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功能区定位技术及其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徐秦岚 强峻 刘献增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44-948,共5页
神经外科手术的最终目的是在尽可能保留神经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安全切除病灶,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尤其是语言功能的保留意义重大,因此术前和术中功能区定位对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侵袭性定位方法即术中直接电刺激仍是语言功能... 神经外科手术的最终目的是在尽可能保留神经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安全切除病灶,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尤其是语言功能的保留意义重大,因此术前和术中功能区定位对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侵袭性定位方法即术中直接电刺激仍是语言功能区定位和优势侧定位的"金标准",fMRI、DTI、脑磁图和导航经颅磁刺激等非侵袭性定位方法操作简便,可用于术前定位、术后随访和复查,多模态功能评估可提高术前语言功能区定位的准确性。本文拟对语言功能区的定位方法进行概述,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大脑皮质 电刺激 磁共振成像 脑磁图描记术 神经导航 经颅磁刺激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成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重症肌无力1例
2
作者 马豆豆 卢哲敏 +4 位作者 郭倩 朱莎 古今 丁艳 石连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0-1114,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和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两种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每年发病率约为20~40/10万人,MG约为0.23~2.8/10万人,但RA合并MG临床少见,常见于中老年女性,且多无胸腺瘤。关于RA合并MG的治...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和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两种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每年发病率约为20~40/10万人,MG约为0.23~2.8/10万人,但RA合并MG临床少见,常见于中老年女性,且多无胸腺瘤。关于RA合并MG的治疗经验有限,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案中均包括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经激素及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者,可选择生物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重症肌无力 利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期痴呆新发癫痫的临床分析
3
作者 王艳淑 李嘉辰 +2 位作者 夏晴 潘雁斐 刘献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9-941,共3页
目的探究老年期痴呆新发癫痫的病因、癫痫类型、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期痴呆新发癫痫患者45例,根据病因分为变性病痴呆组[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为... 目的探究老年期痴呆新发癫痫的病因、癫痫类型、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期痴呆新发癫痫患者45例,根据病因分为变性病痴呆组[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为主,AD痴呆组]24例和非变性病痴呆组(非AD痴呆组)21例。比较2组癫痫分类、脑电图表现;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用药情况及疗效。结果每例患者至少有1种癫痫发作类型,AD痴呆组全面性发作低于非AD痴呆组,部分性发作、非惊厥性癫痫发作高于非AD痴呆组(P<0.05,P<0.01);每例患者至少有1种脑电图异常,2组脑电图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患者中42例(93.3%)接受了抗癫痫药物,38例(90.5%)癫痫发作得到较好控制,其中AD痴呆组单联抗癫痫药物有效率优于非AD痴呆组(95.5%vs 85.7%,P<0.05)。结论痴呆合并癫痫(尤其是非惊厥性癫痫发作)常难以发现,对老年期痴呆患者进行持续脑电图监测十分必要。老年期痴呆新发癫痫大多可以通过抗癫痫药物治疗得到较好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癫痫 脑电描记术 抗惊厥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及性别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线血糖和血脂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高智玉 谢燕 +1 位作者 孙波 高旭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7-533,共7页
背景基线血糖(GLU)、血脂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水平是受年龄和性别因素影响的指标,老年人群是脑卒中高发人群,了解老年人群基线GLU、血脂及FBG水平随年龄及性别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更好地为老年人群制定个体化的脑卒中预防策略。目的分... 背景基线血糖(GLU)、血脂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水平是受年龄和性别因素影响的指标,老年人群是脑卒中高发人群,了解老年人群基线GLU、血脂及FBG水平随年龄及性别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更好地为老年人群制定个体化的脑卒中预防策略。目的分析60岁以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不同年龄段及性别间基线GLU、血脂及FBG水平差异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淄博市淄川区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IS患者379例,依据年龄将其分为60~69岁组(139例)、70~79岁组(145例)及≥80岁组(95例),依据性别将其分为男性组(169例)和女性组(210例),检测GLU、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FBG水平,并计算不同年龄、性别组各项指标异常检出率。结果 GLU、TG、TC和LDL-C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5);HDL-C、FBG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TG异常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5);FBG异常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女性组的GLU、TG、TC、HDL-C、LDL-C水平均高于男性组(P<0.05)。女性组的TG、TC和LDL-C异常检出率均高于男性组,HDL-C异常检出率低于男性组(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及性别的老年AIS患者GLU、血脂及FBG水平及异常检出率存在差异,在对老年人群进行AIS一级和二级预防时,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和性别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糖 血脂 纤维蛋白原 年龄因素 性别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灵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脑卒中抑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反应因子和NPY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谢燕 高志玉 +2 位作者 王雪花 李小钧 王雪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679-682,共4页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反应因子和神经肽Y(NPY)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8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反应因子和神经肽Y(NPY)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8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盐酸舍曲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乌灵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HAMD评分、NIHSS评分、血清炎性反应因子和NPY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73.47%)(P<0.05)。