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3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文江先生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被引量:1
1
作者 于洸 何国琦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6-727,共2页
关键词 北京大学 丁文江 地质学 地质事业 地质人才 创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述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对中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贡献
2
作者 于洸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73-879,共7页
北京大学一直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我国科学、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她培养出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人才,创造出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学术机构 地热田 研究成果 牙形石 前寒武纪 地热资源 生物地层 北京地质学院 李春昱 地壳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申保教授在北京大学
3
作者 于洸 张立飞 魏春景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13-616,共4页
70多年来,董申保老师一直从事地质学研究与教育工作,为我国地质行业发展与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在北京大学学习、工作将近40年。2007年9月17日恭逢董先生九十华诞,我们将他在北大学习、工作、生活的情况作了一些梳理,写成... 70多年来,董申保老师一直从事地质学研究与教育工作,为我国地质行业发展与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在北京大学学习、工作将近40年。2007年9月17日恭逢董先生九十华诞,我们将他在北大学习、工作、生活的情况作了一些梳理,写成这篇短文,谨以此向董先生九十华诞表示衷心的祝贺,祝先生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学术工作再创佳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 教育工作 教育事业 地质行业 身体健康 学术工作 地质学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明峪金矿地质特征及其与大河南岩体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朱永峰 冯克武 +3 位作者 李福民 高秀丽 赖勇 臧启家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2-28,共7页
太行山北部的大河南岩体内部分布有一些金矿床及大量金矿化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明峪金矿。大河南岩体侵位之后,遭受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形成了近SN向和近EW向的两组断裂构造,断裂构造的活动使岩石强烈破碎形成破碎蚀变岩,岩... 太行山北部的大河南岩体内部分布有一些金矿床及大量金矿化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明峪金矿。大河南岩体侵位之后,遭受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形成了近SN向和近EW向的两组断裂构造,断裂构造的活动使岩石强烈破碎形成破碎蚀变岩,岩浆热液萃取了花岗岩中的成矿元素并将其搬运至断裂带内,这种富含成矿元素的岩浆热液在断裂带中与天水混合,导致热液中的成矿元素沉淀形成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特征 大河南岩体 成矿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魁星 李铁锋 潘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195-199,共5页
绝大多数地质灾害发生于具有三维空间特征的地质环境中,地质灾害勘查与监测数据需要进行三维分析处理。本文在讨论分析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生成、空间分析等功能的基础上,以滑坡体为研究对象实现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和地质制图... 绝大多数地质灾害发生于具有三维空间特征的地质环境中,地质灾害勘查与监测数据需要进行三维分析处理。本文在讨论分析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生成、空间分析等功能的基础上,以滑坡体为研究对象实现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和地质制图功能,最后指出了三维GIS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和有待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结构 空间分析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地块北缘武当山岩群与耀岭河岩群不整合接触关系的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6
