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实验动物福利发展战略与十二五生命科技发展需求及对策的探讨 被引量:13
1
作者 朱德生 曾林 +5 位作者 贺争鸣 庞万勇 吴思奡 尚书江 李慧 孙德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57-60,共4页
实验动物福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实验动物福利法规体系,而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实验动物福利立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是不断出现的与实验动物福利有关的经贸技术壁垒以... 实验动物福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实验动物福利法规体系,而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实验动物福利立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是不断出现的与实验动物福利有关的经贸技术壁垒以及十二五发展的需要使得实验动物福利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福利 五大自由 “3R”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实验动物医学发展简史——对中国实验动物医学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7
2
作者 庞万勇 朱德生 +1 位作者 贺争鸣 赵德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81-86,38,共7页
美国实验动物医学的发展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目前可能代表着世界上该领域的最高水平。本文对其发展史作了简的地回顾,包括生物医学领域对实验动物兽医的需求,实验动物科学领域早期的兽医实践,实验动物医学会的诞生,实验动物医学领域的... 美国实验动物医学的发展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目前可能代表着世界上该领域的最高水平。本文对其发展史作了简的地回顾,包括生物医学领域对实验动物兽医的需求,实验动物科学领域早期的兽医实践,实验动物医学会的诞生,实验动物医学领域的培训、教育和考核等的沿革,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实验动物医学发展的影响等。笔者依据自身的工作实践和中国国情对中国实验动物医学领域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期盼实验动物相关法律法规能更加完善、在兽医教育中适度增加实验动物医学相关内容、加强实验动物医学领军人才的培养、加强实验动物医学界多渠道的交流、增加相关领域科研投入和支持等。中国要站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肩膀上,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实验动物医学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实验动物医学 发展简史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3D技术在动物与人骨骼形态比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庞超楠 石晶 +6 位作者 杨明慧 张悦 赵强 和清源 闫军浩 衣慧灵 韩鸿宾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30-334,共5页
目的应用MSCT-3D显示技术比较正常贵州香猪、Marshall比格犬、恒河猴与人上肢带骨及躯干骨的形态学差异。方法采用MSCT分别对贵州香猪、比格犬和恒河猴进行CT全身扫描并进行图像重建,观察其上肢带骨、躯干骨形态结构与人的异同。结果比... 目的应用MSCT-3D显示技术比较正常贵州香猪、Marshall比格犬、恒河猴与人上肢带骨及躯干骨的形态学差异。方法采用MSCT分别对贵州香猪、比格犬和恒河猴进行CT全身扫描并进行图像重建,观察其上肢带骨、躯干骨形态结构与人的异同。结果比格犬、恒河猴、贵州香猪脊椎骨和肋的基本组成与人相同,脊椎骨由椎体和附件组成,肋骨包括真肋、假肋和浮肋。而脊柱曲度、各段椎骨数目、胸骨结构、肋的数目、胸肋连接、上肢带骨的组成与人不同,恒河猴的脊柱曲度和上肢带骨连接与人相同,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并由锁骨和肩胛骨共同连接自由上肢骨,比格犬和贵州香猪只有颈、胸腰、骶三个生理性弯曲,仅由肩胛骨连接自由上肢骨。结论恒河猴躯干骨和上肢带骨与人有良好的相似性,而比格犬和贵州香猪与人差别较大。MSCT-3D技术为实验动物形态学比较研究提供了一种相对无创、快速、可以在体研究并动态连续观察的科学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解剖学 实验动物 比较研究 计算机断层扫描 骨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鼠群的健康监测管理 被引量:10
4
作者 庞万勇 贺争鸣 +2 位作者 何诚 朱德生 赵德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87-93,共7页
虽然实验鼠种群的总体健康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还是有很多重要的传染性病原体在实验鼠群中流行。实验鼠群的健康状况对于动物福利、科学研究甚或人类健康都很重要。所以必须要对实验鼠群进行健康监测。笔者依据自身的实践和经验,对... 虽然实验鼠种群的总体健康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还是有很多重要的传染性病原体在实验鼠群中流行。实验鼠群的健康状况对于动物福利、科学研究甚或人类健康都很重要。所以必须要对实验鼠群进行健康监测。笔者依据自身的实践和经验,对鼠群健康监测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包括以下的内容:鼠群健康监测的必要性、健康检测规程的建立、哨兵鼠、常用的监测方法、样本采集原则、对检测结果的解读和应对。相信读者在了解这些基本的原理后,能设定出符合自身设施实际的鼠群健康监测计划并逐步在实践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鼠群 健康监测 哨兵鼠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动物CT-SPECT双模态成像系统中CT几何畸变校正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季栖凡 李军 +1 位作者 曹文田 包尚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79-2183,共5页
