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市属医院智慧服务患者就医体验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易敏 曹艳林 +6 位作者 朱晓瑞 朴玉粉 杨国胜 陈伟 娄丹 田振 苏曼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59,共5页
目的:调研北京市市属医院智慧服务患者就医体验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研北京市22所市属医院5 009例患者,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市市属医院智慧服务患者就医体验总体满意,以支付方式便捷性满意评分最高,其次为预约... 目的:调研北京市市属医院智慧服务患者就医体验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研北京市22所市属医院5 009例患者,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市市属医院智慧服务患者就医体验总体满意,以支付方式便捷性满意评分最高,其次为预约诊疗的便捷性以及个人医疗信息的保密性评分,然而便民服务的便捷性评分相对偏低。多变量分析发现,老年人、对医院智慧服务不太了解者、不能自助完成就诊全流程者以及外地医保者倾向于认为诊中智慧服务需要进一步改善。结论:北京市市属医院智慧服务建设在支付方式、预约诊疗以及个人医疗信息保密性等方面总体取得满意效果。然而,在医院便民服务上有待进一步加强,针对老年人、不了解医院智慧服务者等特定人群,需重点加强医院诊中智慧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智慧服务 患者就医体验 多中心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6所三级医院高年资护士职业高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祝红梅 江华 +2 位作者 卢言慧 张光鹏 李明子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04-1210,共7页
目的:描述高年资护士职业高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9—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以职业高原测量问卷和一般资料调查表对北京市6所三级医院工龄≥5年的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其职业高原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2?680... 目的:描述高年资护士职业高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9—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以职业高原测量问卷和一般资料调查表对北京市6所三级医院工龄≥5年的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其职业高原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2?680份,职业高原总体发生率为34.0%,其中层级高原发生率最高(53.8%),中心化高原发生率为36.7%,内容高原发生率最低(15.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用工性质、科室、职称、职务以及是否为专科护士、生活满意度对职业高原有影响。结论:北京市6所三级医院高年资护士约三分之一存在职业高原,对职业高原影响因素的分析为多维度采取应对策略提供了依据。针对不同用工性质及科室的护士从晋升、专业发展、提高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做好护士职业生涯管理,有助于减少护士职业高原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高年资 职业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人群下颌第一磨牙远中根分叉形态的锥形束CT研究
3
作者 朱洁 柳丫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9-333,共5页
目的通过对锥形束CT(CBCT)图像进行回顾性研究,探究北京地区人群下颌第一磨牙独立远中舌根的发生率以及远中根分叉区的形态特征,为牙周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有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存在的CBCT资料共401例,记录患者性别、是否存在独立远中... 目的通过对锥形束CT(CBCT)图像进行回顾性研究,探究北京地区人群下颌第一磨牙独立远中舌根的发生率以及远中根分叉区的形态特征,为牙周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有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存在的CBCT资料共401例,记录患者性别、是否存在独立远中舌根,统计其发生率。在存在远中根分叉的下颌第一磨牙CBCT图像中,测量并记录远中根分叉的根柱长度、远中根分叉开口的位置以及远中根分叉开口的角度。结果在401例CBCT图像资料中,下颌第一磨牙独立远中舌根的发生率在个体水平为33.2%,牙水平为26.8%。不同性别发生率无差异,右侧发生率更高。远中根柱长度为4.15 mm±1.02 mm,位置均偏舌侧,远中根分叉开口的角度为65.56°±11.56°,97.2%的远中根分叉开口较颊舌侧根分叉开口更偏根方。结论北京地区人群有较高的下颌第一磨牙远中舌根的发生率。下颌第一磨牙的远中根柱较颊舌侧根柱更长,根分叉开口位置偏舌侧,分叉角度较大。了解远中根分叉的形态有利于临床医师制定完善的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远中根分叉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真实世界研究数智化平台的构建及应用
4
作者 温冰涛 谭磊 +1 位作者 王尊亮 刘凡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6,共9页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研究数智化平台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专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临床管理及研究的需要构建包含EDC电子数据采集、ePRO电子患者报告结局、eHealth康复训...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研究数智化平台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专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临床管理及研究的需要构建包含EDC电子数据采集、ePRO电子患者报告结局、eHealth康复训练与健康宣教、eQuality数据质控、eInsight数据洞察分析5个核心模块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智化平台,依托该平台建立综合健康管理路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建立数据自动核查体系保证数据收集质量,同时利用数据洞察分析工具筛选出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可靠的再骨折预测模型。结果构建的研究型数据库连续入组302例OVCF老年患者,采用智能信息化手段完成了部分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长期管理,获得了质量较高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数据并实行了科学研究的目的。1年内发生再骨折的住院率为24.17%(73/302),病死率为5.62%(17/302),明显改善了患者术后康复水平。结论通过真实世界研究数智化平台的构建可以实现OVCF老年患者的院后长期管理,获得高质量的真实世界数据,实现了科研与临床、治疗与康复的紧密结合。为老年OVCF治疗领域提供预后评价体系、综合管理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真实世界研究 数智化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14省187所医院的手术器械及敷料管理现状调查 被引量:29