作者 胡健民 郭力宇 +2 位作者 宋子新 李侠 刘护军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22-27,共6页
鄂西北南化塘地区中元古界武当山岩群由三个岩段组成,其原岩分别以火山角砾岩、岩屑凝灰岩及晶屑凝灰岩为主。它们的空间展布与上覆上元古界耀岭河岩群高角度相交,三岩段所显示出早期褶皱也只限于武当山岩群内部,与上覆岩群的构造轮... 鄂西北南化塘地区中元古界武当山岩群由三个岩段组成,其原岩分别以火山角砾岩、岩屑凝灰岩及晶屑凝灰岩为主。它们的空间展布与上覆上元古界耀岭河岩群高角度相交,三岩段所显示出早期褶皱也只限于武当山岩群内部,与上覆岩群的构造轮廓极不谐调,耀岭河岩群没有经历过这一期变形。因此,武当山岩群与耀岭河岩群之间最初存在着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该区域不整合面的厘定和早晋宁运动的确认将改变以往关于扬子地块北缘构造层的划分及构造演化历史的认识,对研究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当山岩群 耀岭河岩群 不整合接触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铁炉坪银矿床的地质和D-O-C同位素体系及成因 被引量:2
7
作者 陈衍景 Franco PIRA JNO 隋颖慧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4-144,共1页
关键词 Δ^18O 银矿床 同位素 成矿过程 变质基底 地体 矿带 黄铁矿 地质 石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空间信息管理及分析处理——地质空间信息系统(GSIS)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魁星 潘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87-491,共5页
地质空间信息系统(GSIS)是地质空间信息管理及分析处理的工具。它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很多类似之处,并且可以借鉴地理信息系统相对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技术,但是,地质空间信息系统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完全由地理信息系统来实现。目前... 地质空间信息系统(GSIS)是地质空间信息管理及分析处理的工具。它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很多类似之处,并且可以借鉴地理信息系统相对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技术,但是,地质空间信息系统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完全由地理信息系统来实现。目前,地质空间信息系统发展还很不成熟,但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必将对地质科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分布式系统的地质空间信息系统的框架模型,包括三维空间数据生成和管理、模型化数据对象管理及多媒体数据存储查询、模糊处理、专家系统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IS 分布式系统 四维 智能化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云铸与北大地质学系的发展
9
作者 于洸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4-606,共3页
孙云铸教授(1895—1979)是中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中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又是中国老一辈的地质教育家。他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留校任教,1937—1952年任地质学系主任,对中国地质人才的培养、... 孙云铸教授(1895—1979)是中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中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又是中国老一辈的地质教育家。他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留校任教,1937—1952年任地质学系主任,对中国地质人才的培养、对北大地质学系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物学家 中国古生物学 学系主任 三叶虫化石 CAMBRIAN 孙云 中国古生物志 地层划分 标准化石 动物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建平杂岩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P-T条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0
10
作者 魏春景 张翠光 +2 位作者 张阿利 伍天洪 李江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9-282,共14页
