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办教育发展与教育强国建设关系的中国特色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阎凤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5,共7页
无论在中国还是从世界范围看,除鲜例之外,民办教育与教育强国之间并无事实上的直接关联,难以说发展民办教育是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一条有效路径。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间接关联,表现为民办教育通过非公共预算经费促进教育普及率的提高,由... 无论在中国还是从世界范围看,除鲜例之外,民办教育与教育强国之间并无事实上的直接关联,难以说发展民办教育是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一条有效路径。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间接关联,表现为民办教育通过非公共预算经费促进教育普及率的提高,由此节省的公共预算经费可以用于促进重点公立教育质量的提升,另外民办教育在满足多元教育需求的同时,也引起教育公平问题,需要予以应对。值得关注的鲜例国家是美国,它既是教育强国,也是私立教育强国,公私立教育并存的格局促使其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社会资源的三次分配同时影响着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系统,其中第一次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具有明显的非政府属性,对于教育强国建设而言,民营机制比民办教育组织具有更强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教育 民营机制 教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教育如何促进地区代际流动?——对大学生生源地、院校地和就业地城市级别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马莉萍 刘彦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59,167,共10页
本文使用2017年全国高校就业调查数据,从地区城市级别的角度分析上大学如何促进代际流动,揭示了大学生由生源地到院校地再到就业地的代际流动方向、比率、级别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进入到更高城市级别的地区,且就... 本文使用2017年全国高校就业调查数据,从地区城市级别的角度分析上大学如何促进代际流动,揭示了大学生由生源地到院校地再到就业地的代际流动方向、比率、级别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进入到更高城市级别的地区,且就读于本科和重点院校、攻读研究生教育的影响最为显著;生源地级别越低,流动到更高级别城市的比例和机会越大、向上流动的级别越高,即大学教育对促进地区代际流动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大学教育对地区代际流动的影响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所在地为地级市及以上级别城市的院校;二是通过大学教育提高人力资本,帮助大学生进入更高级别的地区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流动 毕业生就业 社会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本土留学教育个人收益的计量分析:基于倾向值匹配法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紫薇 柯佑祥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38,共6页
本文利用课题组2014年对7所相关院校毕业生的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值匹配法克服自我选择偏差等问题,计量了接受本土留学教育对个人经济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个人性别、专业意向、家庭背景等因素对个体选择本土留学教育的概率有显著影... 本文利用课题组2014年对7所相关院校毕业生的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值匹配法克服自我选择偏差等问题,计量了接受本土留学教育对个人经济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个人性别、专业意向、家庭背景等因素对个体选择本土留学教育的概率有显著影响。同时,匹配的计量结果表明,大学本土留学教育存在显著的经济收益,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接受本土留学教育可能使个人月工资平均水平提高20.9%;本土留学教育对不同学生群体个人教育收益的影响效应存在较大差异,未接受本土留学教育学生的潜在收益明显低于已接受本土留学教育学生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本土留学 个人收益 倾向值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研-行”一体:以“研究型”模式培养卓越校长——基于北京大学“卓越校长领航工程”培养基地的实践
4
作者 范皑皑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5-57,共3页
在中小学校长培养工作中,拥有教育研究理论和政策积累的研究型大学如何更好地发挥出科研和平台优势,为培养更多高水平教育实践管理人才提供可参考的实践路径,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北京大学作为“卓越校长领航工程”培养基地之一,探索... 在中小学校长培养工作中,拥有教育研究理论和政策积累的研究型大学如何更好地发挥出科研和平台优势,为培养更多高水平教育实践管理人才提供可参考的实践路径,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北京大学作为“卓越校长领航工程”培养基地之一,探索建构了以“德与仁”为根本、以求知为基石、以研究为依托、以行动为成果的“知-研-行”三位一体的校长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校长培训 领航工程 教育家型校长 校长领导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经济背景对大学生在校发展的影响——基于北京17所高校追踪调查数据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谭娅 张迪翼 蒋承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7期18-21,共4页