2组治疗后HAMD评分和NIHSS评分降低(观察组:t=31.1627、17.5090,对照组:t=24.2748、9.2482,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t=10.2514、8.4123,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无明显变化(t=0.8293、0.8261、0.7223,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降低(t=9.8965、15.8601、13.7221,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t=8.4032、15.5007、13.2612,P<0.05)。对照组治疗后NPY水平无明显变化(t=0.7242,P>0.05);观察组治疗后NPY水平增加(t=9.8646,P<0.05);观察组治疗后NPY水平高于对照组(t=8.5904,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可降低炎性反应因子IL-6、IL-8和TNF-α水平,及提高NPY水平,且不良反应少,故而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灵胶囊 西药 脑卒中后抑郁 疗效 白介素-6 白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神经肽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发型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临床特点 被引量:4
6
作者 赵丹华 赵旭彤 +5 位作者 邢海英 张晓 张哲 刘献增 袁云 王朝霞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4-229,共6页
目的总结10例晚发型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与结果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10例晚发型MELAS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行骨骼肌组织活检术。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 目的总结10例晚发型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与结果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10例晚发型MELAS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行骨骼肌组织活检术。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线粒体DNA(mtDNA)全长测序法进行mtDNA突变筛查;焦磷酸测序法检测部分患者血液m.3243A>G突变比例。结果显示,10例患者首次脑卒中样发作的年龄为40~67岁,其主要表现包括癫发作、失语、头痛、痴呆、精神障碍、肢体轻瘫及视力下降,既往糖尿病5例、神经性耳聋6例、高血压3例、脑梗死2例。6例患者有母系遗传的糖尿病家族史,2例有MELAS家族史。辅助检查可见6例有高脂血症,6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1例有右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狭窄。头部MRI显示累及1个或多个脑叶的皮质病变,4例同时存在脑干及基底节区多发缺血灶。7例肌肉组织活检发现破碎红纤维及琥珀酸脱氢酶深染血管,1例未见明显异常。基因分析显示,10例患者均携带mtDNA突变,9例为m.3243A>G突变,1例为m.10191T>C突变。7例m.3243A>G突变患者血液中突变比例为9%~33%。结论晚发型MELAS患者的临床表型与经典型患者无明显差异,但发病年龄晚,并可合并多种脑血管危险因素及大动脉粥样硬化。m.3243A>G突变为本组晚发型MELAS患者的热点突变,但血液中突变比例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AS综合征 晚发性障碍 DNA 线粒体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焦虑、抑郁对老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高智玉 杨团峰 +1 位作者 朱莎 高旭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74-878,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焦虑、抑郁对老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 目的探讨慢性焦虑、抑郁对老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患者个性特征、抑郁焦虑症状史对患者是否有慢性焦虑、抑郁进行定性判定。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分。比较不同分组患者MMSE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年龄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MMSE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MMSE评分呈线性负相关(r=-0.221,P=0.029)。女性MMSE评分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均衡年龄和性别后,焦虑组MMSE评分高于无焦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抑郁组与抑郁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焦虑为MMSE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龄是老年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慢性焦虑可能是老年期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抑郁 卒中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高智玉 王雯 +1 位作者 王维宝 刁加桂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279-1281,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新入院的老年患者260例,根据患者入院后头颅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对患者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梗死、缺血性脑白质病和脑动脉粥样硬化三个方面的严重程度进行影...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新入院的老年患者260例,根据患者入院后头颅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对患者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梗死、缺血性脑白质病和脑动脉粥样硬化三个方面的严重程度进行影像学评分;同时根据患者入院后所做的心电图检查及既往病史,对患者进行冠心病严重程度评分,然后将患者的影像学评分与冠心病评分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脑梗死、缺血性脑白质病及脑动脉粥样硬化评分与冠心病评分均无相关性(r=0.056,P=0.382;r=0.009,P=0.882;r=0.045,P=0.591)。在249例头颅MRI检查的患者中,确诊脑梗死153例(61.4%),无脑梗死96例(38.6%)。在260例心电图检查的患者中,依据心电图检查及冠心病史,确诊冠心病164例(63.1%),无冠心病96例(36.9%)。