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模拟仿真到教育元宇宙:技术驱动下三维虚拟学习环境的演进脉络与生态重塑
1
作者 周均奕 尚俊杰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5-61,78,共8页
各类虚拟世界是元宇宙的概念起源,教育元宇宙也正是三维虚拟学习环境(3DVLE)的最新发展样态。为深入理解3DVLE的本质特征与发展规律,该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与理论建构,系统探析了3DVLE的概念内涵、演化机制、研究范式与未来走向。研究首先... 各类虚拟世界是元宇宙的概念起源,教育元宇宙也正是三维虚拟学习环境(3DVLE)的最新发展样态。为深入理解3DVLE的本质特征与发展规律,该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与理论建构,系统探析了3DVLE的概念内涵、演化机制、研究范式与未来走向。研究首先基于3DVLE的内涵演进与表现形式,构建了涵盖沉浸式情境体验、可视化认知方式、多模态交流互动、分布式实时协作、创造性自我表达、开放性社区文化的“6C”特征模型;其次,从技术驱动视角提出了3DVLE从虚拟仿真系统到教育元宇宙的四阶段演化路径,揭示其从工具理性向生态智慧的范式跃迁;再次,识别出当前3DVLE研究在应用场域、设计转型、教学干预、效应演进四个维度的系统性转向趋势;最后,构建了以“智能-互联-共创”为核心的生态重塑战略框架,提出技术赋能、生态开放与范式创新的三重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学习环境 3DVLE 元宇宙 虚拟现实 未来学习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化学习方式如何影响知识保留--基于38项实验和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沈科杰 苏晗宇 尚俊杰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8,共14页
知识保留被视为衡量长期学习成效的关键指标。游戏化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游戏化学习方式对促进知识保留具有潜在优势且受到广泛认可,但也存在诸多争议,因此有必要采用元分析方法进行深入探索。... 知识保留被视为衡量长期学习成效的关键指标。游戏化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游戏化学习方式对促进知识保留具有潜在优势且受到广泛认可,但也存在诸多争议,因此有必要采用元分析方法进行深入探索。通过对2000—2023年的38项实验和准实验研究及其45个效应量的分析发现:(1)游戏化学习方式对学生学习知识保留具有中等程度的正向影响;(2)在6个调节变量中,学段、干预周期及数字游戏类型对知识保留效果具有调节效应;而协作类型、学科和延后测试时间对知识保留效果并不具有调节效应。为了增强游戏化学习对知识保留的促进作用,应建立以知识保留为核心,以学段、知识类型、协作模式、游戏机制、干预方式为要素的应用框架;对于教育游戏而言,在设计上需要综合考虑学习情境、知识类型、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干预时间等相关影响要素,以发挥其促进学习的最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化学习 教育游戏 知识保留 学习效果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科学视野下的数学教育游戏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以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例 被引量:32
3
作者 裴蕾丝 尚俊杰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4-105,共12页
该文以小学一年级"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例,从教育游戏的教育性和游戏性出发,在充分调研了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认知和游戏设计的相关研究后,设计并开发了一款可以在移动终端运行的电子游戏《怪兽消消》。此外,该文还... 该文以小学一年级"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例,从教育游戏的教育性和游戏性出发,在充分调研了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认知和游戏设计的相关研究后,设计并开发了一款可以在移动终端运行的电子游戏《怪兽消消》。此外,该文还通过准实验研究和半结构访谈对游戏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就本次研究来说,虽然玩游戏与传统做试卷的效果差别不大,但是结合观察和访谈,该文游戏的游戏性和教育性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科学 教育神经科学 教育游戏 游戏设计 数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设计科学、有效、有趣的教育游戏--学习科学跨学科视角下的数学游戏设计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露 胡若楠 +1 位作者 曾嘉灵 尚俊杰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0-76,共7页
近年来,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创新学习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针对游戏化学习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如何设计科学、有效、有趣的教育游戏,以学习科学的跨学科为视角设计了数学游戏《分数跑跑跑》。在认知内容设计方面,依据认知神经科... 近年来,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创新学习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针对游戏化学习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如何设计科学、有效、有趣的教育游戏,以学习科学的跨学科为视角设计了数学游戏《分数跑跑跑》。在认知内容设计方面,依据认知神经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展开设计,为学习者提供科学的认知支持;同时以实践需求作为设计导向,确保游戏使用的有效性。在保障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借助游戏元素充分调动学习者情绪动机状态。经检验,《分数跑跑跑》能够显著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分数概念性知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游戏 游戏化学习 学习科学 数学认知 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游戏化学习研究综述 被引量:40
5
作者 尚俊杰 张露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4-111,共8页
