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现状及我国发展对策 被引量:9
1
作者 袁正午 汤井田 +1 位作者 翟战强 符海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4,共4页
讨论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的主要技术体系、关键技术、产业发展方向和我国发展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的机遇与挑战,概括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发展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的四点对策。
关键词 空间信息移动服务 关键技术 产业化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信息移动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5
2
作者 袁正午 程承旗 +2 位作者 汤井田 翟战强 吴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4-47,共4页
讨论空间信息移动技术的主要技术体系、关键技术、应用模式、产业化方向和我国发展空间信息移动技术的机遇与挑战,概括空间信息移动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了发展我国空间信息移动技术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空间信息移动 技术体系 关键技术 应用模式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聚集度的滑坡危险性区划补充评价——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鹏 田原 +2 位作者 李亭 李丰翔 张雯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50,F0002,共5页
滑坡危险性区划是滑坡预警预报和防治的基础,应用合理指标对模型进行检验和筛选决定了最终成果的质量。现有研究多使用基于混淆矩阵的ROC曲线和AUC值等指标对模型效果进行评价,随着模型种类的增多以及分类性能的提升,现有指标对初步筛... 滑坡危险性区划是滑坡预警预报和防治的基础,应用合理指标对模型进行检验和筛选决定了最终成果的质量。现有研究多使用基于混淆矩阵的ROC曲线和AUC值等指标对模型效果进行评价,随着模型种类的增多以及分类性能的提升,现有指标对初步筛选后的各模型常常无法进行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区分。实际的滑坡风险管理工作仅能采用一个最终的危险性区划模型,使用现有指标无法完全满足要求;同时,滑坡危险性区划中的训练数据通常较少,在全区中的占比很低,训练得到的模型应用到全区时,必须对滑坡危险性区划的总体质量做出评价和控制,而现有评价指标体系中尚无相关评价指标。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应用空间聚集度指标,从模型预测滑坡危险性空间分布合理性的角度,对区划模型应用到全区时进行补充性评价,并以深圳市为例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指标合理可行,能够依据空间分布合理性有效区分不同模型的效果。该研究成果可以为滑坡危险性区划及相关地学建模工作提供直接的借鉴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聚集度 滑坡危险性区划 评价指标 补充性评价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Π空间全天空偏振观测系统研制与验证(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柯子博 李延飞 +2 位作者 吴水平 王洪 晏磊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22,共6页
在遥感观测中,天空偏振模式是大气效应的重要特征。它描述了全天空的偏振信息分布,大气效应对偏振观测的影响巨大,因此研究大气的偏振光效应是根本,它可以为减小大气效应对偏振图像的影响提供新思路。由于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观测条件对... 在遥感观测中,天空偏振模式是大气效应的重要特征。它描述了全天空的偏振信息分布,大气效应对偏振观测的影响巨大,因此研究大气的偏振光效应是根本,它可以为减小大气效应对偏振图像的影响提供新思路。由于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观测条件对应于不同的天空偏振模式,研制天空偏振模式观测的仪器则成为了必要的前提。文中的重点在于设计一个全天空偏振观测仪器,通过精度测量,验证它的可用性。文中首先介绍了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仪器机械结构,光学设计以及电路控制,然后分析仪器的控制策略以及控制精度,最后通过对比试验,结果显示该天空偏振观测仪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仪器 系统设计 控制策略 测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计算植被中红外反射率的模型研究
5
作者 贺丽琴 景欣 +3 位作者 晏磊 钟宜根 肖智峰 曾凡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2-1628,共7页
