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生与校园文化:“时代”未至 问题犹存--基于北京大学团委最新调研结果的再思考 被引量:14
1
作者 韩流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7-109,共3页
1998年《北大青年工作研究》创刊号增刊发表一篇文章,为“校园文化的研究生时代”鼓与呼。转眼已近十年,尽管在校研究生的规模确如该文预言的那样大幅扩充了,但是,根据北大团委2007年5月所做的一次调研,研究生数量的增加并未导致... 1998年《北大青年工作研究》创刊号增刊发表一篇文章,为“校园文化的研究生时代”鼓与呼。转眼已近十年,尽管在校研究生的规模确如该文预言的那样大幅扩充了,但是,根据北大团委2007年5月所做的一次调研,研究生数量的增加并未导致校园文化的“质变”。尽管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其自身特色,但总体来看,研究生尚不能对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主导作用。鉴于北京大学的学生结构已经形成了“研究生、本、专科生人数大体相当,研究生略多”的相对稳定的格局,我们便不得不重新思考:校园文化真的会因为研究生人数占优便必然地“改朝换代”吗?进而,我们还不得不追问:校园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而不是就具体的活动或项目而言,是否适宜或者有必要因主体不同而作区分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活动 在校研究生 调研结果 北京大学 团委 校园文化建设 青年工作 学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青年宣讲赋能理论学习的三重维度——以北京大学团委博士生讲师团开展主题教育宣讲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户国栋 杨森 杨静轩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90-93,共4页
在全党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宏阔背景下,用青年宣讲赋能理论学习要注重组织动员、思想指引和创新发展,不断增强青年宣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中,组织动员维度回答了何以必要的问题,即把对青年的政治引领摆在... 在全党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宏阔背景下,用青年宣讲赋能理论学习要注重组织动员、思想指引和创新发展,不断增强青年宣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中,组织动员维度回答了何以必要的问题,即把对青年的政治引领摆在首位,将研究生青年团结起来、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思想指引维度回答了何以可能的问题,即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提高对党的创新理论的领悟力,做好青年化阐释和组织化教育。创新发展维度回答了何以创新的问题,即在网络时代如何做好宣讲宣传工作,提出构造“宣讲+”矩阵、“宣传+”矩阵、“实践+”矩阵的工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教育 青年化阐释 博士生讲师团 宣讲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工作“精准引领”的理论探析与实践创新--以北京大学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永利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8-60,共3页
按照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要求,文章从"精准引领"的概念解析与历史溯源出发,探讨"精准引领"青年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精准引领"的工作方法与创新方向,结合北京大学共青团工作的历史经验与现... 按照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要求,文章从"精准引领"的概念解析与历史溯源出发,探讨"精准引领"青年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精准引领"的工作方法与创新方向,结合北京大学共青团工作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思考,探索当前信息时代凝聚并引领不同群体青年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共青团工作 青年 精准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启示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德明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2-34,共3页
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启示王德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召开后,为更好地完成跨世纪的历史重任,更有效地引导青年人全面成材、报效祖国,1993年12月共青团中央特制定、实施跨世纪青年工程(文明、人才工... 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启示王德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召开后,为更好地完成跨世纪的历史重任,更有效地引导青年人全面成材、报效祖国,1993年12月共青团中央特制定、实施跨世纪青年工程(文明、人才工程)。青年志愿者行动作为跨世纪青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学生 青年志愿者活动 志愿服务 大学青年 校园文化 服务社会 北京大学 启示 城市社区服务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被引量:29
5
作者 姚静仪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66,63,共4页
网络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对大学生的成才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时,要高度重视一大趋势,牢牢把握两个特殊性,深刻认识四个转变,切实做到两个结合。
关键词 网络 大学生 人际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方向新探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5-66,共2页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最受学生欢迎的第二课堂活动之一。文章在对北大、清华、浙大等国内主要高校以及部分国外大学的社会实践开展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一点思考。
关键词 “类型式”社会实践 个人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课程化 社会实践日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精神生活现代化:构成样态、价值审视与实践路径
7
作者 李逸群 户国栋 张轩语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38,共5页
中国式精神生活现代化,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深植于中国式现代化整体进程的精神生活全新图景,有效规避了西方现代化的种种精神困境。从精神生活系统运行视角来看,中国式精神生活现代化进程由“精神生产—精神分配—精神交往—精... 中国式精神生活现代化,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深植于中国式现代化整体进程的精神生活全新图景,有效规避了西方现代化的种种精神困境。从精神生活系统运行视角来看,中国式精神生活现代化进程由“精神生产—精神分配—精神交往—精神消费”各环节的现代化转型升级构成。中国式精神生活现代化,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深入发展的关键精神支撑,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需要,是促进人类精神解放的必经之路。为进一步深入推进中国式精神生活现代化发展,需要激发精神生产动能、调节精神分配秩序、增强精神交往效能、提升精神消费水平,为中国式精神生活现代化夯实基础、把握方向、涵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现代化 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引领高校青年干部作风建设探究
