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干细胞脑脊液移植后存活及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力平 樊东升 +5 位作者 王荫华 沈丽 王淑玲 王惠芳 宋红松 张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5期337-338,共2页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NSC)经侧脑室穿刺法移植入小鼠脑内脑脊液(CSF)循环后其存活、迁移规律及接受移植小鼠的生长发育状况。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1×105 新鲜人源胚胎NSC悬液经侧脑室穿刺法移植入小鼠CSF循环,观察移植后...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NSC)经侧脑室穿刺法移植入小鼠脑内脑脊液(CSF)循环后其存活、迁移规律及接受移植小鼠的生长发育状况。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1×105 新鲜人源胚胎NSC悬液经侧脑室穿刺法移植入小鼠CSF循环,观察移植后小鼠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在移植后24 h、48 h、2周及10 周分别取脑行连续切片,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存活及分布情况。结果在移植后的不同时间点,脑室内均可见到大量GFP阳性细胞,部分移植细胞向脑实质迁移,穹窿海马伞、海马、胼胝体、隔区、室管膜下区及血管壁旁均可见到GFP阳性细胞。此外,在穿刺针道周围也可见GFP阳性细胞。所有接受NSC移植的小鼠的生长发育良好,未见任何行为学异常表现,经10周观察未发现移植的NSC有成瘤现象。结论经侧脑室穿刺法移植的NSC可在宿主小鼠CSF循环良好存活,并具有向局部脑实质内迁移的能力。NSC移植对小鼠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脑脊液 移植 存活 迁移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年轻恒牙牙髓干细胞体外多向分化的能力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宏胜 白小文 +1 位作者 杨媛 葛立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从人类的年轻恒牙中分离、培养牙髓间充质细胞,并探讨其基本的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体外的多向分化能力。方法:对人类的正畸减数年轻恒前磨牙中分离培养的牙髓细胞进行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牙髓间充质细胞表... 目的:从人类的年轻恒牙中分离、培养牙髓间充质细胞,并探讨其基本的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体外的多向分化能力。方法:对人类的正畸减数年轻恒前磨牙中分离培养的牙髓细胞进行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牙髓间充质细胞表型特征和细胞周期时相,并在体外进行定向诱导。结果:从年轻恒牙牙髓中分离培养得到的牙髓间充质细胞为成纤维样;细胞器发育较好;有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特征:CD90,CD44和CD147阳性细胞的比例很高,CD34,CD38,CD45和HLA-DR的阳性比例很低;有很强的增殖生长能力;经体外诱导年轻牙髓细胞可在体外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细胞分化,但不能被诱导成为软骨细胞。结论:从人类年轻恒牙牙髓中可以分离培养得到的牙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高的增殖能力和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特征,在体外诱导下能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元,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 干细胞 儿童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与新型可降解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邱垂源 唐文洁 +5 位作者 戴云 吴岳恒 孙奋勇 陈琼玉 李凌松 洪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78-1383,共6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的增殖与分化潜能作为指标,对可降解偏磷酸钙(dCMP)材料和羟基磷灰石(HA)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体外研究。方法:通过扫描电镜观察MSC在dCMP表面粘附的情况,并利用ICP和IC分析dCMP和HA的降解产物元... 目的:本研究利用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的增殖与分化潜能作为指标,对可降解偏磷酸钙(dCMP)材料和羟基磷灰石(HA)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体外研究。方法:通过扫描电镜观察MSC在dCMP表面粘附的情况,并利用ICP和IC分析dCMP和HA的降解产物元素含量,同时采用FACS、ALP活性检测及ARS等方法对降解产物的毒性效应进行检测。结果:dCMP对MSC的增殖有促进作用,且不影响MSC的成骨分化进程及分化后的矿化功能;而HA对MSC的成骨分化进程无影响,但对MSC的增殖和成骨分化后的矿化功能均有抑制作用。结论:dCMP的生物相容性较HA为佳,更适合作为骨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偏磷酸钙 材料试验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研究新进展及临床应用展望 被引量:3
