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哲学舞台上的百岁哲人
1
作者 李超杰 《哲学分析》 CSSCI 2021年第2期163-175,共13页
2020年的教师节,张世英先生走完了他不平凡的百年人生路。这一百年,是人类历史发生巨变的一百年,也是中华民族发生巨变的一百年。黑格尔说:“哲学与它的时代是不可分的。所以哲学并不站在它的时代以外,它就是对它的时代的实质的知识。同... 2020年的教师节,张世英先生走完了他不平凡的百年人生路。这一百年,是人类历史发生巨变的一百年,也是中华民族发生巨变的一百年。黑格尔说:“哲学与它的时代是不可分的。所以哲学并不站在它的时代以外,它就是对它的时代的实质的知识。同样,个人作为时代的产儿,更不是站在他的时代以外,他只在他自己的特殊形式下表现这时代的实质——这也就是他自己的本质。没有人能够真正地超出他的时代,正如没有人能够超出他的皮肤。”a毫无疑问,张世英先生及其哲学也是时代的产儿,在他不同时期的著述和学术活动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个人思想的发展轨迹,而且可以看到民族精神的发展轨迹。先生逝世以来,已经有很多文字追忆先生的过往。这里,我想聚焦张先生与国际哲学界的互动,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张先生的学术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活动 张世英 学术人生 发展轨迹 哲学 教师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印度哲学中的“实体”观念
2
作者 姚卫群 《哲学分析》 CSSCI 2020年第2期40-51,196,197,共14页
"实体"观念是古印度哲学中讨论的重要内容。印度远古文献吠陀中就有这种观念的早期形态。奥义书中提出的"梵我"思想、佛教中的"法"和"识"的概念、胜论派中的"实句义"思想、数论派的&... "实体"观念是古印度哲学中讨论的重要内容。印度远古文献吠陀中就有这种观念的早期形态。奥义书中提出的"梵我"思想、佛教中的"法"和"识"的概念、胜论派中的"实句义"思想、数论派的"自性"与"神我"理论、吠檀多派中"不二论"等都涉及实体观念。这种观念展现了古代印度哲人对自然和人生现象的本质问题的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社会阶层的思想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 婆罗门教 印度哲学 东方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象独化说新解——兼与维特根斯坦的相关观点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韩林合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60,共11页
"独化"说是郭象哲学体系的基础。通过借鉴维特根斯坦的对象理论及其区分原因和理由的学说,可以澄清和解决围绕着该学说的众多疑难问题,特别是独化与相因和有待逍遥之间的复杂关系问题。与维特根斯坦相似,郭象似乎也区分了原... "独化"说是郭象哲学体系的基础。通过借鉴维特根斯坦的对象理论及其区分原因和理由的学说,可以澄清和解决围绕着该学说的众多疑难问题,特别是独化与相因和有待逍遥之间的复杂关系问题。与维特根斯坦相似,郭象似乎也区分了原因和理由,认为事物之生成和变化无原因,但有理由。一个事物之生成和变化的理由,即与其有着非依赖的协变关系的诸事物,更准确地说,即其性分或理分。并且,天地万物之生成和变化的理由链条是有终结的,其终点便是所谓至理,即这样的道理:天地万物均是自然而然的,或者说均是不知其所以然而自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化 相因 因果关系 协变关系 理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原文化主导地位之含义——儒家复活的意识前提以及与印第安文化的对比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祥龙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一直到20世纪初,儒家是中华民族两三千年中的原本主导文化。但是,跟印第安文化一样,儒家文化也因其非普遍主义的特征,被残暴卑劣的西方入侵者所毁掉或严重摧残;中国人今天面临着一项困难的任务:如何找回已经失去了的文化主体,让她重获... 一直到20世纪初,儒家是中华民族两三千年中的原本主导文化。但是,跟印第安文化一样,儒家文化也因其非普遍主义的特征,被残暴卑劣的西方入侵者所毁掉或严重摧残;中国人今天面临着一项困难的任务:如何找回已经失去了的文化主体,让她重获生命。应对所有这些困难和实现这些设想之前,必须确立儒家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的原文化主导地位,确认儒家主体在现代中国的消失是西方武力侵略和文化侵略的结果。恢复儒家和儒家文化的生存是中国政府、中华民族和中国知识分子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所有曾经在中国犯下毁灭文化罪行的列强和组织不可逃避的赎罪责任。儒家知识分子们如果没有这个意识,不足以成为儒者。儒家文化的真实身体———儒家的真实团体、儒家存活所赖的社会结构等等———必须复活,以作为一切儒家活动、学派、流派存在的不二前提和生命土壤。此乃儒家的纯存在或"儒在",是它使得一切儒家的存在者们可能;此乃儒家的历史原文,是它使得一切后起的注释、改写、翻译、发挥可能。要通过各传统民族的原文化的复活和全球主导文化的多样化来获得新的人类生机和平衡结构,我们的希望在于一个全人类的文化生态多样性,一个以民族原文化为基本单位的"联合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印第安文化 原文化主导地位 非普遍主义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论》的“唯物史观底本”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敦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24,共6页
