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中心临床研究:采用X线衰减校正提高^(99m)Tc-3PRGD_2肺癌SPECT图像定量分析精确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爱民 石希敏 +13 位作者 戴皓洁 辛军 赵新民 王喆 郑山 高蕊 李眉 缪蔚冰 赵周社 贾兵 朱朝晖 汪静 吴文凯 李方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采用X线衰减校正提高前瞻性、多中心研究中99mTc-3PRGD2肺癌SPECT图像定量分析的精确性。方法:经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27例,其中肺腺癌23例、鳞癌4例。患者静脉注射99mTc-3PRGD2后40分钟顺序进行全身和局部断层扫描。采用迭代图像重... 目的:采用X线衰减校正提高前瞻性、多中心研究中99mTc-3PRGD2肺癌SPECT图像定量分析的精确性。方法:经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27例,其中肺腺癌23例、鳞癌4例。患者静脉注射99mTc-3PRGD2后40分钟顺序进行全身和局部断层扫描。采用迭代图像重建方法,对获得的99mTc-3PRGD2SPECT图像进行X线衰减校正(CTAC)和非衰减校正重建(NAC)。测量CTAC和NAC病灶所在层面的总计数,感兴趣区域(ROI)病灶的总计数、最大计数和平均计数。分别以病灶ROI内最大计数的38%、42%和48%作为阈值测量CTAC和NAC图像病灶最大长径。结果:经过CTAC后病灶所在层面总计数增加2.09倍,ROI区域病灶的总计数增加3.32倍,病灶最大计数和平均计数与本底比值分别提高了65.9%和70.3%。以病灶ROI最大计数42%作为阈值,CTAC后的病灶最大长径为(5.65±2.77)cm,与CT测量结果一致。结论:采用X线衰减校正是提高99mTc-3PRGD2定量分析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8)Re-DTPA的制备及生物分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慧云 贾兵 +1 位作者 王凡 杜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4-128,共5页
以SnCl2·2H2O为还原剂,还原188ReO-4并与DTPA直接配合获得188Re DTPA,优化了标记反应条件;对188Re DTPA和Na188ReO4在正常小鼠体内分布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标记条件下,188Re DT PA的标记率大于95%;标记物体外稳定,经... 以SnCl2·2H2O为还原剂,还原188ReO-4并与DTPA直接配合获得188Re DTPA,优化了标记反应条件;对188Re DTPA和Na188ReO4在正常小鼠体内分布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标记条件下,188Re DT PA的标记率大于95%;标记物体外稳定,经生理盐水稀释后,其稳定性下降。188Re DTPA在小鼠体内血液清除快,在甲状腺、胃及其它组织中的摄取率明显低于Na188ReO4,主要经肾脏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8Re-DTPA 制备 生物分布 Na^188ReO4 放射性药物 心血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Y标记的不同氨基酸序列的RGD环肽的制备及在荷人神经胶质瘤动物模型中的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慧云 贾兵 +1 位作者 史纪云 王凡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2,共6页
制备90Y-DTPA-Bz-NH-SA-c(KRGDf)和90Y-DTPA-Bz-NH-c(ERGDf),并对其体内外性质进行比较。ITLC和HPLC分析结果表明,在pH=5.5和80℃条件下反应20 min,2种标记物的标记率均大于99%,并且2种标记物均具有良好的体外稳定性。荷人神经胶质瘤裸... 制备90Y-DTPA-Bz-NH-SA-c(KRGDf)和90Y-DTPA-Bz-NH-c(ERGDf),并对其体内外性质进行比较。ITLC和HPLC分析结果表明,在pH=5.5和80℃条件下反应20 min,2种标记物的标记率均大于99%,并且2种标记物均具有良好的体外稳定性。荷人神经胶质瘤裸鼠生物分布实验数据表明,2种标记物在各组织的摄取没有显著性差异,且均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和体内稳定性。2种标记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同时也有一部分标记物通过肝胆系统排泄。良好的体内外性质证明,KRGDf环肽和ERGDf环肽均可进一步用于聚合物多肽药物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Y KRGDf环肽 ERGDf环肽 标记 生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碘标记转铁蛋白体外示踪脊髓内移植的间充质干细胞 被引量:2
4