4
作者 汪璇 张浣清 +2 位作者 朱艳霓 沈丽 李凌松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71-575,共5页
The discovery of neural stem cells and deep researches on them are bringing us new hopes for treating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discovering processes of neural stem cells, the basic character... The discovery of neural stem cells and deep researches on them are bringing us new hopes for treating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discovering processes of neural stem cell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the trans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advances in research methods. Also the application and potential values of neural stem cells in clinical therapy are detai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生物工程研究展望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凌松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5-279,共5页
由于最近两年干细胞研究技术的突破 ,一门崭新的学科“干细胞生物工程”已经形成 .人类胚胎干细胞在体外的成功培养以及一种组织的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 )向另一种组织细胞横向分化的发现 ,为利用“干细胞生物工程”技术治疗疾病奠定了基... 由于最近两年干细胞研究技术的突破 ,一门崭新的学科“干细胞生物工程”已经形成 .人类胚胎干细胞在体外的成功培养以及一种组织的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 )向另一种组织细胞横向分化的发现 ,为利用“干细胞生物工程”技术治疗疾病奠定了基础 .本综述着重介绍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一些新概念和新技术以及干细胞分化的基因调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生物工程 胚胎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 横向分化 基因调控 疾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碘标记转铁蛋白体外示踪脊髓内移植的间充质干细胞 被引量:2
6
作者 白金柱 丁为民 +7 位作者 刘忠军 俞敏俊 田嘉禾 王凡 杜进 张小燕 李凌松 沈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目的 :检测间充质干细胞转铁蛋白受体 (TfR)在体外培养及移植入脊髓后的表达 ,进行体外放射性核素示踪研究。方法 :从胎儿血分离培养人间充质干细胞 ,应用流式细胞分析、免疫荧光染色和受体放射性分析鉴定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 ,用放射性... 目的 :检测间充质干细胞转铁蛋白受体 (TfR)在体外培养及移植入脊髓后的表达 ,进行体外放射性核素示踪研究。方法 :从胎儿血分离培养人间充质干细胞 ,应用流式细胞分析、免疫荧光染色和受体放射性分析鉴定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 ,用放射性碘 (12 5I)标记的铁饱和转铁蛋白 [12 5I Tf(Fe) 2 ]作为示踪剂 ,进行体外放射自显影 ,示踪移植于兔正常脊髓内的间充质干细胞 ,并对12 5I Tf(Fe) 2 在脊髓实质的弥散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 :流式细胞分析、免疫荧光染色证实体外培养的人间充质干细胞表达转铁蛋白受体 ,受体放射性分析表明12 5I Tf(Fe) 2 与其受体结合的平衡解离常数 (KD)为 (0 .98± 0 .12 )nmol/L ,最大结合位点 (Bmax)为每个细胞 (10 770 2± 6 2 2 6 )个。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脊髓 2d后转铁蛋白受体表达 ,10d后不表达 ,移植 2d后以12 5I Tf(Fe) 2 为示踪剂进行脊髓切片体外放射自显影 ,获得移植细胞阳性影像。离体脊髓在12 5I Tf(Fe) 2 溶液中体外孵育 ,16h后12 5I Tf(Fe) 2 弥散入全部脊髓实质。结论 :12 5I Tf(Fe) 2 作为示踪剂可以在体外示踪到脊髓内移植 2d后的间充质干细胞 ,TfR和12 5I Tf(Fe) 2 是应用核医学影像进行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初期活体示踪可能的生物学标志和示踪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碘标记转铁蛋白 转铁蛋白受体 TFR 脊髓内移植 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来源的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苏文君 张浩 +4 位作者 胡盛寿 贾竹青 周春燕 王浩 赵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研究人类软骨来源的间质干细胞(CDSC)移植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从人类流产胚胎股骨头和膝关节软骨中分离CDSC并进行流式鉴定。