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与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建构 被引量:22
1
作者 向勇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6,I0003,共10页
技术社会整体论是探究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视角。数字文化产业体现了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创新,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根本遵循。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 技术社会整体论是探究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视角。数字文化产业体现了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创新,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根本遵循。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文化内容的高品质发展、生产手段的高科技发展、文化消费的高体验发展。反思技术决定论,就是在认可技术对文化产业带来的深远影响的前提下,审慎看待技术革新在文化产业领域的适用范围和程度。技术社会整体论不以单一的视角去看待技术的作用,而是以集合论、整体观、系统观去看待技术及其与社会的互动机制,是对技术决定论的批判和对社会建构论的超越。技术社会整体论是马克思主义新质生产力观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理论洞察。技术社会整体论要求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重制度协同、生态治理和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文化产业 技术社会整体论 技术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意赋权: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治理机制 被引量:6
2
作者 向勇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1,共8页
赋权是一个主体赋予另一主体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技术赋权在数字文化产业领域表现为创意赋权。创意赋权机制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社会互动系统和有机结合体,包括社会驱动、文化经营、技术积累、人才资源和政策方略等构成要素。创意赋权机... 赋权是一个主体赋予另一主体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技术赋权在数字文化产业领域表现为创意赋权。创意赋权机制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社会互动系统和有机结合体,包括社会驱动、文化经营、技术积累、人才资源和政策方略等构成要素。创意赋权机制具有自主性赋权、关系性赋权和场景性赋权的治理特性,在数字文化产业领域表现为生产性赋权、平台性赋权和消费性赋权的协同治理体系。创意赋权机制尝试探索一种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认同—协商—共识”的社会共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赋权机制 数字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 赋权治理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文化产业立国战略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向勇 权基永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7-112,共6页
韩国的文化立国战略主要表现为文化产业立国。这一战略经由《内容韩国蓝图21》、《C韩国战略C-Korea2010》和《内容产业振兴基本计划》等历届韩国政府的重大决策而得以形成。韩国文化产业立国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强调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 韩国的文化立国战略主要表现为文化产业立国。这一战略经由《内容韩国蓝图21》、《C韩国战略C-Korea2010》和《内容产业振兴基本计划》等历届韩国政府的重大决策而得以形成。韩国文化产业立国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强调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注重文化产业法律制度以及政府扶持政策的制定,集中扶持重点的战略领域,将文化内容的海外市场开发作为核心目标,强调创作力度的品质,注重产业基础环境的营造及专门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文化 文化立国 文化产业 立国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文化和科技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陈少峰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61,共7页
在文化产业领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点是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分为内容产业、平台与传媒产业和文化制造产业三个基本模块,其中数字化的平台与传媒正在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文章提出,着重发展和提升具有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内容产... 在文化产业领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点是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分为内容产业、平台与传媒产业和文化制造产业三个基本模块,其中数字化的平台与传媒正在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文章提出,着重发展和提升具有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内容产业与平台产业,是今后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模式。文章还针对如何改革文化产业结构体系、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应当采取哪些具体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模式 数字文化产业 文化和科技融合 内容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产业创意经理人胜任力素质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向勇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62,共6页
本文认为文化产业管理的核心能力是创意管理能力,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规范说法为创意经理人。创意经理人在文化产业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称呼,在文化产业价值链环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文化产业要素的核心资源。创意经理人的胜任力... 本文认为文化产业管理的核心能力是创意管理能力,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规范说法为创意经理人。创意经理人在文化产业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称呼,在文化产业价值链环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文化产业要素的核心资源。创意经理人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包括了专业胜任力和基础胜任力,具有双素质叠合特征。我国政府、高校和企业对于创意经理人的培养承担着各自不同的重要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创意经理人 胜任力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意者经济”引领数字文化产业新时代 被引量:18
