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观设计思想发展史(上)——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被引量:27
1
作者 卡尔.斯坦尼兹 黄国平 《中国园林》 2001年第5期92-95,共4页
2000年9月8日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和北京园林学会邀请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景观规划设计系亚历山大与维多利亚·维利教授卡尔·斯坦尼兹(Carl Ateinitz)在北京大学作了题为“景观设计思想发展史”的讲... 2000年9月8日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和北京园林学会邀请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景观规划设计系亚历山大与维多利亚·维利教授卡尔·斯坦尼兹(Carl Ateinitz)在北京大学作了题为“景观设计思想发展史”的讲座。受到500多位听众的热烈欢迎,并将会对中国景观设计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让广大读者了解讲座内容,本刊特约请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硕士研究生黄国平整理后介绍给读者,英文整理稿曾请卡尔教授亲自审核,现翻成中文分两次发表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 景观规划 北京大学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景观设计职业的形成 被引量:4
2
作者 孟亚凡 《中国园林》 2003年第4期54-56,共3页
景观设计是一项充满时代敏感性的职业。许多景观设计先驱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开拓创新,为大地景观的塑造做出了卓越的成就,才奠定了现代景观设计学科的基础。弄清景观设计行业从艺术为中心到重视自然、注重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的发展脉络,... 景观设计是一项充满时代敏感性的职业。许多景观设计先驱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开拓创新,为大地景观的塑造做出了卓越的成就,才奠定了现代景观设计学科的基础。弄清景观设计行业从艺术为中心到重视自然、注重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的发展脉络,有助于我们了解其性质与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风景园林 景观设计 风景园 景观设计职业 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显现地方精神:奥林匹克公园“龙之谷”方案景观构思 被引量:1
3
作者 俞孔坚 刘向军 张蕾 《中国园林》 2002年第5期30-32,共3页
本文为参加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国际竞赛方案介绍。方案从场地和区域的自然和历史地理分析出发,提出“龙之谷”的设计构思,具体包括北京城市中轴线从红墙禁宫逐渐溶解入森林童话;在区域尺度上完善水系,收集雨水建立湿地生态系统;保留场地... 本文为参加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国际竞赛方案介绍。方案从场地和区域的自然和历史地理分析出发,提出“龙之谷”的设计构思,具体包括北京城市中轴线从红墙禁宫逐渐溶解入森林童话;在区域尺度上完善水系,收集雨水建立湿地生态系统;保留场地斜向肌理和林带,保留森林公园中村落遗址讲述场地故事;建立内外圈层结构,形成富于人性的空间。对当地历史文化过程的尊重,人性化设计以及大地生态系统的重建是本方案的主要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奥林匹克公园 城市设计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 被引量:257
4
作者 俞孔坚 李迪华 潮洛蒙 《规划师》 2001年第6期9-13,17,共6页
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获得自然生态服务的保障。面对中国未来巨大的城市化前景,前瞻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本文提出了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 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获得自然生态服务的保障。面对中国未来巨大的城市化前景,前瞻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本文提出了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维护和恢复河流和海岸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建立无汽车绿色通道;开放专用绿地;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等十大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规划 城市设计 绿地系统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被引量:827
5
作者 俞孔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15,共8页
