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戴震的“讳言”——论《天主实义》与《孟子字义疏证》之关系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晓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22,共8页
已有研究者指出《天主实义》对《孟子字义疏证》之影响,但侧重史学的学理依据,而缺乏哲学的学理依据。从哲学上看,《孟子字义疏证》从方法到原理,都有《天主实义》间接和直接影响的痕迹。但《天主实义》对《孟子字义疏证》的影响并非根...
已有研究者指出《天主实义》对《孟子字义疏证》之影响,但侧重史学的学理依据,而缺乏哲学的学理依据。从哲学上看,《孟子字义疏证》从方法到原理,都有《天主实义》间接和直接影响的痕迹。但《天主实义》对《孟子字义疏证》的影响并非根本性质的。《孟子字义疏证》的思想仍处在新儒家语境内,与《天主实义》的神哲学实有本质区别。这是戴震虽受了《天主实义》的影响但却讳言其影响的学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天主实义》
《孟子字义疏证》
人性说
哲学
考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马克思的批判性自由理论
被引量:
3
2
作者
赵敦华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53,共2页
由全国人学会、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行政学院等单位主办的“全球化与人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盛夏的6月隆重召开。中外学者汇聚一堂,讨论的议题相当广泛。本栏目刊载的是3位国内知名学者的发言,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令人深思...
由全国人学会、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行政学院等单位主办的“全球化与人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盛夏的6月隆重召开。中外学者汇聚一堂,讨论的议题相当广泛。本栏目刊载的是3位国内知名学者的发言,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令人深思的问题。景天魁先生指出,全球化的浪潮不可阻挡、无可选择,这似乎也意味着全球化的结果无法改变、不可逆转。截止目前,全球化引起的不争事实是:贫富差距扩大,社会风险增高,物欲掩没精神,资本压倒劳动。如果由此判定,全球化加剧了人的分化、人的异化和人的物化,那么如何提出应对全球化的策略,似乎更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赵敦华先生指出,人们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自由理论在马克思的学说中的重要地位。马克思用批判的方法建立了一以贯之的自由理论。辩证的批判使他克服了启蒙学者关于自由和奴役的简单化二元区分,社会历史批判使他克服了德国哲学家只是在精神领域寻求自由的局限性。马克思的自由理论,从争取现实的自由权为出发点,以“消灭剥削和压迫”为途径,以“解放全人类”为归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样一种共产主义的自由信念和理想,能否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认同?韩震先生指出,认同问题或认同危机在矛盾重重的现代性思想中形成。现代性从追求思想解放开始,以理性普遍性的尺度和要求,表现出同一不同民族文化的霸权主义趋势。“认同”不同于“同一”。认同以个性化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为前提,以差异和特殊为客观条件。在这个意义上,全球化交往与其说挫平了文化差异,不如说使这些差异更加凸显出来,由此也使认同问题在全球化时代显得尤为迫切。后现代主义可以看作是保留各种特殊存在尤其弱势和边缘存在的努力,但后现代主义往往以话语竞争代替真理的追求,不足为训,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后现代主义提出的挑战,重新思考现代性及其认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观
自由理论
批判性
人的自由发展
“人的发展”
共产主义
自由思想
注意
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国学的几个理论问题
被引量:
3
3
作者
赵敦华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46,57,共4页
“国学”当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范围,但并非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都可以称之为“国学”。“国学”是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担当意识,以保护、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为使命。因为国学的召唤力,每一次都产生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发生...
