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颊黏膜补片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复杂输尿管狭窄 被引量:4
1
作者 应沂岑 杜毅聪 +8 位作者 李志华 张一鸣 李新飞 王冰 张鹏 朱宏建 周利群 杨昆霖 李学松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0-645,共6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颊黏膜补片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复杂输尿管上段、长段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和北京市健宫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0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颊黏...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颊黏膜补片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复杂输尿管上段、长段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和北京市健宫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0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颊黏膜补片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随访资料。结果:本研究包含14例男性和6例女性,平均年龄(41±11)岁(范围19~60岁),平均体重指数(24.3±3.6)kg/m^(2)(范围18.2~31.8 kg/m^(2))。左侧9例,右侧11例,所有患者的狭窄部位均位于输尿管上段(包含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平均术前血肌酐(92.2±23.3)μmol/L(范围49.2~138.9μmol/L),平均输尿管狭窄长度为(2.8±0.9)cm(范围1.0~4.0 cm)。20例患者中10例患者既往接受过失败的重建手术,12例患者术中接受了输尿管后壁加强吻合。平均获取颊黏膜补片长度为(3.1±0.6)cm(范围2.0~4.3 cm),中位宽度为1.5 cm(范围1.0~2.0 cm)。中位手术时长154 min(范围113~300 min),中位术中估计出血量45 mL(范围0~100 mL)。中位术后住院日为4 d(范围4~14 d)。平均术后随访时间(15.0±1.7)月(范围12.5~17.9月),手术成功率为100.0%。术后11例患者报告了颊黏膜取材部位的轻度不适,2例患者术后出现泌尿系感染,其他7例没有报告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复查血肌酐,为(90.9±23.9)μmol/L(范围60.0~153.0μmol/L)。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颊黏膜补片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复杂输尿管上段、长段狭窄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但需大样本研究及长时间随访评估其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输尿管狭窄 颊黏膜 修复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模块化手术机器人系统辅助肾盂成形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价
2
作者 刘世豪 徐丽清 +7 位作者 李新飞 杨昆霖 李兆莹 张子博 王祥 傅炜骁 李志华 李学松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9-783,共5页
目的:评估国产模块化海山一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肾盂成形术在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中的技术可行性与围术期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4年11—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海山一腔镜手术... 目的:评估国产模块化海山一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肾盂成形术在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中的技术可行性与围术期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4年11—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海山一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肾盂成形术的5例UPJO患者,收集其人口学特征、术中关键参数(包括设备对接时间、控制台时间和出血量等)、围术期相关指标、随访数据以及术者对系统性能的主观评价,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连续变量以中位数(范围)表示,分类变量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结果:本研究包含4例女性和1例男性患者,均顺利完成机器人辅助肾盂成形术,无1例中转开放或腹腔镜手术。患者中位年龄32岁(24~37岁),中位体重指数为21.6 kg/m^(2)(15.8~27.3 kg/m^(2))。设备对接中位时间8 min(3~12 min),中位控制台时间91 min(71~125 min),术中出血量均为20 mL。中位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3 d(0~4 d),中位术后住院时间4 d(4~9 d),围术期所有患者未出现Clavien-Dindo分级≥Ⅲ的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5~6个月),所有患者在术后2个月拔出双J管,5例患者术前患侧肋腹部疼痛均得到缓解,手术主观成功率100%。术者反馈显示,设备运行稳定,手术过程中未出现机械臂干涉或视野漂移等影响操作流畅度的设备异常。结论:模块化海山一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肾盂成形术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 肾盂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ti-GM1影响裸鼠NK细胞分化和杀伤活性研究
3
作者 李浩东 袁昌巍 +4 位作者 秦飞 安国 张文龙 马建国 李学松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69-776,共8页
目的研究抗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抗体(Anti-GM1)通过调节自然杀伤(NK)细胞分化,抑制裸鼠NK细胞的自然杀伤活性。方法多重免疫荧光染色鉴定人肾癌组织中NK细胞的分型特点。选择雄性BALB/c小鼠6只,GM1皮下注射每周1次,一共三周,以此来免疫... 目的研究抗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抗体(Anti-GM1)通过调节自然杀伤(NK)细胞分化,抑制裸鼠NK细胞的自然杀伤活性。方法多重免疫荧光染色鉴定人肾癌组织中NK细胞的分型特点。选择雄性BALB/c小鼠6只,GM1皮下注射每周1次,一共三周,以此来免疫小鼠制备Anti-GM1。选取6只BALB/c-Nude裸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裸鼠分为对照组(CON组)及实验组(Anti-GM1组),CON组用IgG连续腹腔注射7 d;Anti-GM1组用Anti-GM1连续腹腔注射7 d。7 d后经颈椎脱臼法处死裸鼠,取裸鼠脾脏并制成单细胞悬液,将脾细胞与YAC-1细胞共培养4 h。用LDH法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力。使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根据CD27和CD11b表达来界定NK细胞亚群,同时检测CD107a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NK细胞的γ干扰素(IFN-γ)及颗粒酶B(GzmB)分泌水平。结果人肾癌组织标本中有明显的NK细胞浸润现象,并且GzmB也呈现阳性表达。Anti-GM1可以显著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力。与CON组相比,Anti-GM1组可以促进NK细胞向成熟亚群进行分化。Anti-GM1组NK细胞的CD107a水平显著下降。Anti-GM1组NK细胞的IFN-γ及GzmB分泌水平较CON组下降。结论NK细胞可以浸润在人肾癌组织中,并且能够分泌GzmB,发生自然杀伤作用。Anti-GM1可以促进NK细胞的成熟,但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力,与其抑制NK细胞CD107a表达和抑制NK细胞的IFN-γ及GzmB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GM1 NK细胞 免疫治疗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穿刺+6针系统穿刺对PI-RADS 5分患者的前列腺癌诊断效能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毅 袁昌巍 +7 位作者 吴静云 沈棋 肖江喜 赵峥 王霄英 李学松 何志嵩 周利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2-817,共6页