5
作者 曹洋 刘坤 +6 位作者 袁晓宁 陈辉 张越巍 郭莉 武迎宏 何文英 杨雪松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91-596,共6页
目的调查目前全国医院手术器械及敷料管理现状,了解消毒供应中心(CSSD)集中管理,外来医疗器械、植入物管理及腹腔镜处理方法,手术铺单和手术衣材质及洗涤现状。方法选择全国14个省份187所二级及以上医院,采用经过医院感染防控及手术部(... 目的调查目前全国医院手术器械及敷料管理现状,了解消毒供应中心(CSSD)集中管理,外来医疗器械、植入物管理及腹腔镜处理方法,手术铺单和手术衣材质及洗涤现状。方法选择全国14个省份187所二级及以上医院,采用经过医院感染防控及手术部(室)管理专家论证的调查问卷,通过电子邮件向被调查医院发放自填问卷的形式进行现状调查。结果调查医院中三级医院108所、二级医院79所。手术器械及敷料由CSSD集中管理的医院占52.94%。外来医疗器械由CSSD清洗和消毒灭菌的医院比率分别为90.27%和96.76%。使用单一压力蒸汽灭菌方式灭菌植入物的医院占89.19%。由CSSD清洗和消毒灭菌腹腔镜的医院分别占49.46%和57.61%。超过70%的医院手术铺单和手术衣材质仍为普通棉布。手术铺单和手术衣的清洗消毒三级医院约60%的医院选择委托洗衣机构,二级医院近80%的医院选择医院洗衣房。结论全国CSSD集中管理需进一步落实,外来医疗器械、植入物管理及腹腔镜处理有所改善,但仍有待进一步规范。普通棉布仍然是全国手术铺单和手术衣的主要材质,委托洗衣机构和医院洗衣房均需严格遵守《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器械 外来医疗器械 植入物 腹腔镜 手术敷料 消毒供应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成人重症加强治疗病房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现况分析:一项全国多中心队列研究
6
作者 杨曙光 孙瑶 +4 位作者 王婷 张华 孙薇 安友仲 赵慧颖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2-300,共9页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分布、微生物学特点、耐药情况和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21年7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全国16个省(直辖市)67家有ICU科室的医院在ICU住院期间可疑...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分布、微生物学特点、耐药情况和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21年7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全国16个省(直辖市)67家有ICU科室的医院在ICU住院期间可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微生物检测结果,根据患者的存活情况和耐药情况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U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和耐药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2964例ICU感染患者,送检微生物标本12 175份,检出肺炎克雷伯菌487份;最终确定314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主要来源于肺部感染,耐药率为78.3%。在ICU住院期间,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病死率为19.8%。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P=0.027)、耐药率高(P=0.028)和临床有效率低(P<0.001)是ICU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耐药分析显示,与未发生耐药者比较,发生耐药的ICU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致病菌清除率(P=0.003)、临床有效率(P=0.004)、抗生素有效率(P<0.010)较低,病死率较高(P=0.006);肺炎克雷伯菌腹腔感染(P=0.003)和尿路感染(P=0.007)者的耐药发生率较高。肺部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肺炎克雷伯菌清除情况、耐药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与非肺部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血流感染者比较,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患者临床有效率较低(P=0.027)、病死率较高(P=0.021)。结论 年龄大、耐药率高和临床有效率低是ICU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ICU患者临床有效率较低、病死率较高。腹腔及尿路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ICU患者更易发生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187所医院腹部手术术前皮肤准备现状调查 被引量:9
7
作者 曹洋 刘坤 +6 位作者 袁晓宁 陈辉 张越巍 郭莉 武迎宏 何文英 杨雪松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76-680,718,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腹部手术术前皮肤准备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2016年4—5月选取全国187所二级及以上医院,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医院腹部手术术前手术部位毛发去除方法、术野皮肤消毒方法和手术贴膜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腹部手术术前皮肤准备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2016年4—5月选取全国187所二级及以上医院,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医院腹部手术术前手术部位毛发去除方法、术野皮肤消毒方法和手术贴膜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4个省份187所医院,其中三级医院108所,二级医院79所。87.70%的医院在腹部手术术前仍常规去除手术部位毛发,其中二级医院常规去除率(93.67%)高于三级医院(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0,P=0.033)。85.98%的医院用刀片刮除的方式,少数医院选择化学脱毛(7.93%)或电动剪毛(23.78%)方式。大多数医院在病房(98.17%)备皮,98.17%的操作人员为病房护士,手术当日备皮占56.10%。86.63%的医院术野皮肤消毒使用碘伏,29.95%使用碘酒+乙醇,3.74%使用氯己定醇。92.51%的医院在术中使用皮肤/切口保护贴膜,其中74.57%的医院为有选择性的使用。结论我国大部分医院腹部手术术前仍常规去除手术部位毛发,且多数采用刀片刮除的方式,超过一半的医院在手术当日去除毛发。碘伏是主要的术野皮肤消毒方法,大多数医院使用手术贴膜,但使用的手术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部位感染 术前皮肤准备 去除毛发 皮肤消毒 手术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医院医院感染管理30年状况调查 被引量:10