近年来,游戏化学习备受关注,众多研究从不同视角证实了游戏的教育功能。作为学习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认知神经科学促进了人类对脑学习机制的探索研究,为游戏化学习的研究与设计提供了重要支持。本文梳理了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对学习过程的... 近年来,游戏化学习备受关注,众多研究从不同视角证实了游戏的教育功能。作为学习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认知神经科学促进了人类对脑学习机制的探索研究,为游戏化学习的研究与设计提供了重要支持。本文梳理了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介绍了可应用于教育研究的脑科学研究工具,以及认知神经科学在阅读与数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调研了利用脑科学研究方法证实的游戏化学习对认知、情绪以及学科学习的相关研究,分析了认知神经科学对于游戏化学习的重要价值,并展望了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游戏化学习研究的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神经科学 学习科学 教育游戏 游戏化学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学习的奥秘:我国近五年学习科学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尚俊杰 王钰茹 何奕霖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2-178,共17页
通过对我国大陆地区近五年的学习科学实证研究文献的全面调研和系统分析,可以看到过去几年学习科学吸引了认知科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者,并在学习基础机制、学习环境设计、学习分析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 通过对我国大陆地区近五年的学习科学实证研究文献的全面调研和系统分析,可以看到过去几年学习科学吸引了认知科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者,并在学习基础机制、学习环境设计、学习分析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在研究方法方面也进行了锐意探索;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及对学习科学的认识还需要加强;未来需要全面推进学习科学的研究工作,尤其要重视“婴幼儿、儿童、青少年的认知与学习的神经机制、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基于课堂教学的对话分析、师生互动、学习评价等学习分析研究”、“基于模拟、仿真、游戏、VR/AR等新技术的认知工具设计研究”、“智慧学习环境设计研究”、“在线学习和混合式学习研究”等研究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科学 学习技术 学习分析 实证研究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科学视角下的数学空间游戏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尚俊杰 曾嘉灵 周均奕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3-72,共10页
空间能力是信息时代下人才培养的关键之一,与数学学习联系紧密,而立体图形的折叠与展开是中国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的重难点。教育游戏环境能够促进数学认知和空间能力发展。研究采用设计研究法,基于学习科学视角下教育学、心理学、... 空间能力是信息时代下人才培养的关键之一,与数学学习联系紧密,而立体图形的折叠与展开是中国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的重难点。教育游戏环境能够促进数学认知和空间能力发展。研究采用设计研究法,基于学习科学视角下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在折叠与展开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教育游戏相关理论构建认知、动机和调节的三维度游戏设计原则,设计开发了一款折叠与展开教育游戏《方块消消乐》,并开展应用研究对游戏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评估。研究分析了32名学生的成绩数据发现,在每天40分钟共三天的基于游戏教学干预后,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和心理折叠能力显著提升,对于知识学习先验能力低的学生提升效果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科学 教育游戏 游戏化学习 数学认知 图形与几何 空间能力 折叠与展开 心理折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育神经科学的数学游戏设计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裴蕾丝 尚俊杰 周新林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0-69,共10页
教育游戏是指专门针对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而设计开发的游戏。关于教育游戏的设计,不仅要重视游戏形式和过程的趣味性,更要强调游戏内容和方式的科学性,当二者实现了有机融合,才能真正达成寓教于乐的最终目标。教育神经科学是学习科学的... 教育游戏是指专门针对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而设计开发的游戏。关于教育游戏的设计,不仅要重视游戏形式和过程的趣味性,更要强调游戏内容和方式的科学性,当二者实现了有机融合,才能真正达成寓教于乐的最终目标。教育神经科学是学习科学的最新发展阶段,先进的脑成像技术和设备让基于脑的学习研究变为了现实,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该文以数学游戏设计为例,先对数学学习相关的教育神经科学研究进行梳理,再对经典数学游戏《The Number Race》如何将脑科学成果转化为游戏设计方案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条教育游戏的发展建议,希望未来的教育游戏能在教育性和游戏性的设计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科学 教育神经科学 教育游戏 游戏设计 数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探究式化学实验支持学生证据推理能力发展——以“苯的结构与性质”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林青 李卓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和关键能力。以“苯的结构与性质”为例,设计包含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与微型实验相结合的探究式课堂以发展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学生根据有关信息猜想苯分子的可能结构,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实验方法收集证据,... 