作者 白金柱 丁为民 +7 位作者 刘忠军 俞敏俊 田嘉禾 王凡 杜进 张小燕 李凌松 沈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目的 :检测间充质干细胞转铁蛋白受体 (TfR)在体外培养及移植入脊髓后的表达 ,进行体外放射性核素示踪研究。方法 :从胎儿血分离培养人间充质干细胞 ,应用流式细胞分析、免疫荧光染色和受体放射性分析鉴定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 ,用放射性... 目的 :检测间充质干细胞转铁蛋白受体 (TfR)在体外培养及移植入脊髓后的表达 ,进行体外放射性核素示踪研究。方法 :从胎儿血分离培养人间充质干细胞 ,应用流式细胞分析、免疫荧光染色和受体放射性分析鉴定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 ,用放射性碘 (12 5I)标记的铁饱和转铁蛋白 [12 5I Tf(Fe) 2 ]作为示踪剂 ,进行体外放射自显影 ,示踪移植于兔正常脊髓内的间充质干细胞 ,并对12 5I Tf(Fe) 2 在脊髓实质的弥散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 :流式细胞分析、免疫荧光染色证实体外培养的人间充质干细胞表达转铁蛋白受体 ,受体放射性分析表明12 5I Tf(Fe) 2 与其受体结合的平衡解离常数 (KD)为 (0 .98± 0 .12 )nmol/L ,最大结合位点 (Bmax)为每个细胞 (10 770 2± 6 2 2 6 )个。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脊髓 2d后转铁蛋白受体表达 ,10d后不表达 ,移植 2d后以12 5I Tf(Fe) 2 为示踪剂进行脊髓切片体外放射自显影 ,获得移植细胞阳性影像。离体脊髓在12 5I Tf(Fe) 2 溶液中体外孵育 ,16h后12 5I Tf(Fe) 2 弥散入全部脊髓实质。结论 :12 5I Tf(Fe) 2 作为示踪剂可以在体外示踪到脊髓内移植 2d后的间充质干细胞 ,TfR和12 5I Tf(Fe) 2 是应用核医学影像进行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初期活体示踪可能的生物学标志和示踪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碘标记转铁蛋白 转铁蛋白受体 TFR 脊髓内移植 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检测蛋白AnnexinV的制备纯化和初步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大明 谢虹 +8 位作者 祁本忠 张颖梅 贾兵 杨红伟 罗志福 张锦荣 金小海 王凡 马大龙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182-187,共6页
文章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人重组AnnexinV,建立了批量获得AnnexinV工程菌诱导表达的最佳温度、时间和包涵体的操作程序。通过SDS PAGE分析和得到的AnnexinV标记上FITC后能对地塞米松引起Balb/c小鼠胸腺单细胞产生的... 文章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人重组AnnexinV,建立了批量获得AnnexinV工程菌诱导表达的最佳温度、时间和包涵体的操作程序。通过SDS PAGE分析和得到的AnnexinV标记上FITC后能对地塞米松引起Balb/c小鼠胸腺单细胞产生的凋亡进行有效检测的实验表明:经过离子层析纯化后得到了高纯度、有生物活性的人重组AnnexinV纯品。细胞结合分析的结果显示:AnnexinV的KD值为8.53nmol/L,RT为8.79n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ANNEXIN V 诱导表达和纯化 FITG-Annexin V 细胞结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受体显像^(99m)Tc-3PRGD2 SPECT/CT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淋巴结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靳晓娜 梁乃新 +6 位作者 王孟昭 贾兵 石希敏 李单青 李方 王凡 朱朝晖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327-333,共7页
目的通过与18F-FDG PET/CT比较,前瞻性评估整合素αvβ3受体显像^(99m)Tc-3PRGD2 SPECT/CT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淋巴结分期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知情同意参与研究的65例肺占位病变患者。其中男41例,... 目的通过与18F-FDG PET/CT比较,前瞻性评估整合素αvβ3受体显像^(99m)Tc-3PRGD2 SPECT/CT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淋巴结分期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知情同意参与研究的65例肺占位病变患者。其中男41例,女24例,平均年龄(60±11)岁。患者在1周内分别行99mTc-3PRGD2 SPECT/CT和18FFDG PET/CT检查。完成病理诊断后,随访至死亡或随访至少2年。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Z检验、卡方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对肺内病灶及纵隔淋巴结的诊断效能。结果 53例患者共65个病灶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12例患者共14个病灶诊断为良性病变。基于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国际抗癌联盟纵隔分区,248个区域有肿瘤转移淋巴结,56个区域有良性淋巴结。