8
作者 秦小平 吕华 +5 位作者 陈宝敏 刘坤 于磊 刘凤英 张殿香 李夏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89-693,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儿童医院30年医院感染管理发展历程及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所儿童医院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院基本情况、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专职人员配备、医院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支持情况、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情况、... 目的了解我国儿童医院30年医院感染管理发展历程及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所儿童医院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院基本情况、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专职人员配备、医院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支持情况、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情况、医院感染监测情况等。结果至2015年20所医院均设置了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科,并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2015年1 000张床以上的医院有46.15%(6/13)的医院专职人员配备不足。2015年20所儿童医院共有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88名,学历以本科为主(47名,占53.41%),职称以中级为主(30名,占34.09%),专业以护理为主(41名,占46.59%)。至2015年,医院感染发病率、漏报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均较2006年下降。2015年20所(100.00%)医院均开展了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多重耐药菌监测、消毒灭菌监测、配备了防护用品。2015年9所医院(45.00%)的全部病区使用非手触式水龙头,19所(95.00%)医院全部病区配备了干手纸巾、速干手消毒剂。1996年无一所医院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参加国家级培训≥3次,2015年有11所(55.00%)。结论近30年来,我国儿童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基本达到要求,医院感染监测逐步完善,但医院感染专职人员配备、人员素质能力仍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医院 医院感染 管理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罹患重度牙周炎下颌磨牙拔牙微翻瓣牙槽嵴保存效果评价
9
作者 石宇彤 危伊萍 +2 位作者 胡文杰 徐涛 张浩筠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1,共9页
目的:通过临床及影像学评价罹患重度牙周炎下颌磨牙拔牙同期微翻瓣牙槽嵴保存的效果,探讨该术式的适应证。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21年6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因重度牙周炎拔除下颌磨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微创拔牙... 目的:通过临床及影像学评价罹患重度牙周炎下颌磨牙拔牙同期微翻瓣牙槽嵴保存的效果,探讨该术式的适应证。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21年6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因重度牙周炎拔除下颌磨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微创拔牙后进行同期微翻瓣牙槽嵴保存术(micro crestal flap-alveolar ridge preservation,MCF-ARP)或仅清创处理后自然愈合分为微翻瓣牙槽嵴保存组(MCF-ARP组)和自然愈合组。通过对拔牙前或拔牙即刻(作为基线)及种植前(拔牙愈合后)拍摄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配准后分析骨高度、宽度和体积及其变化,并比较两组种植时同期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的比例。结果:共纳入87例患者96颗下颌磨牙,MCF-ARP组愈合后拔牙窝底中心处距离下颌管骨皮质最冠方的高度(中心骨高度)平均增加了(8.34±2.81)mm,自然愈合组平均增加了(3.82±3.58)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CF-ARP组高骨壁骨嵴顶下1 mm处的牙槽骨宽度平均增加了(3.50±4.88)mm,自然愈合组牙槽嵴宽度减少了(0.16±5.70)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MCF-ARP组愈合后的牙槽骨中心骨高度均大于8 mm,其中97.1%的牙槽骨中心骨高度>10 mm;自然愈合组愈合后有23.1%的牙槽骨中心骨高度<8 mm,仅61.5%的牙槽骨中心骨高度>10 mm。愈合后MCF-ARP组牙槽窝总体积、颊侧体积和舌侧体积增加量及增加比例均大于自然愈合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CF-ARP组68颗种植体有5颗(8.3%)种植同期进行GBR,自然愈合组26颗种植体有8颗(30.8%)种植同期进行GBR,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对于罹患重度牙周炎的下颌磨牙,如果拔牙前拔牙窝底中心处距下颌管骨皮质最冠方距离较小(<7 mm)时,临床医生可考虑进行拔牙同期微翻瓣牙槽嵴保存术,为未来种植治疗时提供充足的骨量,减少种植同期进行引导骨再生的比例,降低种植治疗的难度与风险,提高种植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牙周炎 下颌磨牙 牙槽嵴保存 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相关指标的护理工作量评价模型构建与评价
10
作者 张宇宏 祝红梅 +2 位作者 李婷 魏华华 郭俊艳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7-403,共7页