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和关键能力。以“苯的结构与性质”为例,设计包含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与微型实验相结合的探究式课堂以发展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学生根据有关信息猜想苯分子的可能结构,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实验方法收集证据,推理苯的有关化学性质,再由化学性质反推苯的可能分子结构,验证假设并深化对苯分子结构与性质的认识。探究式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实验 证据推理能力 创新实验 高中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频游戏的空间能力测评 被引量:1
10
作者 尚俊杰 石祝 沈科杰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4,共14页
空间能力是个体对客体或空间图形在头脑中进行识别、编码、贮存、表征、分解组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是个体理解自身所处环境并解决问题的认知基础。准确、便捷、有效地测评空间能力,对增强STEM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空间能力是个体对客体或空间图形在头脑中进行识别、编码、贮存、表征、分解组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是个体理解自身所处环境并解决问题的认知基础。准确、便捷、有效地测评空间能力,对增强STEM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空间能力受多因素共同作用,具有复杂性、多维度、内隐性的特点,使得利用计算机评价空间能力比较困难。本研究旨在准确、有效、大规模地测评空间能力,将使用多模态学习分析方法探索学习者空间认知行为表现特征,并基于视频游戏环境研发空间能力隐形测评关键技术与工具。具体包括:1)构建空间能力内在表征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2)基于多模态学习分析构建学习者空间能力行为表现模型;3)探索视频游戏影响空间能力的关键因素,并使用游戏引擎开发基于视频游戏的测评工具;4)使用以证据为中心的设计框架和贝叶斯网络模型,开发并部署能够推断和预测空间能力的测评算法;5)在实验室和真实课堂情境开展实证研究,验证测评工具有效性。研究成果将有利于理解人类空间认知过程和行为表现,拓展和丰富空间能力相关理论,并为大规模数字化测评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游戏的测评 空间能力 多模态学习分析 游戏化学习 隐形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体验视角的游戏化学习理论研究 被引量:63
11
作者 张露 尚俊杰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20,26,共11页
文章旨在以学习体验为视角,建构游戏化学习体验的理论框架。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地梳理了强调学习体验的三种学习实践理论的核心内容,通过理论要素的推演与归纳,清晰地界定了学习体验的分类,即基于情境的认知体验、基于协作的社会性体... 文章旨在以学习体验为视角,建构游戏化学习体验的理论框架。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地梳理了强调学习体验的三种学习实践理论的核心内容,通过理论要素的推演与归纳,清晰地界定了学习体验的分类,即基于情境的认知体验、基于协作的社会性体验、基于动机的主体性体验。基于心理学、认知科学、教育学等领域的理论,描述了游戏化学习体验的内容与特征。学习者能够在认知真实性的游戏环境中获得隐性知识,体验具身认知;游戏元素及反馈机制能够激发学习动机并辅助元认知过程;教师指导与学习者间的合作是基于协作的社会性体验的重要内容。同时,文章结合理论系统地阐述了游戏化学习体验促进认知和主体性发展的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游戏 游戏化学习 学习体验 学习理论 认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困难和应对策略 被引量:105
12
作者 尚俊杰 李秀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81,共10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技术对于教育的可供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教育数字化转型驱动下的未来教育将实现全景式变革,转型成功的理想图鉴包括三重境界:基础设施升级、学习方式变革和教育流程再造。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一项技术可供...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技术对于教育的可供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教育数字化转型驱动下的未来教育将实现全景式变革,转型成功的理想图鉴包括三重境界:基础设施升级、学习方式变革和教育流程再造。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一项技术可供的创新性社会变革注定不会是一场顺利的征程,技术与教育主体的交互作用受到多重要素的影响,相应的困难和障碍也接踵而至。表层困难主要来自技术可供的功能性障碍,即教育新基建中人、财、物的限制和技术瓶颈,是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有关技术功能的成熟性、稳健性和普及性的挑战。深层困难来自教育主体的行动障碍。而核心困难则是全社会对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人技融合和教育创新的共识障碍,是如何处理人和技术关系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要进行结构化的变革,加强教育基础研究,深入解析数字化转型后教学与学习发生的过程和机制。最后,文章从筑基、赋能和开拓三个层面提出了有效解决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突出困难的实践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未来教育 技术可供性 变革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对教育的挑战(笔谈) 被引量:169
13
作者 钟秉林 尚俊杰 +4 位作者 王建华 韩云波 刘进 邹红军 王争录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5,共23页