6
作者 向勇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30-132,共3页
从"娱乐网红"向"文化网红"的转变,从"搞怪猎奇"网红到"知识智慧"网红的变化,创意者在不断实现自身的内容迭代和内涵升级。这个时代需要富有创意、具有激情、开放包容和务实勤勉的创意者。他们... 从"娱乐网红"向"文化网红"的转变,从"搞怪猎奇"网红到"知识智慧"网红的变化,创意者在不断实现自身的内容迭代和内涵升级。这个时代需要富有创意、具有激情、开放包容和务实勤勉的创意者。他们是新时代的创意劳动者、创意生产者、创意共享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创新 创意者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融合机制:连接、赋能与共生 被引量:43
7
作者 向勇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32-39,共8页
数字文化产业体现了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是数字技术在文化生产领域的创新应用,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新业态。数字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依靠社会驱动、文化经营、技术累积、人才资源和政策策略等多重要素。数字文化... 数字文化产业体现了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是数字技术在文化生产领域的创新应用,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新业态。数字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依靠社会驱动、文化经营、技术累积、人才资源和政策策略等多重要素。数字文化产业的内容建设要注重历史、时代和国际层面的文化连接。数字文化产业数字赋能应坚持探索性、引领性、示范性、可推广性和兼容性的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原则,推动建设中华文化资源全时在线平台、中华文化素材创意赋能平台、中式生活美学场景体验平台和中国数字文化产业评估监测平台等关键技术平台。推动数字文化产业的协同治理,应加快构建包括数字产权共创、数字伙伴共商、数字平台共建、数字能量共享等板块的价值共生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化产业 融合发展 文化连接 数字赋能 价值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少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49,共4页
当下的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状态有十大趋势,分别为:大平台的优势发展;互联网的大融合;集团化、舰队化的企业聚集形态;大范围、多领域的线上线下整合;视频产业的大发展;植入现象的常态化;大市值的互联网文化企业的出现;研发现象在互联网... 当下的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状态有十大趋势,分别为:大平台的优势发展;互联网的大融合;集团化、舰队化的企业聚集形态;大范围、多领域的线上线下整合;视频产业的大发展;植入现象的常态化;大市值的互联网文化企业的出现;研发现象在互联网文化产业领域的兴起;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创新趋势;蓬勃兴起的创业热潮。当前的中国经济正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当下以及未来中国产业的关键问题。而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兴起、壮大恰恰应运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时代要求,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移动互联网的良好市场环境中,依靠政府的扶持政策,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将拥有无限美好的未来。上述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会越来越明显,更多优秀的互联网文化企业会不断诞生,同时也孕育着中国发展的创新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化建设 文化产业 互联网文化产业 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转型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数字文化产业:一体化与新动能 被引量:15
9
作者 花建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57,242,共10页
数字经济推动人类进入数字化城市星球时代,推动了数字文化产业的崛起。长三角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在于:迈向一个跨越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的"跨时代世界级大城市群",一个"世界级经济型-文化型大城市群"重合形... 数字经济推动人类进入数字化城市星球时代,推动了数字文化产业的崛起。长三角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在于:迈向一个跨越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的"跨时代世界级大城市群",一个"世界级经济型-文化型大城市群"重合形态的升级版正在加速形成。长三角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特色在于"一生态两引擎",即建设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一体化发展生态,塑造"点、线、带、廊"结合的空间布局;打造充满活力的数字文化生产力引擎,增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打造不断升级的数字文化消费力引擎,建设全国领先的一体化文化消费大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数字文化产业 数字星球时代 集聚效应 服务型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意创业家精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向勇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6-30,共5页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具有实践主义美学精神的创意创业家。文化产业的创意创业家经过创意生活化、创意职业化和创意产品化等不同层次的创意实践,运用艺术方式、美学法则实现商业利益。创意创业家为了实现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经...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具有实践主义美学精神的创意创业家。文化产业的创意创业家经过创意生活化、创意职业化和创意产品化等不同层次的创意实践,运用艺术方式、美学法则实现商业利益。创意创业家为了实现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平衡,在思维方式、行为风格、个性动机和能力素养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素质结构。北京大学在推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创新教育中,以人文学科实验班的新型模式,在核心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流程和科学研究氛围等环节注重创意创业教育,积极探索实践型、师徒制和"从游式"人才培养的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主义美学 创意创业家精神 文化产业管理 人文学科实验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20
