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粘连蛋白在小鼠胚胎早期发育期间的表达与分布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英 吕丹瑜 杨京京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 :研究发育不同阶段早期小鼠胚胎中层粘连蛋白 (laminin ,LN)的表达与分布变化 ,以进一步探讨LN与胚胎细胞分化及着床的关系。方法 :取植入前发育不同阶段的单个小鼠胚卵 ,应用免疫荧光间接法和酶免疫组织化学ABC等方法观察早期胚胎... 目的 :研究发育不同阶段早期小鼠胚胎中层粘连蛋白 (laminin ,LN)的表达与分布变化 ,以进一步探讨LN与胚胎细胞分化及着床的关系。方法 :取植入前发育不同阶段的单个小鼠胚卵 ,应用免疫荧光间接法和酶免疫组织化学ABC等方法观察早期胚胎中LN的表达时间、强弱及分布状况。结果 :从原核期、Ⅱ细胞期至Ⅷ细胞期胚 ,卵裂球内均可见LN强免疫荧光或棕色LN阳性反应颗粒 ,卵裂球外间质中LN则为阴性反应。到桑椹胚期 ,卵裂球内及间质中同时出现LN阳性反应物质。早期胚泡中LN主要分布在内细胞团 ,滋养层细胞间质中也有分布。晚期胚泡滋养层细胞内LN表达增强 ,细胞间质中转为阴性 ,近内细胞团侧的滋养层与内细胞团处 ,均表达出LN强阳性反应。结论 :早期小鼠胚胎的卵裂球中含有LN ;桑椹胚期LN在细胞间质中出现 ;胚泡侵入子宫内膜期间近内细胞团侧的滋养层细胞及内细胞团中的LN含量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粘连蛋白 代谢 胚胎 生长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在人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徐立新 冯捷 +4 位作者 唐军民 钱和年 唐岩 姚煜 李枫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496-499,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 ,MHC)在人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阳性细胞数和表达强度 ,了解卵巢上皮癌局部微环境的免疫状态 ,探讨MHC与卵巢上皮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为临床进行卵巢癌的生物治疗... 目的 :通过观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 ,MHC)在人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阳性细胞数和表达强度 ,了解卵巢上皮癌局部微环境的免疫状态 ,探讨MHC与卵巢上皮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为临床进行卵巢癌的生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像分析。结果 :在卵巢上皮癌中 ,HLA I+细胞数量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较明显减少 (P <0 .0 5 ) ,并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相关 ,而表达强度虽亦降低 ,但差异未见显著性 ;同时 ,HLA DR+细胞数量增多 ,表达强度增强 ,且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 5 )。结论 :人卵巢上皮癌局部微环境中MHC表达的变化在机体自身抗卵巢肿瘤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卵巢上皮癌 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参与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郑翊君 刘怀存 王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9-97,共9页
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CIPNP)是以铂类和紫杉烷类为代表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使用有神经毒性化疗药物后30%~40%的病人会出现CIPNP,进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在引起CIPNP的... 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CIPNP)是以铂类和紫杉烷类为代表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使用有神经毒性化疗药物后30%~40%的病人会出现CIPNP,进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在引起CIPNP的诸多可能机制中,单核/巨噬细胞的作用在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与之相关的受体、细胞因子和细胞分泌物都可能参与CIPNP的发生。本文从巨噬细胞表面受体的异常活化、免疫细胞的迁移和免疫活性物质的分泌几个角度总结并讨论了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在CIPNP中已知的可能作用机制及最新进展,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下游通路和开发靶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趋化因子 补体 神经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4在阿尔兹海默病脑组织间液引流改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娥 张艺璇 +4 位作者 孙琳琳 滕泽 王艾博 韩鸿宾 闫军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示踪剂钆喷酸葡胺(gadolinium-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cetic acid,Gd-DTPA)在脑组织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ECS)内扩散的特征,反映大鼠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示踪剂钆喷酸葡胺(gadolinium-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cetic acid,Gd-DTPA)在脑组织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ECS)内扩散的特征,反映大鼠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脑组织间液(interstitial fluid,ISF)引流的改变及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在AD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野生型SD大鼠(300~350 g)和Aqp4基因敲除(Aqp4-/-)SD大鼠(300~350 g)分别分为Sham组(10只)、AD组(10只)、Aqp4-/--Sham组(10只)、Aqp4-/--AD组(10只)。