目的 :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相关指标在护理工作量测算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量评价模型。方法 :以北京市某三级医院31个科室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23年全年各科室11项护理工作... 目的 :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相关指标在护理工作量测算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量评价模型。方法 :以北京市某三级医院31个科室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23年全年各科室11项护理工作量评价指标的数据,使用熵权法为各指标赋权重,利用秩和比法构建DRG和非DRG工作量评价模型,比较常规测算、DRG模型及非DRG模型3种护理工作量评价方式的优劣。结果:DRG模型和非DRG模型中护士人数、出院人次、床位周转次3个指标权重相同,权重最高的指标均为转入/转出人次,危重人日数次之。相对权重、病例组合指数、护理消耗指数分别处于第8、第5、第10顺位,病例组合指数为模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指标。DRG模型和非DRG模型科室分档结果显示,优档有5个科室(占16%),良档有22个科室(占71%),一般档有4个科室(占13%),分档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DRG相关指标构建的护理工作量评价模型可更好地体现不同科室间的差异,对护理工作量测算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可为护理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护理工作量 评价模型 秩和比法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急性肾损伤中的致病机制及相关靶向治疗
11
作者 林清标 王贵强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3-777,共5页
急性肾损伤(AKI)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高,预后差。目前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能与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AKI的发生发展相关,基于肠道菌群的靶向治疗方法在该类患者防治研究中的应用也值得关注。因此,本文将肠道... 急性肾损伤(AKI)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高,预后差。目前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能与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AKI的发生发展相关,基于肠道菌群的靶向治疗方法在该类患者防治研究中的应用也值得关注。因此,本文将肠道菌群在肝硬化并发AKI中的可能致病机制及肝硬化并发AKI潜在的靶向肠道菌群防治措施相关研究加以综述,为了解该类患者的发病机制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急性肾损伤 胃肠道微生物组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1例
12
作者 杨菊 刘玥 +3 位作者 曲春娜 孙健斌 李天英 石连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8-392,共5页
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s)类药物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可以缓解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同时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功能抑制骨吸收从而增加骨密度,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质疏松等以骨吸收为特点的疾病[1]。骨质... 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s)类药物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可以缓解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同时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功能抑制骨吸收从而增加骨密度,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质疏松等以骨吸收为特点的疾病[1]。骨质疏松在临床中被认为是以骨质丧失为主的病理过程,目前研究认为骨质疏松是由于成骨和破骨活动失衡所致[2]。2003年Marx[3]报道使用BPs后出现颌骨坏死,这一严重并发症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重视,此后,国内外相继报道了多起BPs相关性颌骨坏死(BPs-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BRON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 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雪运动冻伤及颌面创伤防护装备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耀东 王侯杰 +1 位作者 刘双 杜小兵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共7页
目的:探究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雪运动冻伤、颌面创伤防护装备的保护原理、保护程度、保护性能及不足之处。方法:根据国家标准及相关指标对冻伤、颌面创伤防护装备进行检测。结果:1)护脸、护臂、护膝的导热系数均高于0.12 W/m·K,具... 目的:探究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雪运动冻伤、颌面创伤防护装备的保护原理、保护程度、保护性能及不足之处。方法:根据国家标准及相关指标对冻伤、颌面创伤防护装备进行检测。结果:1)护脸、护臂、护膝的导热系数均高于0.12 W/m·K,具有保温性能;水蒸气透过率分别为64.70 g/m^(3)·24 h、517.14 g/m^(3)·24 h和230.52 g/m^(3)·24 h;远红外发射率均低于0.88,远红外温升均高于1.4℃,具有远红外性能。2)头盔佩戴稳定性符合国家标准;顶部和侧向的冲击受力分别为323.0 N和1 646.5 N;侧向刚性为在430 N的负荷下,产生1.2 mm的最大形变,0.1 mm的残余形变;吸能性能方面,平砧试验和路缘石砧试验的峰值加速度均低于150 m/s^(2),符合国家标准。3)护颚的正面、侧面最大防护力分别为595 N和585 N,正面、侧面压缩变形分别为58.44 mm和57.86 mm;护齿的最大防护力为1 190 N,在50 mm/min的匀速穿刺下,最大防穿刺性为89 N。结论:所测样品可以对冰雪运动中的冻伤、颌面创伤进行有效预防,但目前国内已有的检测冰雪运动防护装备的相关标准不能满足防护装备检测的需要,应尽快完善;此外,运动员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进行佩戴,有效避免各类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冬奥 冰雪运动 冻伤 颌面创伤 防护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与长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慢性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比较
14
