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研究方法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 被引量:1
1
作者 闵维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共15页
本文首先阐述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在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方面的重要性,接着详细论证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的科学技术进步,为深入探索复杂教育问题和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了必要条件,进而推动着教... 本文首先阐述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在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方面的重要性,接着详细论证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的科学技术进步,为深入探索复杂教育问题和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了必要条件,进而推动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其中包括定量研究方法的创新、定性研究方法的创新、技术驱动的研究方法创新以及混合研究方法的兴起等。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简要分析三个研究案例,展示了创新教育科学方法对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学 研究方法 方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新生适应障碍:中国大学入学教育的运行机制及其成效 被引量:3
2
作者 鲍威 何元皓 何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66,共18页
入学教育是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环境、形成自我与社会认知、充分融入大学生活的重要桥梁。鉴于我国大学新生普遍存在学术性、社会性双重适应障碍,在通过国际比较清晰认识中国入学教育运行机制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全国大一学生调查数据,科学... 入学教育是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环境、形成自我与社会认知、充分融入大学生活的重要桥梁。鉴于我国大学新生普遍存在学术性、社会性双重适应障碍,在通过国际比较清晰认识中国入学教育运行机制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全国大一学生调查数据,科学评估入学教育在缓减新生适应障碍中的干预成效。研究表明,采用长期深度教育形式,传递专业学科认知、学习方法习得、心理健康建设3大教育内容向度的入学教育运行机制,对缓减学生学术性、社会性双重适应障碍具有积极效用。囿于精准化帮扶举措欠缺,入学教育对弱势学生的补偿效应有待加强。结论为完善大学入学教育、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科学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学教育 大学新生 学术性适应 社会性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科学教育能否影响学生高考科目选择--基于STEM管道理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郭丛斌 武玮 任静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109,共15页
高考科目选择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发展方向,还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人才的专业分布与未来储备。基于STEM管道理论,通过对全国七省市普通中学科学教育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活动课程和科技竞赛能促进学生选择物理科目组合,而统计调查则起到阻碍... 高考科目选择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发展方向,还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人才的专业分布与未来储备。基于STEM管道理论,通过对全国七省市普通中学科学教育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活动课程和科技竞赛能促进学生选择物理科目组合,而统计调查则起到阻碍作用。主题班会和课外活动对学生选择物理科目组合的影响不明显。活动课程通过增加早期接触、职业意识和资源获取,提升学生选择物理科目组合的可能性。科技竞赛则主要通过增强早期接触和职业意识,增加学生选择物理科目组合的机会。相反,统计调查主要通过削弱职业意识和资源获取,降低学生选择物理科目组合的概率,且这种阻碍作用在县域高中尤为明显,而在地市级高中则略有促进作用。建议动态调整高中科学教育的实施方案,强化科学教育的专业性和个性化指导,增加科学教育资源投入,促进地区间科学教育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科学教育 高考科目选择 地市级高中 县域高中 STEM管道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经济学定量研究方法:回顾与前沿 被引量:2
4
作者 曹宇莲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5,共11页
教育经济学学科兼具人文和科学双重属性,其科学属性使得定量研究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实证研究可信性革命和大数据驱动的挑战与机遇下,教育经济学定量研究方法不断更迭。本文首先回顾了教育经济学定量研究方法从传统计... 教育经济学学科兼具人文和科学双重属性,其科学属性使得定量研究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实证研究可信性革命和大数据驱动的挑战与机遇下,教育经济学定量研究方法不断更迭。本文首先回顾了教育经济学定量研究方法从传统计量经济学到因果推断的发展历程;接着介绍了前沿的机器学习和结构计量模型的原理、优劣势及其在教育经济学中的运用。本文有助于教育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者了解定量研究方法发展脉络和最新动态,拓展定量研究工具和思路,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选择适切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 定量研究 因果推断 机器学习 结构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办教育发展与教育强国建设关系的中国特色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阎凤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5,共7页