Sham组和Aqp4-/--Sham组连续6周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AD组和Aqp4-/--AD组连续6周每天腹腔注射D-半乳糖。将示踪剂Gd-DTPA(10 mmol/L,2μL)注射到大鼠海马区,分别于0.5 h、1 h、1.5 h、2 h、3 h进行MRI扫描,观察示踪剂在海马区的动态分布,并测量示踪剂的扩散速率D*值、清除速率k'值和半衰期t1/2值。结果:Sham组示踪剂在ECS内的扩散率D*值为(2.66±0.36)×10^(-6)mm^2/s,AD组D*值(2.72±0.62)×10^(-6)mm^2/s,Aqp4-/--Sham组D*值(2.75±0.47)×10^(-6)mm^2/s,Aqp4-/--AD组D*值(2.802±0.55)×10-6mm2/s,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ne-Way ANOVA,P>0.05)。Sham组海马区的示踪剂清除速率k'为(4.57±0.14)×10-4/s,AD组k'为(3.68±0.22)×10-4/s,Aqp4-/--Sham组k'为(3.17±0.16)×10-4/s,Aqp4-/--AD组k'为(2.59±0.19)×10-4/s,4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ne-way ANOVA,P<0.05),4组之间的示踪剂清除半衰期t1/2值依次延长,Sham组海马区的t1/2为(0.67±0.12)h,AD组t1/2为(0.88±0.08)h,Aqp4-/--Sham组t1/2为(1.12±0.15)h,Aqp4-/--AD组t1/2为(1.58±0.11)h,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ne-Way ANOVA,P<0.05)。结论:AD的退行性病变使脑内ISF引流减慢,Aqp4的缺失使AD大鼠脑内ISF引流明显减慢,Aqp4对清除脑组织间隙的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4 阿尔兹海默病 组织间液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与肝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利敏 姚明解 胡端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133-2136,共4页
病毒与非病毒因素引起的肝损伤是慢性肝病的重要阶段,肝损伤的发生机制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的深入,大量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参与了肝损伤的发生、发展,研究证实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kk菌)对肝损伤具有有益作用。总结了... 病毒与非病毒因素引起的肝损伤是慢性肝病的重要阶段,肝损伤的发生机制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的深入,大量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参与了肝损伤的发生、发展,研究证实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kk菌)对肝损伤具有有益作用。总结了Akk菌在免疫介导的肝损伤、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认为其可为肝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 肝损伤 胃肠道微生物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肺癌列线图诊断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永峰 曾浈浈 +2 位作者 娄若林 姚明解 吕全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3-518,共6页
目的:基于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构建肺癌诊断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5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109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321名健康体检者。随机抽取70%(n=483)作为训练集,纳入性别、年龄和肺癌相关肿... 目的:基于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构建肺癌诊断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5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109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321名健康体检者。随机抽取70%(n=483)作为训练集,纳入性别、年龄和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TAP)]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构建诊断肺癌的列线图模型,剩余30%(n=205)作为验证集,采用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列线图模型最终纳入了年龄、性别、CEA、Cyfra21-1、NSE和TAP共6个因素。训练集中,以非肺癌组(包括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时,该模型诊断肺癌的AUC(95%CI)为0.915(0.886~0.938),灵敏度为0.801,特异度为0.894;验证集中,以非肺癌组为对照时,模型诊断肺癌的AUC(95%CI)为0.924(0.879~0.957),灵敏度为0.909,特异度为0.828。结论:基于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用于肺癌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肿瘤标志物 诊断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单铁英 关华 +1 位作者 苏安英 唐军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1-363,共3页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ycium bararum polysaccharides,LBPs)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无菌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加入植物凝集素(PHA)和不同质量浓度的LBPs,MTT法检测其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法检测LBP对γ...