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伤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伟豪 关志忱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6-639,共4页
K粉(street ketamine)是近年来新兴的毒品,由于制造工艺、方法的不同以及流通途径的原因,常见的K粉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其中主要成分是氯胺酮(ketamine)。临床上常用的氯胺酮是盐酸氯胺酮,为左旋和右旋体的消旋混合物,分子式为C13H1... K粉(street ketamine)是近年来新兴的毒品,由于制造工艺、方法的不同以及流通途径的原因,常见的K粉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其中主要成分是氯胺酮(ketamine)。临床上常用的氯胺酮是盐酸氯胺酮,为左旋和右旋体的消旋混合物,分子式为C13H16C1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泌尿生殖系统 创伤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基因组学研究
2
作者 蔡志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6-368,共3页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 被引量:21
3
作者 周锦棠 陈泽波 +2 位作者 李贤新 刘运初 关志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450-450,452,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同期行膀胱取石和前列腺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2004年6月我院32例采用小切口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theprostate,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同期行膀胱取石和前列腺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2004年6月我院32例采用小切口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theprostate,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资料,腹壁小切口取出膀胱结石,利用此切口留置膀胱造瘘,再行TURP。结果32例均一次手术成功,取石率100%。手术时间45~120min,平均60min。术中出血量50~200ml,平均100ml。术后留置膀胱造瘘管2~3d,三腔气囊尿管3~7d。术后住院5~8d,平均6d。32例随访4~16个月,8例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后排尿正常,术后最大尿流率>15ml/s。结论对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大结石或多发结石患者,可首选小切口开放取石联合TU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膀胱结石 小切口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电汽化前列腺切除术电切综合征27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泽波 周锦棠 +4 位作者 李贤新 倪梁朝 杨尚琪 刘运初 关志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446-447,共2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汽化前列腺切除术(transurethralvaporizationoftheprostate,TUVP)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ransurethralresectionsyndrome,TURS)的原因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9月~2005年3月322例TUVP发生27例TURS的临...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汽化前列腺切除术(transurethralvaporizationoftheprostate,TUVP)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ransurethralresectionsyndrome,TURS)的原因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9月~2005年3月322例TUVP发生27例TURS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平均手术时间95min(52~170min),平均出血量251ml(100~700ml),切除前列腺组织16~82g,平均36.1g。21例前列腺被膜切破(77.8%)。27例术后均有打呵欠,血压下降,同时伴有心率过缓,27例TURS时血清Na+(122.3±9.6)mmol/L,较术前下降(16.3±4.5)mmol/L,差异有显著性(t=14.211,P<0.001)。经及时10%氯化钠溶液、血管活性药、利尿等治疗后,26例迅速恢复正常;1例前列腺创面渗血合并膀胱血块填塞,开放手术治愈。27例随访1~3个月,Qmax(20.2±5.2)ml/s,无尿失禁。结论前列腺被膜穿孔、静脉窦(丛)被切破、高压冲洗下电切、手术时间过长(超过90min),促使TURS的发生;认识TURS的早期症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使病人转危为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电汽化前列腺切除术 经尿道电切综合征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移动式家庭电子尿流率仪和Laborie尿流率仪临床检测结果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关志忱 邓小林 张黔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6-619,共4页
目的:设计移动式家庭电子尿流率仪检测系统并与传统的方法进行比较。方法:本研究设计的系统包括采集器、导流器、智能手机、无线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分析和绘图、数据库存储技术等,具备自动收集患者排尿信息的功能。患者排尿的信息由... 目的:设计移动式家庭电子尿流率仪检测系统并与传统的方法进行比较。方法:本研究设计的系统包括采集器、导流器、智能手机、无线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分析和绘图、数据库存储技术等,具备自动收集患者排尿信息的功能。患者排尿的信息由采集器经蓝牙发送到智能手机,再由智能手机直接储存并无线发送到医院的工作站。对尿流率仪(简称Laborie尿流率仪)进行多次实验室单纯容量及临床患者实际尿流率测定并与Laborie尿流率仪进行比较,采用Bland-Altman方法对两种尿流率仪的一致性进行评估,测定了38例有下尿路症状的门诊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5.5岁。检查1次者19例,2次者19例;共检查57次。结果:该系统能正确地收集和分析排尿时间、尿流率、尿量,并自动报告尿流参数,100、200、300、500和800 mL容量测定与正常值的误差均低于5%。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和排尿量分别有12.28%、5.26%和3.51%的点在95%可信区间以外,而在可信区间内,差值的最大绝对值分别为0.38 mL/s、0.70 mL/s和2.90 mL,均符合国际尿控协会的规定。结论:新型移动式家庭电子尿流率仪与Laborie尿流率仪具有一致性,是一个集准确可靠、实时方便和易管理于一体的崭新的检测系统。与传统的检查相比同样无创、可靠,并具有可携带、可院外应用、可同时记录排尿日记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医学 排尿 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无线排尿日记开发及20例年轻人客观排尿情况报告 被引量:6
6