目的在北京大学医学物理和工程实验室研发的一个基于平板探测器的锥形束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装置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组成的双模态小动物成像系统中,提出一种用于校正机械系统不完善所引起的CT图像几何畸变的新方法。方法... 目的在北京大学医学物理和工程实验室研发的一个基于平板探测器的锥形束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装置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组成的双模态小动物成像系统中,提出一种用于校正机械系统不完善所引起的CT图像几何畸变的新方法。方法为系统建立一个笛卡尔坐标系,用鲍威尔算法对几何畸变参数进行计算。结果选取以平板探测器中心为坐标原点的坐标系统,所有几何参数均在该系统中进行定义,相应的几何畸变参数得到精确计算,基本上消除了几何伪影,经过校正后的重建图像质量有较大改善。结论该方法可有效校正小动物CT-SPECT双模态成像系统中CT图像的几何畸变,也适用于其他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装置,并可作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装置的几何畸变校正和双模态图像配准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平板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尾寒羊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窦新雨 刘宇 +6 位作者 刘啸 祝斌 贾斐 王霖邦 金攻 沈飞 刘晓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50,共12页
目的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对该疾病研究的深入及颈椎内植物的发展,建立颈椎融合动物模型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国内对颈椎融合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估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期为颈椎融... 目的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对该疾病研究的深入及颈椎内植物的发展,建立颈椎融合动物模型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国内对颈椎融合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估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期为颈椎融合相关研究提供完备的动物模型和内植物性能的评估方案。方法选择小尾寒羊,改良术式后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将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椎间融合器(interbody fusion cage,Cage)(对照组)、3D打印钛合金Cage(实验组1)及新方法钛合金Cage(实验组2)分别植入每只羊的不同颈椎节段(C2/3~C4/5),术后行血液学检测、组织病理学分析评估手术恢复情况及材料生物安全性,利用X光、CT、Micro-CT及定量分析、硬组织切片染色、生物力学试验评估内植物的骨长入及骨融合情况。结果绵羊改良术式ACDF模型建立成功,血液学检测重要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均无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内植物生物安全性良好,X光及CT显示内固定位置及椎间融合情况良好,术后3个月及6个月Micro-CT及定量分析表明,与PEEK Cage组相比,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及3D打印钛合金Cage组内部的骨体积/总体积、骨小梁数目显著性升高(P<0.01),骨小梁间距显著性降低(P<0.01),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骨质长入更多(P<0.01),硬组织切片染色表明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及3D打印钛合金Cage组孔隙内有明显骨质长入且较为密实,结合较PEEK Cage组略好,生物力学试验显示,与PEEK Cage组相比,新方法钛合金Cage及3D打印钛合金Cage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颈椎屈伸、侧弯、扭转运动范围(P<0.05),同时增强了颈椎的稳定性,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更有优势(P<0.05)。结论建立绵羊改良术式ACDF模型后,利用合理有效的评估方法,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同时说明3种材料的Cage均显示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新方法钛合金Cage及3D打印钛合金Cage较PEEK Cage的骨长入及骨融合性能更强,可增强颈椎的稳定性,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 绵羊模型 椎间融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溶血性弧菌鞭毛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活性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张蕾 张西萌 +5 位作者 张海予 魏海燕 马丹 刘雪松 曹栋 曾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34-738,共5页
