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综合体系——北京大学教师教学档案袋建设初探 被引量:17
1
作者 于青青 冯菲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5-70,共6页
本文结合北京大学教学档案袋的建设思路与方法,重点探讨如何利用教学档案袋对教师提供过程性支持与基于数据的指导,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师教学发展综合体系,推动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的专业化和整合性发展。
关键词 教学档案袋 教学管理 教学评价 教师教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新入职教师教学培训项目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胜清 于青青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0-84,91,共6页
2016年9月,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人事部联合启动了新入职教师教学培训项目,面向北大新入职教师开展教学能力提升的系列研修活动。基于TPACK理论框架,系统分析当前信息时代教师教学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北大教学的具体特征要求,设计... 2016年9月,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人事部联合启动了新入职教师教学培训项目,面向北大新入职教师开展教学能力提升的系列研修活动。基于TPACK理论框架,系统分析当前信息时代教师教学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北大教学的具体特征要求,设计了新入职教师教学培训项目的课程体系,尽可能体现教学不同维度的要求。项目实施三年来,培训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入职教师培训 教师发展 教学能力提升 TPA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探索 被引量:55
3
作者 郭绍青 林丰民 +4 位作者 于青青 张治 张云峰 段元丽 管延端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6-106,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教育数字化”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教育数字化大力推进,对教师队伍数字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凝练数字化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信息化素养的实践探索,在教育部教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教育数字化”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教育数字化大力推进,对教师队伍数字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凝练数字化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信息化素养的实践探索,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的指导支持下,本期《电化教育研究》推出《数字化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探索》,围绕国家、地方以及高校层面在信息化支撑教师服务、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等方面的实践探索、现实应用进行讨论,以期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助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教师专业发展 数字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94
4
作者 冯菲 于青青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4-51,共8页
以慕课为抓手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近年来许多高校开展了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其中不乏成功案例。本文通过对北京大学翻转课堂教学的案例分析,归纳出基于慕课开展翻转课堂教学... 以慕课为抓手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近年来许多高校开展了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其中不乏成功案例。本文通过对北京大学翻转课堂教学的案例分析,归纳出基于慕课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翻转课堂 大学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时期在线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7
5
作者 孙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56,共5页
在疫情特殊时期,在线教学成为各高校的主要教学方式。本文结合北京大学在线教学实践,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视角,对如何平稳推进在线教学、如何看待在线教学面临的问题、如何推动在线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等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 在线教学 直播课堂 教师教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实践中探索MOOC评价体系 被引量:51
6
作者 冯雪松 于青青 李晓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2-81,85,共11页
MOOC(慕课)的效果评价伴随着MOOC大规模开课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基于北京大学MOOC实践,探索了一种面向课程改进的MOOC评价体系,包括量化因素及定性描述两大部分。其中,量化因素分为课程内容建设及课程实施两个阶段,定性描述则又分... MOOC(慕课)的效果评价伴随着MOOC大规模开课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基于北京大学MOOC实践,探索了一种面向课程改进的MOOC评价体系,包括量化因素及定性描述两大部分。其中,量化因素分为课程内容建设及课程实施两个阶段,定性描述则又分为内容的组织、内容的呈现、讲授方法及课程的执行与推广四个角度。该评价方法应用在了对北京大学已经开出的40门课程的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评价 在线教育 课程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量规设计对慕课同伴互评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范逸洲 冯菲 +1 位作者 刘玉 汪琼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5-51,共7页
