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达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的转基因番茄及其对CMV的抗性 被引量:26
1
作者 杨荣昌 徐鹤林 +5 位作者 龙明生 余文贵 陆春贵 吴光 潘乃遂 陈章良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40-44,共5页
利用根瘤土壤杆菌Ti质粒转化系统,采用叶盘法将CMV-Cp基因转入番茄细胞中,获得42株转基因植株,经Southernblot和Westernblot检测,证明CMV-cp基因已进入番茄核染色体中,并能正常表达。通过... 利用根瘤土壤杆菌Ti质粒转化系统,采用叶盘法将CMV-Cp基因转入番茄细胞中,获得42株转基因植株,经Southernblot和Westernblot检测,证明CMV-cp基因已进入番茄核染色体中,并能正常表达。通过对转基因植株R1和R2代苗期人工接种CMV鉴定,发现CMV-Cp基因产物对CMV有一定抗性,其抗性遗传符合孟德尔一对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规律并能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土壤杆菌 叶盘转化法 CMV-CP基因 蕃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CMV-cP基因番茄对CMV病毒抗性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杨荣昌 徐鹤林 +5 位作者 余文贵 陆春贵 龙明生 刘春清 潘乃 陈章良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73-77,共5页
苗期人工接种,对转化CMV-cP基因的番茄品种8805R1~R4代进行接种CMV病毒试验。结果表明: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在番茄中的表达,对抑制CMV病毒病症状的表现及延迟其发展均起到一定作用。8805R3代对CM... 苗期人工接种,对转化CMV-cP基因的番茄品种8805R1~R4代进行接种CMV病毒试验。结果表明: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在番茄中的表达,对抑制CMV病毒病症状的表现及延迟其发展均起到一定作用。8805R3代对CMV的抗性明显高于R1代,R4代抗性已基本稳定。当高浓度的CMV病毒侵染R4代植株时,也会出现100%的发病率,但它们的新生枝叶能正常生长并开花结果。利用半叶法测定8805R。(cp+)及8805R4(cp-)接种叶和新生叶病毒浓度,结果是:cp(+)和cP(-)在接种叶上病毒含量相当,但cP(+)的新生叶中病毒含量明显低于cP(+)的等位叶,说明CMV-cP基因的存在,限制了CMV病毒粒子的迁移和繁衍,最终也减轻了CMV病毒的危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CMV-cp 基因 CMV 病毒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黄瓜花叶病毒蕃茄安全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吴萍 苏忆兰 +5 位作者 张杰 陈振良 刘祯 蒋致诚 王楠 瞿礼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54-258,共5页
对转基因抗黄瓜花叶病毒 (CMV)蕃茄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 :CMV蕃茄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 >1 0 g/kg ,属实际无急性毒性物质。经微核试验、精子畸变试验及Ames试验均未发现有致突变作用 ;3 0d喂养试验也未发现引起异常改变。提示 ... 对转基因抗黄瓜花叶病毒 (CMV)蕃茄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 :CMV蕃茄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 >1 0 g/kg ,属实际无急性毒性物质。经微核试验、精子畸变试验及Ames试验均未发现有致突变作用 ;3 0d喂养试验也未发现引起异常改变。提示 :在本实验范围内 (相当于人口服 5 0 0 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黄瓜花叶病毒蕃茄 CMV 毒理学 精子畸变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布麻基因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5
4
作者 刘风珍 尹承佾 陈章良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1期8-12,共5页
本文从罗布麻(Apocynumvenetum)幼苗中提取了大分子量DNA,经Sau3A部分酶解,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12-22kb的"目的"DNA片段,用BamHI/EcoRI双酶切入EMBL3DNA制备克隆载体。"目... 本文从罗布麻(Apocynumvenetum)幼苗中提取了大分子量DNA,经Sau3A部分酶解,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12-22kb的"目的"DNA片段,用BamHI/EcoRI双酶切入EMBL3DNA制备克隆载体。"目的"DNA片段与载体连接,体外包装,所得重组子数为3.74×106pfu,达到了建库要求的理论值。以番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小亚基基因(rbcS)的cDNA为探针,用噬菌斑原位杂交法,斑点杂交法,从基因文库中选出4个含罗布麻rbcS基因的阳性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 基因文库 RUBIS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年生黑麦草叶片长度数量性状位点(QTLs)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米福贵 BARRE Philippe +1 位作者 瞿礼嘉 GHESQUIERE Marc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03-307,321,共6页
选择固定有益等位基因 ,研究多年生黑麦草叶片长度数量性状位点 ,结果表明 :与叶长最为相关的 3个标记所表达的变异占表型总变异的 5 0 .9% (r2 ) ;在选择中如能将这 3个标记最优化地组合在一起 ,其综合共同作用有望使叶片长度延长和缩... 选择固定有益等位基因 ,研究多年生黑麦草叶片长度数量性状位点 ,结果表明 :与叶长最为相关的 3个标记所表达的变异占表型总变异的 5 0 .9% (r2 ) ;在选择中如能将这 3个标记最优化地组合在一起 ,其综合共同作用有望使叶片长度延长和缩短 2 6 mm;鉴于供试材料在最初 3个世代的群体选择中所估测到叶片长度的遗传力为 0 .32 ,这样在今后的选择工作中 ,即使只使用现有的两个标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生黑麦草 叶片长度 数量性状位点(QTLs) 遗传图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