脑梗死与冠心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一人群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冠心病患病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无相关性,说明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冠心病在病因及发病机制方面存在明显不同,具体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在治疗和预防方面也应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冠心病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脑萎缩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高智玉 刁加桂 +1 位作者 杨团峰 高旭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36-1041,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脑萎缩(BA)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选取淄博市淄川区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岁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接受降糖、降脂药物治疗前检测血糖(Glu)、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脑萎缩(BA)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选取淄博市淄川区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岁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接受降糖、降脂药物治疗前检测血糖(Glu)、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同时进行颅脑MRI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BA评分。依据BA评分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无BA组(n=131)和BA组(n=20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诊断)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BA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除TG和HDL-C外,无BA组和BA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2.776,95%CI(1.754,4.393),P<0.05]、年龄[OR=1.142,95%CI(1.108,1.176),P<0.05]、诊断[OR=3.717,95%CI(1.570,8.811),P<0.05]、LDL-C水平[OR=0.510,95%CI(0.304,0.856),P<0.05]是老年患者BA评分的影响因素。结论男性、高龄、缺血性卒中和低LDL-C水平可能是老年患者BA评分加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脑疾病 脑萎缩 血糖 血脂异常 脂蛋白类 LDL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指标与脑白质病变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智玉 王雯 +3 位作者 陈敏 秦海宁 石净 高旭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通过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和头颅MRI检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WML)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4~7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112例,其中男性73例,女性39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行颈... 目的通过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和头颅MRI检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WML)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4~7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112例,其中男性73例,女性39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检测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数量、斑块回声性质、最大斑块厚度、狭窄数量和狭窄程度。头颅MRI检查包括T1WI、T2WI、轴位弥散加权成像、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并依据MRI采用Fazekas评分法对每例患者进行WML严重程度评分。分析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指标与WML评分的关系。结果男性患者WML评分(1.86±1.72)分,女性患者WML评分(1.74±1.8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4,P=0.73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与WML评分呈正相关(r=0.412,P<0.01)。以年龄做控制项,偏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总数量、最大斑块厚度、狭窄总数量、狭窄程度与WML评分不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性质与WML评分仍不相关(P>0.05)。结论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指标与老年WML评分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头部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检查各指标与年龄和性别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高智玉 王雯 +4 位作者 方筱静 朱莎 陈敏 石净 刘献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45-1248,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各项指标与年龄和性别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后循环缺血和急性脑梗死患者234例,其中<50岁22例,50~59岁55例,60~69岁76例,70~79岁58例,≥80岁23例;男性136例,女性98例。均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记录颈动脉内膜...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各项指标与年龄和性别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后循环缺血和急性脑梗死患者234例,其中<50岁22例,50~59岁55例,60~69岁76例,70~79岁58例,≥80岁23例;男性136例,女性98例。均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记录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颈动脉粥样斑块数量(CPNS)、颈动脉斑块最大厚度(CPMT)、颈动脉狭窄数量(CSN)和颈动脉狭窄程度评分(CSES)。同时检测颈动脉斑块超声回声强度,并依据回声强度分为无斑块组、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和硬斑块组。分析各项指标与年龄和性别间的关系。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CIMT、CPNS、CPMT、CSN和CSE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随年龄增长各项指标均呈线性增长趋势(P<0.01)。CIMT(r=0.247,P=0.001)、CPNS(r=0.464,P=0.000)、CPMT(r=0.438,P=0.000)、CSN(r=0.168,P=0.010)和CSES(r=0.163,P=0.012)均与年龄呈正相关,但与70~79岁比较,≥80岁所有指标变化均不明显(P>0.05)。无斑块组、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和硬斑块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6.34±9.27)岁、(63.41±10.25)岁、(68.18±10.02)岁和(71.41±9.49)岁,各组患者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602,P<0.01),线性检验显示,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74.703,P<0.01)。55~75岁不稳定斑块脱落风险较高,<55岁和>75岁则较低。男性患者CIMT、CPNS、CPMT和CSES均较女性明显升高(P<0.05,P<0.01)。女性患者无斑块和稳定斑块比例显著高于男性,不稳定斑块比例显著低于男性(P<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动脉斑块脱落风险在<55岁和>75岁相对较低,在55~75岁相对较高。男性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高于女性,且男性动脉斑块脱落风险也高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颈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年龄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杏仁核肥大的颞叶癫痫的临床及病理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莎 徐宗胜 +3 位作者 夏晴 方筱静 赵丹华 刘献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24-828,共5页