同伴互评是MOOC常采用的学员作业评价方法,但是MOOC同伴互评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学员知识水平程度差异过大而被质疑。为了研究如何通过改进评价量规来提高同伴互评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教师培训类MOOC"翻转课堂教学法"的两期教... 同伴互评是MOOC常采用的学员作业评价方法,但是MOOC同伴互评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学员知识水平程度差异过大而被质疑。为了研究如何通过改进评价量规来提高同伴互评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教师培训类MOOC"翻转课堂教学法"的两期教学中,我们进行了若干设计研究。研究发现,在教学培训类MOOC的同伴互评活动中,学生评分和教师评分高度相关。细化评分量规的等级描述,以及采用是非选择型的评价量规都能显著提高评分者间信度和评分效度,且评分者间信度与评分效度的差异度与学生所提交作业文档本身的质量也有关系。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MOOC同伴互评评价量规的设计原则和使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互评 评价量规 设计研究 评分者间信度 评分效度 量规设计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课堂录像“慕课化”的工程化方法探索 被引量:6
8
作者 冯菲 刘玲 李晓明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4-112,共9页
课堂录像“慕课化”是高校资源开放共享的有力手段,也是可行且相对高效的慕课建设模式,但这需要找到一种合理有效的工作路径来支持对课堂录像进行标准化和规模化的转型。为此,北京大学助教建设型MOOC项目综合分析已有实践与相关研究,在... 课堂录像“慕课化”是高校资源开放共享的有力手段,也是可行且相对高效的慕课建设模式,但这需要找到一种合理有效的工作路径来支持对课堂录像进行标准化和规模化的转型。为此,北京大学助教建设型MOOC项目综合分析已有实践与相关研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最终提出了一套课堂录像“慕课化”的工程化方法,具体包括成果驱动的学习型工作流程以及精细化的过程性质量控制手段。成果驱动的学习型工作流程包括五轮学习,是以明确的阶段成果为驱动的有序合理的工作过程。过程性质量控制手段是在成果驱动的学习型工作流程中,通过培训课程、过程指导以及阶段成果抽查评估来实施质量控制。实施这套工程化方法的重要条件是,选择合适的课程、组建合适的团队和选用合适的工作标准,实践过程中也需要灵活处理标准化和个性化之间的关系。该套方法能够较好地支持规模化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助教的作用,在保障课程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其实践经验为其他高校利用已有课堂录像建设慕课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工作模式,为优质教学资源充分共享和开放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建设 课堂录像 资源共享 慕课化 工程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与人机对话:语必在言的集合里选取 被引量:1
9
作者 邹晓辉 王肖群 邹顺鹏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6-191,共6页
人们学习说话的教育过程就像是在语言的超级棋盘暨形式化字符组成的单词矩阵中做各种选择。提出一种必然涵盖所有言语(话语或术语)的新方法:构建语言的集合暨字符棋盘或词表;通过人机交互和协作,生成大量的言语(话语或术语)大数据,涵盖... 人们学习说话的教育过程就像是在语言的超级棋盘暨形式化字符组成的单词矩阵中做各种选择。提出一种必然涵盖所有言语(话语或术语)的新方法:构建语言的集合暨字符棋盘或词表;通过人机交互和协作,生成大量的言语(话语或术语)大数据,涵盖代表知识本体的各种话语或术语;通过机器学习和人机交互过程,比较、查询或重复使用这些话语或术语。结果表明,话语或术语的选取都可通过双语或多语转换以多种方式自动查询。该方法不仅可用于创建大数据与人机对话的环境平台,还可用于智能化文本分析和知识模块精加工,从而搭起大数据与知识大生产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软件 人机对话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党对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全面领导
10
作者 何宛玲 王周谊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1-20,共10页
[目的/意义]高校智库建设日益成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加强党的领导是高校智库建设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障。[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比较研究、实地调研以及深度访谈等方式,对四大关键领域进行了... [目的/意义]高校智库建设日益成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加强党的领导是高校智库建设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障。[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比较研究、实地调研以及深度访谈等方式,对四大关键领域进行了重点研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高校智库组织领导方面,应加强高校党委统一领导、统筹规划,成立专门的校级智库管理协调部门,在党的领导下统筹全校智库建设工作;第二,在高校智库基层党建方面,高校各智库和相关院系应根据机构性质、机构规模、机构定位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党的基层组织架构;第三,在高校智库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加强党对智库人才引进的政治把关,改革高校智库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第四,在高校智库咨政渠道方面,可与党政部门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基地、委托研究、专项培训、定期会议以及稿件直报等方式,建立机制化的智库咨政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 党的领导 智库党建 智库人才 咨政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