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ycium bararum polysaccharides,LBPs)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无菌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加入植物凝集素(PHA)和不同质量浓度的LBPs,MTT法检测其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法检测LBP对γ-干扰素(INF-γ)mRNA表达的影响;ELISA法检测LBPs作用后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分泌的变化。结果:50~100μg/mLLBPs能明显增强PHA活化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P<0.01);80、100μg/mL的LBPs能使淋巴细胞IFN-γ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LBPs能促进淋巴细胞产生IL-2和TNF-α,并呈现浓度依赖性(P<0.01)。结论:LBPs能增强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加强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淋巴细胞 增殖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孕及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小卵泡排卵的诊治意义 被引量:27
8
作者 沈浣 田莉 刘斌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孕及自然流产患者小卵泡排卵的临床意义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 3例阴道B超监测为小卵泡排卵的不孕及自然流产患者的临床特征 ,并给予单纯黄体支持及促排卵治疗 ,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妊娠结局。结果 :10 3例小卵泡... 目的 :探讨不孕及自然流产患者小卵泡排卵的临床意义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 3例阴道B超监测为小卵泡排卵的不孕及自然流产患者的临床特征 ,并给予单纯黄体支持及促排卵治疗 ,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妊娠结局。结果 :10 3例小卵泡排卵的患者中不孕患者 74例 ,习惯性流产患者 4 9例 ,其中 2 0例同时有两种主诉。74例不孕患者中黄体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 5 9.5 % ,3 0例 (40 .5 % )诊断为不明原因不孕 ,而有自然流产史的患者黄体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 5 8.1% (18/ 3 1)。不孕患者中 4 6例接受 5 4个周期的单纯黄体支持治疗 ,2 9例接受 5 1个周期的促排卵治疗 ,妊娠率分别为 10 .9% (5 / 4 6)及 3 1.0 % (9/ 2 9) ,P =0 .0 3 7;活产率分别为 2 .2 % (1/ 4 6)及2 7.6% (8/ 2 9) ,P =0 .0 0 2 ;自然流产发生率分别为 80 .0 % (4/ 5 )及 11.1% (1/ 9) ,P =0 .0 2 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卵泡径线≥ 18mm组周期妊娠率为 2 8.6% (14 / 4 9) ,高于 <18mm组的 6.6% (4/ 62 ) ,P =0 .0 0 3 ;而自然流产率分别为 14 .3 % (2 / 14 )及 75 .0 % (3 / 4 ) ,P =0 .0 19。结论 :小卵泡排卵是引起不孕及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只有约一半的患者表现为黄体功能不全 ,因此B超监测是诊断小卵泡发育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女性)/病因学 卵泡发育 自然流产/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基因HCY-2在大鼠体内的表达与分布 被引量:5
9
作者 李英 吕丹瑜 +2 位作者 毕振伍 陈光慧 刘斌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基因 (homocysteineinducedgene,HCY 2 )在大鼠体内的表达及分布 ,为进一步探讨该新基因的功能奠定形态学基础。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 ,对成年Wistar大鼠心、肝、脾、肺、肾、大脑、小脑及脊髓等器... 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基因 (homocysteineinducedgene,HCY 2 )在大鼠体内的表达及分布 ,为进一步探讨该新基因的功能奠定形态学基础。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 ,对成年Wistar大鼠心、肝、脾、肺、肾、大脑、小脑及脊髓等器官中HCY 2基因的表达与分布状况进行形态学观察与半定量分析。结果 :发现心脏中HCY 2阳性反应物质主要在心肌纤维、Pukinje纤维、大动脉中膜平滑肌和外膜营养血管平滑肌中 ;肾中HCY 2表达强烈 ,分布较广泛 ;脊髓前脚运动神经元和中央管室管膜细胞、肺内小支气管至肺泡管上皮及肺泡Ⅱ型细胞HCY 2均高表达 ;肝、大脑、小脑中表达很弱 ;胰腺和脾几乎没有表达。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基因在大鼠体内分布广泛 ,但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强弱不甚相同 ,同一器官内H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基因HCY-2 大鼠 体内分析 心血管疾病 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瓣的黏附机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齐虹 唐军民 朱秀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45-547,共3页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 ,LASIK)角膜瓣复位后的黏附机制。方法 :实验组 2 4只新西兰兔分为 8组 ,每组 3只 ;对照组 3只。左眼按近视 - 10 .0 0D行LASIK术。分别于术后即刻、2 4h、1周、2周、1...