中红外反射率对于植被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中红外波段内地物的发射能量和太阳的反射能量耦合在一起,使得地物在中红外波段的反射率不易得到。建立了一种计算植被中红外反射率的模型,对其敏感性分析表明该模型可靠性较强。运用... 中红外反射率对于植被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中红外波段内地物的发射能量和太阳的反射能量耦合在一起,使得地物在中红外波段的反射率不易得到。建立了一种计算植被中红外反射率的模型,对其敏感性分析表明该模型可靠性较强。运用该模型计算出了多个研究站点的植被中红外反射率,得到的值与实际相符,且与NDVI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用该模型得到的中红外反射率代替红外反射率与近红外反射率建立了一个新的植被指数,结果表明该新植被指数能反映出植被的覆盖度且具有对气溶胶不敏感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 计算模型 新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粗糙深度信息的低纹理物体偏振三维重建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锦发 晏磊 +3 位作者 赵红颖 陈瑞 张瑞华 施柏鑫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9-827,共9页
对于表面光滑、低纹理的目标,传统基于多视几何重建的算法难以获得理想的结果,利用偏振信息来重建这类物体是便捷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单纯利用偏振信息进行三维重建存在歧义性等问题,难以获得理想的结果.以粗糙深度图作为先验信息可解... 对于表面光滑、低纹理的目标,传统基于多视几何重建的算法难以获得理想的结果,利用偏振信息来重建这类物体是便捷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单纯利用偏振信息进行三维重建存在歧义性等问题,难以获得理想的结果.以粗糙深度图作为先验信息可解决歧义性问题.先对偏振相机与深度相机标定并配准图像,由粗糙深度图获得的法向量辅助纠正偏振方位角歧义,再利用纠正的法向量与粗糙深度图积分融合,从而获得较高精度的物体三维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低纹理物体 偏振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城市环境宜居性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董家集 任华忠 +3 位作者 郑逸童 聂婧 孟晋杰 秦其明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5-172,共8页
为评价城市环境的宜居性,依托遥感数据构建了基于遥感因子的城市环境宜居性评价体系。以北京市为研究区,首先基于2013年和2014年高分一号(GF-1)卫星的光学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将城市生态用地分为水体、植被区、道路、建筑用地以... 为评价城市环境的宜居性,依托遥感数据构建了基于遥感因子的城市环境宜居性评价体系。以北京市为研究区,首先基于2013年和2014年高分一号(GF-1)卫星的光学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将城市生态用地分为水体、植被区、道路、建筑用地以及裸土5大类并进行提取,同时计算植被区的植被指数;其次,基于同时段Landsat8卫星热红外数据反演城市地表温度并提取城市热环境;最后,在构建城市生态用地和城市热环境各因子评分标准的基础上,利用权值法计算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cological quality index,EQI),以此建立城市环境宜居性的整体评价体系,并对北京市环境的宜居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地区城市热岛效应不明显,且绝大部分区域适宜于或者基本适宜于人类居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 城市生态用地 城市热环境 宜居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利用光谱特征、形态学特征和霍夫变换的无人机图像玉米幼苗分布信息提取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欣宇 李培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3-853,共11页
提出一种利用光谱特征、形态学特征和霍夫变换的无人机图像玉米幼苗分布信息提取方法。首先,从无人机图像中提取光谱特征和形态学特征,利用改进的单类随机森林算法,分别得到基于光谱特征和基于形态学特征的玉米幼苗图像分类结果。然后,... 提出一种利用光谱特征、形态学特征和霍夫变换的无人机图像玉米幼苗分布信息提取方法。首先,从无人机图像中提取光谱特征和形态学特征,利用改进的单类随机森林算法,分别得到基于光谱特征和基于形态学特征的玉米幼苗图像分类结果。然后,利用霍夫变换方法,从基于形态学特征的玉米幼苗图像分类结果中提取玉米幼苗行线。最后,利用得到的玉米幼苗行线,优化基于光谱特征的玉米幼苗图像分类结果,得到最终的幼苗分布信息提取结果。两个研究区提取结果的对比表明,所提方法有效地结合了形态学特征与霍夫变换的特点,与现有方法相比,可以得到更好的玉米幼苗分布信息提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图像 幼苗分布信息提取 形态学特征 霍夫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空偏振光分布模式的仿生导航定向机理初探 被引量:52