识变与应变:ChatGPT热潮下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作为OpenAI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工具,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即预训练生成模型,简称ChatGPT)使用一种名为“Transformer”的人工神经网络,通过海量文本数据的预训练... 识变与应变:ChatGPT热潮下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作为OpenAI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工具,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即预训练生成模型,简称ChatGPT)使用一种名为“Transformer”的人工神经网络,通过海量文本数据的预训练,具备了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可以理解和回答各种形式的语言输入,是目前最先进的对话系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理解 人工智能 人工神经网络 GPT 文本数据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生成能力 CH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前景、困难和策略 被引量:93
14
作者 肖睿 肖海明 尚俊杰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5-86,共12页
目前,人类正在加速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究竟有什么价值,会遇到什么困难和障碍,应该怎么去突破呢?该文系统回答了这几个问题。该文首先梳理了人工智能的概念、三大学派、三次发展浪潮及发展趋势,回顾了人工智能教育应... 目前,人类正在加速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究竟有什么价值,会遇到什么困难和障碍,应该怎么去突破呢?该文系统回答了这几个问题。该文首先梳理了人工智能的概念、三大学派、三次发展浪潮及发展趋势,回顾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在实现个性化自适应学习、辅助教师工作、提升管理效率方面具备的核心教育价值及美好前景,探讨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面临的技术层、伦理层、系统层、效果层等方面的困难和障碍,提出了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普及人工智能教育、促进教育流程再造、加强教育基础(学习科学)研究等相应的发展策略,最后展望了未来的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育变革 未来教育 智能教育 学习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与中国高等教育变革前景 被引量:57
15
作者 张优良 尚俊杰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3,共9页
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是否可能颠覆传统教育发展模式?能否推动高等教育发生深层次变革?未来学校会呈现什么样的形态?这是学者们不断探讨的问题。在我国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审视"互联网+"给高等教育发... 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是否可能颠覆传统教育发展模式?能否推动高等教育发生深层次变革?未来学校会呈现什么样的形态?这是学者们不断探讨的问题。在我国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审视"互联网+"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发挥互联网技术在资源配置中独特优势,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变革的战略选择。互联网技术为高校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契机;互联网技术可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化,促进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互联网技术有望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收益。从未来学校的发展图景看,"互联网+"必然推动高校在课堂形式、课程教材、培养模式、教师角色、学校管理等方面发生变革,势必出现教育流程再造的趋势;从社会效益看,互联网技术缩短了大众与教育之间的距离,更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公平、效益、质量与规模的要求。发挥"互联网+"在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要重视对"互联网+"认识上的差异,互联网技术本身不是教育,信息技术也不是万能的。尽管信息技术的潜力巨大,但高校改革具有惰性,互联网技术能否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还取决于制度层面是否有质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慕课 未来学校 高等教育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学习策略研究——以小学课外英语教学为例 被引量:30
16
作者 曲茜美 缪蓉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4-119,130,共7页
近年来,翻转课堂的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关研究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该文以一个课外英语培训机构中某班级的四名学生和一名老师为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他们在翻转课堂中的学习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学习者更多... 近年来,翻转课堂的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关研究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该文以一个课外英语培训机构中某班级的四名学生和一名老师为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他们在翻转课堂中的学习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学习者更多在网上记笔记;第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对知识结构的建立和梳理非常重要;第三,从理论上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重复学习的条件,但从实践上看,重复学习的实现还需要学习动机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学习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计的研究与教育游戏设计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曾嘉灵 张鹏 尚俊杰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2-40,共9页