8
作者 姜若寒 户国栋 毛相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94-96,共3页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一以贯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是对全体党员党性修养的锤炼教育。青年干部...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一以贯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是对全体党员党性修养的锤炼教育。青年干部作为高校治理体系的重要执行力量,承担着重要的工作任务和育人使命,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发展挑战。因此,高校青年干部必须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加强作风建设,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不断突破中实现自我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高校青年干部 作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后”青年群体特点及教育对策探析 被引量:92
9
作者 于家明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58,116,共4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群体,正引发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本文结合相关资料对"90后"的成长环境和群体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90后” 青年群体 特点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的青年观与新时期青年工作的创新 被引量:3
10
作者 吕晨飞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43,共5页
以奥运会的举办为分水岭,我国社会对当代青年的总体评价经历了重大转变,通过这一现象,青年工作者应当意识到在新时期必须继续坚持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从调适代际冲突的认识高度出发真诚地理解青年,从超越前喻文化的时代背景出... 以奥运会的举办为分水岭,我国社会对当代青年的总体评价经历了重大转变,通过这一现象,青年工作者应当意识到在新时期必须继续坚持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从调适代际冲突的认识高度出发真诚地理解青年,从超越前喻文化的时代背景出发坚定地信任青年,从推进青年工作的实践视角出发积极地引领青年。同时本文也着重强调了正确对待、认真研究、善加运用青年流行文化的重要性,提出要通过学会与青年时尚赛跑,最终实现领跑青年的战略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青年工作 青年流行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多中心治道与我国公共服务改革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海燕 《河南社会科学》 2004年第6期22-24,共3页
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职能。我国的公共服务改革在20多年中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在于竞争,而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安排公共服务供给则给竞争提供了制度平台。分析多中心治理对公共服务... 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职能。我国的公共服务改革在20多年中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在于竞争,而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安排公共服务供给则给竞争提供了制度平台。分析多中心治理对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中有效竞争的支持,探讨其对我国公共服务改革的启示,能够得出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 多中心治道 公共服务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群众最大的民主权利是什么——毛泽东的战略思考及现实启示
12
作者 王浩雷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49-52,共4页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出发,阐明了毛泽东关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最大的民主权利是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的观点,较为系统和深入地梳理和分析了他关于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国家政治事务的管理、参加对经济领域事务的管理、参...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出发,阐明了毛泽东关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最大的民主权利是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的观点,较为系统和深入地梳理和分析了他关于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国家政治事务的管理、参加对经济领域事务的管理、参与文化教育等事业的管理的思想,从而把握住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正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管理国家事务 人民群众最大民主权利 社会主义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员干部应警惕不良“生活”
13
作者 王浩雷 《人民论坛》 2006年第08A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党员领导干部 生活圈 党员干部 党的先进性 马克思主义政党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锋精神在当代青年思想教育中的时代价值和传播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俊峰 冯路 陈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7-48,共2页
通过分析当前网络流行词可以发现,部分青年学生存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好高骛远、逃避现实、自怨自艾等思想问题。针对此现象,挖掘并剖析雷锋精神在青年思想教育过程中的丰富时代价值,探索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播和弘扬雷锋精神,已... 通过分析当前网络流行词可以发现,部分青年学生存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好高骛远、逃避现实、自怨自艾等思想问题。针对此现象,挖掘并剖析雷锋精神在青年思想教育过程中的丰富时代价值,探索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播和弘扬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当前工作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锋精神 思想教育 时代价值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青年集体主义观的发展与变迁 被引量:5
15
作者 曾嘉坤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6-29,共4页
