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埃及看中东变局
被引量:
10
1
作者
吴冰冰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1年第5期20-26,共7页
埃及局势变化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三个方面。穆巴拉克时期的专制统治受到全球化的挑战;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的严重失业和贫困问题,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输入型通货膨胀而加剧;长期的亲美、亲以外交引发民众不满和...
埃及局势变化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三个方面。穆巴拉克时期的专制统治受到全球化的挑战;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的严重失业和贫困问题,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输入型通货膨胀而加剧;长期的亲美、亲以外交引发民众不满和街头抗议。埃及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探索综合发展模式、建立稳定持久的政治体制,这意味着变局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埃及在外交上将采取更为独立自主和中立的立场,与土耳其等国组成中立阵营。亲美、反美、中立三个阵营并立,伊朗模式和土耳其模式相互竞争,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削弱,中东变局将催生新的战略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变局
北非
美国中东政策
战略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什叶派集体认同与黎巴嫩民族国家构建
被引量:
4
2
作者
吴冰冰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9年第3期24-31,共8页
19世纪中叶以来,现代黎巴嫩民族国家逐渐形成。黎马龙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接受了以黎巴嫩为"永恒祖国"的原则,并将之作为构建黎巴嫩民族国家的基础。但黎什叶派传统的以封建家族首领为核心的教派认同,在经历了阿拉伯民族主...
19世纪中叶以来,现代黎巴嫩民族国家逐渐形成。黎马龙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接受了以黎巴嫩为"永恒祖国"的原则,并将之作为构建黎巴嫩民族国家的基础。但黎什叶派传统的以封建家族首领为核心的教派认同,在经历了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挑战后,转变为以什叶派政治组织和民兵武装为基础的新什叶派教派认同。这种集体认同所具有的亲伊朗和叙利亚的属性,对构建黎巴嫩民族国家形成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巴嫩
什叶派
集体认同
民族国家构建
真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东地区清真寺功能的演变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冰冰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8年第5期55-61,共7页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最重要的建筑物,其功能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演变。中古时期的清真寺以宗教功能为基础,兼具社会、政治和文化功能,在穆斯林生活中占据核心地位;近代以来,清真寺保持和加强民族认同以及提供情感依托和社会支持的功能得到强...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最重要的建筑物,其功能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演变。中古时期的清真寺以宗教功能为基础,兼具社会、政治和文化功能,在穆斯林生活中占据核心地位;近代以来,清真寺保持和加强民族认同以及提供情感依托和社会支持的功能得到强化,大众动员功能逐渐增强。这些功能在全球化时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球化引起的伊斯兰国家民族认同危机、经济结构面临调整、人口跨国流动增加等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真寺
社会功能
民族认同
全球化
伊斯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家建构视域下伊拉克库尔德民族主义的演变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睿恒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7-96,159,共21页
2017年9月伊拉克库尔德地区举行的独立公投表明,具有独立倾向的库尔德民族主义已经成为当前伊拉克库尔德社会内部显著的政治思潮。然而,这并非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它本质上是现代伊拉克国家能力的失效,以及随之带来的畸形的伊拉克现...
2017年9月伊拉克库尔德地区举行的独立公投表明,具有独立倾向的库尔德民族主义已经成为当前伊拉克库尔德社会内部显著的政治思潮。然而,这并非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它本质上是现代伊拉克国家能力的失效,以及随之带来的畸形的伊拉克现代国家建构进程的产物。因此,只有从现代国家建构的视域出发,才能理解伊拉克库尔德民族主义作为奥斯曼帝国遗产的起源背景,以伊拉克现代国家结构作为发展框架的基本前提,以及集体惩罚措施"安法尔行动"和1991年后库尔德人自治实践所激化的历史转折,进而把握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拉克
国家建构
库尔德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冷战后美国单极霸权塑造中的伊拉克问题(1991~2003)
5
作者
李睿恒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128,158,共26页
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对伊拉克的战略重心开始向地区其他国家或域外转移,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伊拉克作为冷战后美国塑造单极霸权道路上的首个拦路者和挑战者,其所具有的现实启示意义不应以时间的推移而被忽略。一方面,伊拉克是冷战...