9
作者 晏磊 关桂霞 +2 位作者 陈家斌 吴太夏 邵轩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6-620,共5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天空偏振光分布确定仿生导航系统航向角的方法。该方法将理论分析和实验相结合,建立了天空偏振光分布的理论和实验模型;在深入分析模型的基础上,确定了为导航系统提供航向信息的导航参考线——太阳子午线;结合天文导航方... 提出了一种利用天空偏振光分布确定仿生导航系统航向角的方法。该方法将理论分析和实验相结合,建立了天空偏振光分布的理论和实验模型;在深入分析模型的基础上,确定了为导航系统提供航向信息的导航参考线——太阳子午线;结合天文导航方法,确定太阳的相对位置。最后,建立地平坐标系为导航坐标系,举例说明了确定航向角的整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光 太阳子午线 导航坐标系 航向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的多角度偏振波谱特性及其在水色遥感中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太夏 晏磊 +2 位作者 相云 赵云升 陈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8-452,共5页
清洁水体光谱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比较低,其光谱特征不明显,在光学遥感图像上水体一般都表现为暗色调,造成了利用光谱学手段进行水体遥感识别和水质参数反演的困难。在研究水体的偏振波谱时作者发现,在对水体进行多角度观测时... 清洁水体光谱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比较低,其光谱特征不明显,在光学遥感图像上水体一般都表现为暗色调,造成了利用光谱学手段进行水体遥感识别和水质参数反演的困难。在研究水体的偏振波谱时作者发现,在对水体进行多角度观测时,水体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的偏振度波谱值要远大于其无偏的反射率,表现在图像上即水体的偏振度图像的亮度要远大于其强度图像的亮度,文章对这种现象和规律进行了物理学解释,并利用法国PARASOL多角度偏振卫星遥感图像数据对这个规律进行了验证。该文首次揭示了利用多角度偏振遥感进行水体探测的优势,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在利用光学遥感进行水体探测时反射率低的难题,大大提高水体的遥感识别能力和水质参数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 偏振 多角度 遥感 水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表面偏振反射测量对冬小麦氮含量高光谱估算的提升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沂 刘思远 +3 位作者 晏磊 冯海宽 赵帅阳 赵红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56-1964,共9页
高光谱遥感为冬小麦氮含量的实时估测提供了技术途径,然而在实际探测过程中,接收的信号不仅包含植株叶、茎等器官内部发生多次散射后的光辐射,也包含在叶片表面发生镜面反射而没有进入器官内部的光辐射,原理上只有前者可反映植株的生化... 高光谱遥感为冬小麦氮含量的实时估测提供了技术途径,然而在实际探测过程中,接收的信号不仅包含植株叶、茎等器官内部发生多次散射后的光辐射,也包含在叶片表面发生镜面反射而没有进入器官内部的光辐射,原理上只有前者可反映植株的生化组分信息,因此目前常用的反演算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拟采用增加偏振测量的方式,区分与上述两种情形对应的非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通过构建相应的反射率表征因子,以评估剔除部分偏振反射分量对植株氮含量估算的影响。实验获取了冬小麦拔节、挑旗、开花、灌浆四个典型生长期共计48组偏振高光谱与氮含量测量样本,分析后表明,剔除偏振反射后,反射率光谱与氮含量的相关性在可见光波段有较明显的提升,而常用的多个植被指数对氮含量的估算精度有小幅提升,且不同生长期对应的最优植被指数不同。上述结果证明了通过测量叶表偏振反射而提升冬小麦氮含量高光谱估算方法的有效性与稳定性,为提升植被生化组分遥感反演的精度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含量 偏振遥感 高光谱遥感 冬小麦 叶面反射 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表面二向性镜面反射分量和漫反射分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乃卓 赵云升 +2 位作者 晏磊 吴太夏 相云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4-288,共5页
