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CIK细胞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童刚领 农巧红 +3 位作者 秦洁 申东兰 余振东 王树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4-508,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经过CIK细胞治疗的58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3+CD4+、CD...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经过CIK细胞治疗的58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3+CD4+、CD3+CD8+、CD3-CD16+CD 56+和CD3+CD16+CD 56+细胞的表达水平;42例患者治疗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治疗过程中监测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患者CIK细胞培养液体取样标本中CD3+总T淋巴细胞、CD3+CD4+T辅助淋巴细胞以及CD3+CD8+T抑制淋巴细胞的亚群水平分别为(82.79±11.98)%、(30.32±11.23)%和(49.10±11.65)%,CD4+/CD8+的比值为0.67±0.34,而CD3-CD16+CD56+NK细胞和CD3+CD16+CD56+CIK细胞亚群水平分别为(16.58±11.83)%和(13.74±8.66)%。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患者外周血中CD3+总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T辅助淋巴细胞亚群、CD3+CD8+T抑制淋巴细胞亚群和CD3+CD16+CD 56+CIK细胞亚群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CD3-CD16+CD 56+NK细胞亚群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经过CIK细胞治疗后,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关系均得到很好的改善(P<0.05)。自体CIK细胞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均可控制。结论:自体CIK细胞治疗增强了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 恶性肿瘤 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沃森肿瘤解决方案系统在我国结肠癌综合治疗决策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被引量:8
2
作者 胡春雷 侯佳宁 +5 位作者 靳枫 敖胜 靳兴汉 李天乐 吴建龙 吕国庆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0期116-120,共5页
目的评估沃森肿瘤解决方案系统(Watson for oncology,WfO)在我国结肠癌综合治疗决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并使用WfO辅助治疗决策的3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WfO与多学科会诊(mu... 目的评估沃森肿瘤解决方案系统(Watson for oncology,WfO)在我国结肠癌综合治疗决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并使用WfO辅助治疗决策的3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WfO与多学科会诊(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方案,以WfO推荐或可考虑方案中含MDT所选方案视为一致,分析两者一致率和不一致病例原因。结果 WfO与MDT方案总一致率为86.7%(26/30),其中Ⅱ~Ⅲ期病例一致率为90.5%,Ⅳ期为77.8%;一般病例一致率为94.4%,复杂病例一致率为75.0%。结论 WfO推荐方案与MDT会诊意见一致率较高,能够有效辅助结肠癌综合治疗临床决策,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沃森肿瘤解决方案 结肠癌 多学科会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培他滨和替吉奥作为晚期胃癌一线诱导化疗后维持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1
3
作者 王树滨 吴煊 +3 位作者 陈晓秋 彭安 申东兰 童刚领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913-917,共5页
目的:观察对比卡培他滨和替吉奥在晚期胃癌一线诱导化疗后维持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诊治的130例晚期胃癌患者,经XELOX或SOX方案诱导治疗4~6个周期,或m FOLFOX6方案诱导治疗6~8个周期,... 目的:观察对比卡培他滨和替吉奥在晚期胃癌一线诱导化疗后维持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诊治的130例晚期胃癌患者,经XELOX或SOX方案诱导治疗4~6个周期,或m FOLFOX6方案诱导治疗6~8个周期,疗效评价无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的患者,分为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1 000 mg/m^2,2次/d,口服,d1~14,21 d为1个周期);替吉奥维持治疗组:1)体表面积≤1.25 m^2,40 mg/次;2)体表面积1.25~1.5 m^2,50 mg/次;3)体表面积≥1.5 m^2,60 mg/次,2次/d,早晚口服,d1~14,21 d为1个周期,或观察组维持化疗持续到PD或出现不能耐受不良反应为止。结果:130例患者中采用XELOX、SOX和m FOLFOX6方案治疗的例数分别为44、33和53例,总体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63.1%。82例患者中采用卡培他滨、替吉奥维持治疗和观察的例数分别为35、28和19例。卡培他滨组与替吉奥维持治疗组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678)。卡培他滨组、替吉奥组的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TTP)分别为8.5个月和9.0个月(P>0.05),均优于观察组的6.0个月(P<0.001)。卡培他滨组、替吉奥组和观察组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显著性差异(14.5 vs.15.0 vs.14.0,P=0.188)。维持化疗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以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疲乏、手足综合征和口腔炎等为主,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卡培他滨和替吉奥作为晚期胃癌一线诱导化疗后维持治疗疗效相当,均可延长患者TTP,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卡培他滨 替吉奥 维持化疗 疗效 不良反应 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术后FOLFOX6方案与XELOX方案辅助化疗的生存比较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晓秋 刘楠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195-1198,共4页
目的:比较可切除胃癌患者术后分别采用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FOLFOX6)与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两种方案辅助化疗的生存差异。方法:147例Ⅰ~Ⅲ期胃癌术后(R0切除)患者接受治疗,其中FOLFOX6组99例, XELOX组4... 目的:比较可切除胃癌患者术后分别采用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FOLFOX6)与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两种方案辅助化疗的生存差异。方法:147例Ⅰ~Ⅲ期胃癌术后(R0切除)患者接受治疗,其中FOLFOX6组99例, XELOX组48例,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率和生存率。结果:FOLFOX6组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XELOX组(P〈0.05),XELOX组手足综合征(HFS)的发生明显高于FOLFOX6组(P=0.016),其它不良反应的比较,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肾功能异常、外周神经毒性、口腔黏膜炎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LFOX6组与XELOX组1、3、5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81.7%、49.5%、39.8%和93.8%、52.1%、33.8%,两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mDFS)分别为35、3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2);FOLFOX6组与XELOX组1、3、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98.0%、68.1%、44.6%和97.8%、78.7%、44.7%,两组中位总生存时间(mOS)分别为55、58个月,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194)。结论:两种化疗方案对胃癌患者远期生存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辅助化疗 奥沙利铂 5-氟尿嘧啶 卡培他滨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