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对伊拉克的战略重心开始向地区其他国家或域外转移,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伊拉克作为冷战后美国塑造单极霸权道路上的首个拦路者和挑战者,其所具有的现实启示意义不应以时间的推移而被忽略。一方面,伊拉克是冷战后美国集中践行各类遏制与干涉手段的试验场,在美国持续塑造和护持其单极霸权地位的后期过程中,其构成了美国遏制与干涉其他国家的一个重要参考和经验来源。另一方面,伊拉克为突破美国封锁开展的外交博弈,与美国的霸权塑造形成不对称优势,深刻地影响了该进程的演变。1991~2003年期间的伊拉克构成了一面棱镜,它能从多个维度对冷战后美国塑造单极霸权的进程形成折射,对学界深化理解美国的霸权及后冷战世界格局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
伊拉克
单极霸权
中东政策
不对称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埃及看中东变局
被引量:
10
1
作者
吴冰冰
机构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化系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1年第5期20-26,共7页
文摘
埃及局势变化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三个方面。穆巴拉克时期的专制统治受到全球化的挑战;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的严重失业和贫困问题,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输入型通货膨胀而加剧;长期的亲美、亲以外交引发民众不满和街头抗议。埃及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探索综合发展模式、建立稳定持久的政治体制,这意味着变局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埃及在外交上将采取更为独立自主和中立的立场,与土耳其等国组成中立阵营。亲美、反美、中立三个阵营并立,伊朗模式和土耳其模式相互竞争,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削弱,中东变局将催生新的战略格局。
关键词
中东变局
北非
美国中东政策
战略格局
Keywords
Middle East Change
North Africa
U.S. Middle East Policy
Strategic Pattern
分类号
D371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什叶派集体认同与黎巴嫩民族国家构建
被引量:
4
2
作者
吴冰冰
机构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化系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9年第3期24-31,共8页
文摘
19世纪中叶以来,现代黎巴嫩民族国家逐渐形成。黎马龙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接受了以黎巴嫩为"永恒祖国"的原则,并将之作为构建黎巴嫩民族国家的基础。但黎什叶派传统的以封建家族首领为核心的教派认同,在经历了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挑战后,转变为以什叶派政治组织和民兵武装为基础的新什叶派教派认同。这种集体认同所具有的亲伊朗和叙利亚的属性,对构建黎巴嫩民族国家形成挑战。
关键词
黎巴嫩
什叶派
集体认同
民族国家构建
真主党
Keywords
Lebanon
Shi'ism
Collective Identity
Nation-state Construction
Hezbollah
分类号
D371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东地区清真寺功能的演变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冰冰
机构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化系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8年第5期55-61,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中东国家的清真寺社会功能研究"(06JJDGJW00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最重要的建筑物,其功能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演变。中古时期的清真寺以宗教功能为基础,兼具社会、政治和文化功能,在穆斯林生活中占据核心地位;近代以来,清真寺保持和加强民族认同以及提供情感依托和社会支持的功能得到强化,大众动员功能逐渐增强。这些功能在全球化时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球化引起的伊斯兰国家民族认同危机、经济结构面临调整、人口跨国流动增加等压力。
关键词
清真寺
社会功能
民族认同
全球化
伊斯兰文化
Keywords
Mosque
Social Function
National Identity
Globalization
Islamic Culture
分类号
G11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家建构视域下伊拉克库尔德民族主义的演变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睿恒
机构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化系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7-96,159,共21页
基金
2021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0批面上资助项目(2021M70026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2017年9月伊拉克库尔德地区举行的独立公投表明,具有独立倾向的库尔德民族主义已经成为当前伊拉克库尔德社会内部显著的政治思潮。然而,这并非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它本质上是现代伊拉克国家能力的失效,以及随之带来的畸形的伊拉克现代国家建构进程的产物。因此,只有从现代国家建构的视域出发,才能理解伊拉克库尔德民族主义作为奥斯曼帝国遗产的起源背景,以伊拉克现代国家结构作为发展框架的基本前提,以及集体惩罚措施"安法尔行动"和1991年后库尔德人自治实践所激化的历史转折,进而把握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限度。
关键词
伊拉克
国家建构
库尔德民族主义
Keywords
Iraq
State Building
Kurdish Nationalism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冷战后美国单极霸权塑造中的伊拉克问题(1991~2003)
5
作者
李睿恒
机构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化系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128,158,共26页
基金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22FYB03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对伊拉克的战略重心开始向地区其他国家或域外转移,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伊拉克作为冷战后美国塑造单极霸权道路上的首个拦路者和挑战者,其所具有的现实启示意义不应以时间的推移而被忽略。一方面,伊拉克是冷战后美国集中践行各类遏制与干涉手段的试验场,在美国持续塑造和护持其单极霸权地位的后期过程中,其构成了美国遏制与干涉其他国家的一个重要参考和经验来源。另一方面,伊拉克为突破美国封锁开展的外交博弈,与美国的霸权塑造形成不对称优势,深刻地影响了该进程的演变。1991~2003年期间的伊拉克构成了一面棱镜,它能从多个维度对冷战后美国塑造单极霸权的进程形成折射,对学界深化理解美国的霸权及后冷战世界格局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美国外交
伊拉克
单极霸权
中东政策
不对称博弈
Keywords
U.S.Diplomacy
Iraq
Unipolar Hegemony
Middle East Policy
Asymmetrical Game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埃及看中东变局
吴冰冰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什叶派集体认同与黎巴嫩民族国家构建
吴冰冰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东地区清真寺功能的演变
吴冰冰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国家建构视域下伊拉克库尔德民族主义的演变
李睿恒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冷战后美国单极霸权塑造中的伊拉克问题(1991~2003)
李睿恒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