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西准噶尔北部谢米斯台山南坡蛇绿岩带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39
1
作者 赵磊 何国琦 朱亚兵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5-205,共11页
新疆西准噶尔和什托洛盖谷地以北,沿谢米斯台山南坡出露一套蛇绿混杂岩(查干陶勒盖蛇绿岩),岩石组合自下而上包括蛇纹石化橄榄岩、变质辉长岩、玄武岩、细碧岩及伴生的硅质岩、同源火山碎屑岩等,基质为蛇纹石化橄榄岩和绿片岩相变质玄... 新疆西准噶尔和什托洛盖谷地以北,沿谢米斯台山南坡出露一套蛇绿混杂岩(查干陶勒盖蛇绿岩),岩石组合自下而上包括蛇纹石化橄榄岩、变质辉长岩、玄武岩、细碧岩及伴生的硅质岩、同源火山碎屑岩等,基质为蛇纹石化橄榄岩和绿片岩相变质玄武岩。蛇绿岩中辉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517Ma±3Ma和519Ma±3Ma,代表了蛇绿岩的形成年龄。蛇绿岩中不同组分(橄榄岩、辉长岩和细碧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以及细碧岩的Nb/Yb-Th/Yb图解均显示该蛇绿岩为洋中脊(MOR)型。查干陶勒盖蛇绿岩与西准噶尔北部的塔尔巴哈台(库吉拜)蛇绿岩、洪古勒楞蛇绿岩,邻区东哈克斯坦北部的扎乌尔-塔金蛇绿岩和巴尔克别克蛇绿岩可以很好地进行对比连接,为成吉斯-塔尔巴哈台构造带在西准境内的时空特征提供更多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锆石U-PB定年 成吉斯-塔尔巴哈台构造带 谢米斯台山 西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巴楚地区走滑断裂对碳酸盐岩构造裂缝发育的控制 被引量:40
2
作者 张庆莲 侯贵廷 +4 位作者 潘文庆 韩剑发 琚岩 李乐 肖芳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60-1167,共8页
走滑断裂如何控制附近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是碳酸盐岩地区构造裂缝定量研究的重要内容,对碳酸盐岩裂缝油气藏的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野外测量的测量面距断裂的距离和构造裂缝面密度的定量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新疆巴楚地区的2... 走滑断裂如何控制附近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是碳酸盐岩地区构造裂缝定量研究的重要内容,对碳酸盐岩裂缝油气藏的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野外测量的测量面距断裂的距离和构造裂缝面密度的定量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新疆巴楚地区的2条走滑断裂(张扭性皮羌走滑断裂和压扭性西克尔走滑断裂)控制的构造裂缝的密度与距断裂的距离呈指数关系,即远离断裂,裂缝密度呈指数下降,且存在一个裂缝密度骤减的范围,这个范围内为断裂控制的裂缝带;范围以外为区域控制的裂缝带,此带裂缝密度变化缓慢,相对稳定。新疆巴楚碳酸盐岩地区压扭性走滑断裂控制的构造裂缝的带宽与走滑断距的比值是张扭性走滑断裂的10倍以上,说明碳酸盐岩地区压扭性走滑断裂控制的构造裂缝带远比张扭性断裂控制的宽,压扭性走滑断裂附近的构造裂缝相对更发育,更有利于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走滑断裂 构造裂缝 裂缝面密度 柯坪塔格构造带 巴楚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copterygians from the Lochkovian(Lower Devonian)of Nanning,Guangxi,China
3
作者 LI Mao-Kun CUI Xin-Dong +1 位作者 ZHU Min QIAO Tuo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共19页
Here we report a left cheek plate of Psarolepis,a postparietal shield of Youngolepis,a skull of Diabolepis,and a scale of Styloichthys from the Lianhuashan and Nahkaoling formations(Lochkovian,Lower Devonian)of Nannin... Here we report a left cheek plate of Psarolepis,a postparietal shield of Youngolepis,a skull of Diabolepis,and a scale of Styloichthys from the Lianhuashan and Nahkaoling formations(Lochkovian,Lower Devonian)of Nanning,Guangxi.This marks the first report of Diabolepis and Styloichthys beside Qujing,Yunnan,and the latest occurrence of Psarolepis to date.The fossil community displays significant similarities to the Xujiachong Assemblage,and provides new data for the Lower Devonian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between southwestern China and northern Vietnam.Given the latest dating constraint based on the conodont evidence,we regard that the Xujiachong Assemblage has a much longer range than previously supposed,extending from the latest Lochkovian to the end of Pragian.We propose that the transition of the Nahkaoling