无论在中国还是从世界范围看,除鲜例之外,民办教育与教育强国之间并无事实上的直接关联,难以说发展民办教育是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一条有效路径。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间接关联,表现为民办教育通过非公共预算经费促进教育普及率的提高,由... 无论在中国还是从世界范围看,除鲜例之外,民办教育与教育强国之间并无事实上的直接关联,难以说发展民办教育是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一条有效路径。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间接关联,表现为民办教育通过非公共预算经费促进教育普及率的提高,由此节省的公共预算经费可以用于促进重点公立教育质量的提升,另外民办教育在满足多元教育需求的同时,也引起教育公平问题,需要予以应对。值得关注的鲜例国家是美国,它既是教育强国,也是私立教育强国,公私立教育并存的格局促使其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社会资源的三次分配同时影响着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系统,其中第一次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具有明显的非政府属性,对于教育强国建设而言,民营机制比民办教育组织具有更强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教育 民营机制 教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中学垄断与城市内顶尖大学入学机会区域差异——基于北京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宇川 郭丛斌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3-114,共12页
超级中学的发展壮大可能加剧城市内部顶尖大学入学机会的区域差异,不利于大型城市引导人口向郊区流动。基于对某顶尖大学A北京生源调查数据(2001—2021年)的分析发现,顶尖大学入学机会在北京市存在着明显的城郊差异,位于城区的超级中学... 超级中学的发展壮大可能加剧城市内部顶尖大学入学机会的区域差异,不利于大型城市引导人口向郊区流动。基于对某顶尖大学A北京生源调查数据(2001—2021年)的分析发现,顶尖大学入学机会在北京市存在着明显的城郊差异,位于城区的超级中学与首位中学近年来分别垄断了A大学约40%与超过20%的生源;超级中学垄断降低了北京市一般高中学生的顶尖大学入学机会,但这种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郊区一般高中学生顶尖大学入学可能性、顶尖大学生源密度及相对录取排名的冲击,城区一般高中所受影响并不明显。因此应该增加郊区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强化市级政府的资源统筹力度,同时也需要扩大优质高中的资源覆盖、加强郊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高中学校规划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中学 顶尖大学 入学机会 城郊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阶段与高职院校发展路径
7
作者 郭建如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88-91,共4页
产教融合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进入在地产教生态构建的新阶段,面临新环境、新挑战和新任务。面对新变化,中西部一些高职院校通过不同举措走出服务地方的不同路径,取得较好成效。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新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研究中的时间视角:简历分析与传记研究讨论 被引量:1
8
作者 卢晓东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11,共11页
基于现象学中的视角原理以及对时间本质的初步分析,将时间分为公共时间(钟表时间)和个人时间,并提出公共时间和个人时间之中都有横向和纵向视角,现象会在各个视角显现。横向和纵向4种视角的互补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现象”和“真”... 基于现象学中的视角原理以及对时间本质的初步分析,将时间分为公共时间(钟表时间)和个人时间,并提出公共时间和个人时间之中都有横向和纵向视角,现象会在各个视角显现。横向和纵向4种视角的互补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现象”和“真”。简历分析基于个人时间纵向视角,其局限在于个人时间所嵌入的公共时间需要接近线性。古典时间观是线性时间观,现代时间观是非线性时间观,瞬间是时间非线性的拐点。由于瞬间的存在和非线性的个人时间,对重大的、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创新或范式跃迁所涉拔尖创新人才,单独进行简历分析需要谨慎。从方法论层面对简历分析和传记研究在时间中的本质进行把握,简历分析和传记研究的互补推进方能促进教育学想象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历分析 传记研究 截面研究 历时研究 教育研究 拔尖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举措及其成效评估——以斯坦福大学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马莉萍 周姝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0-96,共7页
美国研究型大学自20世纪90年代起拉起了本科教育改革的帷幕。本文通过斯坦福大学的新生入门研讨课、大学二年级项目、本科生科研项目以及荣誉学院的四项本科教育改革举措及其成效的分析,发现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具有以下特点:改... 美国研究型大学自20世纪90年代起拉起了本科教育改革的帷幕。本文通过斯坦福大学的新生入门研讨课、大学二年级项目、本科生科研项目以及荣誉学院的四项本科教育改革举措及其成效的分析,发现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具有以下特点:改革项目自成体系,项目重点各有不同;强调小班研讨,促进师生互动;改革经费充足,学生资助多样;开展追踪评估,强调学生视角的评价。这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重要启示:通过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缓解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的矛盾;本科教学应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参与模式;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不仅依赖于本科生教育改革的实施,更有赖于持续不断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本科 教育质量 评估 世界一流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教育如何促进地区代际流动?——对大学生生源地、院校地和就业地城市级别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马莉萍 刘彦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59,167,共10页
本文使用2017年全国高校就业调查数据,从地区城市级别的角度分析上大学如何促进代际流动,揭示了大学生由生源地到院校地再到就业地的代际流动方向、比率、级别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进入到更高城市级别的地区,且就... 本文使用2017年全国高校就业调查数据,从地区城市级别的角度分析上大学如何促进代际流动,揭示了大学生由生源地到院校地再到就业地的代际流动方向、比率、级别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进入到更高城市级别的地区,且就读于本科和重点院校、攻读研究生教育的影响最为显著;生源地级别越低,流动到更高级别城市的比例和机会越大、向上流动的级别越高,即大学教育对促进地区代际流动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大学教育对地区代际流动的影响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所在地为地级市及以上级别城市的院校;二是通过大学教育提高人力资本,帮助大学生进入更高级别的地区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流动 毕业生就业 社会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学术”视角下的大学教学现状研究--基于北京大学的大样本调查 被引量:15
11
作者 宋鑫 林小英 +1 位作者 魏戈 游蠡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7-93,共7页
