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杀伤细胞在神经胶质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士隆 陈保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1-518,共8页
自然杀伤(NK)细胞是T细胞后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另一类抗肿瘤免疫细胞。NK细胞的活性主要受其表面受体和免疫微环境的调控,胶质瘤较强的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使NK细胞免疫治疗效率较低。本综述从胶质瘤-NK细胞交互作用角度讨论NK细胞在... 自然杀伤(NK)细胞是T细胞后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另一类抗肿瘤免疫细胞。NK细胞的活性主要受其表面受体和免疫微环境的调控,胶质瘤较强的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使NK细胞免疫治疗效率较低。本综述从胶质瘤-NK细胞交互作用角度讨论NK细胞在脑胶质瘤免疫治疗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靶向NK细胞的化合物、单克隆抗体和细胞因子疗法,重点讨论了基因修饰的NK细胞在胶质瘤免疫治疗的现状及趋势,以及胶质瘤细胞的相关免疫逃逸分子机制,为基于NK细胞的免疫治疗神经胶质瘤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自然杀伤细胞 免疫治疗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fia远端通路导管在急性前循环动脉闭塞取栓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韩宗利 杜艳丽 +2 位作者 万仁宽 苏海波 齐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6FSofia取栓装置治疗颅内动脉闭塞所致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7月至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外科接受Sofia导管取栓(或)联合支架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动脉闭塞患者14例,其中单纯抽吸取栓患者10... 目的探讨应用6FSofia取栓装置治疗颅内动脉闭塞所致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7月至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外科接受Sofia导管取栓(或)联合支架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动脉闭塞患者14例,其中单纯抽吸取栓患者10例,抽吸联合支架取栓患者4例。分析14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资料及术后1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抽吸导管目标血管到位、闭塞血管再通及术后1周NIHSS评分及抽吸导管相关并发症为目标评估治疗的有效性。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试验(mTICI)标准评估血管开通程度(mTICI0~2a级为闭塞血管未开通,2b^3级为成功再通)。结果所有病例中抽吸导管均能顺利到达病变目标血管,闭塞血管总有效开通占比为13/14。10例单纯抽吸患者闭塞血管均成功开通,其中mTICI2b级2例,mTICI3级8例;4例抽吸联合支架取栓患者中,3例闭塞血管成功开通,其中mTICI2b级1例,mTICI3级2例。单纯抽吸和抽吸联合支架取栓的平均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开通时间分别为(34±10)min和(57±9)min。术后2例患者因大面积脑梗死死亡,其余12例患者术后1周NIHSS评分平均为(4.6±2.3)分,较术前明显下降[(15.5±6.1)分;Z=-3.061,P=0.002]。除1例发生血栓远端移位外,其余患者均未发生抽吸导管相关并发症。结论6FSofia抽吸导管有很好的血管通过性,使用6FSofia抽吸取栓术后1周效果较好,但其有效性、安全性尚需更大样本的对照研究以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塞 大脑中动脉 血管内治疗 机械取栓 取栓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硬脊膜外毛细血管瘤(附4例报告) 被引量:6
3
作者 郭强 郝建忠 +2 位作者 丁丽 刘宏斌 王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79-280,共2页
本文报道 4例椎管内硬脊膜外毛细血管瘤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特点与手术治疗。 4例全部采用显微手术 ,其中 3例行肿瘤全切除术 ,,1例行近全切除术。疗效满意 ,术后病理证实为毛细血管瘤。
关键词 椎管病变 硬脊膜外 毛细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雾病合并Graves病的血管重建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齐辉 尹卫 +1 位作者 黄达 韩宗利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0-254,共5页
目的探讨烟雾病合并Graves病的临床特征和颅内外血管重建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成人烟雾病合并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女3例,男1例,平均年龄(32±7)岁。对4例患者在经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后,均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 目的探讨烟雾病合并Graves病的临床特征和颅内外血管重建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成人烟雾病合并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女3例,男1例,平均年龄(32±7)岁。对4例患者在经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后,均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观察手术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 (1)3例表现为脑梗死,1例表现为频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SA证实2例为单侧烟雾病,2例为双侧烟雾病;头部MRI均可见脑梗死灶。(2)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后,3例烟雾病症状稳定,1例在术后1周内有高热、心率快等高代谢症状;血管重建术后随访6~18个月症状改善,1例良好,3例优秀,Graves病均无复发。复查头部MRI提示4例患者均无新发脑梗死灶,MR血管成像可见缺血灶区域脑沟内动脉充盈较术前明显改善,有2例可见患侧大脑中动脉M2~M3段逆行充盈。术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脑灌注成像提示,手术侧缺血灶灌注较手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合并Graves病时烟雾病症状加重,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脑缺血症状。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后,脑缺血症状多数能缓解。