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将Hoechst标记的CDSC植入大鼠心肌梗死区(CDSC移植组)。每只大鼠... 目的:研究人类软骨来源的间质干细胞(CDSC)移植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从人类流产胚胎股骨头和膝关节软骨中分离CDSC并进行流式鉴定。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将Hoechst标记的CDSC植入大鼠心肌梗死区(CDSC移植组)。每只大鼠接受50μl含5×107个细胞的悬液注射(n=20),对照组注射等量无血清的细胞培养液(n=20)。移植后4周行心脏超声和病理学检查,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果:CDSC表面标志CD44、CDl47、CD90为阳性,CD34、CD45、HLA-DR为阴性。CDSC移植后4周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后壁增厚率及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移植细胞抗横纹肌肌动蛋白、肌钙蛋白-I染色阴性,而肌细胞结合蛋白和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阳性。CDSC移植组大鼠心肌梗死区毛细血管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CDSC移植组大鼠心肌梗死区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基因转录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DSC移植到梗死心肌后可以显著改善心功能,主要机制可能在于减少梗死区胶原降解,促进血管新生,延缓左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 间质干细胞移植 心肌梗死 心功能 肌动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神经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及在体裸鼠胃肠道的移植
8
作者 李志强 段丽萍 沈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4-628,共5页
目的:探索人神经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以及在体移植入裸鼠(免疫缺陷小鼠)幽门部后的存活及分化状况。方法:取10周左右流产人胚胎神经干细胞,体外悬浮培养、传代和诱导分化,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神经干细胞标志物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 目的:探索人神经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以及在体移植入裸鼠(免疫缺陷小鼠)幽门部后的存活及分化状况。方法:取10周左右流产人胚胎神经干细胞,体外悬浮培养、传代和诱导分化,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神经干细胞标志物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肠道神经细胞标志蛋白基因产物9.5(protein gene product9.5,PGP9.5)和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取体外悬浮培养3个月的人神经干细胞移植入裸鼠的幽门部,检测神经干细胞在幽门局部的存活和分化状况。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体外培养的人神经干细胞nestin阳性,诱导分化后PGP9.5和GFAP阳性。将人神经干细胞移植入裸鼠幽门部后连续检测到第6周,可见细胞存活,但免疫荧光染色未能检测到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标志。结论:人神经干细胞可以成功地在体外培养、传代和诱导分化,移植入裸鼠幽门部后可在局部存活,对干细胞移植治疗胃肠道神经系统失调性疾病进行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干细胞移植 细胞分化 胃肠道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传代培养的角膜缘干细胞特性的研究
9
作者 杜仪琴 陈静 +1 位作者 朱秀安 李凌松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角膜缘干细胞的特性并寻找其表面标志。方法体外扩增人角膜缘干细胞,检测第4代培养细胞Brd-U掺入率及p63、connexin43、角蛋白3/12的表达情况,分析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结果培养细胞Brd-U24h掺入率明显低于6d掺入率;...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角膜缘干细胞的特性并寻找其表面标志。方法体外扩增人角膜缘干细胞,检测第4代培养细胞Brd-U掺入率及p63、connexin43、角蛋白3/12的表达情况,分析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结果培养细胞Brd-U24h掺入率明显低于6d掺入率;第4代细胞表现为p63单阳、p63-connexin43双阳和角蛋白3单阳的混合体,而角膜上皮细胞只表达角蛋白。流式细胞分析传代的干细胞β4integrin,CD90(+),α6integrin,CD14(-),角膜上皮细胞CD14(+)。结论体外传代培养的角膜缘干细胞部分保持干细胞特性,具有增生能力。p63是增生细胞的标志。β4integrin+/α6integrin-联合CD90+/CD14-可能纯化角膜缘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 体外培养 P63 角蛋白 细胞表面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内移植间充质干细胞的转铁蛋白受体显像
