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规划体系到规划制度——深圳城市规划历程剖析 被引量:69
1
作者 王富海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8-33,共6页
回顾和总结了深圳市20 年来的经验教训, 分析了外部环境对于深圳城市规划的影响及其深圳采取的对策, 试图在解剖深圳的同时对于全国的城市规划有所启迪。
关键词 规划体系 控制性详细规划 深圳市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GIS环境下的地质体可视化和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曾新平 吴健生 +3 位作者 杨自安 郑跃鹏 朱谷昌 张普斌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76,共5页
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建模是三维GIS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三维GIS环境下的地质体可视化的两个关键方面是地质体的表面模拟和可视化实现,文章介绍了地质体三维可视化的基本框架,以带约束Deluanay剖分法为例阐述了地质... 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建模是三维GIS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三维GIS环境下的地质体可视化的两个关键方面是地质体的表面模拟和可视化实现,文章介绍了地质体三维可视化的基本框架,以带约束Deluanay剖分法为例阐述了地质体表面模拟的原理和方法,并从取景变换、消隐、光照模型、纹理映射等方面论述了可视化的具体实现方法。最后以西部某铜矿为例,建立了三维可视化地质体模型(一个地层矿体综合模型和一个矿体三维模型),阐述了三维可视化建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对两个模型进行了地质特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GIS地质体 可视化 表面模拟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长安城“斗城说”的再思考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小波 陈喜波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斗城说” 中国 文物考古 汉朝 长安城 修建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岱海游乐场孔沉积物分析及其3000年来环境演变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清泗 乌云格日勒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3期25-32,共8页
本文通过对游乐场钻孔剖面沉积物的粒度分析、粘土矿物分析、微量元素分析、CaCo3含量、pH值、有机质含量分析、孢粉分析、介形类组合分析及其附近地区历史文献资料分析,研究了该地区3000年来环境演变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环境... 本文通过对游乐场钻孔剖面沉积物的粒度分析、粘土矿物分析、微量元素分析、CaCo3含量、pH值、有机质含量分析、孢粉分析、介形类组合分析及其附近地区历史文献资料分析,研究了该地区3000年来环境演变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环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演变 粒度分析 孢粉分析 晚全新世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园城市——朝鲜平壤观感
5
作者 何绿萍 《规划师》 1994年第3期34-37,共4页
久有所闻,平壤是一座花园城市。这次有机会随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学委会考察平壤,使我目睹耳染了这座花园城的真面貌,虽然只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但真有百闻不如一见之感。
关键词 朝鲜平壤 花园城市 学委会 绿地系统 城市公园 公共绿地 朝鲜人民 植物造景 公共建筑 城市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GIS技术在固体矿产勘探和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6
6
作者 吴健生 朱谷昌 +2 位作者 曾新平 张普斌 和志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72,共5页
矿业三维GIS是地质矿业信息化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是科学计算可视化在地质上的应用,它涵盖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体空间插值等领域。矿业三维GIS软件一般包括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三维体的创建和编辑、地统计学分析和预测、地质测绘、露天和... 矿业三维GIS是地质矿业信息化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是科学计算可视化在地质上的应用,它涵盖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体空间插值等领域。矿业三维GIS软件一般包括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三维体的创建和编辑、地统计学分析和预测、地质测绘、露天和地下开采设计、矿山生产计划调度等功能,在理论上应用于矿床模式分析、成矿预测,完善三维GIS的理论和功能;实践中应用于地质勘查、储量计算、经济评价、采矿设计和矿山的生产管理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可视化 三维 地质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江浦县沿长江滁河湿地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被引量:5
7
作者 徐福留 赵臻彦 +2 位作者 周加桂 曹军 陶澍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8-470,共3页
以南京市江浦县沿长江和沿滁河湿地为例,在分析主要生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利用和保护建议。结果表明,生态灾害频繁发生和系统抗灾能力不强是江浦县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改变以经济效益为主的“传统农业”模式,采取以经济效益与生... 以南京市江浦县沿长江和沿滁河湿地为例,在分析主要生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利用和保护建议。结果表明,生态灾害频繁发生和系统抗灾能力不强是江浦县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改变以经济效益为主的“传统农业”模式,采取以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的“洪水型经济”模式,变水害为水利,是湿地开发利用的根本出路;防治生态灾害,提高系统抗灾能力是湿地保护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江浦县 长江 滁河湿地 开发利用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羊背石上冰蚀痕迹分布与冰底过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熊黑钢 刘耕年 +2 位作者 崔之久 张兵 宋长青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共7页
本文根据羊背石上的冰蚀痕迹的资料,着重探讨了其冰蚀痕迹分布规律和冰底动力过程。羊背石迎冰面顶部的探痕多、长度大且平直,而尾部多为新月型裂纹、新月四凿口、颤痕、凿口和较短的钉头状擦痕。羊背石的背冰面受拨蚀作用强,裂隙的... 本文根据羊背石上的冰蚀痕迹的资料,着重探讨了其冰蚀痕迹分布规律和冰底动力过程。羊背石迎冰面顶部的探痕多、长度大且平直,而尾部多为新月型裂纹、新月四凿口、颤痕、凿口和较短的钉头状擦痕。羊背石的背冰面受拨蚀作用强,裂隙的密度、宽度、深度大。背冰面的横剖面,从上向下可分为强烈挤压破碎带、强烈剪切破碎带和微弱挤压—剪切破碎带,而从中到两侧分别是破碎带、裂隙接痕带和探痕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背石 冰蚀痕迹 冰底过程 天山 冰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地名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被引量:12
9
作者 韩光辉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4期95-100,共6页
论中国地名学发展的三个阶段韩光辉在中国,地名的产生和地名研究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现代地名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及中国地名研究的具体历程考察,中国地名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地名研究、近代地名学探索和现代地名科学兴起与... 论中国地名学发展的三个阶段韩光辉在中国,地名的产生和地名研究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现代地名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及中国地名研究的具体历程考察,中国地名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地名研究、近代地名学探索和现代地名科学兴起与发展三个阶段。一、中国古代地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学 地名研究 地名渊源解释 地名沿革 《水经注》 古代地名 中国地名 理论与方法论 科学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