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发展的空间交互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储君 刘一鸣 +1 位作者 林雄斌 仝德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1-298,共8页
通过空间联立方程模型,基于2011和2016年241个城市样本数据,研究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双向互馈及其空间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考虑内生性后,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滞后项系数显著为正,地方政府在投资行为上模仿彼此;(2)基础... 通过空间联立方程模型,基于2011和2016年241个城市样本数据,研究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双向互馈及其空间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考虑内生性后,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滞后项系数显著为正,地方政府在投资行为上模仿彼此;(2)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双向互促作用。建议加强对基础设施投资的预算管理,改革晋升绩效考核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性 溢出 资源流动 重复建设 空间联立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承灾脆弱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城市空间治理分区 被引量:9
2
作者 许萌 董潇楠 +2 位作者 谢苗苗 王玉 仝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6012-6023,共12页
城市空间普遍面临抵御灾害能力不足的问题。构建承灾脆弱性视角下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分析框架对提升国土空间抵御灾害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珠海市为例,选择与提升区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高度相关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运用InVEST模型... 城市空间普遍面临抵御灾害能力不足的问题。构建承灾脆弱性视角下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分析框架对提升国土空间抵御灾害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珠海市为例,选择与提升区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高度相关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运用InVEST模型及遥感信息模型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构建承灾脆弱性评价模型评估需求,利用供需匹配分析识别亟需治理的风险区。研究结果表明:(1)珠海市生态系统服务有高供给高需求、高供给低需求、低供给高需求和低供给低需求4种供需匹配类型,各项服务供需失衡程度为土壤保持服务>水源涵养服务>台风灾害防护服务;(2)基于供需匹配类型和主导风险类型划分了四大类风险区,高危、中危、低危风险区和安全区面积占比为29.23%、21.70%、33.06%、16.01%,风险区等级与建设用地面积占比之间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3)根据风险区类别提出了多项风险综合治理区、双项风险复合治理区、主导风险专项治理区3种治理策略分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分析通过识别承灾脆弱性与承灾能力不匹配的热点区域,为区域/城市国土空间治理和增强国土空间抵御灾害的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治理 承灾脆弱性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匹配 珠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腾讯迁徙大数据的中国中心城市识别及网络腹地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储君 仝德 +2 位作者 曹志强 邱君丽 潘向向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4-47,61,共5页
中心城市识别与腹地范围划分对城市体系分析至关重要。利用2018年腾讯迁徙大数据,采用随机加权块模型和相对关联法分析了中心城市及其网络腹地。结果发现:(1)中国城市网络中存在1组中心城市和2组次中心城市,其在整个城市网络中起到支配... 中心城市识别与腹地范围划分对城市体系分析至关重要。利用2018年腾讯迁徙大数据,采用随机加权块模型和相对关联法分析了中心城市及其网络腹地。结果发现:(1)中国城市网络中存在1组中心城市和2组次中心城市,其在整个城市网络中起到支配作用。(2)中心城市的网络腹地以本地邻域城市为主,但部分城市的网络腹地超越了本地邻域范围,网络腹地之间存在交叠,中西部中心城市网络腹地的邻域空间范围比东部中心城市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腹地 中心城市 迁徙大数据 城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活力恢复及其影响因子——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情景下的探索 被引量:13
4
作者 马琦伟 阚长城 +1 位作者 宫兆亚 党安荣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27,共6页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一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秩序的重大影响,量化评估城市的活力恢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各级政府制定和部署更具针对性的恢复政策提供支撑。具体而言,本文整合多源时空大数据,量化分析各城市活...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一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秩序的重大影响,量化评估城市的活力恢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各级政府制定和部署更具针对性的恢复政策提供支撑。具体而言,本文整合多源时空大数据,量化分析各城市活力恢复的动态特征,总结城市活力恢复模式,并探讨了各类模式的空间分布特征。然后,借助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影响因子对于形成不同恢复模式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根据活力恢复轨迹的不同,我国城市可分为6种恢复模式,不同恢复模式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多个国家中心城市的活力恢复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区域中心性、政府管制强度和外部输入风险对城市的活力恢复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医疗服务能力的直接影响相对不突出。根据上述结论,文章为后续城市恢复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多源时空大数据 城市活力恢复 多变量逻辑斯蒂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视角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优化 被引量:34
5
作者 龚华 仝德 +1 位作者 张楚婧 潘向向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8-44,52,共8页