10
作者 丁为民 田嘉禾 +1 位作者 白金柱 沈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18-1322,共5页
目的探索放射性核素显像活体追踪移植干细胞的可能性。方法用放射性受体分析定量测定体外培养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s)的转铁蛋白受体表达。兔脊髓内移植人间充质干细胞,蛛网膜下腔注入131I标记铁胞和转铁蛋白后不同时间,用伽玛相机采集... 目的探索放射性核素显像活体追踪移植干细胞的可能性。方法用放射性受体分析定量测定体外培养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s)的转铁蛋白受体表达。兔脊髓内移植人间充质干细胞,蛛网膜下腔注入131I标记铁胞和转铁蛋白后不同时间,用伽玛相机采集图像。感兴趣区(ROI)技术对图像进行半定量分析。磷屏放射自显影验证活体显像。结果hMSCs高表达转铁蛋白受体(10,770/细胞),并且对铁饱和转铁蛋白具有高亲和力(KD=0.982nmol/L)。实验组动物在注射显像剂后16和24h观察到了移植区放射性浓聚灶,而以PBS作为移植物和以131I标记的血清白蛋白作为显像剂的2个对照组均呈阴性显像,ROI分析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别(P<0.05)。磷屏放射自显影证实了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部位能够特异结合铁饱和转铁蛋白。结论应用核素显像活体示踪移植干细胞具有可行性,经过进一步改进,有望为干细胞移植治疗提供无创的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核素显像 转铁蛋白受体 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胎关节软骨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颖 王宏 +2 位作者 徐天睿 李学佩 李凌松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1-286,共6页
目的 :研究从人胚胎关节软骨中分离的细胞的特性、对其表面标志进行鉴定 ,探讨其多向分化潜能。方法 :从 12~ 2 0周人胚胎关节软骨中分离细胞 ,观察细胞的形态、生长状态 ,采用流式分析的方法对其表面标志进行鉴定并探讨其成骨、成脂... 目的 :研究从人胚胎关节软骨中分离的细胞的特性、对其表面标志进行鉴定 ,探讨其多向分化潜能。方法 :从 12~ 2 0周人胚胎关节软骨中分离细胞 ,观察细胞的形态、生长状态 ,采用流式分析的方法对其表面标志进行鉴定并探讨其成骨、成脂、成软骨以及成神经元样细胞的多向分化的潜能。结果 :(1)从人胚胎关节软骨中分离的细胞 ,细胞形态均一 ,以梭形为主 ,生长旺盛 ,可传 2 0代。 (2 )对不同代的细胞进行流式鉴定 ,发现其表面标志CD4 4、CD 14 7、CD 90为阳性 ,CD 34、CD 4 5、HLA DR为阴性 ,与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志相似。 (3)对其进行成骨、成脂、成软骨、成神经元样细胞的诱导 ,发现软骨来源的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结论 :从人胚胎关节软骨中可获得间充质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关节软骨 问充质干细胞 细胞分离 细胞转化 细胞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前体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功能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光辉 李肖霞 +3 位作者 白金柱 蔡钦林 李凌松 沈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 :神经前体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行为变化及功能评价。方法 :采用改良Allen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 ,术后 9d ,实验组脊髓损伤局部注射移植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系G3。采用只注射培养液和不作治疗处理作为对照组。细胞移植后 ,... 目的 :神经前体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行为变化及功能评价。方法 :采用改良Allen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 ,术后 9d ,实验组脊髓损伤局部注射移植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系G3。采用只注射培养液和不作治疗处理作为对照组。细胞移植后 ,采用BBB评分进行功能评价 ,每周评分 1次 ,检测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改变。分别在细胞移植的第 8周和第 12周进行运动诱发电位的神经电生理检查 ,检测脊髓的传导功能。结果 :实验组移植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后 ,其BBB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但运动诱发电位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前体细胞移植 传导功能 运动诱发电位 运动功能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细胞移植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并改善缺血心脏功能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少衡 贾竹青 +6 位作者 郭静萱 马康涛 王淑玲 刘永刚 李凌松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 周春燕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9-433,共5页
