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恩替卡韦单药与联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静 朱琳 +2 位作者 池欣 王艺璇 邢卉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75-1979,共5页
目的探究恩替卡韦(ETV)联合干扰素(IFN)治疗与ETV单药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HCC)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2月在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40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抗病毒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联合IFN组(n=169,IF... 目的探究恩替卡韦(ETV)联合干扰素(IFN)治疗与ETV单药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HCC)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2月在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40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抗病毒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联合IFN组(n=169,IFN治疗≥6个月)及ETV单药组(n=240,ETV治疗≥12个月),随访截止至2019年6月,以观察对象发生HCC为终点事件。连续变量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倾向评分匹配法(PSM)消除组间基线差异,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用于比较组间的HCC发生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HC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5.4(4.9~7.9)年。联合IFN组HCC累积发病率与ETV单药组相比,匹配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SM前:1.2%vs 2.8%,χ^2=1.423,P=0.233;PSM后:1.7%vs 4.1%,χ^2=1.676,P=0.195);亚组分析表明,在非高风险患癌人群中两组HCC累积发病率也无明显差异(1.3%vs 1.5%,χ^2=0.335,P=0.563)。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年龄是HC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比=1.107,95%置信区间:1.005~1.219,P=0.038)。结论对于非高患癌风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ETV联合IFN治疗至少6个月与ETV单药治疗相比,HCC发生风险未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细胞 干扰素类 恩替卡韦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