目的:总结3例伴有杏仁核肥大(amygdala enlargement,AE)的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VEEG)特征、影像学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3例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住院的伴AE颞叶癫痫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患者... 目的:总结3例伴有杏仁核肥大(amygdala enlargement,AE)的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VEEG)特征、影像学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3例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住院的伴AE颞叶癫痫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VEEG特征、影像学及病理特点,并计算每位患者两侧的杏仁核体积。结果:3例患者中2例女性、1例男性,发病年龄21~40岁,2例临床表现为夜间入睡后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secondarily 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SGTCS),其中1例1年后出现复杂部分性发作(complex partial seizures,CPSs),表现为情景回忆及自动症,第3例表现为夜间发作的CPSs,如咂嘴、吐舌,3例患者均伴有明显的焦虑障碍。3例患者头颅MRI均表现为单侧AE,1例为右侧,2例为左侧,肥大侧杏仁核体积为(2 123.7±131.8)mm^3,非肥大侧杏仁核体积为(1 276.3±156.9)mm^3。2例发作间期痫性放电仅限于AE侧,1例为双侧。3例发作期VEEG提示异常放电起源于AE同侧,并局限于前、中颞区。2例发作间期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检查均未见异常,1例发作间期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检查表现为AE低代谢。3例患者的组织病理结果均为杏仁核及颞叶的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其中1例伴海马硬化。所有患者术后未再发作,术后VEEG提示术侧慢波活动,偶见尖波放电。结论:AE可能为颞叶癫痫的一种亚型,临床中应注意在“磁共振检查阴性”的颞叶癫痫患者中是否存在AE的可能,药物控制不佳者,手术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可能是伴AE颞叶癫痫的最常见病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核 颞叶癫痫 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单侧杏仁核肥大颞叶癫痫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团峰 孟雪 +5 位作者 夏晴 徐宗盛 牛弘川 张玉坤 赵元立 刘献增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11-717,共7页
目的 总结伴单侧杏仁核肥大(amygdala enlargement,AE)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连续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本院神经疾病中心的伴单侧AE颞叶癫痫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预后。结果 共纳入17例伴单... 目的 总结伴单侧杏仁核肥大(amygdala enlargement,AE)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连续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本院神经疾病中心的伴单侧AE颞叶癫痫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预后。结果 共纳入17例伴单侧AE颞叶癫痫患者,基线时7例(7/17)符合药物难治性癫痫,接受手术治疗;10例单纯药物治疗。伴单侧AE颞叶癫痫患者平均起病年龄(29.8±14.7)岁,17例患者均有复杂部分性发作,12例(12/17)有继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14例(14/17)患者发作间期痫性放电位于AE同侧颞区,7例手术患者术前捕捉癫痫发作,6例(6/7)提示AE同侧颞区起源痫性放电。6例患者杏仁核病理表现为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1例为节细胞胶质瘤。预后,8例(8/10)单纯药物治疗患者达到癫痫无发作,5例(5/7)手术患者术后达到EngelⅠa级和EngelⅠ级。结论 伴单侧AE颞叶癫痫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致痫区可能位于肥大侧杏仁核,FCD可能是AE最常见的病理改变,药物难治性伴单侧AE颞叶癫痫可考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核肥大 颞叶癫痫 脑电图 病理学改变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心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占比及院前延迟原因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艳淑 王则托 +3 位作者 贾存玮 牛建平 吕云利 刘献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调查多中心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及院前延迟的情况,并分析影响老年AIS院前延迟的就医行为,为老年AIS的科普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来自3家卒中中心住院的老年AIS患者1867例,... 目的调查多中心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及院前延迟的情况,并分析影响老年AIS院前延迟的就医行为,为老年AIS的科普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来自3家卒中中心住院的老年AIS患者1867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发病至就诊时间、医疗费用类型、来院方式、独居、转诊、发病地点、危险因素、发病前改良的Rankin量表、发病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脑卒中意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响等。根据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是否在4.5 h内分为及时组447例和延迟组1420例。统计老年AIS静脉溶栓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评估院前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431例(23.1%)使用了静脉溶栓治疗;而在未使用静脉溶栓的原因中,院前延迟1272例(88.6%),占比最大。2组使用急救服务系统、独居、转诊、心房颤动、NIHSS评分、缺乏脑卒中意识比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时NIHSS评分高(OR=0.876,95%CI:-0.192~-0.073)、独居(OR=23.558,95%CI:2.166~4.153)、转诊(OR=2.913,95%CI:0.417~1.721)、缺乏脑卒中意识(OR=84.562,95%CI:4.057~4.818)是院前延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老年AIS患者静脉溶栓率不高,而院前延迟是提高静脉溶栓率的主要障碍。减少转诊、提高脑卒中意识等可能有助于缩短院前延迟的时间,增加AIS静脉溶栓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纤维蛋白溶解药 回顾性研究 院前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