偏振反射与二向性反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定量关系.通过对不同粗糙程度花岗岩表面偏振反射的测量,计算出它们表面二向性镜面反射分量与二向性漫反射分量的大小,从而定量分析了花岗岩表面粗糙程度对热点与非热点区域两种分量的影响情况.同... 偏振反射与二向性反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定量关系.通过对不同粗糙程度花岗岩表面偏振反射的测量,计算出它们表面二向性镜面反射分量与二向性漫反射分量的大小,从而定量分析了花岗岩表面粗糙程度对热点与非热点区域两种分量的影响情况.同时通过分析还发现,光线入射天顶角也会对两种分量的大小起到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的强弱是受到花岗岩表面粗糙程度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偏振反射 二向性镜面反射分量 二向性漫反射分量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观测时水平粗糙地表偏振反射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太夏 晏磊 +2 位作者 相云 施健 赵云升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155,共5页
在利用偏振遥感对地表目标或大气进行研究时,由于大气散射光相对地表反射具有更强的偏振特性,故常认为经地气系统反射回空间的太阳辐射偏振信息主要来源于大气,而在遥感反演时常忽略地表的偏振反射作用.这个结论是基于地面目标为漫反射... 在利用偏振遥感对地表目标或大气进行研究时,由于大气散射光相对地表反射具有更强的偏振特性,故常认为经地气系统反射回空间的太阳辐射偏振信息主要来源于大气,而在遥感反演时常忽略地表的偏振反射作用.这个结论是基于地面目标为漫反射体的假定,但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地表并非朗伯体,在某些时候这种非朗伯体的地表偏振作用甚至超过大气的影响.本文从推导地表的偏振反射作用机理及偏振光谱解译模型出发,首次利用偏振成像光谱实验,证明了地表的偏振度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达到50%以上,说明地表的偏振作用对传感器的信号有时会有很大影响.该作用是进行定量遥感研究时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偏振 成像光谱 定量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空偏振光分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关桂霞 晏磊 +2 位作者 陈家斌 吴太夏 吴波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9-463,共5页
生物能够进行偏振光导航定位,一方面是其本身具有对太阳光偏振方向极其敏感的视觉神经系统,另一方面是天空中存在一个可供感知的大气偏振光模式图。天空偏振光分布受观测波段、天气条件以及太阳高度等因子的影响,使大气偏振光模式图具... 生物能够进行偏振光导航定位,一方面是其本身具有对太阳光偏振方向极其敏感的视觉神经系统,另一方面是天空中存在一个可供感知的大气偏振光模式图。天空偏振光分布受观测波段、天气条件以及太阳高度等因子的影响,使大气偏振光模式图具有不稳定性,从而降低了偏振光导航的适用性。着力研究这些影响因子与天空偏振光分布之间的关系,利用全天空偏振测量方法,系统地对全波段以及红、蓝、紫3个波段的天空偏振光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系统地反映了观测波段、天气条件、太阳高度对天空偏振光分布的影响,表明在不同天气条件下不同波段天空偏振度分布有差异,且蓝波段更适合用于偏振光导航的探测波段。本研究为提高偏振导航的精度及实用化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大气的偏振遥感探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控制、导航技术 波段 偏振光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波红外大气透过率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帅阳 景欣 +4 位作者 张飞舟 胡兴帮 贺丽琴 马蔼乃 晏磊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8-574,共7页
大气透过率是影响太阳辐射以及地表热辐射的一个重要参量。利用MODTRAN辐射传输模型,对中波红外波段(3~5μm)处的大气透过率以及其影响因子的贡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MODIS在该谱区设置的6个通道,分别讨论了各吸收气体对... 大气透过率是影响太阳辐射以及地表热辐射的一个重要参量。利用MODTRAN辐射传输模型,对中波红外波段(3~5μm)处的大气透过率以及其影响因子的贡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MODIS在该谱区设置的6个通道,分别讨论了各吸收气体对通道透过率的影响。结论表明,水汽和混合气体是造成中波红外波段大气透过率衰减最重要的影响因子。MODIS通道透过率与通道光谱响应函数的宽度和气体分子的吸收带位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波红外 MODTRAN 大气透过率 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空偏振模式图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关桂霞 晏磊 +1 位作者 陈家斌 吴太夏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12期179-181,共3页