作者 孙凤侨 牛弘川 +2 位作者 杨艺 何江弘 赵元立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7-313,共7页
目的比较短时程脊髓电刺激(short-term spinal cord stimulation,stSCS)与长时程脊髓电刺激(long-term spinal cord stimulation,ltSCS)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外科... 目的比较短时程脊髓电刺激(short-term spinal cord stimulation,stSCS)与长时程脊髓电刺激(long-term spinal cord stimulation,ltSCS)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脊髓电刺激手术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stSCS组和ltSCS组。采用改良昏迷恢复量表(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CRS-R)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意识状态水平,根据CRS-R评分将患者的临床诊断分为植物状态、微小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MCS+和脱离微小意识状态4个等级。以意识状态临床诊断分级的提升作为治疗有效的标准,比较stSCS组和ltSCS组疗效差异。结果44.8%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通过脊髓电刺激治疗后意识状态临床诊断分级有所提升。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stSCS组和ltSCS组CRS-R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ltSCS组和stSCS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P=0.613)。结论stSCS和ltSCS均可显著提高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水平,且stSCS可能能够取得与ltSCS相当的短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意识障碍 微小意识状态 植物状态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 长时程脊髓电刺激 改良昏迷恢复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耳道袖套皮瓣+舌状筋膜瓣技术在鼓膜重建中的应用
15
作者 万苡辰 孙建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研究外耳道袖套皮瓣-舌状筋膜瓣技术修复鼓膜大穿孔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施行的袖套-舌形瓣鼓室成形手术患者73例,穿孔面积占鼓膜截面积50%~75%的大穿孔66例,穿孔面积大于鼓膜截面积75... 目的研究外耳道袖套皮瓣-舌状筋膜瓣技术修复鼓膜大穿孔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施行的袖套-舌形瓣鼓室成形手术患者73例,穿孔面积占鼓膜截面积50%~75%的大穿孔66例,穿孔面积大于鼓膜截面积75%的特大穿孔7例,观察患者的鼓膜愈合情况与手术前-后听力学指标。结果应用该技术重建鼓膜的愈合率达94.52%(69/73例),术后纯音测听(pure tone audiometry,PTA)较前提高,PTA提升中位数8.75(1.25,16.25)dB;术后气骨导差(air-bone gap,ABG)较术前缩小,ABG缩小中位数7.5(0.63,13.75)dB。鼓膜大穿孔和特大穿孔的愈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338)。结论外耳道袖套皮瓣-舌形筋膜瓣技术兼顾了局部血运、耳道成形、鼓膜形态以及与耳道的解剖关系,显现出良好的鼓膜愈合率和听力学改善,为临床复杂鼓膜的重建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鼓膜穿孔 鼓室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护士离职倾向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唐晓红 刘晓云 《中国医院》 2019年第12期38-42,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某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护士离职倾向的差异及导致差异的人力资源政策因素,为两种体制医院提高护士稳定性、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借鉴。方法:抽取北京市某三级公立医院和某三级民营医院不同科室共479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 目的:比较分析某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护士离职倾向的差异及导致差异的人力资源政策因素,为两种体制医院提高护士稳定性、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借鉴。方法:抽取北京市某三级公立医院和某三级民营医院不同科室共479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知情人访谈法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公立医院护士有离职倾向较民营医院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民营医院对培训的重视程度较公立医院高,护士参加培训次数较公立医院多,夜班排班数量较公立医院少。上述措施是两种体制医院护士离职倾向产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护士离职倾向存在差异,且形成这种差异的人力资源政策不是聘用方式、薪酬结构等与医院性质密切相关的因素,而是培训及夜班排班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民营医院 护士 离职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解决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的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明月 黄静 +3 位作者 张宇宏 林莉 李真真 马燕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1-356,共6页