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 ,LASIK)角膜瓣复位后的黏附机制。方法 :实验组 2 4只新西兰兔分为 8组 ,每组 3只 ;对照组 3只。左眼按近视 - 10 .0 0D行LASIK术。分别于术后即刻、2 4h、1周、2周、1月、3月、6月及 12月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并取角膜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检测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matrix ,ECM )成分 ,包括I型胶原、Ⅲ型胶原、Ⅵ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 (cellularfibronec tion ,cFN)、细胞黏合素 (tenascin ,TN)、Ⅳ型胶原及层黏连蛋白 (laminin ,LN)。结果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术后角膜瓣贴附紧密 ;光镜观察角膜瓣交界面早期存在缝隙 ,晚期贴附紧密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角膜瓣交界面术后早期有cFN的明显表达及Ⅲ型胶原、Ⅵ型胶原的表达 ,无I型胶原、Ⅳ型胶原、LN及TN的表达。结论 :LASIK术后早期 ,角膜瓣与其下的基质层之间的黏附由FN、Ⅵ型胶原及Ⅲ型胶原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 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瓣 外科手术 细胞粘附 黏附机制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参数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评估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11
作者 姚明解 文夏杰 +11 位作者 王雷婕 何琼 罗建文 范建高 谢青 陈成伟 傅青春 施军平 杨永峰 徐芸 陆伦根 鲁凤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14-1618,共5页
目的通过对基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参数联合分析,建立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7月—2017年7月在我国7家医院就诊的具有肝穿刺病理学诊断的184例NAFLD患者的临床信息及肝弹性相关参... 目的通过对基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参数联合分析,建立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7月—2017年7月在我国7家医院就诊的具有肝穿刺病理学诊断的184例NAFLD患者的临床信息及肝弹性相关参数。将iLivTouch肝弹性检测参数得到的和弹性、超声信号的幅度、频率、散射及衰减程度相关的多参数分别命名为P1-P18。通过Spearman相关性检验、线性回归分析分别建立用于NAFLD患者脂肪变程度、炎症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判断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模型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基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的相关超声参数与NAFLD患者肝脂肪变、炎症活动度与肝纤维化程度有良好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1、P12是肝脂肪变程度的独立相关指标(P值均<0.05),P1、P3、P6、P11是肝脏炎症活动度的独立相关指标(P值均<0.05),P2、P3与肝纤维化程度显著相关(P值均<0.05)。通过线性回归建立的肝脂肪变程度判断模型:Y=0.013×P1+0.055×P12-0.3185,对轻度及中重度脂肪变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5(95%CI:0.842-0.936)、0.939(95%CI:0.894-0.969),敏感度分别为82.35%、86.26%,特异度分别为89.23%、93.27%,P值均<0.001;肝脏炎症活动度诊断模型:Y=0.008×P1+0.030×P3+0.029×P6-1.875×10-4×P11+0.416,对早期炎症及显著炎症活动诊断的AUC分别为0.828(95%CI:0.793-0.865)、0.874(95%CI:0.817-0.918),敏感度分别为70.6%、73.96%,特异度分别为85.7%、93.33%,P值均<0.001;肝纤维化程度诊断模型:Y=-0.003×P1+0.601×(lnP2)+0.285×(lnP3)+0.036×P15+0.078,对显著纤维化、严重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诊断的AUC分别为0.805(95%CI:0.740-0.869)、0.767(95%CI:0.699-0.827)、0.803(95%CI:0.701-0.906),敏感度分别为72.27%、77.63%和90.00%,特异度分别为79.69%、66.42%和66.47%,P值均<0.001。结论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不同参数能够分别有效反映NAFLD患者脂肪变程度、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通过联合模型能够提高对NAFL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判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弹性成像技术 模型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对鼠胚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俊梅 宋明清 刘斌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 :研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 ,iNOS)选择性抑制剂氨基胍 (aminoguani dine,AG)对鼠胚发育的影响 ,以探讨iNOS对妊娠的作用机制。方法 :雌性昆明... 目的 :研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 ,iNOS)选择性抑制剂氨基胍 (aminoguani dine,AG)对鼠胚发育的影响 ,以探讨iNOS对妊娠的作用机制。方法 :雌性昆明小鼠 ,自妊娠第 3、7、1 4天开始皮下注射AG 1 0或 2 0mg·kg- 1 ·d- 1 ,直到妊娠第 1 9天取材 ,测量鼠胎、胎盘重量 ,记录胚胎数、吸收点 ,并观察胎盘、脐带组织学变化 ,用免疫组化、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组化方法测量胎盘脐带内的NOS活性。