辽西建平杂岩中广泛发育高压麻粒岩块体 ,其特征为在基性岩中出现石榴石 +单斜辉石 +斜长石 +石英±角闪石 ,利用 TWQ方法结合传统地质温压计估算其变质条件为 T=785~ 82 0℃ ,P=1.0 5~ 1.17GPa。高压麻粒岩区的其他岩石如石榴石... 辽西建平杂岩中广泛发育高压麻粒岩块体 ,其特征为在基性岩中出现石榴石 +单斜辉石 +斜长石 +石英±角闪石 ,利用 TWQ方法结合传统地质温压计估算其变质条件为 T=785~ 82 0℃ ,P=1.0 5~ 1.17GPa。高压麻粒岩区的其他岩石如石榴石二辉麻粒岩等虽然不出现典型的高压麻粒岩矿物组合 ,但其变质条件相同。研究表明它们之间矿物组合的不同系由其全岩成分 ,尤其是 Si O2 含量不同所致。因此辽西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是区域性的。该区高压麻粒岩的特征与泛非造山带和西澳的高压麻粒岩相似 ,也符合高压麻粒岩的经典定义 ,但与在华北克拉通其他地区报道的“高压麻粒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麻粒岩 变质作用 建平杂岩 温度 压力条件 矿物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奥陶系两个不整合面的成因与相关区域性储层预测 被引量:54
11
作者 刘波 王英华 钱祥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5-30,共6页
发育于下奥陶统亮甲山组顶部(UF1)和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或峰峰组顶部(UF2)的两个不整合面是控制华北早古生代与古岩溶有关的区域性储层形成及展布的关键性界面。UF1UF2原被认为分别代表了短期或长期的基底构造隆升,但是... 发育于下奥陶统亮甲山组顶部(UF1)和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或峰峰组顶部(UF2)的两个不整合面是控制华北早古生代与古岩溶有关的区域性储层形成及展布的关键性界面。UF1UF2原被认为分别代表了短期或长期的基底构造隆升,但是,基于新的证据,我们认为二者受控于不同成因机制,因而与之相关的储层预侧也应有所不同。UF1原被解释为是板块南部基底上翘的结果,但层序地层分析却支持其海平面变动成因解释。海面下降会通过切蚀水平岩层产生一个倾向盆地的卡斯特侵蚀斜面。UF1从西北仅蚀亮甲山组到东南下切至下寒武统顶部。因此,与之相关的储层亦从西北至东南发育于相应层位内。在空间上,有利区域性储层主要分布于强烈混合带白去化并有随后轻度淡水淋滤的华北地区中心地带。UF2由全球性构造事件形成。这一构造运动导致板块内部下弯及相应的边缘上凸,在下凹的华北中心地带保存了较新的地层(峰峰组),而在凸起区这些新地层却被天水侵蚀殆尽。与UF2有关的潜在区域性储层趋于分布在边缘抬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储集层 奥陶系 不整合面 成因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古宙克拉通型下地壳剖面:华北怀安-丰镇-尚义的麻粒岩-角闪岩系 被引量:32
12
作者 翟明国 郭敬辉 +3 位作者 阎月华 李永刚 李江海 张雯华 《岩石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22-238,共17页
华北克拉通北缘晋冀内蒙交界地区有变质程度连续变化、从高压基性麻粒岩、麻粒岩到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系出露。它们的古变质压力由>1.4GPa(50km)变化到0.5GPa(15km);岩石类型从变辉长岩、中酸性正片麻岩到表壳... 华北克拉通北缘晋冀内蒙交界地区有变质程度连续变化、从高压基性麻粒岩、麻粒岩到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系出露。它们的古变质压力由>1.4GPa(50km)变化到0.5GPa(15km);岩石类型从变辉长岩、中酸性正片麻岩到表壳岩变化;变质矿物组合由不含水的耐火组合变为富含云母和角闪石的组合;地球化学性质表现出从贫Si和Al、轻度亏损生热元素到具有正常的化学成分的连续变化;包裹体流体性质在轻度亏损生热元素的麻粒岩中均为CO2流体,而在麻粒岩相的表壳岩和角闪岩系中H2O流体逐渐增加。上述变质岩系剖面的组成和特点符合大陆下地壳的定义,可能代表了包括最下部地壳在内的华北地块太古宙克拉通型大陆下地壳。据此本文建立了我国第一条克拉通型大陆下地壳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粒岩 角闪岩 下地壳剖面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深源浅成型花岗岩的成矿作用及地质构造背景 被引量:234
13
作者 卢欣祥 于在平 +3 位作者 冯有利 王义天 马维峰 崔海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8-178,共11页
东秦岭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的东段。该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 ,有色金属、贵金属的成矿作用发育 ,是中国著名的Mo ,W ,Au多金属成矿带 ,也是中国最大的Mo,Au ,W等矿产基地与重要的矿集区之一。通过深源浅... 东秦岭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的东段。该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 ,有色金属、贵金属的成矿作用发育 ,是中国著名的Mo ,W ,Au多金属成矿带 ,也是中国最大的Mo,Au ,W等矿产基地与重要的矿集区之一。通过深源浅成型花岗岩的特征、形成机制和成矿特点的研究 ,发现成矿多与中生代燕山期 (170~ 10 0Ma)的深源浅成型花岗岩类有关 ,并生成一系列斑岩_爆破角砾岩型矿床。矿床具有深源、与岩体同时、同空间以及岩体的成矿元素丰度高等特点。矿床类型与岩浆成分有关 ,表现出明显的成矿专属性。矿床的形成受区域构造演化作用的控制 ,成岩成矿作用是燕山期中国东部在陆内俯冲的背景下 ,岩石圈巨大减薄 ,引起软流圈抬升和地幔上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背景 深源浅成型花岗岩 成矿作用 构造演化 东秦岭 成矿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断层两盘的瓦斯突出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成因浅析 被引量:63