目的 :分析聚焦解决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的影响,为腹膜透析患者护理提供新思路。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治疗的72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 目的 :分析聚焦解决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的影响,为腹膜透析患者护理提供新思路。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治疗的72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12周,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和非计划再入院率的差异。结果 :共67例患者完成研究,实验组34例,对照组33例。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为(9.37±0.45)分,高于对照组的(5.29±0.85)分(P<0.05);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172.12±2.25)分,高于对照组的(151.73±12.77)分(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非计划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解决模式 腹膜透析 自我效能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正念训练对化疗期卵巢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疲乏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毛文娟 陈文多 +3 位作者 蔡文迪 江明珠 杜娟 郭俊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 :研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与正念相融合的训练方式对化疗期卵巢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疲乏程度的影响,以期提升化疗期卵巢癌患者负性情绪管理水平,降低其疲乏程度。方法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并开发了正念训练的软件。便利选取2022年8月... 目的 :研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与正念相融合的训练方式对化疗期卵巢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疲乏程度的影响,以期提升化疗期卵巢癌患者负性情绪管理水平,降低其疲乏程度。方法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并开发了正念训练的软件。便利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在北京市某三级医院妇科住院治疗的25例化疗期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为期1周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正念训练,对患者进行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正念训练使用接受度评价,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疲乏情况。结果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正念训练方式包含个性化课程、智能监测、情绪追踪、趣味游戏4个功能模块。25例患者使用接受度评分为(164.68±9.28)分,属于高度适应性。使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正念训练后,化疗期卵巢癌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及癌因性疲乏总分降低了(P<0.05)。结论 :化疗期卵巢癌患者对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正念训练接受度较高,应用该方式可改善化疗期卵巢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疲乏程度,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正念训练 焦虑 抑郁 化疗期 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牙周破坏对下颌第一磨牙拔牙后种植手术方式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19
作者 朱洁 秦毅 +2 位作者 彭东 李聪 刘存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对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后行种植修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探索重度牙周破坏(advanced periodontal defect,APD)对拔牙后种植手术方式的影响。方法:纳入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后自然愈合3~12个月行种植手术的患者176例,共179个种植位点,进... 目的:对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后行种植修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探索重度牙周破坏(advanced periodontal defect,APD)对拔牙后种植手术方式的影响。方法:纳入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后自然愈合3~12个月行种植手术的患者176例,共179个种植位点,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缺牙时间以及拔牙时是否有APD。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拔牙前APD是否是种植时行引导性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的风险因素。结果:对年龄、性别、缺牙时间等因素校正后,结果显示,有APD的下颌第一磨牙,种植时行GBR的风险是无APD位点的4.738倍(95%可信区间:1.650~13.609,P<0.05)。结论:APD的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后,种植手术时行GBR的可能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重度牙周破坏 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症状群及症状网络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杜慧慧 焦倩 +4 位作者 刘超 杨便红 吴雪 郭俊艳 李婷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不同时间症状群的构成及动态变化,运用症状网络探索群内症状之间的关系,为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便利选取175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记忆症状量表于患者诱导化疗前...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不同时间症状群的构成及动态变化,运用症状网络探索群内症状之间的关系,为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便利选取175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记忆症状量表于患者诱导化疗前,化疗第1、2、3、4疗程结束后1周进行调查。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运用R语言构建症状网络,分析中心性指标。结果多发性骨髓瘤化疗不同时间共提取4个常见症状群:心理症状群、疾病行为症状群、疲乏相关症状群、消化道症状群;化疗前到化疗1、2、3疗程间歇期担忧是最主要的核心症状,第4疗程间歇期忧伤为最主要的核心症状,均属于心理症状群。结论不同时期的症状群相对稳定,又呈动态变化。医护人员需对稳定存在的症状群及核心症状进行全程干预,提高症状管理的精准度和效率,改善患者的症状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化疗 症状群 疲乏 担忧 忧伤 症状网络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