景观中有某些潜在的空间格局,被称为生态安全格局(Securitypaterns,简称SP),他们由景观中的某些关键性的局部,位置和空间联系所构成。SP对维护或控制某种生态过程有着异常重要的意义。SP的组分对过程来说具... 景观中有某些潜在的空间格局,被称为生态安全格局(Securitypaterns,简称SP),他们由景观中的某些关键性的局部,位置和空间联系所构成。SP对维护或控制某种生态过程有着异常重要的意义。SP的组分对过程来说具有主动、空间联系和高效的优势,因而对生物保护和景观改变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的空间运动和栖息地的维护需要克服景观阻力来完成。所以,阻力面(流动表面)反映了生物扩散和维持的动态。SP可以根据流动表面的空间特性来判别。一个典型的生物保护安全格局由源,缓冲区,源间联结,辐射道和战略点所组成,这些潜在的景观结构与过程动态曲线上的某些门槛相对应。揭示了一般流动表面模型的点和线的特征与景观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中的景观结构之间的关系,证实了生态过程动态与趋势中某些门槛值的存在以及应用这些门槛值定义SP的可能性。SP可作为捍卫生物安全、维护生态过程的相对高效的空间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安全格局 生物保护 生态规划 景观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河道及滨水地带的“整治”与“美化” 被引量:87
6
作者 俞孔坚 李迪华 《现代城市研究》 2003年第5期29-32,共4页
城市河道,曾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命脉,也是经济和文化繁荣的根本。然而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河道逐渐失去其防御、运输等功能,直至沦为藏污纳垢之所,严重影响到城市的发展。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景观建设的热潮,作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城市河道,曾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命脉,也是经济和文化繁荣的根本。然而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河道逐渐失去其防御、运输等功能,直至沦为藏污纳垢之所,严重影响到城市的发展。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景观建设的热潮,作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治理“母亲河”被列入各级市政府的奋斗目标,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成都等地先后实施了河道的环境整治,并已初见成效。我刊特推出“情系母亲河”专题,其中包括具体实例的介绍、国外景观的分析,以及经验教训的总结,希望对正在或将要实施的河道治理工程有所启迪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道 滨水地带 人居环境 城市建设 河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产廊道——一种较新的遗产保护方法 被引量:261
7
作者 王志芳 孙鹏 《中国园林》 2001年第5期85-88,共4页
用具体实例介绍美国遗产廊道的概念、选择标准、保护的法律保障和管理体系以及遗产廊道保护规划应着重强调的内容。
关键词 遗产廓道 绿色廓道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社区非机动车绿色通道的建立 被引量:15
8
作者 韩西丽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1-74,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城市社区 非机动车 绿色通道 空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遗产地保护分区模式探讨——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周年兴 《中国园林》 2003年第7期17-19,共3页
环境保护呼声的增强和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已经使中国的自然遗产地的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突出。在分析了生物圈保护区以及国外国家公园的保护分区模式的基础上,以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为例,探讨了自然遗产地的保护分区模式及相应... 环境保护呼声的增强和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已经使中国的自然遗产地的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突出。在分析了生物圈保护区以及国外国家公园的保护分区模式的基础上,以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为例,探讨了自然遗产地的保护分区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自然遗产地 武陵源 生物圈 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田园到高科技园──“园”的含意(之一) 被引量:14
10
作者 俞孔坚 《中国园林》 2000年第4期37-41,共5页
从自然与工作、生活及娱乐的关系发展历程着手,探讨了从田园到花园、公园;从工业园到田园城市、花园郊区以及从边缘城市到高科技园的景观演绎过程,认识一下“园”的深层含意,从而也是以“园”为重要对象的园林学科的广泛含意。
关键词 公园 景观 园林理论 园林史 科技园 田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田园到高科技——“园”的含意 (之二 ) 被引量:4
11
作者 俞孔坚 《中国园林》 2000年第5期46-51,共6页
继上期的文章,进一步讨论了作为自然符号的“园”和作为人文符号的“城”在经历了一段相互隔离的历程之后,走向相互溶解、融合,而在新技术、新经济和新的社会背景下,形成新的景观综合体。文章因此提醒人们,在景观演绎的历程中,以... 继上期的文章,进一步讨论了作为自然符号的“园”和作为人文符号的“城”在经历了一段相互隔离的历程之后,走向相互溶解、融合,而在新技术、新经济和新的社会背景下,形成新的景观综合体。文章因此提醒人们,在景观演绎的历程中,以景观为对象的设计学科也应随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 景观 园林理论 园林史 科技园 田园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