目的制备副溶血性弧菌鞭毛蛋白单克隆抗体(mAb)并建立双抗夹心ELISA。方法采用差速离心法提取副溶血性弧菌ATCC 17802菌株的鞭毛蛋白,并以此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抗血清效价达到1∶32 000时,取脾细胞与生长良好的对数期Sp2/0骨髓瘤细... 目的制备副溶血性弧菌鞭毛蛋白单克隆抗体(mAb)并建立双抗夹心ELISA。方法采用差速离心法提取副溶血性弧菌ATCC 17802菌株的鞭毛蛋白,并以此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抗血清效价达到1∶32 000时,取脾细胞与生长良好的对数期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多次克隆化培养后获得杂交瘤细胞株并制备腹水,纯化后得到抗体。结果获得6株持续、稳定分泌抗副溶血性弧菌鞭毛蛋白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VpNo.1~VpNo.6,抗体效价高达1∶2×106。对抗体进行了Ig类和亚类检测以及Western blot法鉴定,其Ig亚类依次为IgG1、IgG1、IgM、IgG1、IgG2a和IgM。SDS-PAGE结果显示,提取出的鞭毛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为42 000并且纯度较高。采用VpNo.6抗体建立了副溶血性弧菌双抗夹心ELISA,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达到103CFU/mL菌液,通过采用134株副溶血性弧菌和74株非副溶血性弧菌进行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134株副溶血性弧菌呈阳性反应,74株非副溶血性弧菌呈阴性反应,VpNo.6抗体具有非常好的特异性。在基质添加试验中,最低检出限为21 CFU/g样品。结论成功制备了副溶血性弧菌鞭毛蛋白mAb,并将其应用于双抗夹心ELISA,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达到1×103CFU/mL菌液,与所测试的非副溶血性弧菌没有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鞭毛蛋白 单克隆抗体 双抗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和饮食干预对肥胖小鼠Visfatin水平的影响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付鹏宇 龚丽景 +2 位作者 赵林青 刘庆春 李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和饮食干预对肥胖小鼠血清Visfatin和内脏脂肪、肝脏组织Visfatin mRNA水平的影响,及其与氧化应激(OS)的关系。方法: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普通膳食对照组(ND组)10只,高脂饮食组(HD组)30只。建立肥胖模型后,再将HD...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和饮食干预对肥胖小鼠血清Visfatin和内脏脂肪、肝脏组织Visfatin mRNA水平的影响,及其与氧化应激(OS)的关系。方法: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普通膳食对照组(ND组)10只,高脂饮食组(HD组)30只。建立肥胖模型后,再将HD组随机分为:高脂肥胖对照组(OB组)、高脂转普通膳食组(HTN组)、高脂膳食+有氧运动组(EH组),各10只,继续喂养8周后,测定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O),内脏脂肪和肝脏中Visfatin mRNA的水平及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及Visfatin的含量。结果:(1)HD组的TG、CHO及血清Visfatin、肝脏Visfatin mRNA水平均高于ND组,内脏脂肪Visfatin mRNA水平较ND组降低;(2)HTN组的内脏脂肪和肝脏Visfatin mRNA水平较OB组下降;EH组血清Visfatin和肝脏Visfatin mRNA水平较OB组下降,内脏脂肪Visfatin mRNA水平升高;(3)EH组血清T-SOD及GSH-px水平上升,MDA水平下降;(4)血清SOD和Visfatin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且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5、0.627、0.520,P<0.05)。结论:有氧运动和饮食干预可降低肥胖机体血清的Visfatin及肝脏Visfatin mRNA水平,降低肥胖机体的OS水平,并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减少了肥胖对机体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VISFATIN 氧化应激 饮食控制 有氧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动态血压变化与心脏的组织学改变 被引量:6
9
作者 田永路 李艳丽 +3 位作者 李军 刘敬浩 白慧称 朱德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64-167,I0011,共5页
目的测量不同周龄自发性高血压(SHR)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心率、血流量及血流速,为SHR及有关高血压方面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参考。方法采用CODATM无创血压仪,测量34只8~15周龄SHR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心率、血流量及血... 目的测量不同周龄自发性高血压(SHR)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心率、血流量及血流速,为SHR及有关高血压方面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参考。方法采用CODATM无创血压仪,测量34只8~15周龄SHR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心率、血流量及血流速。在最后一周测量完血压值后,采用45mg/kg的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动物,进行处死。采取胸主动脉、肺、肾、心脏和大脑,经10%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常规脱水,包埋,切片,进行HE染色。