结果 :早期子宫孕珠有吸收的表现。孕早期、中期用药组母鼠重量、胚胎数减少 ,吸收点增多 ,但不影响鼠胎、胎盘的重量。图像分析胎盘内iNOS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G抑制小鼠妊娠早、中期胚胎的着床与发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胎盘 药物作用 氨基胍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清除障碍在阿尔兹海默症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紫晗 孙琳琳 +1 位作者 张艺璇 闫军浩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52,共4页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认知功能受损和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因复杂,缺乏有效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手段。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是含有39~43个氨基酸的多肽,由淀粉样前体...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认知功能受损和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因复杂,缺乏有效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手段。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是含有39~43个氨基酸的多肽,由淀粉样前体蛋白加工产生并分泌至脑组织间液(interstitial fluid,ISF)。Aβ在脑细胞外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ECS)内聚集是AD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AD的特征之一。Aβ清除功能障碍将导致Aβ在特定脑区内聚集,其神经毒性造成突触损伤和神经元死亡,从而导致了AD的发生。本文综述了目前对于AD中脑内Aβ清除障碍的研究进展,力图为A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阿尔兹海默症 清除 类淋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4在脑缺血后脑水肿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符师宁 胡丹辰 闫军浩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1-364,共4页
脑缺血是由于动脉阻塞或灌注不足导致大脑局部血流减少无法满足代谢需求产生的功能障碍。脑水肿是脑组织间或细胞内液体过度积聚的病理现象,是脑缺血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将会导致颅内压升高,脑组织受压而神经功能受损,甚至死亡。水通道... 脑缺血是由于动脉阻塞或灌注不足导致大脑局部血流减少无法满足代谢需求产生的功能障碍。脑水肿是脑组织间或细胞内液体过度积聚的病理现象,是脑缺血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将会导致颅内压升高,脑组织受压而神经功能受损,甚至死亡。水通道蛋白(aquaporin)是一类分布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家族,目前已发现有13种亚型,主要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且参与细胞迁移和信号传导等多个生理病理过程。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星形胶质细胞的终足上,在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的形成和消除中起双重作用,与脑缺血后脑水肿有密切关系。机体通过转录过程及翻译后修饰等多个水平调节AQP4的表达协调其功能。本文回顾了目前AQP4在脑缺血后作用的最新进展,力图为治疗脑卒中后脑水肿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 脑缺血 水肿 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术前人B-淋巴细胞趋化因子1检测的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明蔚 高见 +7 位作者 翟相威 钱相君 文夏杰 姚明解 段昭君 赵二江 张玲 鲁凤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23-828,共6页
目的探究与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相关的血清学指标,构建复发预后模型以评估患者是否适合采用姑息性肝切除手术。方法共纳入了2009年2月—2013年7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肝切除术并进行随访的肝细胞癌患者111例。收集患者的... 目的探究与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相关的血清学指标,构建复发预后模型以评估患者是否适合采用姑息性肝切除手术。方法共纳入了2009年2月—2013年7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肝切除术并进行随访的肝细胞癌患者111例。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根据患者在随访期间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判断预测效能。结果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AFP、ALP、GGT、FIB低值组及人B-淋巴细胞趋化因子1(CXCL13)高值组患者的中位复发时间更长(P值均<0.05)。AFP[HR(95%CI)=1.69(1.03~2.79),P=0.039]、GGT[HR(95%CI)=1.89(1.14~3.14),P=0.014]和CXCL13[HR(95%CI)=0.54(0.33~0.89),P=0.015]为与肝切除术后复发相关的独立因素。基于其构成的预后指数:PI=0.526×AFP+0.637×GGT-0.616×CXCL13,预测姑息性切除术后0~3个月内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63.64%,但对0~6个月(AUC=0.68)及更长时间的预测效能明显下降,对姑息性切除的复发预测效能显著高于根治性切除。结论基于CXCL13、AFP和GGT构建的预后模型可用于评估患者采用姑息性肝切除术后的早期复发风险,有助于临床医生依据患者获益情况作出诊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切除术 复发 预测 模型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