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唾液外泌体内蛋白标志物的筛选及功能分析
1
作者
杨丛艺
郑小雯
+4 位作者
陈静宜
徐俊
陈峰
陈扬
陈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5-902,共8页
目的:筛选可能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密切相关的蛋白标志物,探索UC患者唾液外泌体特异性高表达蛋白的功能及在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共招募初诊初治活动期UC患者37例,...
目的:筛选可能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密切相关的蛋白标志物,探索UC患者唾液外泌体特异性高表达蛋白的功能及在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共招募初诊初治活动期UC患者37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志愿者10人,收集全部受试者唾液后分别提取唾液外泌体,用于Shotgun质谱分析及后续实验,寻找UC组和HC组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利用DAVID工具对差异表达蛋白的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体外实验将UC组与HC组唾液外泌体分别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检测细胞CD80^(+)、CD86^(+)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分泌水平。结果:UC组与HC组唾液外泌体中共表达的蛋白质有259种,其中11种蛋白质在UC组中高表达,包括PDIA4、A2M、EEF2、C3、PSMA2、PSMB6、PSMA1、IGHG1、IGHG3、IGHG4、SERPING1,4种蛋白质在UC组中低表达,包括TCN1、SLPI、CTSZ、TFF3,将这15种蛋白质与仅存在于UC患者中的129种特异蛋白质,以及仅存在于HC组中的69种特异蛋白质共同进行GO/KEGG功能学分析,发现UC组唾液外泌体中蛋白酶体相关蛋白PSMA1、PSMA2、PSMB6表达升高,以及补体级联通路中多种关键分子(如C3等)表达上调。体外共培养实验发现,与HC组相比,活动期UC患者唾液外泌体可以通过促进巨噬细胞向M1型转化并分泌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发挥促炎作用。结论:UC患者唾液外泌体可能具有促进炎症的功能,对UC患者及健康对照志愿者唾液外泌体内蛋白质进行分析,发现在两组共表达的蛋白质中有15种蛋白质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UC组高表达的C3、PSMA2、PSMB6、PSMA1主要与免疫及炎症反应相关,提示UC患者唾液外泌体中特异性高表达的蛋白质有作为UC诊断疾病标志物的潜力,并可能在UC的发病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唾液外泌体
生物标志物
肠道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唾液外泌体内蛋白标志物的筛选及功能分析
1
作者
杨丛艺
郑小雯
陈静宜
徐俊
陈峰
陈扬
陈宁
机构
北京大学
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北京大学
口腔
医学院
·口腔医院
中心
实验室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5-90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056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A0507102)
+1 种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发2020-2Z-40813)
北京大学医学部国际合作基金(BMU2020KCL003)。
文摘
目的:筛选可能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密切相关的蛋白标志物,探索UC患者唾液外泌体特异性高表达蛋白的功能及在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共招募初诊初治活动期UC患者37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志愿者10人,收集全部受试者唾液后分别提取唾液外泌体,用于Shotgun质谱分析及后续实验,寻找UC组和HC组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利用DAVID工具对差异表达蛋白的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体外实验将UC组与HC组唾液外泌体分别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检测细胞CD80^(+)、CD86^(+)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分泌水平。结果:UC组与HC组唾液外泌体中共表达的蛋白质有259种,其中11种蛋白质在UC组中高表达,包括PDIA4、A2M、EEF2、C3、PSMA2、PSMB6、PSMA1、IGHG1、IGHG3、IGHG4、SERPING1,4种蛋白质在UC组中低表达,包括TCN1、SLPI、CTSZ、TFF3,将这15种蛋白质与仅存在于UC患者中的129种特异蛋白质,以及仅存在于HC组中的69种特异蛋白质共同进行GO/KEGG功能学分析,发现UC组唾液外泌体中蛋白酶体相关蛋白PSMA1、PSMA2、PSMB6表达升高,以及补体级联通路中多种关键分子(如C3等)表达上调。体外共培养实验发现,与HC组相比,活动期UC患者唾液外泌体可以通过促进巨噬细胞向M1型转化并分泌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发挥促炎作用。结论:UC患者唾液外泌体可能具有促进炎症的功能,对UC患者及健康对照志愿者唾液外泌体内蛋白质进行分析,发现在两组共表达的蛋白质中有15种蛋白质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UC组高表达的C3、PSMA2、PSMB6、PSMA1主要与免疫及炎症反应相关,提示UC患者唾液外泌体中特异性高表达的蛋白质有作为UC诊断疾病标志物的潜力,并可能在UC的发病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唾液外泌体
生物标志物
肠道免疫
Keywords
Ulcerative colitis
Salivary exosomes
Biomarker
Gut immunity
分类号
R574.6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唾液外泌体内蛋白标志物的筛选及功能分析
杨丛艺
郑小雯
陈静宜
徐俊
陈峰
陈扬
陈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