11
作者 陈少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7-81,共5页
本文把文化产业分为内容产业、平台与传媒产业、延伸产业与一般文化制造产业三个基本模块,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文化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运行质量的基本对策。文章提出,着重发展和提升文化内容产业,是繁荣我国文化、发展文化产业... 本文把文化产业分为内容产业、平台与传媒产业、延伸产业与一般文化制造产业三个基本模块,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文化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运行质量的基本对策。文章提出,着重发展和提升文化内容产业,是繁荣我国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点所在。本文还针对如何改革文化产业结构体系和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应当采取哪些具体政策和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产业 文化产业 产业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产业中的艺术——兼谈艺术学视野中的文化产业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一川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1,共8页
认识艺术在文化产业中的状况有助于重新把握艺术在当代生活及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学的泛化、生活美学的崛起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揭示了文学、生活与文化一同在发生深刻转变这一事实。现代性或全球化已内在地生长创新与自反之间相... 认识艺术在文化产业中的状况有助于重新把握艺术在当代生活及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学的泛化、生活美学的崛起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揭示了文学、生活与文化一同在发生深刻转变这一事实。现代性或全球化已内在地生长创新与自反之间相互对立又协调的机制。当代生活之产生艺术生活化与生活艺术化的需求可以视为一种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的必然结果。中国国家文化艺术政策的演变过程,也显示了文化艺术从精神性事业到物质性产业的演变趋向。从艺术学视野看文化产业可见出三种形态:艺术型文化产业、次艺术型文化产业和拟艺术型文化产业。它们又具体结成三重交叉组合关系:一是艺术型文化产业与次艺术型文化产业之间的关联;二是艺术型文化产业与拟艺术型文化产业的关系;三是次艺术型文化产业与拟艺术型文化产业的关系。艺术学应当走出传统美学格局而尝试把握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中的艺术 艺术学视野 艺术公赏力 艺术型文化产业 次艺术型文化产业 拟艺术型文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文化产业的十大趋势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少峰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13,共3页
当今,中国进入新时代,文化产业也正在向新时代迈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交汇的大背景下,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创新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相比以前,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新的趋势与特点,认识和把握这些特点,才能... 当今,中国进入新时代,文化产业也正在向新时代迈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交汇的大背景下,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创新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相比以前,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新的趋势与特点,认识和把握这些特点,才能抓住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实现稳步而快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创新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文化产业的国际经验借鉴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少峰 《人民论坛》 2007年第20期79-81,共3页
经济发达国家都重视把文化产业作为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途径。通俗文化看起来不起眼。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国际经验借鉴 经济发达国家 通俗文化 国家形象 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的协同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向勇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16-121,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人类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路径依赖,是立足中国国情的现代化,也是代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化。增强文化自觉是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精神动力,坚定文化自信是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精神基石,走向文化自强是拓...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人类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路径依赖,是立足中国国情的现代化,也是代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化。增强文化自觉是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精神动力,坚定文化自信是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精神基石,走向文化自强是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精神标识。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要利用文化产业的要素集聚效应,深化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效应,发挥文化产业的动力机制效应,提升文化产业的引领示范效应。全面实施和完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的政策措施,为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文化产业中的艺术与生活互融──从两类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看(上)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一川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5年第4期5-10,共6页
