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越新生适应障碍:中国大学入学教育的运行机制及其成效
1
作者 鲍威 何元皓 何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66,共18页
入学教育是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环境、形成自我与社会认知、充分融入大学生活的重要桥梁。鉴于我国大学新生普遍存在学术性、社会性双重适应障碍,在通过国际比较清晰认识中国入学教育运行机制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全国大一学生调查数据,科学... 入学教育是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环境、形成自我与社会认知、充分融入大学生活的重要桥梁。鉴于我国大学新生普遍存在学术性、社会性双重适应障碍,在通过国际比较清晰认识中国入学教育运行机制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全国大一学生调查数据,科学评估入学教育在缓减新生适应障碍中的干预成效。研究表明,采用长期深度教育形式,传递专业学科认知、学习方法习得、心理健康建设3大教育内容向度的入学教育运行机制,对缓减学生学术性、社会性双重适应障碍具有积极效用。囿于精准化帮扶举措欠缺,入学教育对弱势学生的补偿效应有待加强。结论为完善大学入学教育、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科学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学教育 大学新生 学术性适应 社会性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下我国城市群发展与信息技术人才空间分布的关联研究
2
作者 陈一迪 张蕾 +1 位作者 武继磊 林建华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132,共12页
本文基于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参考国家统计局人才划分的行业标准,识别我国信息技术人才分布的时空特征,并探究信息技术人才与城市群发展的关联因素。结果表明,自2017年我国政府首次正式提出数字经... 本文基于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参考国家统计局人才划分的行业标准,识别我国信息技术人才分布的时空特征,并探究信息技术人才与城市群发展的关联因素。结果表明,自2017年我国政府首次正式提出数字经济以来,我国信息技术人才规模显著扩大,且主要集中在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政策利好的地区。在控制互联网企业、行政等级和城市群的固定效应之后,产业数字化、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占比、养老保障和教育资源对信息技术人才分布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互联网发展在产业数字化影响信息技术人才分布的路径中发挥着积极的调节作用。本文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区域分布格局、促进数字经济良性运行、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提供了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人才 区域分布 空间分析 数字经济 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科学生产方式:来自教育财政领域的观察
3
作者 王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126,共16页
本文首先提出了我国社会科学生产方式的体制学和动力学分析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四性混合”即涵盖政治性功能、行政性治理、学术性策略和技术性条件的分析框架,继而应用此框架分析了历史上发生的3个真实研究事件——也即“4%政... 本文首先提出了我国社会科学生产方式的体制学和动力学分析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四性混合”即涵盖政治性功能、行政性治理、学术性策略和技术性条件的分析框架,继而应用此框架分析了历史上发生的3个真实研究事件——也即“4%政策目标”提出背后的研究事件、与“4%政策目标”相关的公共教育支出统计可比性研究和一个关于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的国际文献综述研究——以阐明我国教育财政研究的知识生产过程的影响因素。本文最后讨论了关于中国教育财政研究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和研究范式问题的初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 生产方式 教育财政 4%政策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