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秦文宽
李晓杰
+1 位作者
王旭东
朱彪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766,共9页
针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特性及其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响应机制这一土壤碳循环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综述。首先阐述土壤DOC的特性,并总结其采集和测定方法。土壤DOC主要来源于土壤有机碳的溶解、植物根系和微生物分泌物与残体转化等过程...
针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特性及其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响应机制这一土壤碳循环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综述。首先阐述土壤DOC的特性,并总结其采集和测定方法。土壤DOC主要来源于土壤有机碳的溶解、植物根系和微生物分泌物与残体转化等过程,其浓度和组成往往随土层深度和时间发生变化。多种采样方法(如负压法)与分析手段(如傅里叶变换离子共振回旋质谱仪)用于探讨土壤DOC对增温的响应及其机制。进一步梳理有关植物、微生物及土壤性质对土壤DOC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文献,认为增温不仅能直接改变土壤DOC的浓度,还可以通过影响植物、微生物群落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因素,间接地改变土壤DOC的特性。未来的研究中应加强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的土层迁移与时间动态的关注,以便完善土壤碳模型,提升未来气候变暖情景下全球碳循环过程变化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
土壤碳循环
植物–土壤–微生物
气候变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激光雷达数据的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种内竞争关系
被引量:
1
2
作者
艾萨迪拉·玉苏甫
玉米提·哈力克
+5 位作者
巴比尔江·迪力夏提
雷诚
魏建新
阿不都拉·阿不力孜
崔健泺
何熙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9,共9页
【目的】分析胡杨种群在干旱区不同地下水埋深梯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内竞争强度变化,探究种群空间结构对干旱环境的响应特征。【方法】在塔里木河下游3个断面处离河道1 000 m的范围内等距离布设15个50 m×50 m天然胡杨林样地,利...
【目的】分析胡杨种群在干旱区不同地下水埋深梯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内竞争强度变化,探究种群空间结构对干旱环境的响应特征。【方法】在塔里木河下游3个断面处离河道1 000 m的范围内等距离布设15个50 m×50 m天然胡杨林样地,利用地面激光雷达(TLS)获取树木三维结构数据,并通过聚集指数(R)、丛生指数(I)、点格局函数g(r)等空间分布指标以及竞争指数(CI),分析空间分布格局和种内竞争强度。【结果】1)R和I指数表明,在下游不同地下水埋深梯度下,胡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整体上呈聚集分布。2)各样地内在0~25 m半径r距离获取的g(r)函数值分析表明,大部分样地胡杨在r<5 m距离内基本呈现聚集分布格局,在r>5 m距离呈随机分布格局。随着地下水埋深增加,树木聚集分布的距离r会缩小。3)点格局函数g_(12)(r)结果表明,不同龄级胡杨树分布格局存在差异,中龄树主要呈聚集分布,其他龄级树呈随机分布;中龄树与幼龄树、成熟树之间存在正关联性,表现出相互促进关系,而其他龄级树木之间未呈现显著关联性。4)平均CI指数随离河道距离增大呈递减趋势,单木CI随胸径增大逐渐递减。【结论】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种群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格局,随着尺度的增加主要呈现随机分布特征。随离河道距离增大和地下水位逐步降低,导致树木密度降低和种内平均竞争强度变弱,树木呈衰退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地面激光雷达
空间分布格局
种内关联性
竞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30年来中国气温、降水和水分盈亏的趋势及其变化
被引量:
8
3
作者
宋文起
王志恒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共16页
解析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可为认识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生态系统过程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气候变化应对提供科技支撑.近几十年来,中国区域内的气温快速升高,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但关于温度和降水时间变化趋势是否存在转折以及区域上...