马克思的经济科学是与唯物史观并列的两大发明,而不仅仅是唯物史观的应用和具体化。《资本论》建立了人类社会模式的经济科学典范,对其历史来源和形成过程加以分析,可认为《资本论》有四个底本。而以唯物史观为底本,马克思试图揭露现代... 马克思的经济科学是与唯物史观并列的两大发明,而不仅仅是唯物史观的应用和具体化。《资本论》建立了人类社会模式的经济科学典范,对其历史来源和形成过程加以分析,可认为《资本论》有四个底本。而以唯物史观为底本,马克思试图揭露现代经济学家的问题就在于抛弃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范畴的本质差别,将其扩大到人类一切社会和时代。马克思的经济科学要将唯物史观作为考察的前提,把握不同社会形态的整体的、本质的特征及各自差异。《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证明,并不等于唯物史观宣布的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属性 本质差别 资本运动 剩余价值 工人阶级圣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印度的句义论与古希腊的范畴论 被引量:1
6
作者 姚卫群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9-115,182,共8页
古印度和古希腊都是世界文明古国,且两地的哲学也是东西方文化中的瑰宝。其中,印度的句义论和希腊的范畴论则是两地古代哲学形态中引人瞩目的理论。这两种理论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较明显的相似点是二者都对事物本身及其属性和状态等... 古印度和古希腊都是世界文明古国,且两地的哲学也是东西方文化中的瑰宝。其中,印度的句义论和希腊的范畴论则是两地古代哲学形态中引人瞩目的理论。这两种理论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较明显的相似点是二者都对事物本身及其属性和状态等作了明确的区分,并将实体作为句义或范畴的基础;较明显的差别点是胜论派所说句义的含义与亚里士多德所说范畴的含义不同。胜论派在实句义外设立的句义与亚里士多德在实体外设立的范畴有对应的,也有不对应的。古印度的句义论和古希腊的范畴论之间是否会有一方借鉴吸收另一方的可能?根据现有材料无法作出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论断,但出现两处哲人不约而同各自独立提出相似理论的情况,可能性更大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哲学 希腊哲学 东西方哲学比较 句义 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圣经中的历史记载看宗教起源——兼及中国古籍材料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敦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49,共9页
宗教起源问题是宗教哲学的一个永恒主题,宗教哲学如果不深入思考宗教起源问题,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借助比较神话学的方法,我们可以在《圣经.创世记》前11章中寻觅远古史前人类迁徙、分化的信息,从而发现圣经与中国古籍中的神... 宗教起源问题是宗教哲学的一个永恒主题,宗教哲学如果不深入思考宗教起源问题,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借助比较神话学的方法,我们可以在《圣经.创世记》前11章中寻觅远古史前人类迁徙、分化的信息,从而发现圣经与中国古籍中的神话记载可以与现代人类学和上古史的知识相一致,这对解释人类宗教起源和分化的问题,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论 宗教退化论 比较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谦对冯友兰新理学的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其展开 被引量:1
8
作者 韩林合 《哲学分析》 2010年第4期157-161,共5页
1937年回国后,洪谦便以极大的热情向国人介绍维也纳学派的思想。他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末写出的一系列文章对当时还算活跃并颇具创造力的中国哲学界产生了相当大的震动,使得当时一些重要的哲学家不能不重视该学派的思想(特别是其... 1937年回国后,洪谦便以极大的热情向国人介绍维也纳学派的思想。他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末写出的一系列文章对当时还算活跃并颇具创造力的中国哲学界产生了相当大的震动,使得当时一些重要的哲学家不能不重视该学派的思想(特别是其拒斥形而上学的极端立场),并以某种方式对其作出回应。比如,当时正处于创造高峰期的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其“新理学”哲学体系中,就以非常独特的方式对维也纳学派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作出了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斥形而上学 “新理学” 冯友兰 批判 维也纳学派 中国现代 1937年 4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