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心理痛苦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4
1
作者 郭宏梅 王伟平 +3 位作者 徐春燕 贺敏敏 郑甜甜 帅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90,94,共4页
目的探索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心理痛苦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开展有效心理支持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及其相关问题列表、自尊量表、知觉压力量表对399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口腔颌面部恶... 目的探索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心理痛苦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开展有效心理支持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及其相关问题列表、自尊量表、知觉压力量表对399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心理痛苦得分为(3.34±2.81)分,显著心理痛苦水平检出率为43.6%。患者心理痛苦水平与自尊水平呈负相关,与知觉压力水平呈正相关(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均月收入、无时间精力做家务、经济问题、恐惧、悲伤、担忧、睡眠问题、便秘、口腔疼痛、疼痛等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心理痛苦检出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应予以重视并给予有效措施减轻其心理痛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心理痛苦 自尊 知觉压力 疼痛 恐惧 睡眠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匀浆膳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后电解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琳 郭宏梅 +7 位作者 李秀娥 徐春燕 高春丽 严谨 佟昕 李培君 魏莉 路潜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93,97,共4页
目的:观察自制匀浆膳对改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后血清电解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5例,鼻饲自制匀浆膳;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饮食。两组病人于术前1 d和术后第7天进行体重、体重指数(BMI)、血糖、血清... 目的:观察自制匀浆膳对改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后血清电解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5例,鼻饲自制匀浆膳;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饮食。两组病人于术前1 d和术后第7天进行体重、体重指数(BMI)、血糖、血清钾、钠、氯等测定。结果:两组病人术后体重均出现下降,对照组病人BMI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7天,试验组病人血清钠、氯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3例、试验组有2例病人出现腹胀或腹泻,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均缓解。结论:自制匀浆膳有助于维持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后电解质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匀浆膳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电解质平衡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间固定螺钉在口腔颌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晓礼 安金刚 +2 位作者 黄秀玲 贺洋 张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骨折手术中应用颌间固定螺钉固定和调整咬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应用颌间固定螺钉固定和调整咬合关系的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牵引钉的植入部位、数目、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6...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骨折手术中应用颌间固定螺钉固定和调整咬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应用颌间固定螺钉固定和调整咬合关系的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牵引钉的植入部位、数目、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66例颌面部骨折共应用颌间固定螺钉668枚,平均4.0枚/例,术后进行1周颌间牵引,均能完善调整咬合关系。影像学观察105枚颌间固定螺钉与牙根轻度接触,占15.7%;14枚中度接触,占2.1%;2枚造成根管损伤(1.2%)。固定螺钉未见折断、松动、脱落。结论:口腔颌面骨折术中和术后正确应用颌间固定螺钉能够良好恢复咬合关系;大多数情况下,植入4~6枚可满足恢复咬合关系的需要;应用时应注意避免损伤牙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间固定螺钉(IMF screw) 口腔颌面骨折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颅底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鲍圣德 王象昌 +4 位作者 张建国 尤玉才 霍惟扬 张彦芳 葛为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提高对颅底肿瘤治疗的认识。方法 :对 1995年 7月~ 1998年 12月收治、显微手术切除的 30例后颅底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肿瘤全切除 16例 ( 16 /30 ) ,次全切除 5例 ,大部切除 9例。疗效 :优 2 4例( 2 4/30 ) ,良 4例 ,... 目的 :提高对颅底肿瘤治疗的认识。方法 :对 1995年 7月~ 1998年 12月收治、显微手术切除的 30例后颅底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肿瘤全切除 16例 ( 16 /30 ) ,次全切除 5例 ,大部切除 9例。疗效 :优 2 4例( 2 4/30 ) ,良 4例 ,差 1例 ,死亡 1例。结论 :术前精确的诊断对手术及预后非常重要。手术入路主要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延伸及大小。显微外科手术是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颅底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颅底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5