家庭经济背景对贫困大学生的在校发展存在抑制和激励两方面效应。基于北京地区17所高校的三年追踪数据,通过采用计量分析和倾向匹配得分方法对家庭经济相对弱势的学生在校学习发展情况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家庭经济相对弱势的学生的家... 家庭经济背景对贫困大学生的在校发展存在抑制和激励两方面效应。基于北京地区17所高校的三年追踪数据,通过采用计量分析和倾向匹配得分方法对家庭经济相对弱势的学生在校学习发展情况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家庭经济相对弱势的学生的家庭出身和高中教育资源有显著劣势。但是,其在校学习期间的个人能力与家庭经济相对优越的学生之间的差距呈逐年缩小的趋势,整体呈现出"起点低,发展快"的特点,家庭经济背景的激励效应大于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背景 贫困大学生 抑制 激励 计量分析 倾向匹配得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与技能型人才就业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钋 姜琳丽 徐斯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8,共16页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应对技能短缺挑战的核心战略,其劳动力市场发展目标包括公众技能水平显著提升;产业、行业、岗位技能短缺情况明显改善;技能空间配置日趋合理。有效技能供给是达成这些目标的关键,它的实现依赖于职业教育体系、劳动...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应对技能短缺挑战的核心战略,其劳动力市场发展目标包括公众技能水平显著提升;产业、行业、岗位技能短缺情况明显改善;技能空间配置日趋合理。有效技能供给是达成这些目标的关键,它的实现依赖于职业教育体系、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发展目标的协同发展。实证分析表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扩张提升了全社会的技能人才供给总规模。高职毕业生的初次就业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能人才的产业转移、行业配置、岗位供给和空间分布,毕业生向高技能人才的转型受到数字/平台经济、零工经济和新就业形态的影响。为提升职业教育对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支持力度,需进一步研究劳动力市场形态的新变化及其对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人才配置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合理的技能型社会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职业教育 有效技能供给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国际公共教育经费比例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晓宇 卜尚聪 韩煦泽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8,共9页
在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长期受到社会各界的特别关注。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并验证了影响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的因素。研究发现,一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受生均教育成本、学龄人口占比、高等... 在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长期受到社会各界的特别关注。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并验证了影响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的因素。研究发现,一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受生均教育成本、学龄人口占比、高等教育入学率及政府对教育经费负担度的影响。21世纪一些国家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例降低,主要源于教育生均成本由升转降、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不再提高,以及学龄人口比例和政府负担度双双下降。此外,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显著提升,多数国家公共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经济动荡中呈现出较强的稳定性或刚性。研究结果预示着未来我国教育经费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并会对地方政府教育资源配置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同时,我国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在稳定性和刚性方面还有待增强,且需要进一步探寻充足而稳定的财政性教育经费筹措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教育经费 教育经费比例 教育经费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劳动教育课程框架、特征与实施关键:基于劳动要素的理论视野 被引量:68
8
作者 卢晓东 曲霞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16,共9页
劳动具有四个重要因素。第一因素是手,第二因素是脑。与劳动分工以追求更高生产力的目标不同,劳动教育要促进学生手脑并用,促进学生在不同分工环节、不同工种间不断变换,以对劳动总目标和各环节都有第一手认识。完全不动手的“脑力劳动... 劳动具有四个重要因素。第一因素是手,第二因素是脑。与劳动分工以追求更高生产力的目标不同,劳动教育要促进学生手脑并用,促进学生在不同分工环节、不同工种间不断变换,以对劳动总目标和各环节都有第一手认识。完全不动手的“脑力劳动”其实不是劳动,只是动脑筋。劳动第三因素是劳动工具,在设计劳动教育课程时最需关注对不同劳动工具的上手领会。劳动第四因素是面对真实现象,因而探索性劳动、艺术性劳动都是重要劳动类型,而传统的生产劳动只是劳动中的一种。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主要载体是课程。按照显性和隐性课程两元划分,同时考虑学校、社会和家庭三种场域,本文先行给出大学劳动教育课程框架,重点对隐性课程予以详述,包括校园内劳动教育实践、校园文化机制建设、社会真实劳动机会拓展。真实劳动、探索性/创造性劳动是高校劳动教育的核心特征,模拟劳动不应是大学劳动教育主流。劳动转化为劳动教育的关键是一个时间因素,就是劳动之间和之后需要时间间断以促进“反顾”以形成海德格尔所称的“考虑”。大学应促成劳心、劳力的柔性分工而自然消灭“劳心者”和“劳力者”身份的固化,开环大学的本质意蕴即在此,成人学历教育应基于学分制而与正规大学教育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力劳动 体力劳动 创造 学分制 隐性课程 成人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不平等时代的校外教育参与 被引量:39