在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方面,99mTc-3PRGD2 SPECT/CT特异性显著高于18F-FDG PET/CT(94.6%比75.0%,P=0.008),而两者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3%比90.7%,P=0.557)。两种方法对肺内病变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2,P=0.410)。结论整合素受体显像99mTc-3PRGD2 SPECT/CT在诊断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能弥补18F-FDG PET/CT的不足,在肺癌手术决策方面具有更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p3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Y/^177Lu标记DOTA-Bz-RGD tetramer和DOTA-RGD tetramer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燕 贺巍巍 +1 位作者 贾兵 王凡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3-97,共5页
分别选用90Y和177Lu标记DOTA-Bz-RGD tetramer和DOTA-RGD tetramer,比较不同形式的双功能螯合剂对标记条件以及标记物的体外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反应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标记率的影响。ITLC和HPLC分析结果表明,pH=6.0,100℃下反... 分别选用90Y和177Lu标记DOTA-Bz-RGD tetramer和DOTA-RGD tetramer,比较不同形式的双功能螯合剂对标记条件以及标记物的体外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反应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标记率的影响。ITLC和HPLC分析结果表明,pH=6.0,100℃下反应15~20 min,4种标记物的标记率均大于95%;在生理盐水和牛血清体系中,4种标记物均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苄基(Bz)的引入并不影响标记条件和标记物的体外稳定性,但对整个分子的极性带来了影响。HPLC分析结果和lgP测定结果显示,引入苄基(Bz)使标记物分子的脂溶性略微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Y ^177Lu DOTA Bz-DOTA RGD四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111)In标记的抗EGFR单克隆抗体Panitumumab的制备及其在正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
8
作者 刘妍 靳存敬 +3 位作者 杨素娟 贾兵 王凡 刘昭飞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62-368,共7页
用125I和111In标记人源化抗EGFR单克隆抗体Panitumumab,在体外用EGFR阳性细胞UM-SCC-22B测定125I-Panitumumab和111In-DOTA-Panitumumab的放射免疫活性分数,并在正常小白鼠体内进行生物分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anitumumab的125I和111I... 用125I和111In标记人源化抗EGFR单克隆抗体Panitumumab,在体外用EGFR阳性细胞UM-SCC-22B测定125I-Panitumumab和111In-DOTA-Panitumumab的放射免疫活性分数,并在正常小白鼠体内进行生物分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anitumumab的125I和111In标记均具有较高的标记率,经PD-10纯化后放化纯均高于98%1。25I和111In标记的Panitumumab具有较高的体外免疫活性。生物分布实验数据显示,实验中所有的时间点,111In-DOTA-Panitumumab在肝脏和脾脏中的摄取均显著高于125I标记物,说明不同核素标记对生物分子的体内外性质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EGFR) PANITUMUMAB 111In 肿瘤 生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7)Lu-DOTA/DTPA-Bz-Cys-RGD dimer的制备及正常鼠体内生物分布 被引量:3
9
作者 圣锋 贺巍巍 +3 位作者 刘昭飞 赵慧云 贾兵 王凡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0-74,共5页
制备177Lu-DOTA-Bz-Cys-RGD dimer和177Lu-DTPA-Bz-Cys-RGD dimer,并对其体内外性质进行比较。TLC和HPLC分析结果表明,在pH=5.0和100℃条件下反应15~20 min,2种标记物的标记率均大于95%,并且在室温条件下2种标记物均保持良好的体外稳定... 制备177Lu-DOTA-Bz-Cys-RGD dimer和177Lu-DTPA-Bz-Cys-RGD dimer,并对其体内外性质进行比较。TLC和HPLC分析结果表明,在pH=5.0和100℃条件下反应15~20 min,2种标记物的标记率均大于95%,并且在室温条件下2种标记物均保持良好的体外稳定性。HPLC分析结果和脂水分配系数lgP测定结果证实,177Lu-DOTA-Bz-Cys-RGD dimer的脂溶性高于177Lu-DTPA-Bz-Cys-RGD dimer。生物分布实验数据显示,注射后4 h,除了血液和脾,177Lu-DTPA-Bz-Cys-RGD dimer在其它组织中的摄取明显高于177Lu-DOTA-Bz-Cys-RGD dimer,177Lu-DOTA-Bz-Cys-RGD dimer的体内稳定性远好于177Lu-DTPA-Bz-Cys-RGD dimer。Bz-DOTA更适于作为双功能螯合剂用于RGD dimer的177Lu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二聚体 ^177Lu DOTA DTPA 生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标记的PEG_4/2PEG_4修饰的环状RGD二聚体体内外性质的对比 被引量:3
