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 被引量:58
1
作者 郭辉 丁小容 +1 位作者 石兰萍 范爱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9期62-63,共2页
目的分析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临床应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探讨其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对86例血液病患者进行PICC置入化疗治疗,并进行局部护理、管腔通畅护理等。结果置管成功率为100%,导管... 目的分析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临床应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探讨其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对86例血液病患者进行PICC置入化疗治疗,并进行局部护理、管腔通畅护理等。结果置管成功率为100%,导管留置时间最短6 d,最长372 d,平均置管(91.5±39.2)d。有34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导管头端异位5例,穿刺局部渗血、血肿、感染15例,导管血栓性堵塞4例,静脉炎5例,导管接头破裂4例,导管脱出7 cm 1例。经处理后未出现严重后果。结论穿刺置管前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和置管后的精心护理可有效减少PICC临床应用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化疗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毁损后正常兔肝脏CT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邹立秋 郭辉 +6 位作者 杜端明 刘鹏程 谢敬霞 江锦赵 阮继银 袁知东 江国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CT在评价正常肝脏射频消融后病理学动态变化中的价值。方法对20只正常兔肝脏进行射频消融后,将每5只随机分为4组:消融即刻,1周,2周,4周分别进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后,处死并取出肝脏进行大体病理和镜下病理学检查。结果消融即刻... 目的探讨CT在评价正常肝脏射频消融后病理学动态变化中的价值。方法对20只正常兔肝脏进行射频消融后,将每5只随机分为4组:消融即刻,1周,2周,4周分别进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后,处死并取出肝脏进行大体病理和镜下病理学检查。结果消融即刻病灶中心为凝固性坏死,CT动脉期周边可见环形强化,病理消融灶周围肝窦充血;1~2周消融灶周围出现稍低密度环,密度低于其外围的肝实质,增强扫描可见环形强化,4周仍可见低或等密度环,但增强动脉期、实质期可清晰显示包膜强化程度减轻。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可反映消融的病理学变化,从而可用于评价肝脏肿瘤射频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射频消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血清白介素18水平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柳金 张献共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553-557,共5页
本研究探讨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受者血清白介素18(IL-18)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查明血清IL-18在aGVHD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早期预测aGVHD提供可靠指标。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2例allo-HSCT... 本研究探讨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受者血清白介素18(IL-18)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查明血清IL-18在aGVHD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早期预测aGVHD提供可靠指标。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2例allo-HSCT患者移植前及移植后aGVHD发生前后血清IL-18表达水平。62例患者被分为5组:A组为无aGVHD移植前组(28例),指移植后没有发生aGVHD的患者在移植前收集的标本;B组为有aGVHD移植前组(34例),指移植后发生aGVHD的患者在移植前收集的标本;C组为aGVHD症状前组(34例),指临床出现I-II级aGVHD症状前3-4天的标本;然后根据I-II级aGVHD患者治疗后,有无进展至III-IV级回顾性地将aGVHD前组患者分为疗效好组(18例)和疗效差组(16例);D组为I-II级aGVHD组;E组为III-IV级aGVHD组(16例)。结果表明:34例患者发生I-II级aGVHD,其中16例aGVHD进展至III-IV级;发生aGVHD患者的血清IL-18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aGVHD患者,血清IL-18表达水平上升发生在aGVHD临床症状出现前3天左右;血清IL-18表达水平与aGVHD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HLA配型、预处理方案及感染无关;aGVHD早期血清IL-18表达水平与预后相关;血清IL-18高表达者aGVHD容易进展至III-IV级。结论:血清IL-18与aGVHD的发病相关联,检测血清IL-18水平有助于aGVHD早期诊断,血清IL-18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估aGVHD病情、判断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介素-18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早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柳金 吴登蜀 +4 位作者 张伸 阎晨华 周宇 张永顶 齐振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ilityinterleukinreceptor,sIL 2R)表达水平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8例ALL患者初诊、复发未治疗前及...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ilityinterleukinreceptor,sIL 2R)表达水平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8例ALL患者初诊、复发未治疗前及第1次完全缓解后sIL 2R表达水平。结果:ALL初诊组和复发组sIL 2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在ALL缓解组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初诊或复发组患者sIL 2R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动态观察30例患者发现,治疗有效达到完全缓解时sIL 2R水平明显下降, 而病情复发时患者sIL 2R水平显著上升,sIL 2R水平上升出现在骨髓细胞形态学确诊之前一个月左右。结论:动态检测完全缓解后患者sIL 2R表达水平,有利于ALL复发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复发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SIL-2R水平 受体表达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receptor 骨髓细胞形态学 正常对照组 ALL 患者发现 动态观察 完全缓解 病情复发 动态检测 早期诊断 缓解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柔比星巩固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冯佳 柳金 +4 位作者 庞丽萍 温娟娟 钟凤鸾 张倩 孟庆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61-863,870,共4页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巩固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初治APL患者72例,完全缓解58例,分为TA组(吡柔比星+阿糖胞苷)26例和DA组(柔红霉素+阿糖胞苷)32例...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巩固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初治APL患者72例,完全缓解58例,分为TA组(吡柔比星+阿糖胞苷)26例和DA组(柔红霉素+阿糖胞苷)32例,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58例患者中复发5例,其中TA组1例,DA组4例,虽然无统计学差异,但TA组比DA组2年复发率更低(5.0%vs.13.0%),3年无病生存率更高(93.3%vs.76.5%)。两组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相似。但心脏毒性方面,TA组仅9.2%(11例)出现轻微短暂心电图T波改变,无1例出现ST-T改变、心律失常或心肌酶升高。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DA组。结论:TA与DA方案巩固治疗APL疗效相似,不良反应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吡柔比星心脏毒性更低。TA方案可作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巩固治疗化疗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柔比星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及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虞积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21-522,共2页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 自身抗血小板抗体 出血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误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虞积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0期1672-1673,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2
8
作者 虞积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9期1582-1583,共2页
关键词 贫血 缺铁性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