基于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政策发展脉络和各地实践案例的解析,归纳出两种模式:一是以农用地整理和生态修复为主的建设用地调整与腾挪为主的建利益平衡机制,推动建设用地提质增效。结合新时期城乡融合发展和建设用地增存并举的趋势,提出... 基于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政策发展脉络和各地实践案例的解析,归纳出两种模式:一是以农用地整理和生态修复为主的建设用地调整与腾挪为主的建利益平衡机制,推动建设用地提质增效。结合新时期城乡融合发展和建设用地增存并举的趋势,提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3模式,即“空间优化+产权调整+利益统筹”的新模式,将空间规划方案、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利益测算与平衡方案同步纳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案,统筹安排各类整治用地,统一开展土地征收、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等土地制度集成创新,多途径达成各利益主体诉求,形成有助于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土地利用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模式优化 利益统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弈论视角下市县级“多规合一”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林坚 乔治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19,共8页
研究目的: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大背景下,探索市县级"多规合一"利益相关者博弈策略,寻求实施"多规合一"的优化方法。研究方法:博弈分析、质性访谈、综合分析。研究结果:(1)政府内部纵向博弈分析结构,中央政府要加强... 研究目的: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大背景下,探索市县级"多规合一"利益相关者博弈策略,寻求实施"多规合一"的优化方法。研究方法:博弈分析、质性访谈、综合分析。研究结果:(1)政府内部纵向博弈分析结构,中央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2)政府不同部门间横向博弈,需要上级政府介入部门博弈,主导形成"一张蓝图";(3)政府与市场博弈分析表明,政府需要和企业充分对话磋商,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4)政府与社会博弈表明,政府要重视民众利益诉求,平衡公共利益和民众诉求。研究结论:推进"多规合一",需要合理构建央地关系,有效整合职能部门职责,加强政府和市场对话,充分回应民众利益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规划 多规合一 博弈论 一张蓝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RC模型的国际社区社会韧性评价分析--以广州小北16个国际社区为例 被引量:33
7
作者 杨保清 李贵才 刘青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75,共6页
通过回顾和总结社区社会韧性的研究文献,基于国际社区复杂系统的因果梳理和DPSRC模型的运用,构建出国际社区社会韧性综合评价体系,对广州小北国际社区进行社会韧性综合评价分析。运用公众参与和专家咨询的主观赋权法和熵值法对评价体系... 通过回顾和总结社区社会韧性的研究文献,基于国际社区复杂系统的因果梳理和DPSRC模型的运用,构建出国际社区社会韧性综合评价体系,对广州小北国际社区进行社会韧性综合评价分析。运用公众参与和专家咨询的主观赋权法和熵值法对评价体系的指标进行标准化赋权,并对小北社区社会韧性的特征和影响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2013—2017年,社区建设与发展日益呈现多元化与国际化新格局;②社区内部公共治安、公共卫生存在着较大问题;③面对小北片区复杂社会问题的存在,在社区层面采取多重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手段;④政府正在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但社区民众大多居于被动参与的状态,并未形成“个人-社区-政府”多主体联动治理模式。广州小北国际社区面临形势的严峻性,建议国际社区社会韧性提升需要根据社区本身特点进行全方位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RC模型 国际社区 社会韧性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协调路径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潘向向 储君 +1 位作者 仝德 邱君丽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1,共7页
文章基于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目标,从内容、过程、结果三个维度对全国各地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技术标准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发现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与国土空间规划协调存在关键指标和功能布局尚未清晰界定、实施过程中存在公共... 文章基于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目标,从内容、过程、结果三个维度对全国各地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技术标准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发现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与国土空间规划协调存在关键指标和功能布局尚未清晰界定、实施过程中存在公共利益受损的风险、监督检查制度有待深化三个潜在矛盾,进而提出因地制宜明确关键指标、注重用地布局与空间品质、加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全过程动态衔接、完善收益分配和监督检查机制的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技术标准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征收成片开发 国土空间规划 技术标准评估 协调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空间正义研究热点及趋势——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林琳 晁恒 李贵才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8-820,共13页
“空间正义”问题进入中国城市研究和规划学者视野后,在多种现实问题的折射下,已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利用CiteSpace对2000—2021年WOS中的1516篇英文文献进行分析,绘制关键词聚类、核心作者群及研究机构等知识图谱,揭示国外空间正义研... “空间正义”问题进入中国城市研究和规划学者视野后,在多种现实问题的折射下,已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利用CiteSpace对2000—2021年WOS中的1516篇英文文献进行分析,绘制关键词聚类、核心作者群及研究机构等知识图谱,揭示国外空间正义研究的热点与趋势。研究表明:1)国外文献发文量呈现阶段性上升的趋势,分为探索期、稳定期和爆发期3个阶段。2)国外空间正义研究呈现3个方面热点:①以青年与儿童为对象的研究方兴未艾;②环境正义研究蓬勃发展,内容不断分化延伸;③随着空间正义价值追求转向高质量与可持续性,城市公共空间、绿色空间成为研究热点。3)环境正义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以及技术进步推动下的尺度综合和主题扩展是国外空间正义研究的发展趋势。总体而言,国外空间正义研究日趋成熟,对中国空间正义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对接国际前沿,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研究成果并真正贯彻到当前的空间实践中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CITESPACE 知识图谱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辉宇 仝德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71-883,共13页