结果8~15周龄SHR的收缩压和心率值在各周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舒张压的比较中,第8周与第15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平均压的比较中,第8周与第15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组织学观察中,40%的心肌细胞变性。结论SHR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平均压随周龄的增加均有上升的趋势。而心率、血流速及血流量均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在各周存在一定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高血压 血压参数 体积压力传感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病毒siRNA载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中华 朱德生 +1 位作者 李军 黄展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10-914,共5页
研发siRNA类药物成为人类未来药物的主攻方向之一。然而,siRNA自身的不稳定性以及体内复杂的环境限制了siRNA在体内安全有效的递送。因此,siRNA需要借助特定的载体才能发挥生物学效应。该文综述了非病毒类载体在提高siRNA体内递送效率... 研发siRNA类药物成为人类未来药物的主攻方向之一。然而,siRNA自身的不稳定性以及体内复杂的环境限制了siRNA在体内安全有效的递送。因此,siRNA需要借助特定的载体才能发挥生物学效应。该文综述了非病毒类载体在提高siRNA体内递送效率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NA 递送 载体 脂质体 聚合物 细胞穿透肽 适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膳食对小鼠生化及病理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白慧称 李军 +2 位作者 刘敬浩 田永路 朱德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1-45,I0003,共6页
目的高脂膳食对机体血液、组织匀浆中各种生化指标的影响,尤其是对胆固醇等脂质代谢的影响,为研究高胆固醇引起的心血管等疾病建立模型。方法将C57BL/6 j小鼠63只随机分为2组。普食组(用普通饲料饲喂)12只,雌雄各6只,高脂组(用高脂饲料... 目的高脂膳食对机体血液、组织匀浆中各种生化指标的影响,尤其是对胆固醇等脂质代谢的影响,为研究高胆固醇引起的心血管等疾病建立模型。方法将C57BL/6 j小鼠63只随机分为2组。普食组(用普通饲料饲喂)12只,雌雄各6只,高脂组(用高脂饲料饲喂)51只,雌26只、雄25只。单笼饲喂,饲喂期为67 d。观察动物体重、摄食量、比较血液以及肝、肾组织匀浆中有关脂类代谢和抗氧化方面的生化指标以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高脂组血液中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高于普食组(P<0.05);高脂组肝、肾脏组织匀浆中T-AOC、CuZn-SOD、SOD、AKP、NOS、MDA的水平与普食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与普食组相比,雄性小鼠摄食量差异显著(P<0.05)、体重差异不显著;病理观察可见高脂组中肝细胞空泡变性。结论通过高脂膳食成功的建立了高胆固醇血症模型,该模型有可能在胆固醇浓度升高引起的脂质代谢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的研究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膳食 胆固醇 血液生化 组织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灌胃大豆肽后各组织ACE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飞 于婷婷 +1 位作者 李军 白慧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6-218,共3页
利用体外ACE酶抑制实验筛选获得的自制大豆肽灌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经过8周灌胃后,测定大鼠的胸主动脉、肺、肾、心脏、大脑和血清各组织ACE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灌胃大豆肽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其胸主动脉、肺、肾、大脑和血清的ACE... 利用体外ACE酶抑制实验筛选获得的自制大豆肽灌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经过8周灌胃后,测定大鼠的胸主动脉、肺、肾、心脏、大脑和血清各组织ACE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灌胃大豆肽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其胸主动脉、肺、肾、大脑和血清的ACE酶活性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且对肾脏组织的ACE酶活力呈剂量依赖性,大豆肽剂量越高,酶活力越低。但对心脏的ACE酶活力没有抑制作用。说明灌胃自制大豆肽对大鼠的肺、肾、大脑等组织中的ACE酶的表达或激活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作用机制和途径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肽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组织 ACE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3-肌酸稀释法在小鼠骨骼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月兵 夏靖媛 +3 位作者 罗夏炯 李军 王英 刘庆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8-632,共5页