作者 关志忱 魏本林 孟作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6-479,共4页
目的:使用远程无线排尿日记系统了解健康年轻人客观的排尿情况,验证远程无线排尿日记系统的可靠性。方法:本组健康志愿者共20名,男、女各10名,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6.5岁,其中女性平均年龄26.4岁(22~33岁),男性平均年龄28.4岁(24~35... 目的:使用远程无线排尿日记系统了解健康年轻人客观的排尿情况,验证远程无线排尿日记系统的可靠性。方法:本组健康志愿者共20名,男、女各10名,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6.5岁,其中女性平均年龄26.4岁(22~33岁),男性平均年龄28.4岁(24~35岁)。排尿日记检测使用新开发的远程无线排尿日记系统,志愿者的排尿信息由采集盒自动蓝牙发射到手机并实时传到医院工作站,工作站自动分析每天的记录,并有分析报告及永久分类存储功能。本组记录每位健康年轻人7d排尿情况。结果:健康年轻人平均每天排尿5.6次(3.4~7.4次)。平均白天排尿次数5.3次(3.4~7.3次),夜尿平均0.3次(0~1.3次),平均每次排尿量318mL(66~641mL),24h排尿量1723mL(1152~2415mL),白日均排尿量1289mL(786~2039mL),夜间尿量435mL(292~805mL),日均饮水量1028mL(461~1721mL),夜间饮水量7mL(0~43mL),夜尿指数(Ni)1.03,夜间多尿指数(NPi)0.26%,夜间膀胱容量指数(NBCi)0.27。结论:使用远程无线排尿日记记录了年轻人客观真实的排尿情况,远程无线排尿日记可以广泛应用到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 远程医学 排尿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尿流率测定在下尿路症状患者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邓小林 张虎 +1 位作者 史本涛 关志忱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5-658,共4页
尿流率测定是一种无创和相对便宜的检查项目,对于怀疑有下尿路功能障碍的患者来说,它是一项首选且必不可少的筛查项目。这种简单的尿动力检查方法,可以客观地反映下尿路的排尿情况,包括排尿期膀胱和尿道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尿流率测定是一种无创和相对便宜的检查项目,对于怀疑有下尿路功能障碍的患者来说,它是一项首选且必不可少的筛查项目。这种简单的尿动力检查方法,可以客观地反映下尿路的排尿情况,包括排尿期膀胱和尿道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获得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患者一些客观和定量的排尿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尿 尿动力学 尿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无症状性菌尿患者血、尿内皮素改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叶炯贤 贾宏 +1 位作者 彭雁忠 邓斌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2-223,共2页
关键词 无症状性菌尿 老年女性 患者 临床意义 尿内皮素 放射免疫测定 缩血管物质 肾组织损伤 肾脏受损 文献报道 细菌感染 ET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尿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关志忱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7-492,共6页
Nocturi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reasons for interrupted sleep in general adult population.The condition affects both men and women,with an incidence that increases dramatically with age.Nocturia has a negative impa... Nocturi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reasons for interrupted sleep in general adult population.The condition affects both men and women,with an incidence that increases dramatically with age.Nocturia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quality of life,affecting bot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 issued a report of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in 2002,in which nocturia is defined as waking during the night at least once to urinate.Nocturia is a common complaint in elderly population.Although most cases of nocturia are assumed to be caused by urologic problems,the interacting effects of aging and sleep on renal and urinary function,in fact,cause nocturia in the elderly.Effective diagnosis of the condition is dependent on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its underlying etiology.Multiple factors may cause nocturia,such as behavioral or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pathologic conditions.In general,the causes of nocturia fall into three categories:diurnal polyuria,nocturnal polyuria,and low bladder capacity.Careful evaluation of medications and underlying medical conditions is essential for the proper management of nocturia.A voiding diary is necessary to diagnose the syndrome of nocturnal polyuria,which is a common cause of nocturia.Addressing any underlying conditions that contribute to nocturia is the first step in treating the condition.Lifestyle and behavioral changes may provide benefit in some individuals,but for many cases,pharmacotherapy is the best option.Antimuscarinic agents are first-line therapies for overactive bladder and are often used in the management of nocturia.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also include desmopressin,a synthetic analog of arginine vasopressin,which can increase urinary osmolality and decrease total urinary volume.The desmopressin therefore increases the length of time until the first nocturnal void and decreases the number of nocturnal voids,the NUV voided,and the percentage of urine voided at n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尿症 排尿障碍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创伤女性患者尿失禁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小林 张震宇 +4 位作者 黎衍敏 黄建荣 郭树林 宋乐明 关志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3059-3061,共3页