目的 :通过骨髓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探讨骨髓细胞移植改善缺血心脏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术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然后行异体骨髓细胞移植 ;分别于术后 1d ,3d ,... 目的 :通过骨髓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探讨骨髓细胞移植改善缺血心脏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术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然后行异体骨髓细胞移植 ;分别于术后 1d ,3d ,7d ,14d和 2 8d取材 ;利用免疫荧光和RT -PCR技术分析细胞移植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 (Flk 1)表达的影响和移植细胞的分化情况 ;通过免疫组化计算血管数量 ;应用血流动力学检测大鼠心脏功能在术后各时间点的变化。结果 :VEGF和Flk 1在移植组动物的心肌梗死区残存细胞、梗死周边区细胞以及部分移植细胞内表达。移植组VEGF和Flk 1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于术后 3d和 14d达到高峰 ,以后逐渐减弱。术后 7d ,14d和 2 8d移植组血管数量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增加 ,移植组心脏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术后 14d可在部分移植细胞中检测到心肌细胞或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蛋白的表达。结论 :骨髓细胞移植通过上调移植细胞及受者内源性VEGF和Flk 1的表达 ,促进血管新生 ,进而改善缺血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移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受体 表达 缺血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细胞移植上调急性缺血心肌HSP32和HSP70的表达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少衡 郭静萱 +8 位作者 张萍 刘永刚 贾竹青 冯新恒 李照屏 李卫虹 马康涛 周春燕 李凌松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6-480,共5页
目的 :检测骨髓细胞移植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中对细胞保护性蛋白HSP32和HSP70表达水平的影响 ,探讨细胞移植早期改善缺血心脏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直视下心外膜注射 5× 10 6... 目的 :检测骨髓细胞移植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中对细胞保护性蛋白HSP32和HSP70表达水平的影响 ,探讨细胞移植早期改善缺血心脏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直视下心外膜注射 5× 10 6骨髓单个核细胞 ;利用免疫荧光和RT -PCR技术检测HSP32和HSP70在术后 1d、3d、7d和 14d的表达变化和移植细胞的分化情况 ;通过超声心动图分析心脏功能左室射血分数 (EF值 )和缩短分数(FS值 )。结果 :免疫荧光结果显示 ,缺血心肌中HSP32和HSP70的表达在移植组明显增强 ,并表达于部分移植细胞内。RT -PCR结果表明 ,移植组HSP32和HSP70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术后 3d达到高峰 ,比对照组分别增加 5 .0倍和 2 .9倍 (P <0 .0 1)。术后 7d ,移植组EF值和FS值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 (14 %和 2 2 % ,P <0 .0 5 ) ;术后 14d ,可在移植的骨髓细胞中检测到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蛋白的表达 ,EF值和FS值进一步增加。结论 :骨髓细胞移植早期 ,细胞移植能够上调细胞保护性蛋白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移植 急性缺血心肌 HSP32 HSP70 表达 热休克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胚胎胰腺中分离获得巢蛋白表达阳性的细胞 被引量:5
15
作者 夏修金 鲍卫汉 +5 位作者 陈东明 洪天配 郑宗梅 张玲 陆爱丽 王淑玲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 探讨从人胚胎胰腺组织分离巢蛋白 (Nestin)阳性细胞并进行体外传代培养的方法。 方法 取引产的16、18、2 0周人胚胎胰腺组织 ,分离胰岛样细胞簇 (Islet-likecellclusters,ICCs) ,进行体外培养。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 -聚合酶... 目的 探讨从人胚胎胰腺组织分离巢蛋白 (Nestin)阳性细胞并进行体外传代培养的方法。 方法 取引产的16、18、2 0周人胚胎胰腺组织 ,分离胰岛样细胞簇 (Islet-likecellclusters,ICCs) ,进行体外培养。