14
作者 刘咸卫 曹运兴 +1 位作者 刘瑞 何定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71-575,共5页
煤与瓦斯突出是采煤生产中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 ,它主要发生在地质构造破坏带 .对正断层两盘瓦斯突出发生的规律研究表明 ,突出主要发生在正断层的上盘 .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突出煤体主要分布于正断层的下降盘 .断层构造、构造煤分... 煤与瓦斯突出是采煤生产中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 ,它主要发生在地质构造破坏带 .对正断层两盘瓦斯突出发生的规律研究表明 ,突出主要发生在正断层的上盘 .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突出煤体主要分布于正断层的下降盘 .断层构造、构造煤分布及其与瓦斯突出的这种相互控制作用是地史上和现今构造应力场长期作用的结构 .这一规律性认识对于揭示瓦斯突出的发生机理和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讨论正断层两盘突出煤体的分布规律对于构造地质学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断层 煤突出 瓦斯突出 构造煤 力学解析 地质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英质岩浆中液态不混溶与成矿作用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5
15
作者 朱永峰 曾贻善 艾永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的实验研究表明:1250℃(105Pa)条件下呈均一状态的花岗岩-KBF4-Na2MoO4体系,在1000℃条件下发生液态不混溶形成三种熔体:相对偏酸性的液滴、相对偏基性的熔体和成矿熔体。成矿熔体中富含CaO、M... 本文的实验研究表明:1250℃(105Pa)条件下呈均一状态的花岗岩-KBF4-Na2MoO4体系,在1000℃条件下发生液态不混溶形成三种熔体:相对偏酸性的液滴、相对偏基性的熔体和成矿熔体。成矿熔体中富含CaO、MgO和MoO2组分。红外光谱研究表明:硅酸盐熔体结构以[SiO4]基团为主,而成矿熔体结构中存在Ca—F、Ca—O—Mo、H—O—H以及X─OH(X=阳离子)基团,说明H2O和F富集在成矿熔体中。液态不混溶作用产生的三种不混溶熔体的结构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结构单元中桥氧数目的变化,相对偏酸性的A类小球体的结构单元中桥氧数最高,基底玻璃熔体中桥氧数则相对较少,而成矿熔体中不存在桥氧。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长英质岩浆中的液态不混溶可直接导致成矿熔体的形成。这意味着长英质岩浆中的液态不混溶可直接导致斑岩矿床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英质岩浆 液态不混溶 成矿作用 实验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震旦—寒武纪黑色岩系的有机岩石学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被引量:74
16
作者 吴朝东 陈其英 雷家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53-462,共10页
湘西上震旦统、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主要由富碳硅质页岩、石煤、硅质页岩、硅质岩、磷块岩和重晶石岩等组成。有机质属于腐泥型, 无形态组分是黑色岩系的主要显微组分类型, 微粒体、细粒状体呈密集状组成岩石的基质。有形态组分总体含量... 湘西上震旦统、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主要由富碳硅质页岩、石煤、硅质页岩、硅质岩、磷块岩和重晶石岩等组成。有机质属于腐泥型, 无形态组分是黑色岩系的主要显微组分类型, 微粒体、细粒状体呈密集状组成岩石的基质。有形态组分总体含量较低, 多为藻类体, 零星分布于基质中, 表明一方面有机质受热演化程度较高, 另一方面表明有机质来源于浅水台地边缘。湘西黑色岩系中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藻、菌类生物, 台缘斜坡带是有机质聚集的有利场所, 缺氧环境 (事件) 主要起因于藻类的大量发育与有机质降解的耗氧过程, 为有机质得以保存、转化提供了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有机质 显微组分 岩石学 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燕山期三个系列花岗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学意义 被引量:28
17
作者 许保良 阎国翰 +2 位作者 徐振邦 何中甫 赵晖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8-216,共9页
