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现状 被引量:90
1
作者 孙坚 耿春雷 +2 位作者 张作泰 王秀腾 许零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5-109,共5页
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已经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详细介绍了近几年来我国工业固废产生和处理的总体情况;概括与总结了粉煤灰、炉渣、尾矿、副产石膏、赤泥以及煤矸石等几种总产生量较大、品种较为集中的大宗工... 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已经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详细介绍了近几年来我国工业固废产生和处理的总体情况;概括与总结了粉煤灰、炉渣、尾矿、副产石膏、赤泥以及煤矸石等几种总产生量较大、品种较为集中的大宗工业固废的利用现状;同时以煤矸石为例详细介绍了其综合利用概况以及产业化情况,特别是利用其制备高性能混凝土、新型耐火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高值产品将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最后,展望了我国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固废 综合利用 资源化煤 矸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炉复吹与石灰石造渣行为控制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利娜 潘贻芳 +4 位作者 袁章福 李树庆 任茂勇 曾加庆 陈军伟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3期16-21,共6页
为了建立适合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钢)特点的低成本、高效化、稳定性生产洁净钢新工艺体系,进行了转炉复吹与石灰石造渣行为控制技术的研究.分析了石灰石分解特性以及石灰石代替石灰造渣的可行性并进行试验,发现通过石灰... 为了建立适合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钢)特点的低成本、高效化、稳定性生产洁净钢新工艺体系,进行了转炉复吹与石灰石造渣行为控制技术的研究.分析了石灰石分解特性以及石灰石代替石灰造渣的可行性并进行试验,发现通过石灰石直接进入转炉造渣炼钢模式取代传统的"煅烧石灰-造渣炼钢"模式,使煅烧石灰的用量在40-50 kg/t钢基础上,降低煅烧石灰用量高达50%以上;采用CO2代替N2用于转炉溅渣护炉以及复吹转炉底吹CO2进行搅拌和冶炼技术,预计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炼钢 石灰石 造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研究与工程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耿春雷 许零 +4 位作者 陈红岩 张作泰 林翎 王秀腾 於定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73,共4页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由于其高强度、高韧性、低孔隙率和极低渗透性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首先讨论了RPC的设计原理;对比了RPC与其他混凝土结构的力学和耐久性等性能,指出RPC具有突出的优异性能;详细介绍了RPC在预制结构、预应力...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由于其高强度、高韧性、低孔隙率和极低渗透性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首先讨论了RPC的设计原理;对比了RPC与其他混凝土结构的力学和耐久性等性能,指出RPC具有突出的优异性能;详细介绍了RPC在预制结构、预应力结构等领域的工程应用,分析了RPC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在未来的几十年中,RPC将作为高性能的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高强度 高韧性 高耐久性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金烟气微孔陶瓷管膜研制及深度除尘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袁章福 吴燕 +4 位作者 吴湖 徐红艳 周舟 刘绍辉 黄乃乔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3期1-8,共8页
提出了将SiC、Al2O3等原料等静压成型后烧制成多孔陶瓷基体,再通过多次浸浆、干燥达到所需膜厚度后,采用热喷涂制成非对称陶瓷复合膜管的新工艺技术.研发出能够处理高温烟气的微孔陶瓷管复合膜除尘器,应用到冶金高温烟气中进行深度除尘... 提出了将SiC、Al2O3等原料等静压成型后烧制成多孔陶瓷基体,再通过多次浸浆、干燥达到所需膜厚度后,采用热喷涂制成非对称陶瓷复合膜管的新工艺技术.研发出能够处理高温烟气的微孔陶瓷管复合膜除尘器,应用到冶金高温烟气中进行深度除尘和净化.采用了SEM、EDS等手段对多孔陶瓷基体和微孔复合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微孔结构和物理性质.自行设计了一套测定过滤效率的冷态试验装置模型,并通过实验确定了合理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陶瓷管膜 除尘 高温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陶瓷管孔隙率的测定及表面润湿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利娜 徐秉声 +3 位作者 陈军伟 吴燕 徐红艳 袁章福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6期14-20,共7页
采用压汞法对由热压成型法自行制备的微孔陶瓷管孔隙结构进行研究,得到陶瓷管膜的孔隙分布。采用自行研制的三相界面测定仪测量了常见的低温金属锡与刚玉陶瓷管膜在240~640℃内的表观润湿现象,在该温度范围内锡与陶瓷管膜的接触角均大... 采用压汞法对由热压成型法自行制备的微孔陶瓷管孔隙结构进行研究,得到陶瓷管膜的孔隙分布。采用自行研制的三相界面测定仪测量了常见的低温金属锡与刚玉陶瓷管膜在240~640℃内的表观润湿现象,在该温度范围内锡与陶瓷管膜的接触角均大于150°,两者润湿性很差。依据图像处理技术和理论计算,提出一种测量多孔表面液滴渗透速度的方法,推导出液滴向陶瓷管微孔内渗透的速度方程。并以油滴进行实验,实验发现渗透过程中液滴首先会进行铺展,并且一段时间内维持其铺展半径直至最终完全渗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玉陶瓷管膜 孔隙率 润湿性 渗透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