目的探讨脑创伤女性患者尿失禁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2月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医院收治的脑创伤女性患者158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该院无脑创伤病史的女性志愿者237例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两组的基本资料,... 目的探讨脑创伤女性患者尿失禁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2月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医院收治的脑创伤女性患者158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该院无脑创伤病史的女性志愿者237例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两组的基本资料,观察随访1年内的尿失禁发生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两组尿失禁生存率的风险比(HR)。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脑创伤患者1年内尿失禁发生率。结果研究组1年内尿失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3.3%(21/158)比3.0%(7/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47,P=0.002)。校正可能的影响因素(年龄、体质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分娩史、盆底手术史)后,两组尿失禁生存率的HR为4.61〔95%CI(4.32,5.18),P=0.270〕。是否脑出血的脑创伤患者1年内尿失禁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71,P=0.022)。结论脑创伤女性患者尿失禁发生率较高,脑出血可能是脑创伤后尿失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损伤 穿透性 女性 尿失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经尿道直出绿激光前列腺推铲式汽切术在高龄患者中的效果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芳 罗友华 +4 位作者 许丹 余芳 杨晓丽 颜夕 陶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79-1881,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尿道直出绿激光前列腺推铲式汽切术(PVRP-ST)在高龄患者中的效果研究。方法:回顾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行PVRP-ST的1 008例临床资料,入组80岁以上高龄患者90例,根据护理技术特点与手术日期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予...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尿道直出绿激光前列腺推铲式汽切术(PVRP-ST)在高龄患者中的效果研究。方法:回顾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行PVRP-ST的1 008例临床资料,入组80岁以上高龄患者90例,根据护理技术特点与手术日期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膀胱痉挛、血尿、排尿困难、尿失禁、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满意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高龄患者PVRP-ST的护理效果研究表明,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增进术后恢复、减少住院时间、提高住院满意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经尿道直出绿激光前列腺推铲式汽切术 高龄患者 效果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C25C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强 张仲富 +2 位作者 丁宇 周立军 蔡志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36-1339,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同源蛋白C(CDC25C)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及相应的癌旁标本45对,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对45对ccR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同源蛋白C(CDC25C)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及相应的癌旁标本45对,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对45对ccR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CDC25C mR-NA进行分析;运用免疫组化法对45对配对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切片进行染色,检测CDC25C蛋白的表达;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DC25C的表达量和患者的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肾癌组织中CDC25C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对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显示,癌组织CDC25C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同时发现CDC25C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TNM分期无关,与病理分级有关。结论 CDC25C可能参与了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过程,CDC25C可能是肾透明细胞癌一个潜在的基因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C25C 基因 肾透明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附38例报告) 被引量:10
13
作者 胡祎民 陈泽波 +1 位作者 陶令之 魏本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888-889,共2页