9
作者 杨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77,共15页
在经济不平等、基础教育均衡化和“互联网+教育”并行发展的背景下,校外补习进入新阶段,其特征是广泛参与和深入参与。校外补习逐步发展为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的校外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受到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因素的影响。当前校外... 在经济不平等、基础教育均衡化和“互联网+教育”并行发展的背景下,校外补习进入新阶段,其特征是广泛参与和深入参与。校外补习逐步发展为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的校外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受到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因素的影响。当前校外教育领域出现三大趋势:一是基础教育均衡化政策和高等教育的分层发展战略促使基础教育竞争从校内转向校外;二是经济不平等的环境中,父母加大了对校外教育的参与,密集化育儿文化出现并广为扩散;三是互联网等技术的普及消除了校外补习的有限参与障碍,拓宽了家庭教育选择的范围。政策—文化—技术的互动促使家庭的校外教育活动参与日趋制度化。其后果是基础教育从“高校内竞争、低校外竞争,低补习参与”的低水平均衡转化为“低校内竞争、高校外竞争、高补习参与”的高水平均衡。在后补习时代,校外教育活动逐步成为社会分层与流动的主要工具。政府应调整对校外教育的认识,承担起弥合校外教育参与的阶层差异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外教育活动 制度化 经济不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 被引量:20
10
作者 岳昌君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7,共9页
本文对1978-2017年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了国际比较,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和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差距显著缩小,但是人均GDP的差距依然很大;在65个主要... 本文对1978-2017年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了国际比较,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和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差距显著缩小,但是人均GDP的差距依然很大;在65个主要国家中,我国经济发展的进步最大,但人均GDP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但增长幅度在65个主要国家中仅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下降,并在不同国家之间表现出异质性,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中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高等教育 经济发展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与成就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晓宇 麻嘉玲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6,共9页
中国的教育经济学是在改革开放后产生发展的交叉学科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开端良好,发展迅速。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达4%的研究为代表,中国教育经济学在以学术研究支持和推动国家教育改革和政策制定方面... 中国的教育经济学是在改革开放后产生发展的交叉学科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开端良好,发展迅速。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达4%的研究为代表,中国教育经济学在以学术研究支持和推动国家教育改革和政策制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呈现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也引领推动了整个教育学术领域的科学化,为教育学和经济学科的发展做出了丰富的知识贡献。展望未来,中国的教育经济学一方面要更紧密地结合教育实践,另一方面需要继续提高研究质量,为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做出更多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 学科发展 改革开放4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大类招生与专业分流--以东京大学为例 被引量:25
12
作者 满都拉 卢晓东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7,共7页
东京大学以教养学部为组织载体,注重通识教育,实行大类招生与培养制度,经多年研究与反复调整已形成完整而成熟的体系。文章在回顾东京大学大类招生制度演变历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其专业选择与专业分流的流程、专业院系选拔标准和名额分... 东京大学以教养学部为组织载体,注重通识教育,实行大类招生与培养制度,经多年研究与反复调整已形成完整而成熟的体系。文章在回顾东京大学大类招生制度演变历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其专业选择与专业分流的流程、专业院系选拔标准和名额分配情况,结合我国高校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实际,着重提出东京大学模式对我国高校大类招生与培养制度的启示。东京大学精心打造的专业选择与专业分流机制、明确而严格的专业分流标准以及兼顾通识教育与激发专业兴趣的前期课程GPA计算方式值得借鉴,有助于我国高校在大类招生与专业分流制度建设中确立后发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选择 通识教育 一流本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职硕士研究生获得教育个人收益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进前 岳昌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0-77,共8页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猎聘网提供的样本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和计量回归方法,对在职硕士研究生获得教育个人收益的路径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职硕士研究生通过接受教育增强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并经由绩效奖励、内部流动和外部流动等...