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能够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GRAVES病 甲状腺毒症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 烟雾病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宋晨 郭强 +2 位作者 丁小容 余颖娟 陆文玲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1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焦虑状况及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将32例存在焦虑(SAS评分≥50分)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与对照组(1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肌肉放松训练、音乐治疗等综合护理干预。7...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焦虑状况及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将32例存在焦虑(SAS评分≥50分)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与对照组(1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肌肉放松训练、音乐治疗等综合护理干预。7d后对两组患者再次进行SAS测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焦虑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焦虑 护理干预 心理干预 肌肉放松训练 音乐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与CT影像融合在烟雾病血管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齐辉 赵雷 +5 位作者 吴广源 郑思阳 黄达 尹卫 杨红杰 贾少微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516-521,共6页
目的探讨烟雾病直接血管重建术前应用SPECT脑灌注成像与同机CT影像融合确定脑缺血灶体表位置并以此设计手术人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成年缺血型烟雾病颞浅动脉一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将单光子发射体层... 目的探讨烟雾病直接血管重建术前应用SPECT脑灌注成像与同机CT影像融合确定脑缺血灶体表位置并以此设计手术人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成年缺血型烟雾病颞浅动脉一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将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SPECT)脑灌注成像与同机CT影像融合,将皮质缺血灶在体表定位,以缺血灶为中心设计手术入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术后脑灌注改善情况。结果围手术期有1例脑高灌注综合征,其余无其他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随访1个月时症状改善优秀者4例,良好者5例,一般者为4例,差者为0;随访6—12个月时症状改善优秀者9例,良好者4例,一般者为0,差者为0。术后SPECT脑灌注成像视觉分析提示全部患者脑灌注较术前明显改善;定量分析:目标缺血灶术前术后试验前各病灶/全脑计数比值(Fb)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3±1.06)%比(4.13±2.09)%,P〈0.05],术前Fb与试验后各病灶/全脑计数比值(F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6±1.97)%比(2.13±1.06)%,P〈0.05]。术后两者差比百分率(BFCR)为(67.57±3.78)%,〉50%,提示手术疗效显著。患者术后头部CT血管成像均可见颞浅动脉向颅内供血,术后半年复查头部MRI无新增梗死灶。结论SPECT脑灌注成像与同机CT影像融合的方法用于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入路设计,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临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胜 陈谦学 +1 位作者 徐海涛 王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6期343-344,共2页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病人的切除率、预后因素和疗效。 方法 对 88例脑胶质瘤患者施行显微切除术。术后随访 1~ 10年 结果  88例全切除 5 5例 ,次全切除 18例 ,大部分切除 15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半年内存活 17例(19 3 % ) ,...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病人的切除率、预后因素和疗效。 方法 对 88例脑胶质瘤患者施行显微切除术。术后随访 1~ 10年 结果  88例全切除 5 5例 ,次全切除 18例 ,大部分切除 15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半年内存活 17例(19 3 % ) ,1年存活 2 2例 (2 5 0 % ) ,2年存活 2 7例 (30 7% ) ,5年存活 14例 (15 9% ) ,10年存活 8例 (9 0 % )。 结论 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疗效满意、创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 手术治疗 脑胶质瘤 临床应用 预后 生存质量 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O157:H7体内多聚磷酸盐的DAPI荧光定量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杜艳丽 韩宗利 +1 位作者 王湘雨 万成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4-350,共7页
目的应用荧光剂DAPI探索一种直接定量大肠杆菌O157:H7无机多聚磷酸盐(polyP)的可靠方法。方法提取并纯化大肠杆菌O157:H7野生株DNA,DAPI与DNA、polyP45结合,测定360 nm和415 nm激发光的发射光谱;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菌DAPI-DNA和DAP... 目的应用荧光剂DAPI探索一种直接定量大肠杆菌O157:H7无机多聚磷酸盐(polyP)的可靠方法。方法提取并纯化大肠杆菌O157:H7野生株DNA,DAPI与DNA、polyP45结合,测定360 nm和415 nm激发光的发射光谱;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菌DAPI-DNA和DAPI-polyP复合物荧光,验证DAPI检测polyP的可行性;细菌液氮速冻溶解、-80℃速冻溶解、-20℃速冻溶解、60℃加热10 min、Triton x-100作用、室温下放置后倍比稀释涂平板,观察6种方法对细菌存活的影响;与DAPI作用后,测定荧光值,确定细胞膜通透性的最佳前处理方法;建立标准曲线,测定EHEC野生株、ppk1两个突变株polyP含量。结果应用360 nm激发波长,DAPI-DNA最大发射波长为460 nm;应用415 nm激发波长,DAPI-polyP最大发射波长为550 nm;应用405 nm激发光,收集DAPI-DNA蓝色荧光(425~475 nm),应用488 nm激发光,收集DAPI-polyP绿色荧光(500~560 nm);最佳细菌前处理方法为-80℃速冻后室温下自然溶解;标准曲线为Y=1849X+127.5(R2=0.991),测定各株菌polyP量,其中野生株显著高于ppk1缺失突变株。结论 DAPI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具有直接、可靠、易于操作、定量检测等特点,可为进一步研究polyP在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中的作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多聚磷酸盐 DAPI染色 大肠杆菌O157:H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