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发展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评价体系,改进耦合协调度与耦合协调影响力测度方法,并以广东省为例,分析各市乡村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对乡村振兴耦合协调类型进行分类,进而提出差异化引导策略,以期为共同富... 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发展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评价体系,改进耦合协调度与耦合协调影响力测度方法,并以广东省为例,分析各市乡村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对乡村振兴耦合协调类型进行分类,进而提出差异化引导策略,以期为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振兴评价和规划实施提供新的视角和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五维目标 耦合协调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中村研究热点及区域差异——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韦长传 仝德 +1 位作者 袁玉玺 储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74,共7页
借助可视化工具CiteSpace,以中英文城中村研究文献的关键词为对象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并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代表性城市城中村研究热点的差异进行深入挖掘。结果表明:“改造”和“住房”是城中村研究绕不开的主题,此领域研究从早期较... 借助可视化工具CiteSpace,以中英文城中村研究文献的关键词为对象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并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代表性城市城中村研究热点的差异进行深入挖掘。结果表明:“改造”和“住房”是城中村研究绕不开的主题,此领域研究从早期较为重视形成机制和改造模式分析转向对社区治理、社会融合、城市更新等主题的探讨,而在区域层面又呈现差异化的研究倾向,主要包括以北京为代表的人口疏解目标下流动人口聚居区研究、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更新背景下社会融合和绅士化研究、以深圳为代表的城市空间重构下制度创新与社区支持研究、以广州为代表的政府主导下多目标可持续研究以及以武汉和西安为代表的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未来城中村研究应树立空间公平的价值取向,强调多元治理的路径选择,重视定量分析的方法创新。在区域扩展上,中西部快速城市化地区潜在的和显现的城中村值得学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区域差异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城、城−城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 被引量:12
12
作者 仝德 曹志强 曹广忠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35-1145,共11页
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定量比较分析了乡−城和城−城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差异。研究发现:①总体而言,城−城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显著高于乡−城,户籍价值、社会融入对两类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在... 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定量比较分析了乡−城和城−城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差异。研究发现:①总体而言,城−城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显著高于乡−城,户籍价值、社会融入对两类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在两类人群间存在差异。②流出地的户籍价值显著阻碍了乡−城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流入地的户籍价值、经济方面的整合融入对城−城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影响更显著。③户籍价值、社会融入对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影响存在城市规模及流动距离分异。④产生上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不同户籍身份所塑造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等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户意愿 乡−城流动人口 城−城流动人口 户籍价值 社会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融合如何影响心理融合?——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阙槿楠 龚岳 赵国昌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97-908,共12页
从流动和户籍人口双向融合过程的视角,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探究流动和户籍人口群际间居住融合对心理维度上社会融合的影响。结果表时,流动和户籍人口的居住融合对两群体心理融合的影响有较大的差异。流动人口的... 从流动和户籍人口双向融合过程的视角,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探究流动和户籍人口群际间居住融合对心理维度上社会融合的影响。结果表时,流动和户籍人口的居住融合对两群体心理融合的影响有较大的差异。流动人口的心理融合状况优于户籍人口;自有住房以及增加群体间居住邻近性的居住融合策略能显著地提升流动人口心理融合水平,但对户籍人口无显著影响;群际间交往能进一步提升居住邻近性对两群体心理融合的促进作用,验证了“群际接触”理论。未来的融合政策应包括提升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自有住房产权,促进两群体的居住邻近性和群际交往,消除户籍人口对流动人口的偏见和排斥,使流动人口在城市中“有恒产者有恒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户籍人口 居住融合 社会融合 心理融合 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创新型产业空间政策研究——基于政策工具视角
14
作者 侯衡 邓敬宏 +2 位作者 张喆 沈晖 晁恒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66,共9页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构建了创新型产业空间政策工具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深圳市创新型产业空间政策进行编码统计与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深圳市创新型产业空间政策呈现出以供给型政策工具为重的强效供给特征,而对于环境型、需求型政策...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构建了创新型产业空间政策工具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深圳市创新型产业空间政策进行编码统计与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深圳市创新型产业空间政策呈现出以供给型政策工具为重的强效供给特征,而对于环境型、需求型政策工具则应用不足。未来发展,深圳市应调整优化创新型产业空间政策结构,平衡供给型政策工具的组合搭配,提升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率,增强环境型政策工具的辐射面,推动创新型产业空间的健康发展与合理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产业空间 政策工具 内容分析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