燕山期花岗质岩石广泛出露在冀北地区,从中可以识别出碱钙性、过铝质和碱质三个岩石系列。本文系统报道了它们的产状、岩类学、主要元素、痕量元素、稀土元素、年代学和ISr资料;重点讨论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类型问题。碱钙... 燕山期花岗质岩石广泛出露在冀北地区,从中可以识别出碱钙性、过铝质和碱质三个岩石系列。本文系统报道了它们的产状、岩类学、主要元素、痕量元素、稀土元素、年代学和ISr资料;重点讨论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类型问题。碱钙性岩石系列主要由石英二长闪长岩元素、二长花岗岩元素、正长花岗岩构成;SiO2含量变化范围是62%~75%;K2O+Na2O在7.63%~8.88%之间;A/CNK<1.05,CA指数55。过铝质系列由流纹斑岩为代表,具有高硅(SiO2>73%)、富钾低钠(K2O/Na2O为1.44~9.13)、过铝质(A/CNK是1.17~1.43)的特点。碱性系列的岩石组合是碱长正长岩(碱长粗面岩)-碱性石英正长岩(碱流岩)-碱性花岗岩(碱性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它们的SiO2含量变化于57%~77%之间,K2O+Na2O、K2O、Na2O分别大于9%、4%、5%,NK/A为0.9~1.12。以过铝质、碱钙性和碱性为序,三个岩石系列的Nb、Ta、Zr、Hf、REE含量依序增高,显示出明显的区别。上述特征表明,三个岩石系列的性质和特征明显不同,分别属于三种岩石成因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岩石系列 地球化学 成因意义 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石墨矿床及赋矿孔达岩系碳同位素特征及有关问题讨论 被引量:132
18
作者 陈衍景 刘丛强 +2 位作者 陈华勇 张增杰 李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3-244,共12页
本文综合了中国北方孔达岩系和石墨矿床的碳同位素数据 10 2件 ,发现片麻岩石墨 透辉岩石墨 <大理岩石墨 <石墨大理岩方解石 <大理岩方解石 ;混合岩化岩石中石墨δ1 3C总介于有机碳和无机碳之间 ;不同地体片麻岩石墨δ1 3C极... 本文综合了中国北方孔达岩系和石墨矿床的碳同位素数据 10 2件 ,发现片麻岩石墨 透辉岩石墨 <大理岩石墨 <石墨大理岩方解石 <大理岩方解石 ;混合岩化岩石中石墨δ1 3C总介于有机碳和无机碳之间 ;不同地体片麻岩石墨δ1 3C极为一致 ,变化于 - 2 2 .8‰~ - 2 1.48‰ ,略低于世界有机质平均值 - 2 6± 7‰ ;大理岩的原岩碳酸盐δ1 3C高于 2‰ ,与2 330~ 2 0 6 0 Ma期间全球性δ1 3Ccarb正向漂移事件一致。地质流体是碳同位素分馏、均一化的重要因素 ,是石墨矿床的 3种主要碳源之一 ,是碳的 5种存在形式之一 ,也是碳循环的重要媒介和方式 ;导致热液矿床δ1 3C=- 5‰左右的因素较多 ,依据δ1 3Ccalcite - 5‰得出成矿物质和流体来自地幔的结论值得怀疑 ;中国北方孔达岩系形成于古元古代 ,可能为 2 30 0~ 2 0 5 0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达岩系 石墨矿床 碳同位素 流体作用 赋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板块北缘中段含铁变质岩系的时代和构造环境初探 被引量:23
19
作者 徐备 陈斌 +3 位作者 张臣 白志强 王宏伟 张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07-311,共5页
内蒙北部苏尼特右旗以北二道井、哈拉干和红格尔地区的含铁变质岩系中变质基性火山岩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1511±76Ma,这表明该岩系属中元古代而不是以往推测的早古生代。等时线的εNd(t)值为+6.3±1.7,属亏损型地幔源区。岩... 内蒙北部苏尼特右旗以北二道井、哈拉干和红格尔地区的含铁变质岩系中变质基性火山岩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1511±76Ma,这表明该岩系属中元古代而不是以往推测的早古生代。等时线的εNd(t)值为+6.3±1.7,属亏损型地幔源区。岩相学分析表明它形成于规模不大、具中等水深和较弱水动力条件的较封闭海域。据上述特征推测,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曾存在中元古代被动型火山陆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岩 含铁 时代 构造环境 华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那丹哈达地体与东亚大陆边缘中生代构造的关系 被引量:90
20
作者 水谷伸治郎 邵济安 张庆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04-216,共13页
中国黑龙江省境内的那丹哈达地体属于侏罗纪裂解的地体,主要由石炭、二叠纪灰岩和绿片岩、三叠纪层状燧石以及中侏罗世的硅质页岩组成。它们都被包裹在较年轻(晚侏罗世-白垩纪的)碎屑岩中。该地体的地层古生物、岩石以及构造特征完全与... 中国黑龙江省境内的那丹哈达地体属于侏罗纪裂解的地体,主要由石炭、二叠纪灰岩和绿片岩、三叠纪层状燧石以及中侏罗世的硅质页岩组成。它们都被包裹在较年轻(晚侏罗世-白垩纪的)碎屑岩中。该地体的地层古生物、岩石以及构造特征完全与日本列岛的美浓地体相同。在日本海形成之前,两个地体曾与西锡霍特阿林地体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超地体。与那丹哈达地体和美浓地体十分类似的构造地层地体在琉球岛弧,菲律宾以及婆罗洲也能找到。三叠纪中国大陆拚贴作用完成之后,所有这些地体在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期间沿着亚洲大陆东缘组成了一个增生杂岩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构造地质 大陆边缘 地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