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威的逻辑思想研究
1
作者 徐陶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21,共5页
逻辑理论是杜威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可以看作是杜威所有思想的方法论。杜威早期把逻辑看作是对于反思性思维的研究,后期把逻辑看作是对于探究的探究。杜威认为逻辑形式是在探究的操作中产生的,它们涉及对于探究的控制以便能够产生... 逻辑理论是杜威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可以看作是杜威所有思想的方法论。杜威早期把逻辑看作是对于反思性思维的研究,后期把逻辑看作是对于探究的探究。杜威认为逻辑形式是在探究的操作中产生的,它们涉及对于探究的控制以便能够产生有根据的断言。尽管杜威的逻辑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但是他的逻辑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当前逻辑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逻辑 反思性思维 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分析的魅力:早期分析哲学概观
2
作者 高见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0-92,共3页
分析哲学是20世纪的一场重要哲学运动,这一运动诞生不久就风靡整个英美哲学界,至今方兴未艾。罗素和摩尔通常被认为是它的两个创始人,维特根斯坦则对于随后的分析哲学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但推动分析哲学迅速成为哲学研究的... 分析哲学是20世纪的一场重要哲学运动,这一运动诞生不久就风靡整个英美哲学界,至今方兴未艾。罗素和摩尔通常被认为是它的两个创始人,维特根斯坦则对于随后的分析哲学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但推动分析哲学迅速成为哲学研究的重要思潮之一,并使其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则首推维也纳学派。通过把哲学讨论的重心由思想转移到语言,分析哲学家们认为自己在哲学中带来了一次革命。借助于数理逻辑的技术,在对一些哲学问题的讨论上,分析哲学的表述比以往更清晰,论证也更清楚,方法更严格,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仅仅依赖于数理逻辑的技术和语言分析的方法,是否足以处理大多数的哲学问题,却使人深感怀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分析 逻辑形式 逻辑分析 连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交流背后的冲突来看“礼仪之争” 被引量:6
3
作者 田园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6-29,共4页
"礼仪之争"是中国基督教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事件,它不仅对基督教在中国的命运有很大影响,也激发了西方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对这场争论进行溯源,可以看到资本主义扩张、宗教改革、政教关系等等因素的作用,但贯穿始... "礼仪之争"是中国基督教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事件,它不仅对基督教在中国的命运有很大影响,也激发了西方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对这场争论进行溯源,可以看到资本主义扩张、宗教改革、政教关系等等因素的作用,但贯穿始终的是中西方这两种本位主义文化背后潜在的观念冲突。冲突既存在于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士大夫之间,也各自存在于西方传教士之间和中国士大夫之间,而且自传教之初就已经存在,在其他的因素的作用下一步一步彰显出来,直至最终激烈的争论的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仪之争 适应 坚持 危机 本位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活动中的超越向度:庄子技术寓言解读 被引量:4
4
作者 邓联合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3,共6页
庄子寓言中描述的技术活动具有个体性、简单性、身体性、不可复制性等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庄子把技术主体的心灵境界看作是决定技术活动最终产生神奇效应的关键因素。他提出,个体在开展技术活动之前,首先要实现自我的精神超越;唯有如此... 庄子寓言中描述的技术活动具有个体性、简单性、身体性、不可复制性等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庄子把技术主体的心灵境界看作是决定技术活动最终产生神奇效应的关键因素。他提出,个体在开展技术活动之前,首先要实现自我的精神超越;唯有如此,技术主体才能在内在精神境界与外在技术过程的贯通中,把技术行为转变成自由愉悦的艺术创造。从根本上说,超越的精神境界而非具体的技术才是庄子关注的焦点以及众多巧者追求的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技术寓言 精神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性世界、社会存在及生产方式 被引量:2
5
作者 翟俊刚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52,共5页
如果说感性世界本质上属于一种社会存在,那么马克思正是从生产观点出发理解其生成机制的。经由劳动的改造,世界转化为有用物,成为使用价值;一旦人们普遍为对方进行生产,价值(纯粹有用性)又从使用价值抽象而出,进而使得感性世界的普遍社... 如果说感性世界本质上属于一种社会存在,那么马克思正是从生产观点出发理解其生成机制的。经由劳动的改造,世界转化为有用物,成为使用价值;一旦人们普遍为对方进行生产,价值(纯粹有用性)又从使用价值抽象而出,进而使得感性世界的普遍社会化成为可能。总体上赋予现实生活以本质和规律的,则是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世界 社会存在 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创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学--《马克思学新奠基》评介
6
作者 林锋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研究 中国特色 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 评介 学术专著 建设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医学人文教育 被引量:15
7
作者 足立智孝 苏静静(翻译) 董桥声(翻译)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0-63,共4页
探究日本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首先介绍日本目前的医学教育体制:本科教育、医师资格考试以及毕业后临床教育。然后分别在本科和毕业后两个水平对现有的医学人文教育进行评价,其中包括核心课程计划、现状以及其他相关的问题。指出日本的... 探究日本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首先介绍日本目前的医学教育体制:本科教育、医师资格考试以及毕业后临床教育。然后分别在本科和毕业后两个水平对现有的医学人文教育进行评价,其中包括核心课程计划、现状以及其他相关的问题。指出日本的医学人文教育系统性仍较差,本科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 日本 日本医学人文系统 本科教育 毕业后临床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