解析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可为认识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生态系统过程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气候变化应对提供科技支撑.近几十年来,中国区域内的气温快速升高,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但关于温度和降水时间变化趋势是否存在转折以及区域上是否存在差异的研究还较少.并且过去几十年的气温和降水变化已引起了水分盈亏的显著改变,而关于我国水分盈亏变化趋势的研究仍显不足,充分了解不同地区水分盈亏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该地区的干湿变化,提升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效率.本文基于中国2479个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利用分段回归方法分析了1981-2015年间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以及水分盈亏的时间变化趋势及其转折点的时空格局,主要结果如下:(1)1981-2015年全国平均温度显著增加,且具有明显的阶段变化特征和地区差异:1991-1995年云南、东北北部温度变化发生转折,云南1991年之后开始显著增温.东北南部、华北大部分地区温度发生转折的时间为1996-2000年,南部沿海地区温度发生转折的时间为2001-2005年,转折点之前温度显著增加,转折点之后温度增加停滞.(2)1981-2015年中国降水量的时间变化趋势在不同地区之间具有显著差异,西部干旱地区及山东半岛等地区,年降水量显著增加,而西南地区降水量显著减少.在陕西、山西等地降水量时间变化趋势发生转折,降水量在转折点之前显著降低,转折点之后显著增加.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日数减少,降水强度增加,极端降水事件的频率增加.(3)1981-2015年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水分盈亏量、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显著下降,中国整体上呈现干旱化的趋势.水分盈亏量的时间变化趋势在山西、陕西、云南等地发生转折,陕西、山西等地水分盈亏转折点之前减少,转折点之后增加;云南等地水分盈亏转折点之前增加,转折点之后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降水
水分盈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鸟类新记录--白头硬尾鸭和黄腰响蜜
4
作者
黄科
任晓彤
+1 位作者
阙品甲
黄豪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1-461,共1页
2020年1月6日14:30左右,笔者在塘汛大桥(绵阳市涪城区)下游约150 m处(104.8107601°E,31.3727799°N)观鸟时发现1只暗色鸭子,活动于凤头潜鸭Aythya fuligula、红头潜鸭Aythya ferina群外围(图1),体型较凤头潜鸭短小敦实,其在一...
2020年1月6日14:30左右,笔者在塘汛大桥(绵阳市涪城区)下游约150 m处(104.8107601°E,31.3727799°N)观鸟时发现1只暗色鸭子,活动于凤头潜鸭Aythya fuligula、红头潜鸭Aythya ferina群外围(图1),体型较凤头潜鸭短小敦实,其在一个小卵石滩附近活动,下潜时长常超过20s,潜水时尾巴贴于水面,休息时尾巴上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硬尾鸭
绵阳市涪城区
凤头
红头潜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秦文宽
李晓杰
王旭东
朱彪
机构
北京大学
城市与
环境
学院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76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41006)资助。
文摘
针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特性及其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响应机制这一土壤碳循环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综述。首先阐述土壤DOC的特性,并总结其采集和测定方法。土壤DOC主要来源于土壤有机碳的溶解、植物根系和微生物分泌物与残体转化等过程,其浓度和组成往往随土层深度和时间发生变化。多种采样方法(如负压法)与分析手段(如傅里叶变换离子共振回旋质谱仪)用于探讨土壤DOC对增温的响应及其机制。进一步梳理有关植物、微生物及土壤性质对土壤DOC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文献,认为增温不仅能直接改变土壤DOC的浓度,还可以通过影响植物、微生物群落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因素,间接地改变土壤DOC的特性。未来的研究中应加强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的土层迁移与时间动态的关注,以便完善土壤碳模型,提升未来气候变暖情景下全球碳循环过程变化的预测精度。
关键词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
土壤碳循环
植物–土壤–微生物
气候变暖
Keywords
soil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soil DOC)
soil carbon cycle
plant-soil-microbe
climate warming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激光雷达数据的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种内竞争关系
被引量:
1
2
作者
艾萨迪拉·玉苏甫
玉米提·哈力克
巴比尔江·迪力夏提
雷诚
魏建新
阿不都拉·阿不力孜
崔健泺
何熙祥
机构
新疆
大学
生态
与环境
学院
/绿洲
生态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研究中心
新疆激光雷达应用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新疆
大学
旅游
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重胁迫下胡杨林衰退及个体死亡驱动机制研究”(3226028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林窗干扰对胡杨荒漠河岸林更新与演替的影响”(31860134)
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空天地网一体化综合科考监测体系建设”(2021xjkk1400)。
文摘