本研究以北京大学的问卷调查为基础,多维度反映北大教师的教学现状。研究发现,北大教师教学总体现状良好,在性别和教龄上呈现教学水平的显著差异;学历与职称不是影响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显著因素。教学态度、教学投入时间与教学学术水平... 本研究以北京大学的问卷调查为基础,多维度反映北大教师的教学现状。研究发现,北大教师教学总体现状良好,在性别和教龄上呈现教学水平的显著差异;学历与职称不是影响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显著因素。教学态度、教学投入时间与教学学术水平呈现正相关;教学生态对教学现状与教师发展影响重大。研究建议,应对制度进行改革和设计,构建良好的教学生态环境;教学改革应坚持多元化的理念;追求卓越的教与学是大学之根本,"以学定教"是应坚持的原则;学校应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理念 教学行为 教学发展 教学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北京大学学生的调查 被引量:34
12
作者 蒋承 李宜泽 黄震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0-123,共4页
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的有效预测指标,以意向为切入点的创业行为研究对缓和我国劳动力市场饱和状况、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以北京大学本科生为问卷调查对象,来讨论教育相关因素对本科生创业意向的... 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的有效预测指标,以意向为切入点的创业行为研究对缓和我国劳动力市场饱和状况、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以北京大学本科生为问卷调查对象,来讨论教育相关因素对本科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和相关关系。研究发现,男性在大学期间的创业意识与倾向强于女性;大学期间接受教育内容与时长不同,对大学生的创业倾向影响不同;随家庭资本的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会随之增强;周边环境中创业榜样和本人实习经历的增加会促进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创业意向 北京大学本科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本土留学教育个人收益的计量分析:基于倾向值匹配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紫薇 柯佑祥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38,共6页
本文利用课题组2014年对7所相关院校毕业生的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值匹配法克服自我选择偏差等问题,计量了接受本土留学教育对个人经济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个人性别、专业意向、家庭背景等因素对个体选择本土留学教育的概率有显著影... 本文利用课题组2014年对7所相关院校毕业生的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值匹配法克服自我选择偏差等问题,计量了接受本土留学教育对个人经济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个人性别、专业意向、家庭背景等因素对个体选择本土留学教育的概率有显著影响。同时,匹配的计量结果表明,大学本土留学教育存在显著的经济收益,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接受本土留学教育可能使个人月工资平均水平提高20.9%;本土留学教育对不同学生群体个人教育收益的影响效应存在较大差异,未接受本土留学教育学生的潜在收益明显低于已接受本土留学教育学生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本土留学 个人收益 倾向值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 被引量:5
14
作者 闵维方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共6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教育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着重指出了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当前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包括教育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怎样更科学合理地配置和更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解决好高等教育毕业... 本文简要回顾了教育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着重指出了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当前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包括教育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怎样更科学合理地配置和更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解决好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问题,促进和改善教育公平,以及教育国际化的成本效益分析。文章指出了这些问题的性质,科学回答了这些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研究这些问题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与经济发展 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背景与大学生教育成就:基于院校和专业的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敬新 蒋承 孙正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6-156,共11页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地从精英化过渡到普及化的过程中,家庭背景影响大学生教育成就的异质性需要得到充分讨论。本文基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数据,首先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较强家庭背景对大学生教育成就获得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地从精英化过渡到普及化的过程中,家庭背景影响大学生教育成就的异质性需要得到充分讨论。本文基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数据,首先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较强家庭背景对大学生教育成就获得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较于以往研究将高校学生视作一个同质化的整体,本文在院校层次和专业类别上进行区分,发现家庭背景对大学生教育成就获得的影响在院校层次和专业类别上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具体而言,较强家庭背景对大学生教育成就获得的正向影响在普通本科高校强于双一流高校,在社会科学类专业强于理工农医和人文科学类专业。本文最后通过质性研究讨论内部激励和外部支持这两个异质性的影响机制,可为提升高等院校精准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背景 大学生 教育成就 院校层次 专业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经济学研究:美国的新发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钋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71,共7页
