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痛康复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峰 张秦 +3 位作者 陈小云 谢娜 靳婷婷 高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9-360,共12页
目的应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技术分析国际腰痛康复领域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方法以“low back pain”为检索词,检索2016年至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集收录的康复相关研究。采用Web of Science创建引文报告和分析检索结果功能进行计量... 目的应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技术分析国际腰痛康复领域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方法以“low back pain”为检索词,检索2016年至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集收录的康复相关研究。采用Web of Science创建引文报告和分析检索结果功能进行计量学分析,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检索2026篇文献,近5年总被引6793次。文献量和被引次数逐年增加。文献量排名前列的研究机构大多来自美、欧、澳等国家,排名前5位的大学研究机构均具有较高的中心性;美国国家级研究基金资助数量排首位。发文量和被引频次前10位的期刊以康复类为主,以骨科、运动医学、保健医学方向为主。共获得468个关键词,其中高中心性关键词33个,突现关键词29个。检索分析得到9篇高被引文献;可视化分析获得466篇参考文献,其中高中心性文献35篇,突现性文献53篇;腰痛研究关键节点文献主要是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综述。结论腰痛疼痛机制和疼痛管理相关研究,如中枢敏化、压力性疼痛阈值、疼痛模式分类、疼痛方向偏好及向心化、疼痛生理/神经学教育、非药物综合性疼痛管理策略是目前研究热点;当前研究重视心理和社会因素在腰痛中的作用,如行为认知疗法/心理知情疗法、自我效能、运动恐惧症、恐惧躲避,以及与重返工作相关变量和干预措施的研究等;应用STarT Back tool的风险分层和靶向治疗、核心测量工具和核心结果报告标准化、实施个体化和精准康复治疗等相关研究,可能是腰痛康复研究的前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康复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 科学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初始肿胀部位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特异性危险因素
2
作者 谢娜 李丽 贾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34-1240,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初始肿胀部位(胸壁、上臂、前臂、手)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特异性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4年3月在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130例BCRL患者,按初始肿胀部位分组,比较基线特征、治疗方式... 目的探讨不同初始肿胀部位(胸壁、上臂、前臂、手)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特异性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4年3月在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130例BCRL患者,按初始肿胀部位分组,比较基线特征、治疗方式、水肿指标及上肢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胸壁组样本量过少(n=2),不纳入统计分析。其他3组基线特征、治疗方式、水肿指标及上肢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9,P=0.013)和水肿发生时间(OR=0.984,P=0.011)为上臂初始肿胀的独立相关因素;水肿发生时间(OR=1.014,P=0.011)为前臂初始肿胀的独立危险因素;肩关节活动受限(OR=0.125,P=0.044)为手部初始肿胀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BCRL患者的年龄、水肿发生时间和肩关节功能可能影响肿胀初始发生部位;肿胀初始发生部位可能提示不同的水肿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水肿 肿胀部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后路单节段融合术后早期功能康复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3
作者 金开基 郭昭庆 +3 位作者 徐峰 杨鹏 温冰涛 陈仲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09-1015,共7页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单节段融合术后早期功能康复对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腰椎后路单节段融合手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病例,将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和...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单节段融合术后早期功能康复对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腰椎后路单节段融合手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病例,将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早期康复组患者术后第1天在腰围保护下离床活动,同时拔除尿管,更改引流为常压引流袋,在康复师指导下行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者术后卧床休息,维持负压引流,拔除引流管后进行自行功能锻炼.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围手术期并发症、引流量及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3例单节段PLIF病例,其中2017年6月前手术患者均行传统康复措施,纳入对照组,之后手术患者均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并纳入早期康复组.早期康复组52例,女性占61.5%(32例),患者平均年龄52.4±15.9岁(23~78岁).对照组61例,患者平均年龄55.0±11.2岁(21~76岁),女性患者占54.1%(33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118.79min vs 117.77min,P>0.05)、术中出血量(306.56ml vs 307.73ml,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术后两组拔管时间(3.00d vs 3.15d)及总引流量(390.77ml vs 374.75ml)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随访ODI和VAS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康复组出现1例再手术,1例术后腹胀便秘,对照组出现2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例泌尿系感染,4例腹胀便秘,两组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3.8%vs 13.1%,P<0.05)及平均住院时间(8.7±3.2d vs 10.2±2.7d,P<0.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单节段融合术后早期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离床活动及主动功能锻炼可降低围手术期卧床相关并发症风险,减少住院时间,但对总引流量、拔管时间、临床疗效及疼痛改善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早期康复 加速康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对乳腺癌术后上肢纤维肿的疗效 被引量:15
4
作者 谢娜 蒋柳雅 贾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观察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对乳腺癌术后上肢纤维肿的效果。方法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乳腺癌术后上肢纤维肿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两组均接受徒手淋巴引流和低弹力绷带包扎,观察组在发生纤维肿胀部位加海绵... 目的观察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对乳腺癌术后上肢纤维肿的效果。方法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乳腺癌术后上肢纤维肿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两组均接受徒手淋巴引流和低弹力绷带包扎,观察组在发生纤维肿胀部位加海绵垫加压,共2周。于第1次治疗前(T1)、第2次治疗前(T2)、第3次治疗前(T3)、第6次治疗前(T4)、第10次治疗24h后(T5),测量患者上肢生物电阻抗L-Dex值,在T1和T5时测量双侧定点臂围,计算健患侧臂围最大差值。结果T2后,两组L-Dex值均较T1时持续降低,观察组T4时略升高,且高于对照组(t=2.13,P<0.05),T5时低于对照组(t=-2.29,P<0.05)。观察组臂围差值显著小于对照组(t=-3.78,P<0.001)。结论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较低弹力绷带包扎对纤维肿的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水肿 纤维肿 低弹力绷带 加压包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