“国学”当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范围,但并非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都可以称之为“国学”。“国学”是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担当意识,以保护、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为使命。因为国学的召唤力,每一次都产生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严重危机的时刻。“国学”不是恢复到过去的“道统”,国学是现代意义上的立国与人伦的道德、人文精神,惟有贯通中西,汇其精华,“立乎其大者”,才能享此殊荣。在西学东渐占主流地位的100年中,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妙顾自然”为核心思想的“国学”,迎来了“西被”充满了“竞争”与“征服”思想的西方文化的时机。但“国学”并不寻求霸主与意识形态的支配地位,“国学”与马克思主义构成了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将共同担当起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全球化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马克思主义
中国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主实义》的天佛(道)对话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晓林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13,共7页
《天主实义》基于天主教之天主论批评了佛道所谓的空无宇宙论 ,以及佛教的“我”或佛观念。由于对佛道的基本态度是“易” ,致使《天主实义》的天佛 (道 )对话表现出否定的性质。尽管如此 ,对话也揭示了中西两种宗教思想的根本差异。
关键词
《天主实义》
天主
天主教
佛教
道教
空无宇宙论
利玛窦
宗教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戴震的“讳言”——论《天主实义》与《孟子字义疏证》之关系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晓林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22,共8页
文摘
已有研究者指出《天主实义》对《孟子字义疏证》之影响,但侧重史学的学理依据,而缺乏哲学的学理依据。从哲学上看,《孟子字义疏证》从方法到原理,都有《天主实义》间接和直接影响的痕迹。但《天主实义》对《孟子字义疏证》的影响并非根本性质的。《孟子字义疏证》的思想仍处在新儒家语境内,与《天主实义》的神哲学实有本质区别。这是戴震虽受了《天主实义》的影响但却讳言其影响的学理原因。
关键词
戴震
《天主实义》
《孟子字义疏证》
人性说
哲学
考据学
Keywords
DAI Zhen, The True Meaning of the lord of Heaven, The Commentary on the Meanings of Terms in the Book of Mencius
分类号
B97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马克思的批判性自由理论
被引量:
3
2
作者
赵敦华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
出处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53,共2页
文摘
由全国人学会、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行政学院等单位主办的“全球化与人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盛夏的6月隆重召开。中外学者汇聚一堂,讨论的议题相当广泛。本栏目刊载的是3位国内知名学者的发言,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令人深思的问题。景天魁先生指出,全球化的浪潮不可阻挡、无可选择,这似乎也意味着全球化的结果无法改变、不可逆转。截止目前,全球化引起的不争事实是:贫富差距扩大,社会风险增高,物欲掩没精神,资本压倒劳动。如果由此判定,全球化加剧了人的分化、人的异化和人的物化,那么如何提出应对全球化的策略,似乎更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赵敦华先生指出,人们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自由理论在马克思的学说中的重要地位。马克思用批判的方法建立了一以贯之的自由理论。辩证的批判使他克服了启蒙学者关于自由和奴役的简单化二元区分,社会历史批判使他克服了德国哲学家只是在精神领域寻求自由的局限性。马克思的自由理论,从争取现实的自由权为出发点,以“消灭剥削和压迫”为途径,以“解放全人类”为归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样一种共产主义的自由信念和理想,能否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认同?韩震先生指出,认同问题或认同危机在矛盾重重的现代性思想中形成。现代性从追求思想解放开始,以理性普遍性的尺度和要求,表现出同一不同民族文化的霸权主义趋势。“认同”不同于“同一”。认同以个性化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为前提,以差异和特殊为客观条件。在这个意义上,全球化交往与其说挫平了文化差异,不如说使这些差异更加凸显出来,由此也使认同问题在全球化时代显得尤为迫切。后现代主义可以看作是保留各种特殊存在尤其弱势和边缘存在的努力,但后现代主义往往以话语竞争代替真理的追求,不足为训,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后现代主义提出的挑战,重新思考现代性及其认同问题。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观
自由理论
批判性
人的自由发展
“人的发展”
共产主义
自由思想
注意
追求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B516.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国学的几个理论问题
被引量:
3
3
作者
赵敦华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
出处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46,57,共4页
文摘
“国学”当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范围,但并非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都可以称之为“国学”。“国学”是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担当意识,以保护、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为使命。因为国学的召唤力,每一次都产生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严重危机的时刻。“国学”不是恢复到过去的“道统”,国学是现代意义上的立国与人伦的道德、人文精神,惟有贯通中西,汇其精华,“立乎其大者”,才能享此殊荣。在西学东渐占主流地位的100年中,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妙顾自然”为核心思想的“国学”,迎来了“西被”充满了“竞争”与“征服”思想的西方文化的时机。但“国学”并不寻求霸主与意识形态的支配地位,“国学”与马克思主义构成了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将共同担当起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全球化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国学
马克思主义
中国
传统文化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主实义》的天佛(道)对话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晓林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13,共7页
文摘
《天主实义》基于天主教之天主论批评了佛道所谓的空无宇宙论 ,以及佛教的“我”或佛观念。由于对佛道的基本态度是“易” ,致使《天主实义》的天佛 (道 )对话表现出否定的性质。尽管如此 ,对话也揭示了中西两种宗教思想的根本差异。
关键词
《天主实义》
天主
天主教
佛教
道教
空无宇宙论
利玛窦
宗教思想
Keywords
The True Meaning of the Lord of Heaven
God
voidness
Buddha
分类号
B920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戴震的“讳言”——论《天主实义》与《孟子字义疏证》之关系
张晓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马克思的批判性自由理论
赵敦华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论国学的几个理论问题
赵敦华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天主实义》的天佛(道)对话
张晓林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