【目的】分析胡杨种群在干旱区不同地下水埋深梯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内竞争强度变化,探究种群空间结构对干旱环境的响应特征。【方法】在塔里木河下游3个断面处离河道1 000 m的范围内等距离布设15个50 m×50 m天然胡杨林样地,利用地面激光雷达(TLS)获取树木三维结构数据,并通过聚集指数(R)、丛生指数(I)、点格局函数g(r)等空间分布指标以及竞争指数(CI),分析空间分布格局和种内竞争强度。【结果】1)R和I指数表明,在下游不同地下水埋深梯度下,胡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整体上呈聚集分布。2)各样地内在0~25 m半径r距离获取的g(r)函数值分析表明,大部分样地胡杨在r<5 m距离内基本呈现聚集分布格局,在r>5 m距离呈随机分布格局。随着地下水埋深增加,树木聚集分布的距离r会缩小。3)点格局函数g_(12)(r)结果表明,不同龄级胡杨树分布格局存在差异,中龄树主要呈聚集分布,其他龄级树呈随机分布;中龄树与幼龄树、成熟树之间存在正关联性,表现出相互促进关系,而其他龄级树木之间未呈现显著关联性。4)平均CI指数随离河道距离增大呈递减趋势,单木CI随胸径增大逐渐递减。【结论】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种群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格局,随着尺度的增加主要呈现随机分布特征。随离河道距离增大和地下水位逐步降低,导致树木密度降低和种内平均竞争强度变弱,树木呈衰退趋势。
关键词
胡杨
地面激光雷达
空间分布格局
种内关联性
竞争强度
Keywords
Populus euphratica
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intraspecific association
competitive intensity
分类号
Q145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30年来中国气温、降水和水分盈亏的趋势及其变化
被引量:
8
3
作者
宋文起
王志恒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88102、3212502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0802300
中国科学院战略重点研究项目XDB31000000。
文摘
解析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可为认识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生态系统过程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气候变化应对提供科技支撑.近几十年来,中国区域内的气温快速升高,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但关于温度和降水时间变化趋势是否存在转折以及区域上是否存在差异的研究还较少.并且过去几十年的气温和降水变化已引起了水分盈亏的显著改变,而关于我国水分盈亏变化趋势的研究仍显不足,充分了解不同地区水分盈亏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该地区的干湿变化,提升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效率.本文基于中国2479个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利用分段回归方法分析了1981-2015年间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以及水分盈亏的时间变化趋势及其转折点的时空格局,主要结果如下:(1)1981-2015年全国平均温度显著增加,且具有明显的阶段变化特征和地区差异:1991-1995年云南、东北北部温度变化发生转折,云南1991年之后开始显著增温.东北南部、华北大部分地区温度发生转折的时间为1996-2000年,南部沿海地区温度发生转折的时间为2001-2005年,转折点之前温度显著增加,转折点之后温度增加停滞.(2)1981-2015年中国降水量的时间变化趋势在不同地区之间具有显著差异,西部干旱地区及山东半岛等地区,年降水量显著增加,而西南地区降水量显著减少.在陕西、山西等地降水量时间变化趋势发生转折,降水量在转折点之前显著降低,转折点之后显著增加.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日数减少,降水强度增加,极端降水事件的频率增加.(3)1981-2015年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水分盈亏量、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显著下降,中国整体上呈现干旱化的趋势.水分盈亏量的时间变化趋势在山西、陕西、云南等地发生转折,陕西、山西等地水分盈亏转折点之前减少,转折点之后增加;云南等地水分盈亏转折点之前增加,转折点之后减少.
关键词
温度
降水
水分盈亏
Keywords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Water surplus and deficit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鸟类新记录--白头硬尾鸭和黄腰响蜜
4
作者
黄科
任晓彤
阙品甲
黄豪
机构
成都观鸟会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研究中心
成都大熊猫繁育
研究
基地
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县管护总站
出处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1-461,共1页
文摘
2020年1月6日14:30左右,笔者在塘汛大桥(绵阳市涪城区)下游约150 m处(104.8107601°E,31.3727799°N)观鸟时发现1只暗色鸭子,活动于凤头潜鸭Aythya fuligula、红头潜鸭Aythya ferina群外围(图1),体型较凤头潜鸭短小敦实,其在一个小卵石滩附近活动,下潜时长常超过20s,潜水时尾巴贴于水面,休息时尾巴上翘。
关键词
白头硬尾鸭
绵阳市涪城区
凤头
红头潜鸭
分类号
Q959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进展
秦文宽
李晓杰
王旭东
朱彪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激光雷达数据的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种内竞争关系
艾萨迪拉·玉苏甫
玉米提·哈力克
巴比尔江·迪力夏提
雷诚
魏建新
阿不都拉·阿不力孜
崔健泺
何熙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近30年来中国气温、降水和水分盈亏的趋势及其变化
宋文起
王志恒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四川鸟类新记录--白头硬尾鸭和黄腰响蜜
黄科
任晓彤
阙品甲
黄豪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