目的:比较前列腺靶向穿刺、系统穿刺、靶向穿刺+6针系统穿刺活检对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5分患者的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及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clinically significan... 目的:比较前列腺靶向穿刺、系统穿刺、靶向穿刺+6针系统穿刺活检对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5分患者的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及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clinically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PCa)的诊断效能,以优化前列腺穿刺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多参数磁共振(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检查PI-RADS评分5分且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在mpMRI/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认知融合引导下,行联合穿刺活检(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以联合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靶向穿刺、系统穿刺及靶向穿刺+6针系统穿刺对PCa和csPCa的诊断效能。按mpMRI T分期(cT2,cT3,cT4)进行分组,通过McNemar及Cochran’s Q检验比较不同穿刺方案对PCa和csPCa的检出情况。结果:入组585例患者,联合穿刺阳性560例(95.7%),阴性25例(4.3%)。mpMRI T分期cT2期233例(39.8%),cT3期214例(36.6%),cT4期138例(23.6%)。按临床T分期分层后发现,cT2、cT3、cT4亚组中靶向穿刺与联合穿刺对PCa、csPC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a:P=0.203、P=0.250、P>0.999;csPCa:P=0.700、P=0.250、P>0.999),靶向穿刺+6针系统穿刺与联合穿刺对PCa、csPCa检出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0.999)。系统穿刺PCa和csPCa漏诊率分别为2.1%(12/560)和1.8%(10/549),靶向穿刺分别为1.8%(10/560)和1.4%(8/549),而靶向穿刺+6针系统穿刺检出了所有的PCa和csPCa。但与联合穿刺相比,靶向穿刺和靶向穿刺+6针系统穿刺的平均穿刺针数更少(P<0.001),单针阳性率更高(P<0.001)。结论:对于PI-RADS 5分患者,靶向穿刺及靶向穿刺+6针系统穿刺有较高的单针阳性率及PCa、csPCa检出率,可作为前列腺穿刺方案的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活组织检查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参数MRI改良PI-RADS评分4分和5分病灶的最大径对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的预测效果
5
作者 田宇轩 阮明健 +5 位作者 刘毅 李德润 吴静云 沈棋 范宇 金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7-574,共8页
目的:评估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评分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中将病灶最大径15 mm作为4分升级为5分标准的合理性并进行改良,以提升对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clinical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PCa... 目的:评估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评分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中将病灶最大径15 mm作为4分升级为5分标准的合理性并进行改良,以提升对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clinical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PCa)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9—2022年间接受前列腺MRI检查及穿刺的患者,将这组患者作为训练集,2023年的患者作为验证集,对病灶进行定位及测量最大径。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计算出病灶最大径预测csPCa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及最佳截断值,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缩小组间差异,在验证集中进行诊断效能的比较。结果:训练集的589例患者中,358例(60.8%)的病灶位于外周带,231例(39.2%)位于移行带,496例(84.2%)为csPCa病变。外周带病灶的中位直径小于移行带病灶(14 mm vs.19 mm,P<0.001)。ROC分析最大径对csPCa的预测效果,外周带病灶(AUC=0.709)与移行带病灶(AUC=0.67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5),计算得出外周带病灶的截断值为11.5 mm,移行带病灶为16.5 mm。通过在验证集中计算截断值对应的约登指数(Youden index),发现按病灶位置进行分层可以取得更好的预测效果,计算净重新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ndex,NRI)为0.170。结论:将15 mm作为病灶PI-RADS评分4分升级为5分的标准过于笼统,外周带病灶的截断值小于移行带病灶,应考虑对不同位置的病灶分开设定截断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活组织检查 临床决策规则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中动态对比增强状态在诊断PI-RADS 4分前列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袁昌巍 李德润 +4 位作者 李志华 刘毅 山刚志 李学松 周利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8-842,共5页
目的:评估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中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DCE)序列状态对前列腺外周带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评分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 目的:评估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中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DCE)序列状态对前列腺外周带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评分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4分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mpMRI提示外周带PI-RADS 4分,并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DCE序列状态分为常规PI-RADS 4分组和综合PI-RADS 4分组(弥散加权成像3分+DCE阳性1分)。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年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游离与总PSA比值(f/tPSA)、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PV)、PSA密度(PSA density,PSAD)、DCE状态等指标与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的相关性。结果:267例PI-RADS 4分患者中前列腺癌217例(81.27%),非癌病变50例(18.73%)。统计学分析提示,年龄、tPSA、PV、PSAD在前列腺癌组和非癌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f/t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DCE序列状态分组后,常规PI-RADS 4分组和综合PI-RADS 4分组穿刺活检结果有明显差异,常规PIRADS 4分组有更高的穿刺阳性率(88.0%vs.72.6%,P=0.001),综合PI-RADS 4分组的PV更大。Logistic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的诊断与年龄、tPSA、f/tPSA、PV和DCE序列状态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PSA、PV和DCE序列状态是诊断前列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外周带PI-RADS 4分病灶,tPSA、f/tPSA、PV、PSAD是提高前列腺癌诊断准确性的指标;考虑mpMRI的DCE序列状态可以更精准地选择穿刺患者,降低前列腺癌漏诊率并避免不必要的穿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活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