10
作者 靳存敬 史继云 +5 位作者 刘妍 靳晓娜 黄金铭 赵慧云 李方 王凡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87-292,共6页
采用2种方法修饰RGD环肽二聚体,在2个RGD模序之间引入2个PEG4分子,以及在RGD二聚体与双功能螯合剂HYNIC之间引入1个PEG4分子,比较在不同部位引入PEG4分子对99Tcm标记的RGD环肽二聚体体内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个RGD模序之间引... 采用2种方法修饰RGD环肽二聚体,在2个RGD模序之间引入2个PEG4分子,以及在RGD二聚体与双功能螯合剂HYNIC之间引入1个PEG4分子,比较在不同部位引入PEG4分子对99Tcm标记的RGD环肽二聚体体内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个RGD模序之间引入2个PEG4分子能显著提高RGD环肽二聚体与整合素αvβ3的亲和力;PEG4的引入能够增强标记物的水溶性9。9Tcm-HYNIC-2PEG4-RGD dimer具有更好的体内外性质,作为一种潜在的肿瘤显像剂,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环肽二聚体 整合素ΑVΒ3 PEG4 99Tcm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肿瘤特异性核医学分子探针及应用展望
11
作者 王凡 《生物产业技术》 2014年第5期24-28,共5页
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分子影像技术已经将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提高到肿瘤细胞或组织特异性表达分子的水平,有助于肿瘤的早诊、早治和个体化治疗,从而有效降低肿瘤死亡率。在各种分子影像模态当中,核医学的PET和SPECT最先进入了临床应用... 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分子影像技术已经将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提高到肿瘤细胞或组织特异性表达分子的水平,有助于肿瘤的早诊、早治和个体化治疗,从而有效降低肿瘤死亡率。在各种分子影像模态当中,核医学的PET和SPECT最先进入了临床应用。核医学分子探针是核医学分子影像的核心所在,与最常规使用的18FDG相比,文章将主要介绍新型特异性核医学分子探针在肿瘤诊断、疗效评估及个体化治疗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特异性表达 分子探针 肿瘤细胞 临床应用 核医学 展望 分子影像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RGD受体显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版) 被引量:5
12
作者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分子影像学分会 +2 位作者 朱朝晖 李思进 王凡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2期227-234,共8页
整合素是一类跨膜糖蛋白,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间质之间的黏附及信号传导,调节细胞的黏附、迁移、增殖和凋亡等功能,在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及多种恶性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基于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inine⁃glycine⁃aspartate,... 整合素是一类跨膜糖蛋白,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间质之间的黏附及信号传导,调节细胞的黏附、迁移、增殖和凋亡等功能,在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及多种恶性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基于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inine⁃glycine⁃aspartate,RGD)结构的多肽能够与整合素α_(V)β_(3)等亚型特异结合,通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无创、在体显示肿瘤的浸润转移特性以及评估血管新生情况等,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基于国际、国内相关临床研究最新进展,本专家共识旨在建立整合素RGD受体显像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 受体显像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