大量文献表明,许多动物利用天空偏振光分布的动态特性为其提供导航信息。首先通过软件模拟平台模拟了天空偏振光分布的理论模型,并用全天空偏振测量方法获得了天空偏振光分布的实验模型。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天空偏振光分布对称于... 大量文献表明,许多动物利用天空偏振光分布的动态特性为其提供导航信息。首先通过软件模拟平台模拟了天空偏振光分布的理论模型,并用全天空偏振测量方法获得了天空偏振光分布的实验模型。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天空偏振光分布对称于最大偏振线和太阳子午线,并且以15°/h的速度绕天极点旋转。结合天空偏振光的分布情况,并详细地分析了天极点和最大偏振线在导航中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光 偏振测量 天极点 最大偏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高分辨率气溶胶反演的ETM+影像大气校正 被引量:12
17
作者 唐洪钊 晏磊 +1 位作者 李成才 高鹏骐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5,41,F0002,共6页
针对陆地遥感影像,提出一种利用MODIS遥感数据反演高分辨率气溶胶光学厚度(AOD)进行大气效应校正的方法。采用地基和MODIS卫星遥感结合的方法确定气溶胶模型,通过暗目标法确定地表反射率,反演得到1km高分辨率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将... 针对陆地遥感影像,提出一种利用MODIS遥感数据反演高分辨率气溶胶光学厚度(AOD)进行大气效应校正的方法。采用地基和MODIS卫星遥感结合的方法确定气溶胶模型,通过暗目标法确定地表反射率,反演得到1km高分辨率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将反演的气溶胶与地面太阳光度计观测值进行对比验证发现,其相对误差小于10%,反演精度很高。将得到的气溶胶参数带入辐射传输模型中,对当天同地区的Landsat ETM+数据进行大气校正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反演得到的气溶胶参数可以对遥感图像进行有效的大气效应校正。与试验区同步观测地表反射率对比发现,经过大气校正后的ETM+光谱明显比校正前更接近真实地表光谱,从而更有助于地物真实光谱信息的提取及其识别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光学厚度 MODIS 高分辨率 大气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束声纳数字测深与改正模型 被引量:7
18
作者 于家城 宋春雷 +1 位作者 晏磊 陈家斌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9-433,共5页
建立了多波束系统数字测深与波束角效应改正模型。根据多波束系统工作原理,建立多波束系统数字水深测量模型,对其中波束角效应产生的测深影响进行改正,进而模拟测量了海底地图,并以实际海底水深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比较符合... 建立了多波束系统数字测深与波束角效应改正模型。根据多波束系统工作原理,建立多波束系统数字水深测量模型,对其中波束角效应产生的测深影响进行改正,进而模拟测量了海底地图,并以实际海底水深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比较符合理论分析及实际情况,测深改正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数字测深模型 波束角 脚印 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PEG2000标准下提升小波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钟斌 晏磊 许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71-73,183,共4页
该文在理论上对卷积和提升两种小波变换方法进行了比较,说明了JPEG2000标准中的具体应用;对9/7、5/3滤波器的卷积和提升算法在程序上予以实现,并比较了信噪比的优劣;此外在硬件实现上给出了设计方案。
关键词 图像 小波变换 卷积 提升 硬件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匹配在海底地图匹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于家城 陈家斌 +1 位作者 晏磊 刘岳峰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3-737,共5页
应用海底地图匹配技术提高水下载体(AUV)定位精度。通过双三次B-样条曲面插值重建参考地图(RDM),选取RDM中部分地图附加正态白噪声模拟当地水深地图(LDM)。将两块地图同时转化为8位256级灰度图像,应用图像相关法进行匹配。仿真显示,该... 应用海底地图匹配技术提高水下载体(AUV)定位精度。通过双三次B-样条曲面插值重建参考地图(RDM),选取RDM中部分地图附加正态白噪声模拟当地水深地图(LDM)。将两块地图同时转化为8位256级灰度图像,应用图像相关法进行匹配。仿真显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匹配精度和一定的抗差特性,具有适应大面积海底地形,包括平坦区域和复杂区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 网格图像 B-样条曲面插值 R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