如何设计科学、有效、有趣的教育游戏现已成为教育游戏研究的关键所在,基于设计的研究能够通过设计的方式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提升,对于这一关键问题的突破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梳理了基于设计的研究的特征与... 如何设计科学、有效、有趣的教育游戏现已成为教育游戏研究的关键所在,基于设计的研究能够通过设计的方式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提升,对于这一关键问题的突破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梳理了基于设计的研究的特征与阶段模型,并据此开展了教育游戏《方块消消乐》的设计研究,以解决小学数学几何学习中折叠与展开教学问题。结果表明,经过三次迭代设计的《方块消消乐》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几何学习成绩和空间能力,帮助学生克服几何学习困难。同时,研究生成、丰富和完善了包含认知设计、动机设计、调节设计三个维度的教育游戏设计原则,揭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以期为教育游戏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范式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设计的研究 设计研究方法 教育游戏 小学数学 几何学习 空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教育游戏实证研究综述——基于2018-2022年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玥颖 孙丹儿 尚俊杰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6-120,共15页
针对教育游戏实证研究缺乏梳理和剖析的现状,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筛选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教育技术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11本SSCI期刊,选取124篇教育游戏实证研究论文,统计分析论文的发表时间与刊物、核心作者及其所在国家或地区、关键词... 针对教育游戏实证研究缺乏梳理和剖析的现状,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筛选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教育技术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11本SSCI期刊,选取124篇教育游戏实证研究论文,统计分析论文的发表时间与刊物、核心作者及其所在国家或地区、关键词与突现词,了解国际教育游戏实证研究的热点;采用内容分析法,探究教育游戏应用的学科、学段和理论方法,并围绕设计开发、效果探究、因素分析、教育评估等主题,揭示国际教育游戏实证研究的发展路径。研究发现:1)在发表时间与刊物上,论文数量呈逐年递增状态,发表刊物主要为《Computers&Education》;2)在核心作者国家或地区上,有四位作者发文量在五篇及以上,中国台湾、美国、中国内地等地发文最多;3)在学科、学段方面,学科应用主要集中在语言、数学、物理、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等领域,在K-12和高等教育阶段应用最广;4)在应用理论上,多媒体学习、认知负荷、心流和四要素动机(ARCS)等理论模型使用最广;5)在使用方法上,定量研究应用最多,混合方法备受关注;6)在研究内容上,较关注设计开发、应用效果、影响因素、行为模式、教育评估等五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游戏 文献计量 内容分析 实证研究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化与MOOC课程视频的整合途径研究——以《游戏化教学法》MOOC为例 被引量:35
19
作者 朱云 裴蕾丝 尚俊杰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7年第6期95-103,共9页
2012年以来,MOOC发展如火如荼,但也因其有效参与度低、高辍学率等问题屡遭质疑,因此,如何提升MOOC学习中的学习动机,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与此同时,近几年游戏化在全球开始风靡,通过游戏化与MOOC的有效整合,来提升MOOC学习体验,也逐渐... 2012年以来,MOOC发展如火如荼,但也因其有效参与度低、高辍学率等问题屡遭质疑,因此,如何提升MOOC学习中的学习动机,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与此同时,近几年游戏化在全球开始风靡,通过游戏化与MOOC的有效整合,来提升MOOC学习体验,也逐渐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为此,在现有游戏化设计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游戏化与MOOC课程视频整合的途径,并以《游戏化教学法》MOOC为例,实践并验证了该整合途径对提升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有效性,并对当前游戏化与MOOC整合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 慕课 游戏化 课程视频 游戏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故事的学生认知活动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缪蓉 赵婧宏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13,共7页
数字故事作为一种知识表达和传递方式,是信息技术时代下的产物,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该研究探讨了数字故事制作者(学生)的认知活动,通过搭建数字故事研究框架,构建数字故事编码分析表,对学生制作的数字故事进行编码分析,探究数字故事... 数字故事作为一种知识表达和传递方式,是信息技术时代下的产物,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该研究探讨了数字故事制作者(学生)的认知活动,通过搭建数字故事研究框架,构建数字故事编码分析表,对学生制作的数字故事进行编码分析,探究数字故事中所反映的学生认知活动特征。研究发现:在数字故事作品中,学生的语言较为成熟和稳定;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字故事的制作水平发挥不稳定,有很大的提升和进步空间;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具备制作数字故事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故事 认知活动 故事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