目的探讨膀胱镜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膀胱镜检查和活检,病理诊断为腺性膀胱炎38例,电切镜下行病灶电切/电灼术,术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每周1次,共8次,其后每月1次,共10次)。结果38例随访6-12个月,29例... 目的探讨膀胱镜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膀胱镜检查和活检,病理诊断为腺性膀胱炎38例,电切镜下行病灶电切/电灼术,术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每周1次,共8次,其后每月1次,共10次)。结果38例随访6-12个月,29例治愈,膀胱黏膜逐渐恢复为移行上皮覆盖;症状缓解5例;复发4例。结论膀胱镜检查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经尿道电切镜下病灶电切/电灼术联合术后丝裂霉素膀膛灌注化疗,对腺性膀胱炎治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镜 腺性膀胱炎 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8、CD40通路共刺激对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及CsA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尚琪 唐孝达 +2 位作者 顾晓 刘永 周佩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42-446,共5页
目的 :探讨CD2 8、CD4 0通路共刺激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变化及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A)、抗CTLA4单克隆抗体对共刺激通路激活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与淋巴细胞表面CD3、CD2 8及CD4 0L分子结合产生相应刺激信... 目的 :探讨CD2 8、CD4 0通路共刺激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变化及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A)、抗CTLA4单克隆抗体对共刺激通路激活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与淋巴细胞表面CD3、CD2 8及CD4 0L分子结合产生相应刺激信号 ,根据刺激条件不同设组为 :①抗CD3单抗单刺激 (A组 ) (剂量为 1 0 μg/L、1 0 0μg/L、1 0 0 0 μg/L) ;②抗CD3单抗 +抗CD2 8单抗 (B组 ) ;③抗CD3单抗 +抗CD4 0L单抗 (C组 ) ;④抗CD3单抗 +抗CTLA4单抗 (D组 )共刺激 (A、B、C、D组中抗CD3单抗剂量固定为 1 0 0 μg/L ,其余 3种单抗各设 1 0 μg/L、1 0 0 μg/L、1 0 0 0 μg/L 3种剂量 ) ;⑤抗CD3单抗 +抗CD2 8单抗 +抗CD4 0L单抗 (E组 ) ;⑥抗CD3单抗 +抗CD2 8单抗 +抗CTLA4单抗 (F组 )共刺激 (E、F组中抗CD3单抗和抗CD2 8单抗的剂量固定为 1 0 0 μg/L ,抗CD4 0L单抗和抗CTLA4单抗的剂量各设 1 0 μg/L、1 0 0 μg/L、1 0 0 0 μg/L) ;⑦CsA干预组 :抗CD3单抗 +CsA(G组 ) ;⑧抗CD3单抗 +抗CD2 8单抗 +CsA(H组 ) ;⑨抗CD3单抗 +抗CD2 8单抗 +抗CD4 0L单抗 +CsA(I组 ) ,G、H、I组中所有单抗浓度均固定为1 0 0 μg/L ,CsA浓度设为 1 0 μg/L、1 0 0 μg/L、1 0 0 0 μg/L。采用 [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8/CTLA4 CD40/CD40L 共刺激通路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环孢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中MIR-184的异常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冷慧敏 钱卫平 +5 位作者 周亮 翟庆娜 李贤新 关志忱 桂耀庭 蔡志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9-513,共5页
目的:探讨microRNA-184(MIR-184)在肾细胞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MIR-184在51例不同阶段肾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表达量与肾癌患者年龄、性别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MIR-18... 目的:探讨microRNA-184(MIR-184)在肾细胞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MIR-184在51例不同阶段肾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表达量与肾癌患者年龄、性别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MIR-184在肾癌组织的平均表达量为-14.664 6±5.362 4,在相应癌旁组织中的平均表达量为-10.408 7±3.482 7,MIR-184在肾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MIR-184在肾癌组织中表达量的平均值-14.664 6为界,将患者分为MIR-184低表达组和MIR-184高表达组,同时分别按照年龄、性别、临床分期将患者分为3组。卡方检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癌组织中MIR-184的表达高低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肾癌的临床分期均没有相关性(具体概率分别为:P>0.30,P>0.99,P>0.30)。结论:MIR-184在肾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 肾细胞 肿瘤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顶体相关基因DKKL1在正常人和男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3
16
作者 颜秋霞 唐爱发 +2 位作者 来永庆 蔡志明 桂耀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研究精子顶体相关基因DKKL1在正常人和男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KKL1基因在人多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并比较其在正常人和男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DK... 目的:研究精子顶体相关基因DKKL1在正常人和男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KKL1基因在人多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并比较其在正常人和男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DKKL1蛋白在正常和男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人多组织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KKL1基因为睾丸组织特异性表达,与正常人睾丸组织比较,DKKL1基因在男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中表达减弱或消失。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KKL1蛋白主要定位在正常男性睾丸的精母细胞和圆形精子细胞,而在唯支持细胞综合征(SCOS)和隐睾患者睾丸组织中不表达,在各种生精细胞阻滞患者的睾丸中观察到不同的表达特征。结论:DKKL1基因在男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中对精子发生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其表达降低或消失可能是男性不育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男(雄)性 DKKL1基因 精子发生 睾丸 无精子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PANDAR在肾癌中的表达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金露 李一帆 +6 位作者 何韬 胡佳 刘家驹 桂耀庭 杨尚琪 毛向明 来永庆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42-1345,共4页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PANDAR在肾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肾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提取48对组织(肾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总RNA,经逆转录获得c DNA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方法检测PANDAR表达量,分析正常...