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灰关联熵与耗散结构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395
1
作者 陈晓东 杨晓霞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39,共14页
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随着我国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结构数字化升级趋势日益明显。基于灰关联熵与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13年以来,... 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随着我国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结构数字化升级趋势日益明显。基于灰关联熵与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13年以来,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产业结构持续升级的动力源泉。通过对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发现,数字产业化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性和先导性条件;但是,产业数字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更为显著。数字经济是未来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动能,我国要加快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数字产业化的战略布局、空间优化以及产业数字化的加速转型等措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我国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为安全的发展,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的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 产业结构升级 灰关联熵 耗散结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经济学发展轨迹及研究特征——基于《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期刊文献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晓东 赵丹妮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6-156,共11页
以中国经济学学科领域的三份顶级期刊《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和《中国工业经济》刊载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考察经济学学科发展轨迹与特征分析。通过设定文献来源,收集三本期刊2013-2019年上传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 以中国经济学学科领域的三份顶级期刊《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和《中国工业经济》刊载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考察经济学学科发展轨迹与特征分析。通过设定文献来源,收集三本期刊2013-2019年上传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学术论文4277篇,在逐一人工筛选处理的基础上,确定3664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并运用CO_OC1.7,Ucinet,NetDraw等软件从文献数量、作者及单位、关键词主题变化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各期刊发文数量在减少,刊文质量在不断提高;从发文作者及单位来源看,刘伟、金碚等学者在中国经济学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期刊发文单位来源广泛,除了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等国内重点院校之外,中国社会科学院成为中国经济学发展研究的前沿阵地。对论文关键词的分析表明,经济学研究主题与中国经济发展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不同阶段关注的研究重心有所不同,不同期刊经济学研究主题也有明显的偏好和特色差异,共同推动着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顶级期刊 中国经济学 发展轨迹 研究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被引量:70
3
作者 张可云 杨丹辉 +2 位作者 赵红军 陈晓东 汤正仁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19,共12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地区间传统的要素流动、资源配置模式已经发生明显改变。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核心的数字经济通过提升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成为各区域突破地理环境限制,培育新动能、实...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地区间传统的要素流动、资源配置模式已经发生明显改变。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核心的数字经济通过提升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成为各区域突破地理环境限制,培育新动能、实现弯道超车的新突破口和重要渠道,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本文邀请相关专家就数字经济促进区域产业布局优化,数字经济在打破区域合作藩篱,促进区域发展新格局形成中的作用展开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新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的若干重大问题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晓东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48,共10页
中国区域经济战略及其政策经历了从以公平效率到协调安全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变迁,充分反映了国际政治格局和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影响。党的十九大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国际发展环境使得中国发展战略的安全价值... 中国区域经济战略及其政策经历了从以公平效率到协调安全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变迁,充分反映了国际政治格局和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影响。党的十九大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国际发展环境使得中国发展战略的安全价值取向越来越突出。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就是要以新发展理念贯穿始终,以更高质量、更加协调、更加安全为发展导向,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协调东中西平衡、统筹南北方发展,促进要素配置合理、流动通畅;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为核心,建立充分照顾流域上中下游和流域间发展利益的体制机制,打造不同层次的区域增长极。在确保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形成优势互补、功能突出、特色明显、人民共享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稳定 统筹发展 优势互补 新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领导视野下的中国产业组织百年变迁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晓东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4,共10页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利用其资本的垄断地位在中国强取豪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即便在最辉煌的时期也无法与之抗衡。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解放区根据地,一边领导武装斗争,一边积极发展生产,构建了以公有制企业为主体、多种...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利用其资本的垄断地位在中国强取豪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即便在最辉煌的时期也无法与之抗衡。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解放区根据地,一边领导武装斗争,一边积极发展生产,构建了以公有制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企业形态并存的产业组织发展格局,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统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没收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工业企业,掌握国民经济命脉;改造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个体手工业,建立了以公有制占绝对主导地位的产业组织形态,加速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扎实的工业基础,为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打下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后,产业组织形态由公有制占主导的单一的所有制企业形态,发展到国有企业、乡镇企业与私营企业等非公企业共同发展并在竞争中达到动态均衡。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与数字经济的兴起,中国还将形成新的产业组织形态,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组织 百年变迁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治理体系是疫后区域经济稳中求进的基本保障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晓东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21,8,共4页
2019年年底,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到来前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影响了武汉及湖北相关地区,也影响了中国多地居民的健康安全,更影响了春节前后中国的市场与经济正常运行。春节期间原本正常营业的餐饮服务、旅游度假、休闲购物等服务业、... 2019年年底,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到来前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影响了武汉及湖北相关地区,也影响了中国多地居民的健康安全,更影响了春节前后中国的市场与经济正常运行。春节期间原本正常营业的餐饮服务、旅游度假、休闲购物等服务业、节后中小企业的返程复工、国内国际供应链正常运转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历史反复证明,数千年的中央集权体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高效战胜一切突发事件。在党中央的正确和有力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取得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彻底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购物 中央集权体制 国际供应链 旅游度假 中小企业 稳中求进 集中力量办大事 餐饮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