and Lianhuashan formations in Nanning might correspond to the Guijiatun Formation in Qujing.The relatively large size of fish individuals from Guangxi is probably attributed to the increase in the oxygen content of the oc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ning Guangxi Lochkovian Lower Devonian Xujiachong Assemblage Lianhuashan Formation Nahkaoling Formation Sarcopterygi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半岛~2.2Ga岩浆事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7
4
作者 陈斌 李壮 +2 位作者 王家林 张璐 鄢雪龙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3-320,共18页
本文报道了辽东半岛古元古代胶—辽—吉活动带内辽河群变质火山岩和辽吉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数据。变质安山岩的锆石具典型的岩浆振荡环带结构和较高的Th/U值(〉0.5),锆石U-Pb年龄为(2 182±6)Ma和(2 2... 本文报道了辽东半岛古元古代胶—辽—吉活动带内辽河群变质火山岩和辽吉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数据。变质安山岩的锆石具典型的岩浆振荡环带结构和较高的Th/U值(〉0.5),锆石U-Pb年龄为(2 182±6)Ma和(2 229±22)Ma,该年龄可代表安山岩的形成年龄。辽吉花岗岩的锆石同样具有典型的岩浆振荡环带结构和较高的Th/U值(〉0.3),锆石U-Pb年龄为(2 199±10)Ma,代表花岗岩的侵位时代,在误差范围内与辽河群火山岩喷发时代一致,表明辽吉花岗岩并不是辽河群的基底,二者可能为同一次岩浆作用过程的产物。辽东半岛~2.2Ga岩浆事件的识别及性质,对于正确认识古元古代胶—辽—吉活动带的属性至关重要。结合前人有关辽东半岛前寒武纪岩石的研究成果,本文研究认为胶—辽—吉活动带的形成演化可能与弧-陆碰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LA-ICP-MS定年 ~2.2Ga 岩浆事件 辽东半岛 胶-辽-吉活动带 辽吉花岗岩 辽河群变质火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段敖仑花斑岩钼(铜)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与成矿作用:稳定同位素C、H、O、S和放射性Pb同位素约束 被引量:21
5
作者 马星华 陈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70-1783,共14页
基于稳定同位素C、H、O、S和放射性Pb同位素的测试和分析,对大兴安岭南段敖仑花斑岩钼(铜)矿床成矿流体的来源进行了示踪,探讨了流体演化与成矿作用过程。新的稳定同位素数据显示:敖仑花矿床成矿热液具有混合来源性质;脉石矿物石英中流... 基于稳定同位素C、H、O、S和放射性Pb同位素的测试和分析,对大兴安岭南段敖仑花斑岩钼(铜)矿床成矿流体的来源进行了示踪,探讨了流体演化与成矿作用过程。新的稳定同位素数据显示:敖仑花矿床成矿热液具有混合来源性质;脉石矿物石英中流体的C、H、O同位素和矿石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指示成矿络合剂主要来自地幔,同时在热液期经历了地壳流体参与的过程;辉钼矿中放射性成因的Pb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物质(Mo)主要来自造山带物质,部分来自深部幔源。根据H、O同位素组成变化和已有流体包裹体资料,认为敖仑花矿床早、中阶段两次矿化的成矿机制不同:早阶段金属矿化主要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流体混合有关,而中阶段大规模成矿作用主要是由流体沸腾所致。综合区域地质演化认为:敖仑花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演化为弧后伸展背景、陆内造山带物质重新活化、壳幔岩浆-热液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暗示壳幔作用强烈的地区利于内生金属矿床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示踪 流体演化 成矿机制 敖仑花矿床 大兴安岭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百口泉发现尖晶石橄榄岩
6
作者 陈博 朱永峰 +2 位作者 安芳 邱添 陈艺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17-1026,共10页
新疆克拉玛依地区出露的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规模巨大,岩石单元出露齐全。白碱滩地区的地幔橄榄岩相对比较新鲜,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尖晶石和橄榄石保存完好。研究表明,白碱滩蛇绿岩就位前,地幔岩发生了大于50km的快速隆升,且没有发... 新疆克拉玛依地区出露的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规模巨大,岩石单元出露齐全。白碱滩地区的地幔橄榄岩相对比较新鲜,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尖晶石和橄榄石保存完好。研究表明,白碱滩蛇绿岩就位前,地幔岩发生了大于50km的快速隆升,且没有发生部分熔融。百口泉地区发现的地幔岩普遍遭受了改造,辉石多发生了强烈蚀变(透闪石化),但尖晶石和橄榄石保存较好。百口泉地区出露的地幔岩和白碱滩地幔岩的矿物组成基本一致,表明它们属于同一蛇绿混杂岩带。百口泉蛇绿岩剖面的揭露,将该蛇绿混杂岩带的范围向NE方向延伸了35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混杂岩 尖晶石橄榄岩 西准噶尔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