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的价值观念特别是青年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也随之产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历30年的洗礼,当代青年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表现出与传统集体主义不同的特点,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些都要求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加强... 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的价值观念特别是青年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也随之产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历30年的洗礼,当代青年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表现出与传统集体主义不同的特点,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些都要求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把广大青年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主义 改革开放 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培养新时代新人的若干思考——基于共青团工作的视角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永利 王丽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9-91,共3页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要求。这指明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方向,北大共青团将以此为目标,扎实推进工作改革创新,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要求。这指明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方向,北大共青团将以此为目标,扎实推进工作改革创新,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圆梦新一代",为学校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新人 共青团改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政策的“促进性”:演进、分析与立法展望 被引量:5
17
作者 苏晖阳 覃夫杰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1-39,共9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青年政策一直具有“促进性”特征。基于对我国“促进性”青年政策演进过程的回顾分析,可以发现青年政策“促进性”特征的生效逻辑在于:其侧重于使用任意性、授权性、鼓励性规范,为政策受众指明方向、划定空间,引导...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青年政策一直具有“促进性”特征。基于对我国“促进性”青年政策演进过程的回顾分析,可以发现青年政策“促进性”特征的生效逻辑在于:其侧重于使用任意性、授权性、鼓励性规范,为政策受众指明方向、划定空间,引导政策受众自主发挥效能,从而促进青年事业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促进性”青年政策还具有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体系化的动态表现和必然走向,因而能够助力青年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的构建完善。面对新时代青年工作的问题挑战,青年发展领域相关立法特别是“促进型立法”是我国青年政策格局继续发挥“促进性”特征的经验、优势的可行方案与可靠路径。青年发展领域的“促进法”将为青年法治保障体系带来新的发展,为党领导下的青年政策格局在新时代的继续完善带来丰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政策 政策法定化 促进型立法 青年发展促进法 青年优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青年政策发展的历史脉络及逻辑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苏晖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1-38,共8页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综合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政策过程理论与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觉醒年代""奋进年代""创造年代""复兴年代"四个阶段中重要青年政策文献史料进行梳理与分析,揭...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综合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政策过程理论与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觉醒年代""奋进年代""创造年代""复兴年代"四个阶段中重要青年政策文献史料进行梳理与分析,揭示出党的青年政策发展密码。主要包括:坚持党对青年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优势;不断推进青年政策科学化、系统化,逐步形成与开阔青年工作大格局;激发青年内生力量,将青年成长成才纳入治国理政与民族复兴总布局。党的青年政策的百年发展史内容丰富、逻辑深刻,对党和青年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和深刻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政策 历史脉络 逻辑分析 政策密码 青年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马克思首篇时政论文《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国旺 唐解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8-64,共7页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是青年马克思由书斋走向现实社会所写的首篇时政文章。文中马克思以人的自由为出发点,以理性为根本原则,以人道主义为基本核心和指向,一针见血地揭露了新书报检查令扼杀民众言论出版自由,背离理性之法的虚...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是青年马克思由书斋走向现实社会所写的首篇时政文章。文中马克思以人的自由为出发点,以理性为根本原则,以人道主义为基本核心和指向,一针见血地揭露了新书报检查令扼杀民众言论出版自由,背离理性之法的虚伪自由主义的本质。青年马克思在文中的思想集中体现出激进的自由主义思想、普遍的理性主义观念以及抽象的人道主义精神。然而马克思呼吁当政集团进行制度的革新但不是颠覆,实现由封建专制主义社会逐步向民主自由主义社会的转变改良,来达到理性国家的现实。这表明此时的马克思立场更多还是资产阶级的自由派,是一位革命性与改良性兼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和激进的自由主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 书报检查令 民主主义 自由主义 理性主义 人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会组织章程性质的认识视角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晖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78-80,共3页
高校学生会组织章程既不是纯粹基于自下而上的思路所建构的契约,也不是纯粹基于自上而下的思路而由上位规范衍生的下位规范。学生会组织章程的正当性来源整合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重逻辑,应当从双重视角理解学生会组织章程的性质,... 高校学生会组织章程既不是纯粹基于自下而上的思路所建构的契约,也不是纯粹基于自上而下的思路而由上位规范衍生的下位规范。学生会组织章程的正当性来源整合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重逻辑,应当从双重视角理解学生会组织章程的性质,避免非此即彼的单一立场,有效发挥学生会组织章程承上启下的关键枢纽作用,推进学生会组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学生会组织的“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会组织 章程 认识视角 治理体系 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