目的探讨能否利用D3-肌酸稀释法检测小鼠骨骼肌质量,为小鼠骨骼肌质量检测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选择4周龄、10周龄和13月龄的清洁级雄性C57BL/6小鼠各10只,经Echo MRITM小动物体成分分析仪检测体成分后单次给予D3-肌酸(2mg/kg)灌胃,于24、... 目的探讨能否利用D3-肌酸稀释法检测小鼠骨骼肌质量,为小鼠骨骼肌质量检测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选择4周龄、10周龄和13月龄的清洁级雄性C57BL/6小鼠各10只,经Echo MRITM小动物体成分分析仪检测体成分后单次给予D3-肌酸(2mg/kg)灌胃,于24、48h和72h收集小鼠尿液,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尿液中D3-肌酸和D3-肌酐的含量,计算肌酸池大小,并对其与Echo MRITM检测的瘦体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cho MRITM测量的瘦体重及D3-肌酸稀释法得出的肌酸池均为老年鼠>成年鼠>幼年鼠。相关性分析显示,D3-肌酸稀释法计算得出的总体肌酸池与Echo MRITM测量的瘦体重呈显著正相关(r=0.687,P=0.000)。结论 D3-肌酐稀释法可用于检测小鼠骨骼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3-肌酸 骨骼肌 肌酸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尔基体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发育进程的影响
14
作者 石童 牛蕾 朱德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76-79,F0003,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高尔基体在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发育进程中的作用。方法布雷菲德菌素A(Brefeldin A,BFA)处理小鼠未成熟/成熟卵母细胞,利用特异性标记物β-COP标记高尔基体,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FA处理对高尔基体产生的影响;同时,观察并... 目的初步探讨高尔基体在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发育进程中的作用。方法布雷菲德菌素A(Brefeldin A,BFA)处理小鼠未成熟/成熟卵母细胞,利用特异性标记物β-COP标记高尔基体,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FA处理对高尔基体产生的影响;同时,观察并比较不同处理组小鼠未成熟/成熟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孤雌激活率、体外受精率及2-细胞率。结果GV期卵母细胞经BFA处理后,高尔基体的形态和分布发生明显改变,其体外成熟率(2.5%)与对照组(70.4%)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01);洗掉BFA后,其体外成熟率(67.2%)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成熟卵母细胞经BFA处理后,其体外受精率及2-细胞率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正常进行需要高尔基体主导的膜运输,而体外受精和受精卵卵裂过程中不需要功能性的高尔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高尔基体 布雷菲德菌素A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菌sapC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莉 程如楠 +5 位作者 武周慧 王家伟 王瑜 张永红 吴清民 王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82-2289,共8页
旨在研究鼠伤寒沙门菌ABC转运膜蛋白SapC在沙门菌致病机制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λ-Red重组技术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sapC基因缺失突变株SMΔsapC,对其进行生长特性、酸性应激试验、多黏菌素B敏感性试验、生物被膜检测、胞内存活和小鼠体... 旨在研究鼠伤寒沙门菌ABC转运膜蛋白SapC在沙门菌致病机制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λ-Red重组技术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sapC基因缺失突变株SMΔsapC,对其进行生长特性、酸性应激试验、多黏菌素B敏感性试验、生物被膜检测、胞内存活和小鼠体内毒力试验。结果显示,基因缺失株SMΔsapC与亲本菌株和互补菌株相比,其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异;在酸应激条件下,SMΔsapC存活率显著低于亲本菌株;sapC基因缺失降低了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同时,SMΔsapC基因缺失株在鼠源巨噬细胞内的增殖能力和小鼠体内的毒力显著低于亲本菌株。研究表明,sapC基因影响鼠伤寒沙门菌的抗酸能力、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从而影响沙门菌在体内外的毒力。本研究为进一步阐释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同源重组 sapC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弓缩窄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
16
作者 周仙杰 龚丽景 +2 位作者 李军 刘庆春 朱德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08-812,共5页
