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实践研究与意义——兼评《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的中国实践研究》
被引量:
30
1
作者
程曼丽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9年第1期123-128,共6页
2008年是我国对外传播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时间节点。2009年中央明确提出我国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总体规划,"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自此拉开帷幕。2019年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实施的第十个年头,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重点媒体国...
2008年是我国对外传播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时间节点。2009年中央明确提出我国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总体规划,"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自此拉开帷幕。2019年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实施的第十个年头,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分析与反思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实践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理论研究总体偏弱,能够在较长时间段内对媒体的国际传播实践活动进行潜心开掘的研究成果更不多见。文章即是在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整体推进十周年的背景下讨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实践研究与意义。总的来看,中国的对外传播经历了从硬件设施建设到核心能力打造,再到护航"一带一路"的发展阶段,这同时也是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由追逐硬实力到重视软实力,由自说自话到寻求共同话语的一个转变过程。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过程中,新闻传播研究需要考虑将中国实践理论化的可能性,"新媒体跨文化传播"就是理论探索的方向之一。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在国际传播主体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已不再是媒体或媒体网站单方面的事情,而成为多元主体共同的事情;以媒体为主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亦应上升为多元主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共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新媒体跨文化传播
传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十九大“党代表通道”:政府传播的创新形式
被引量:
2
2
作者
程曼丽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2,共2页
所谓政府传播,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信息传播。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它是政府借助媒体或直接通过两微一端与公众沟通的有效形式(形态)。包括十九大在内的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信息传播,就是以党(和政府)为主体的传播。
关键词
政府传播
创新形式
党代表
通道
信息传播
社会环境
有效形式
公众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政治视角下清末西方传教士及其报刊出版活动
被引量:
3
3
作者
程曼丽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49,73,共5页
在学界有关西方传教士及其出版物属性的讨论中,时常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表述:侵略性与非侵略性;或者是一种并行不悖的说法:一方面,传教士是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进入中国的,其扮演的角色就是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
在学界有关西方传教士及其出版物属性的讨论中,时常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表述:侵略性与非侵略性;或者是一种并行不悖的说法:一方面,传教士是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进入中国的,其扮演的角色就是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急先锋;另一方面,传教士及其新闻出版活动,加速了中国社会近代化步伐,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给封闭的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文化。试图超脱传统的二元论或两仪观,从文化政治的角度对中国近代历史上这一特殊的现象做一番检视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政治
西方传教士
报刊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实践研究与意义——兼评《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的中国实践研究》
被引量:
30
1
作者
程曼丽
机构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
北京大学
新闻与
传播
学院
出处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9年第1期123-128,共6页
文摘
2008年是我国对外传播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时间节点。2009年中央明确提出我国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总体规划,"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自此拉开帷幕。2019年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实施的第十个年头,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分析与反思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实践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理论研究总体偏弱,能够在较长时间段内对媒体的国际传播实践活动进行潜心开掘的研究成果更不多见。文章即是在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整体推进十周年的背景下讨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实践研究与意义。总的来看,中国的对外传播经历了从硬件设施建设到核心能力打造,再到护航"一带一路"的发展阶段,这同时也是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由追逐硬实力到重视软实力,由自说自话到寻求共同话语的一个转变过程。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过程中,新闻传播研究需要考虑将中国实践理论化的可能性,"新媒体跨文化传播"就是理论探索的方向之一。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在国际传播主体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已不再是媒体或媒体网站单方面的事情,而成为多元主体共同的事情;以媒体为主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亦应上升为多元主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共建。
关键词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新媒体跨文化传播
传播效果
Keywords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apacity construction
intercultural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effect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十九大“党代表通道”:政府传播的创新形式
被引量:
2
2
作者
程曼丽
机构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2,共2页
文摘
所谓政府传播,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信息传播。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它是政府借助媒体或直接通过两微一端与公众沟通的有效形式(形态)。包括十九大在内的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信息传播,就是以党(和政府)为主体的传播。
关键词
政府传播
创新形式
党代表
通道
信息传播
社会环境
有效形式
公众沟通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政治视角下清末西方传教士及其报刊出版活动
被引量:
3
3
作者
程曼丽
机构
北京大学
新闻与
传播
学院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49,73,共5页
文摘
在学界有关西方传教士及其出版物属性的讨论中,时常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表述:侵略性与非侵略性;或者是一种并行不悖的说法:一方面,传教士是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进入中国的,其扮演的角色就是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急先锋;另一方面,传教士及其新闻出版活动,加速了中国社会近代化步伐,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给封闭的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文化。试图超脱传统的二元论或两仪观,从文化政治的角度对中国近代历史上这一特殊的现象做一番检视与思考。
关键词
文化政治
西方传教士
报刊出版
分类号
G219.29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实践研究与意义——兼评《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的中国实践研究》
程曼丽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9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十九大“党代表通道”:政府传播的创新形式
程曼丽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文化政治视角下清末西方传教士及其报刊出版活动
程曼丽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