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巢蛋白、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 - 1(Pancreaticandduodenalhomeoboxgene - 1,PDX - 1/IPF - 1)以及胰岛内分泌激素胰岛素和胰升糖素 (Glucagon)的表达。 结果 ICCs经体外培养可获得巢蛋白表达阳性细胞 ,这种细胞可进一步形成球状细胞簇 ,除有巢蛋白阳性细胞外 ,还有PDX - 1、胰岛素和胰升糖素表达阳性的细胞 ,并且细胞可连续传代。结论 从人胚胎胰腺组织中可分离获得巢蛋白表达阳性细胞 ,这种细胞可在体外增殖并有向胰岛内分泌细胞分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胰腺组织 分离 巢蛋白阳性细胞 表达 胰腺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延迟骨髓细胞移植对大鼠心肌细胞bcl-2/bax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东星 刘惠亮 +3 位作者 张永珍 赵蕊 毛节明 周春燕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23-725,共3页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MI)后恢复期延迟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对心肌细胞bcl-2/baxmRNA及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影响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成MI模型。2周后第2次开胸,移植组在心外膜下梗死区...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MI)后恢复期延迟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对心肌细胞bcl-2/baxmRNA及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影响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成MI模型。2周后第2次开胸,移植组在心外膜下梗死区及周边区多点注射BM-MNCs混悬液200μl(5×106个细胞),对照组予等体积PBS液。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蛋白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原位杂交法检测bcl-2、baxmRNA表达变化。结果TUNEL结果显示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在移植组明显低于对照组(4周:0·095±0·017vs0·173±0·018,P<0·05;8周:0·0926±0·014vs0·182±0·015,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移植组Bcl-2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4周:12·66±3·37vs5·68±2·53,P<0·05;8周:13·08±3·09vs5·02±1·91,P<0·05),Bax蛋白表达则低于对照组(4周:11·48±3·13vs20·12±3·91,P<0·05;8周:9·98±3·03vs22·74±3·12,P<0·05)。第4、8周(治疗后第2、6周),移植组baxmRNA积分光密度和阳性面积较第2周降低,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迟至心肌梗死后2周行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对bcl-2、bax表达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移植 心肌梗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对骨髓CD34^+细胞的膜表面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美莉 蔡继业 +4 位作者 杨龙江 孟凡义 王小燕 梁志红 李凌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93-797,共5页
本研究目的是利用原子力显微镜 (atomicforcemicroscope ,AFM)观察骨髓CD3 4 +造血细胞的膜表面超微结构 ,对比正常人与白血病患者CD3 4 +造血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的形态学差异。将免疫磁珠分离仪富集的CD3 4 +细胞滴至新鲜剥离的云母片... 本研究目的是利用原子力显微镜 (atomicforcemicroscope ,AFM)观察骨髓CD3 4 +造血细胞的膜表面超微结构 ,对比正常人与白血病患者CD3 4 +造血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的形态学差异。将免疫磁珠分离仪富集的CD3 4 +细胞滴至新鲜剥离的云母片上 ,在空气中干燥后用AFM进行观察。结果表明 :利用AFM附带软件IP2 .1的线分析及面分析功能 ,得到正常人与白血病患者CD3 4 +造血细胞膜表面结构的几何参数 ,经比较 ,白血病患者CD3 4 +造血细胞的高低差Rp v、均方根粗糙度Rrms、平均粗糙度Ra、平均高度 Z 4个几何参数值均明显大于正常人。结论 :AFM能准确直观地观察到CD3 4 +造血细胞的膜表面超微结构 ,并同时获得其膜表面特征几何参数 ,可为临床白血病的快速诊断、HSPCT移植物筛选和预后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CD34^+细胞 膜表面超微结构 骨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诱导Balb/C小鼠ES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团的形态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美莉 熊轶 +3 位作者 蔡继业 潘运龙 孟凡义 李凌松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7-379,402,共4页