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猎聘网提供的样本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和计量回归方法,对在职硕士研究生获得教育个人收益的路径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职硕士研究生通过接受教育增强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并经由绩效奖励、内部流动和外部流动等媒介途径,释放教育生产效应和配置效应,从而获得工资收入增长,其中外部流动对提升在职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收益水平有显著作用,是提升在职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收益率的重要媒介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硕士研究生 教育收益率 获得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研究——基于某综合性高校教育博士研究生就读体验调查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亮 郭丛斌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59,共8页
通过对某综合性高校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读体验的实证调查,呈现了教育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的现状。结果表明,教育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相对较高,其中师资队伍满意度最高,专业发展满意度较低,组织互动满意度最低,管理制度... 通过对某综合性高校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读体验的实证调查,呈现了教育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的现状。结果表明,教育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相对较高,其中师资队伍满意度最高,专业发展满意度较低,组织互动满意度最低,管理制度、课程教学和条件保障三个维度的满意度处于居中水平。具体而言,教育博士研究生对导师的学术水平、能够获得的学术指导、课程内容的理论与实践前沿性、专业图书资料和教学设施等硬件资源非常满意,而对课程种类丰富性、实践领域教师/导师比例、实践研修基地建设、学院组织的生生交流活动、学校毕业论文要求、职务和职称晋升等方面不甚满意。因此,本研究建议: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进多渠道课程资源整合;适当提高实践领域教师比例,加强实践研修基地建设;建立交流沟通机制,加强对教育博士研究生的组织管理;丰富毕业考核形式,促进教育博士研究生职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博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质量 满意度 就读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新常态下的高校毕业生行业收入差距研究——基于2009-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丽萍 岳昌君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59,共9页
利用2009-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对高校毕业生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和变化趋势进行了探讨。主要发现有:第一,行业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行业间,且存在扩大趋势;第二,人口统计学特征、人力资本异质性和工作特征是解释行业收入差... 利用2009-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对高校毕业生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和变化趋势进行了探讨。主要发现有:第一,行业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行业间,且存在扩大趋势;第二,人口统计学特征、人力资本异质性和工作特征是解释行业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在排除这些变量影响后,只有IT和金融业存在显著的工资溢价;第三,与具有相似几率进入IT和金融业却未进入的毕业生相比,进入IT和金融业的毕业生的工资起薪至少显著高15%(约750元/月);第四,Oaxaca-Blinder收入差距成因分解结果再次证明特征相似的毕业生仅仅因为进入新兴行业而获得显著高出17.6%的工资,和"一对一近邻匹配"输出结果十分接近,且学历越高的毕业生进入非新兴行业的机会成本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PSM Oaxaca-Blinder成因分解 高校毕业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教育与创新:从工具视角开敞的意蕴 被引量:38
16
作者 卢晓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4-106,共13页
劳动是人类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的活动。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基本作用之一是保持和促进手的发展进而促进脑的发展。劳动与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几乎同时发生,工具是劳动的重要因素。海德格尔展开了劳动/操劳、工具、世界... 劳动是人类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的活动。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基本作用之一是保持和促进手的发展进而促进脑的发展。劳动与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几乎同时发生,工具是劳动的重要因素。海德格尔展开了劳动/操劳、工具、世界之间关系的丰富内涵:个体的人唯经由打交道和上手才能领会工具,劳动中知晓何所用、何所来、不合用。不合用是修理、改造和创新工具的动机源头,也是工具维持性创新的动机源头。