当富有社会影响力的艺术品多不再由艺术家个人创作、而是改由文化产业的企业家团队或工业化生产线集中生产出来时,这些已然变成文化产业的批量化产品的艺术,还是人们原来意义上的纯艺术或纯美艺术吗?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当前文化产业中的... 当富有社会影响力的艺术品多不再由艺术家个人创作、而是改由文化产业的企业家团队或工业化生产线集中生产出来时,这些已然变成文化产业的批量化产品的艺术,还是人们原来意义上的纯艺术或纯美艺术吗?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当前文化产业中的艺术与生活的新型互融关系,有必要对此作初步分析。在文化产业与艺术的关系上,可以看到如下三类文化产业:第一类为艺术型文化产业,以艺术为主目的,把生产艺术品作为自己的主业。如中影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工业 艺术虚构 当前文化 真人秀节目 批量化 去哪儿 媒介化 个人创作 文化旅游 日常生活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中的中国经济转型与文化产业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少峰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6-78,101,共4页
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必须提升和转型,相应地,以文化促进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提高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就成为主要课题之一。谈论经济发展模式中的文化因素,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文化产业当中的娱乐及信息等领域的产业化... 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必须提升和转型,相应地,以文化促进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提高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就成为主要课题之一。谈论经济发展模式中的文化因素,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文化产业当中的娱乐及信息等领域的产业化,一个是产业文化化。中国文化产业中的企业缺乏文化表现和产品研发所需要的整合性的技术。能够带来文化产业规模化收益的文化元素,不是一般化理解的传统文化,而是创意和创新。要改变关于文化对经济之促进作用形态的认识,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辅助角色,更可以唱主角。各级政府和企业如何借助提升文化和发展文化产业来帮助实现经济转型,应各有其姿态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经济转型 创新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产业催生“人才体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城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6-158,共3页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被公认为2l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有许多学者和国家都给出了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2004年,国家统计局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从国家有关政策方针...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被公认为2l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有许多学者和国家都给出了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2004年,国家统计局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从国家有关政策方针和课题组的研究宗旨出发,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文化及相关产业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人才体系 全球经济一体化 国家统计局 新兴产业 社会背景 朝阳产业 产业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文化异质性研究:异托邦建构与版权解构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西笑 向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8-178,共11页
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普及,文化作品的生产消费快速发生改变,数字文化作品的重叠堆积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并全面改变了生产关系。数字文化作品具有越来越显著的空间特征,同时出现了与乌托邦式版权管理理想相悖的发展态... 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普及,文化作品的生产消费快速发生改变,数字文化作品的重叠堆积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并全面改变了生产关系。数字文化作品具有越来越显著的空间特征,同时出现了与乌托邦式版权管理理想相悖的发展态势,继而被纳入了以福柯的异托邦为代表的空间理论观照的视域中。数字文化空间具有关系重构、补偿并置、流变区隔的典型异托邦表征,数字技术对现实中版权制度的保护创作者、激发创造力、维护平衡性等乌托邦想象和预设的消解,数字化手段赋予创作主体在受到版权制度和背后资本主义权力体系的排挤时颠覆性的抵抗手段,令数字文化空间具有了从根本上区别于真实空间的异质性。在认识到数字文化空间异质性的来源之外,也需要反思其带来的审美失衡和技术失训的异托邦危机。异托邦理论的运用,一方面把握了数字文化作品的空间特征,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权力体系主导的现行版权制度作出反思,为重构版权体系开辟了另类探索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化空间 元宇宙 数字文化作品 异托邦理论 版权制度 空间异质性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学仪式理论视角下文化产业“神圣游程”体验模式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一鸣 张立波 周玲强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68,共9页
文化产业是对现代性的"好恶交织"。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与文化产业之间进行"逃离—回归"的往返循环,相应地产生"世俗—神圣—世俗"的转换体验。该过程可表示为文化产业的"神圣游程"体验模式,由分... 文化产业是对现代性的"好恶交织"。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与文化产业之间进行"逃离—回归"的往返循环,相应地产生"世俗—神圣—世俗"的转换体验。该过程可表示为文化产业的"神圣游程"体验模式,由分离、阈限、聚合三个阶段构成。该模式与旅游"神圣游程"体验模式在异质性体验和人际互动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但本质上同为"体验差异"的现代性生存哲学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仪式 体验 现代性 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