目的体外诱导Balb/C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团,观察细胞表面形态学的变化.方法选用Balb/C小鼠ES细胞,经过拟胚体(EB)发育分化4 d后开始定向诱导培养,不同时间段分别向细胞培养基中添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 目的体外诱导Balb/C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团,观察细胞表面形态学的变化.方法选用Balb/C小鼠ES细胞,经过拟胚体(EB)发育分化4 d后开始定向诱导培养,不同时间段分别向细胞培养基中添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尼克酰胺和N等细胞生长因子,使ES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团.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表达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阳性细胞.原子力显微镜(AFM)原位扫描阳性细胞团.结果EB细胞生长为大小不一、境界清楚的细胞团,细胞团内细胞排列紧密.胰岛B细胞数量多,主要分布在细胞团的中央,边缘少,染色较淡.而表达胰高血糖素的A细胞主要分布在细胞团的边缘,数量相对较少.AFM扫描可见表达胰岛素的阳性细胞团,其表面有很多类似神经纤维束,接成网络状.在细胞质中,还有很多类圆形的颗粒物质,其大小几乎一致,粒径都处于0.5~1.0μm间.结论诱导分化得到的细胞团不仅有形态和功能上的成熟,而且还具备良好的组织结构,为细胞的移植疗法提供了可靠的凭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定向分化 胰岛样细胞团 原子力显微镜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神经前体细胞系向神经元分化
19
作者 白云 林昌盛 +5 位作者 扈启宽 李肖霞 陆爱丽 王淑玲 李凌松 沈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目的 :探讨来源于人胚胎脑室下区 (SVZ)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阳性神经前体细胞系向神经元分化的潜能。方法 :分别采用定量RT PCR、Western印迹分析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被全反式视黄酸诱导前后GFAP阳性神经前体细胞系中神经干细胞和... 目的 :探讨来源于人胚胎脑室下区 (SVZ)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阳性神经前体细胞系向神经元分化的潜能。方法 :分别采用定量RT PCR、Western印迹分析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被全反式视黄酸诱导前后GFAP阳性神经前体细胞系中神经干细胞和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表达量的变化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GFAP阳性神经前体细胞系移植到动物体内后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表达情况。结果 :在体外诱导后 ,GFAP阳性神经前体细胞系中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上升 ,而神经干细胞标志物表达量下降。移植动物体内 ,GFAP阳性神经前体细胞系可分化产生神经元。结论 :GFAP阳性神经前体细胞系在体内外可以向神经元诱导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前体细胞 神经元 细胞分化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系hNPC-TERT体内外D_2受体的表达
20
作者 丁为民 田嘉禾 +3 位作者 杨晓华 白金柱 沈丽 张锦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5-798,共4页
目的验证神经前体细胞系hNPC-TERT移植入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前后多巴胺D2受体的表达。方法免疫荧光定性鉴定体外培养hNPC-TERT的D2受体表达,并进一步应用放射受体分析方法测定hNPC-TERT细胞表达D2受体数量。实验组兔脊髓内移植3×106h... 目的验证神经前体细胞系hNPC-TERT移植入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前后多巴胺D2受体的表达。方法免疫荧光定性鉴定体外培养hNPC-TERT的D2受体表达,并进一步应用放射受体分析方法测定hNPC-TERT细胞表达D2受体数量。实验组兔脊髓内移植3×106hNPC-TERT,对照组动物脊髓内移植同等数量HeLa细胞,移植后第7天,以11C-raclopride为示踪剂,移植动物活体或处死动物剥离出脊髓进行D2受体PET显像,并行移植段脊髓切片免疫荧光染色,验证hNPC-TERT在体内的D2受体表达。结果免疫荧光和放射受体分析显示体外培养hNPC-TERT细胞表面表达大量D2受体(Bmax=8×104)。移植入兔脊髓后,D2受体显像显示移植部位有明显的放射性浓聚,经ROI半定量分析,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017),离体脊髓PET显像、组织免疫荧光进一步证实了活体显像结果。结论神经前体细胞系hNPC-TERT高表达多巴胺D2受体,并且在移植入体内后仍保持该特性,具有移植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等D2受体缺乏性疾病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前体细胞 hNPC-TERT 移植 D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