人唯有经由劳动才能理解指引网络,理解真实世界。劳动教育的目的因而与认识工具、认识世界联系紧密。劳动教育本质是一种劳动,是发挥出教育功能的劳动,因而具有六方面特点。在学校场域外的劳动教育在缘起、目的方面具有多样性。由于劳动本身就有去遮蔽而使真理敞开的功能,因而认识性劳动、探索性/创造性劳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紧密相关,是劳动教育格外重要的方面。上手可以把个体迅速带往前沿,“上手”概念呈现出循序渐进作为教学原则的局限。世界随着工具的使用和上手状态亮相,工具是先进的,亮相的就是先进的世界,因而劳动教育课程中特别需要安排学生上手不同的、丰富的、先进的工具。新时代劳动教育何以为新,突出体现在劳动教育中可见的先进工具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教劳结合 劳动教育课程 创新人才 教学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035的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结构与教育经费预测 被引量:46
17
作者 岳昌君 邱文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6,共16页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走向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本研究结合供给和需求两个维度,采用统计和计量回归方法,对2021—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教育经费进行了预测。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研究...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走向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本研究结合供给和需求两个维度,采用统计和计量回归方法,对2021—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教育经费进行了预测。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研究建议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适宜目标为:2025年为60%左右;2030年为67%左右;2035年为75%左右。我国高等教育学历结构中研究生占比的适宜目标为:2025年为16%;2030年为18%;2035年为20%。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的适宜目标为:2025年为4.4%;2030年为4.5%;2035年为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入学率 高等教育规模 研究生占比 公共教育经费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办教育政策推进为何缓慢?——基于组织行为决策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45
18
作者 阎凤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7,共7页
我国民办教育是生长在公立教育体制之外的新生事物,民办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往往要涉及多个政府部门,是一个多政府部门合作决策的行为。因此,民办教育政策制定和落实的有效性,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多个政府部门之间的配合程度,并且受到... 我国民办教育是生长在公立教育体制之外的新生事物,民办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往往要涉及多个政府部门,是一个多政府部门合作决策的行为。因此,民办教育政策制定和落实的有效性,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多个政府部门之间的配合程度,并且受到既有规则能否及时做出调整的影响。民办教育政策的这一属性,适合从组织行为决策模式视角进行分析。合理回报、独立学院和分类管理三个民办教育政策的缓慢推进,是组织行为决策模式的典型事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教育 政策滞后 组织行为决策模式 规则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实习参与方式与就业关系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丁小浩 马世妹 朱菲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41,166,共10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就业体验型实习变得越来越普遍,大学生实习的目的也不再限于课堂所传授的理论和知识的应用实践。基于学校统一实习和学生自主实习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学生的主要实习方式,本研究考察了混合实习下大学生统一实习和自...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就业体验型实习变得越来越普遍,大学生实习的目的也不再限于课堂所传授的理论和知识的应用实践。基于学校统一实习和学生自主实习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学生的主要实习方式,本研究考察了混合实习下大学生统一实习和自主实习的参与现状、影响因素及对其就业的影响,旨在深化对大学生实习与就业关系的认识,并为教育管理和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实习 自主实习 混合实习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章程中的修订条款研究——基于对“985”大学章程文本的考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冉 王舒 马梦芸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74,共8页
本文以教育部网站公布的38所"985"大学的章程为考察对象,对大学章程中的修订条款进行编码和分析。章程是大学内部具有最高效力的宪法性组织文件。章程的修订关乎章程的持续效力,也是章程自我更新的手段。本文主张,大学章程需... 本文以教育部网站公布的38所"985"大学的章程为考察对象,对大学章程中的修订条款进行编码和分析。章程是大学内部具有最高效力的宪法性组织文件。章程的修订关乎章程的持续效力,也是章程自我更新的手段。本文主张,大学章程需要明确章程修订启动的主体、条件和程序,而且其制度设计需要遵循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程序正义原则和稳定性原则。章程的修订条款不宜放在附则中,应以专章来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章程 修订 现代大学制度 程序正义 合法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