2000年以来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教育问责制政策的推行,美国基础和高等教育领域均出现财政集权和管理集中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美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焦点逐渐转移到对教育问责制的研究,研究方法倾向于采用随... 2000年以来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教育问责制政策的推行,美国基础和高等教育领域均出现财政集权和管理集中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美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焦点逐渐转移到对教育问责制的研究,研究方法倾向于采用随机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研-行”一体:以“研究型”模式培养卓越校长——基于北京大学“卓越校长领航工程”培养基地的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范皑皑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5-57,共3页
在中小学校长培养工作中,拥有教育研究理论和政策积累的研究型大学如何更好地发挥出科研和平台优势,为培养更多高水平教育实践管理人才提供可参考的实践路径,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北京大学作为“卓越校长领航工程”培养基地之一,探索... 在中小学校长培养工作中,拥有教育研究理论和政策积累的研究型大学如何更好地发挥出科研和平台优势,为培养更多高水平教育实践管理人才提供可参考的实践路径,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北京大学作为“卓越校长领航工程”培养基地之一,探索建构了以“德与仁”为根本、以求知为基石、以研究为依托、以行动为成果的“知-研-行”三位一体的校长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校长培训 领航工程 教育家型校长 校长领导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足与公平:优质均衡导向下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咏梅 周威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8,87,共11页
优质均衡导向下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应当具备充足与公平两个基本特征。利用义务教育财政性经费占GDP比例、财政性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以及生均经费指数测算了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充足性;使用Gini系数、Theil指数以及财政中立程度测算... 优质均衡导向下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应当具备充足与公平两个基本特征。利用义务教育财政性经费占GDP比例、财政性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以及生均经费指数测算了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充足性;使用Gini系数、Theil指数以及财政中立程度测算了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公平性。结果发现,近十余年来我国义务教育财政的投入总量得到了一定保障,充足性不断提升,但同教育或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增长空间。2007-2021年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公平性不断提升,从相对合理转变为比较公平状态,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差异大致有四分之三源自省际,东部地区的省际差异始终最大,公平程度最低,东北地区公平性始终最高。此外,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中立程度不足,实现财政中立尚需努力。据此,应进一步改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转移支付与对口支援制度以及优化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足 公平 义务教育 教育财政 优质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经济背景对大学生在校发展的影响——基于北京17所高校追踪调查数据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谭娅 张迪翼 蒋承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7期18-21,共4页
家庭经济背景对贫困大学生的在校发展存在抑制和激励两方面效应。基于北京地区17所高校的三年追踪数据,通过采用计量分析和倾向匹配得分方法对家庭经济相对弱势的学生在校学习发展情况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家庭经济相对弱势的学生的家... 家庭经济背景对贫困大学生的在校发展存在抑制和激励两方面效应。基于北京地区17所高校的三年追踪数据,通过采用计量分析和倾向匹配得分方法对家庭经济相对弱势的学生在校学习发展情况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家庭经济相对弱势的学生的家庭出身和高中教育资源有显著劣势。但是,其在校学习期间的个人能力与家庭经济相对优越的学生之间的差距呈逐年缩小的趋势,整体呈现出"起点低,发展快"的特点,家庭经济背景的激励效应大于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背景 贫困大学生 抑制 激励 计量分析 倾向匹配得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与技能型人才就业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杨钋 姜琳丽 徐斯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8,共16页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应对技能短缺挑战的核心战略,其劳动力市场发展目标包括公众技能水平显著提升;产业、行业、岗位技能短缺情况明显改善;技能空间配置日趋合理。有效技能供给是达成这些目标的关键,它的实现依赖于职业教育体系、劳动...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应对技能短缺挑战的核心战略,其劳动力市场发展目标包括公众技能水平显著提升;产业、行业、岗位技能短缺情况明显改善;技能空间配置日趋合理。有效技能供给是达成这些目标的关键,它的实现依赖于职业教育体系、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发展目标的协同发展。实证分析表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扩张提升了全社会的技能人才供给总规模。高职毕业生的初次就业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能人才的产业转移、行业配置、岗位供给和空间分布,毕业生向高技能人才的转型受到数字/平台经济、零工经济和新就业形态的影响。为提升职业教育对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支持力度,需进一步研究劳动力市场形态的新变化及其对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人才配置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合理的技能型社会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职业教育 有效技能供给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