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PANDAR在肾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肾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提取48对组织(肾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总RNA,经逆转录获得c DNA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方法检测PANDAR表达量,分析正常组织与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联系。结果肾癌组织中PANDAR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P<0.001),标本中共有38例(79.17%)肾癌标本PANDAR表达下调,癌组织中PANDAR表达与患者TNM分期和AJCC分级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肾癌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PANDAR低表达组患者生存率低于高表达组患者(P<0.05)。结论 PANDAR在肾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且和肾癌TNM、AJCC分级和预后相关,提示其有作为肾癌标志物应用于临床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肿瘤分期 长链非编码RNA PAND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入路经腹途径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45例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泽波 来永庆 +5 位作者 史本涛 丁宇 倪梁朝 李贤新 杨尚琪 关志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7期612-614,共3页
目的探讨侧人路经腹途径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8月~2010年12月,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45例。左侧27例,右侧18例。大小0.8~5.2am,平均2.8em。采用侧入路经腹途径,置3~4个troear,分离、切除肾上腺及其肿瘤。... 目的探讨侧人路经腹途径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8月~2010年12月,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45例。左侧27例,右侧18例。大小0.8~5.2am,平均2.8em。采用侧入路经腹途径,置3~4个troear,分离、切除肾上腺及其肿瘤。结果44例手术由腹腔镜完成,1例因粘连严重和大网膜出血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0-240min,平均80rain。术中出血量10~100ml,平均40ml。术后10例应用止痛药。下床活动时间2~4d,肠功能恢复时间l~4d,留置引流时间1—3d,术后住院时间5~8d(平均6.2d)。无术后并发症发生。42例随访1—74个月,平均21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侧入路经腹途径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肾上腺良性肿瘤的手术方式,具有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腹腔镜 肾上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糖激酶1在肾癌中的异常表达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泽波 翟庆娜 +5 位作者 余振东 赵春娟 周亮 来永庆 史本涛 彭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探讨己糖激酶1(hexokinase 1,HK1)基因在人肾癌和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方法提取47例肾癌及其癌旁组织的RNA和蛋白,荧光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HK1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己糖激酶1(hexokinase 1,HK1)基因在人肾癌和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方法提取47例肾癌及其癌旁组织的RNA和蛋白,荧光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HK1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K1蛋白在肾癌及相应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CT值为4.43±1.54,癌旁组织的△CT值为5.59±1.70,二者有统计学差异(t=-4.97,P=0.00)。37例(78.7%,37/47)肾癌组织样本中HK1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K1蛋白表达于胞浆内,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相应的正常组织。结论 HK1高表达于肾癌组织,可能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基因有望成为指导肾癌诊断及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基因 己糖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f1—潜在的睾丸支持细胞雄激素受体靶基因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亚东 叶炯贤 +3 位作者 牟丽莎 来永庆 李贤新 桂耀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7-589,共3页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对睾丸支持细胞中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AR特异性敲除(S-AR-/y)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睾丸组织中Hsf1的表达,观察雄激素对TM4细胞系中Hsf1和热休...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对睾丸支持细胞中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AR特异性敲除(S-AR-/y)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睾丸组织中Hsf1的表达,观察雄激素对TM4细胞系中Hsf1和热休克蛋白(HSPs)表达的影响。结果与WT小鼠比较,S-AR-/y小鼠睾丸组织中Hsf1表达水平升高(P<0.05);雄激素显著降低TM4细胞中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表达(P<0.05),并且HSF1能够升高热休克蛋白105(HSP105)和HSP60水平。结论Hsf1可能是睾丸支持细胞中AR调控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 Hsf1 HSPS 精子发生 雄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