目的研究主动脉弓缩窄模型(TAC)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为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寻找新靶点。方法1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组)和主动脉弓缩窄组(TN组),每组6只。TN组采用微创手术将小鼠主动脉结扎缩窄到适宜程度,N组除不结扎外其... 目的研究主动脉弓缩窄模型(TAC)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为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寻找新靶点。方法1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组)和主动脉弓缩窄组(TN组),每组6只。TN组采用微创手术将小鼠主动脉结扎缩窄到适宜程度,N组除不结扎外其他操作与TN组相同。获取处理后22d小鼠粪便样本,通过16S r DNA测序检测其微生物组成,应用微生物生态学定量观察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与N组比较,TN组小鼠粪便样本吉氏副拟杆菌属丰度增加,乳杆菌科、乳杆菌属和耳蜗形梭菌丰度降低。结论主动脉弓缩窄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发生改变。肠道菌群可能是一种潜在的预防或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缩窄 肠道菌群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性生殖细胞特异性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小鼠的繁殖及其表型鉴定
17
作者 王志茹 李军 +2 位作者 刘晓梅 吴红联 朱德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32,I0010,I0011,共6页
目的繁殖雄性生殖细胞特异性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小鼠,为进行小鼠生殖系统毒性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方法将Ddx4-cre转基因雄鼠与Rosa26mT/mG转基因雌鼠交配,产生子代动物,利用分子生物学、组织病理学及活... 目的繁殖雄性生殖细胞特异性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小鼠,为进行小鼠生殖系统毒性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方法将Ddx4-cre转基因雄鼠与Rosa26mT/mG转基因雌鼠交配,产生子代动物,利用分子生物学、组织病理学及活体成像等技术,分别从分子、细胞和组织水平对子代及其亲代小鼠进行表型鉴定。结果 PCR结果表明在子代小鼠的睾丸组织中发生了Cre酶介导的特异性基因重组;活体成像可以看到在F1代小鼠的睾丸组织中具有GFP的表达;睾丸冰冻切片及精子荧光观察显示GFP主要表达于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中。结论雄性生殖细胞特异性表达GFP小鼠繁殖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特异性 基因重组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菌mgtC基因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莉 武周慧 +3 位作者 程如楠 王家伟 吴清民 王真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66-71,共6页
【目的】为沙门菌致病机制的全面阐释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mgtC基因缺失突变株SM△mgtC,对其进行生长特性、酸性应激、多粘菌素B敏感性、生物被膜检测、细胞感染和小鼠体内毒力试验,分析mgt... 【目的】为沙门菌致病机制的全面阐释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mgtC基因缺失突变株SM△mgtC,对其进行生长特性、酸性应激、多粘菌素B敏感性、生物被膜检测、细胞感染和小鼠体内毒力试验,分析mgtC基因在鼠伤寒沙门菌致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结果】基因缺失株SM△mgtC与亲本菌株和回补菌株相比,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异,mgtC基因缺失不影响沙门菌的生长特性;在酸应激和多粘菌素B作用条件下,SM△mgtC存活率显著低于亲本菌株,且mgtC基因缺失降低了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基因缺失株SM△mgtC失去在鼠源巨噬细胞内大量增殖的能力,同时SM△mgtC在小鼠体内的毒力也显著低于亲本菌株。【结论】mgtC基因通过影响鼠伤寒沙门菌的抗酸能力、多粘菌素B耐受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从而影响沙门菌在体内、外的毒力。本研究为进一步阐释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重组技术 mgtC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鼷鼠肉螨的形态学观察和分子鉴定
19
作者 刘馨 田永路 +2 位作者 王海良 李夏莹 潘保良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61,共5页
本试验旨在对患病小鼠感染的螨进行鉴别诊断,首先,使用透明胶纸法和被毛采集法在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鉴定,初步确定螨的种类;随后,选定螨18S rRNA基因,建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快速检测方法,并进行测序比对分析,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 本试验旨在对患病小鼠感染的螨进行鉴别诊断,首先,使用透明胶纸法和被毛采集法在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鉴定,初步确定螨的种类;随后,选定螨18S rRNA基因,建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快速检测方法,并进行测序比对分析,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确认螨的种类。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小鼠感染的螨呈白色,长椭圆形,中央稍宽,前后两端稍窄,有4对足;在螨体后3对足之间有特征性的突起;尾端的尾乳突有2根特征性的后端毛,初步鉴定为鼷鼠肉螨。PCR扩增虫体18S rRNA基因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分离螨与鼷鼠肉螨的18S rRNA基因序列核苷酸相似性达98.68%。直接镜检结合PCR检测结果,表明患病小鼠感染了鼷鼠肉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鼷鼠肉螨 形态 分子鉴定 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