浓度峰值对应粒径在120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单颗粒黑碳光度计(SP2)
混合态
长江三角洲地区(Y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圳河健康状况诊断及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高晓薇
刘元元
戴纪翠
毛小苓
机构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
环境
工程系、水沙
科学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6-642,共7页
基金
深圳市环境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以深圳河系统为例,通过分析河流健康及其功能间的关系,建立基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服务功能的河流健康诊断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种表征河流系统功能的具体指标对上一层元素的权重,最后计算出健康综合指数,并据此对河流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诊断。研究表明:深圳河2006年及1996年健康状况均处于中度受损状态;其中生态功能和自净功能受损严重,2006年较1996年健康状况有所下降。结合深圳河流域水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分析可知:深圳河现阶段水质污染严重和河道水量不足是导致深圳河功能受损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优先考虑截污和河道补水问题,在此基础上方能通过生态修复进一步改善深圳河的健康状况。
关键词
深圳河
健康诊断
河流功能
指标体系
Keywords
Shenzhen River
health assessment
river function
indicator system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锡市大气PM(2.5)中黑碳的粒径分布与混合态特征
被引量:
9
2
作者
孙天乐
何凌燕
曾立武
黄晓锋
机构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
大学
环境科学
与工程学
院、
江苏省大气
环境
监测与污染控制高
技术
研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70-975,共6页
基金
科技部“973”项目(2013CB228503)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HK1105)
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平台
文摘
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PM2.5中的重要组分黑碳(BC)气溶胶,2010~2011年利用单颗粒黑碳光度计(SP2),对江苏省无锡市夏冬两季BC气溶胶的质量浓度、粒径分布及单颗粒混合态进行了连续在线观测.结果表明,无锡市冬季BC质量浓度(6.1μg/m3)是夏季(2.5μg/m3)的2.4倍,内混态BC比例(NIB)冬季(64.8%)也显著高于夏季(44.6%),说明冬季BC污染与来外来污染传输有关.反向轨迹分析表明,来自华北平原的污染气团输入是冬季高浓度BC污染的首要原因.NIB的日变化趋势与BC质量浓度的完全相反.午后BC质量浓度最低时NIB最高,反映了二次光化学产物包覆在BC颗粒外层的老化过程.此外,夏冬两季BC粒径分布保持稳定,其质量浓度峰值对应粒径在225nm左右,数浓度峰值对应粒径在120nm左右。
关键词
黑碳
单颗粒黑碳光度计(SP2)
混合态
长江三角洲地区(YRD)
Keywords
black carbon(BC)
single particle soot photometer(SP2)
mixing state
Yangtze River Delta(YRD)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深圳河健康状况诊断及分析
高晓薇
刘元元
戴纪翠
毛小苓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无锡市大气PM(2.5)中黑碳的粒径分布与混合态特征
孙天乐
何凌燕
曾立武
黄晓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