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丁文江先生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
于洸
何国琦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2
|
简述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对中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贡献 |
于洸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3
|
董申保教授在北京大学 |
于洸
张立飞
魏春景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4
|
上明峪金矿地质特征及其与大河南岩体的关系 |
朱永峰
冯克武
李福民
高秀丽
赖勇
臧启家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5
|
|
5
|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
李魁星
李铁锋
潘懋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3
|
|
6
|
扬子地块北缘武当山岩群与耀岭河岩群不整合接触关系的地质意义 |
胡健民
郭力宇
宋子新
李侠
刘护军
|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
1995 |
16
|
|
7
|
河南铁炉坪银矿床的地质和D-O-C同位素体系及成因 |
陈衍景
Franco PIRA JNO
隋颖慧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8
|
地质空间信息管理及分析处理——地质空间信息系统(GSIS)综述 |
李魁星
潘懋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9
|
孙云铸与北大地质学系的发展 |
于洸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0
|
辽西建平杂岩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P-T条件及其地质意义 |
魏春景
张翠光
张阿利
伍天洪
李江海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30
|
|
11
|
华北奥陶系两个不整合面的成因与相关区域性储层预测 |
刘波
王英华
钱祥麟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54
|
|
12
|
太古宙克拉通型下地壳剖面:华北怀安-丰镇-尚义的麻粒岩-角闪岩系 |
翟明国
郭敬辉
阎月华
李永刚
李江海
张雯华
|
《岩石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32
|
|
13
|
东秦岭深源浅成型花岗岩的成矿作用及地质构造背景 |
卢欣祥
于在平
冯有利
王义天
马维峰
崔海峰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34
|
|
14
|
正断层两盘的瓦斯突出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成因浅析 |
刘咸卫
曹运兴
刘瑞
何定东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63
|
|
15
|
长英质岩浆中液态不混溶与成矿作用关系的实验研究 |
朱永峰
曾贻善
艾永富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35
|
|
16
|
湘西震旦—寒武纪黑色岩系的有机岩石学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
吴朝东
陈其英
雷家锦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74
|
|
17
|
冀北燕山期三个系列花岗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学意义 |
许保良
阎国翰
徐振邦
何中甫
赵晖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28
|
|
18
|
中国北方石墨矿床及赋矿孔达岩系碳同位素特征及有关问题讨论 |
陈衍景
刘丛强
陈华勇
张增杰
李超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32
|
|
19
|
华北板块北缘中段含铁变质岩系的时代和构造环境初探 |
徐备
陈斌
张臣
白志强
王宏伟
张强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23
|
|
20
|
那丹哈达地体与东亚大陆边缘中生代构造的关系 |
水谷伸治郎
邵济安
张庆龙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