作者 鲍圣德 王象昌 +4 位作者 张建国 尤玉才 霍惟扬 张彦芳 葛为勇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观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底肿瘤的疗效并提高对其治疗的认识。方法 30例后颅底肿瘤患者,全身总体情况分级为Ⅰ级18例,Ⅱ级10例,Ⅲ级2例;术前神经功能分级为Ⅰ级5例,Ⅱ级7例,Ⅲ级15例,Ⅳ级3例。全部患者均在显微镜下行后颅底肿瘤切... 目的 观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底肿瘤的疗效并提高对其治疗的认识。方法 30例后颅底肿瘤患者,全身总体情况分级为Ⅰ级18例,Ⅱ级10例,Ⅲ级2例;术前神经功能分级为Ⅰ级5例,Ⅱ级7例,Ⅲ级15例,Ⅳ级3例。全部患者均在显微镜下行后颅底肿瘤切除手术。结果 30例患者病理学分类为听神经瘤(12例)、脑膜瘤(10例)、表皮样囊肿(4例)以及畸胎瘤、神经鞘瘤、脊索瘤和滑膜肉瘤(各1例)。肿瘤全切除者16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9例。疗效优24例(80.00%),良4例(13.33%),差1例(3.33%),死亡1例(3.33%)。结论 术前精确诊断对手术的成功及预后非常重要。手术入路主要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延伸范围及大小。显微外科手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后颅窝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CT引导头颈部恶性肿瘤^(125)I放射性粒子的植入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杰 张建国 +2 位作者 宋铁砾 郑磊 黄明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9,14,共3页
目的探讨经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的方法和应用。方法5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3例行手术辅以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2例行单纯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按照治疗计划先行定位针植入,根据CT扫描,调整定位针的位置和方向,将125I放射性粒子依次... 目的探讨经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的方法和应用。方法5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3例行手术辅以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2例行单纯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按照治疗计划先行定位针植入,根据CT扫描,调整定位针的位置和方向,将125I放射性粒子依次植入靶区,即刻再次CT扫描,并验证靶区及周围重要组织器官的剂量。结果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植入。12根定位针有5根需要进行位置和深度调整,即刻剂量验证与术前计划完全一致。结论经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头颈部恶性肿瘤可以精确地实施治疗计划,同时可以对术后剂量进行即刻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恶性肿瘤 放射性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颞下颌关节强直伴小颌畸形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牵引成骨治疗 被引量:7
7
作者 梁成 王兴 +2 位作者 伊彪 李自力 王晓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 :探讨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在治疗骨性颞下颌关节 (temporomandibularjoint ,TMJ)强直伴小颌畸形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 ,OSAS)中的应用。 方法 :应用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 ,治疗 11例 (15侧 )... 目的 :探讨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在治疗骨性颞下颌关节 (temporomandibularjoint ,TMJ)强直伴小颌畸形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 ,OSAS)中的应用。 方法 :应用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 ,治疗 11例 (15侧 )TMJ强直伴小颌畸形及OSAS患者。患者年龄 9~ 42岁。 4例为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伴重度小颌畸形 ,7例为单侧TMJ强直伴小颌畸形。 9例合并重度OSAS ,2例伴有轻、中度OSAS。 8例患者行双侧下颌骨体延长 ,3例患者行单侧下颌骨体延长。 11例患者 15侧TMJ强直均行牵引成骨关节成形术。术后复查 10~2 2个月 ,平均复查时间 15 .3个月。手术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小颌畸形的牵引成骨治疗 ;第二阶段 ,TMJ强直的牵引成骨关节成形术。术后间歇期 4~ 7d ,牵引速度 1mm·d- 1 ,分 4次进行。稳定期为 3~ 4个月。术后即行开口训练。每一患者术前、术后均行X线头影测量及睡眠多导图仪 (polysomnography ,PSG)检查。 结果 :11例患者19侧下颌骨经牵引延长后 ,小颌畸形及OSAS得到有效治疗。 15侧关节强直经牵引成骨关节成形术矫治后 ,开口度均恢复正常。牵引间隙内成骨良好 ,未见感染及成骨不良等并发症发生 ,无关节强直复发。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颞下颌关节强直 小颌畸形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牵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化自体颌下腺移植术后失神经支配腺体的病理变化 被引量:8
8
作者 朱正宏 俞光岩 +3 位作者 邹留和 柳登高 孙开华 武登诚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 :研究血管化自体颌下腺移植术后失神经支配腺体的病理变化 ,探讨其分泌机制。方法 :在摘除泪腺建立家兔角结膜干燥症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血管化自体颌下腺移植 ,于移植术后分别对不同时间失神经支配腺体组织切片行HE染色、S 10 0蛋白... 目的 :研究血管化自体颌下腺移植术后失神经支配腺体的病理变化 ,探讨其分泌机制。方法 :在摘除泪腺建立家兔角结膜干燥症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血管化自体颌下腺移植 ,于移植术后分别对不同时间失神经支配腺体组织切片行HE染色、S 10 0蛋白抗体免疫组化染色 ,光镜观察 ,制做电镜标本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移植后早期可见腺实质部份轻度萎缩变性样改变 ,神经节及神经纤维不同程度变性。长期观察腺体结构正常 ,腺体内可见健康的神经节及神经纤维。电镜观察见腺泡细胞内较多分泌颗粒。结论 :移植腺体能保持旺盛的分泌功能 ,失神经支配腺体未见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化自体颌下腺移植术 失神经支配腺体 病理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自体下颌骨外板行颅面部贴附植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延峰 刘筱菁 +2 位作者 陆平 周晓南 归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8-62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下颌骨外板行颅面部不同部位贴附植骨后的体积变化情况。方法选择6例采用自体下颌骨外板同时行下颌角及部分体部(角体部)、上颌前部的贴附植骨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术后即刻、术后半年的CT数据,利用三维CT分体重建...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下颌骨外板行颅面部不同部位贴附植骨后的体积变化情况。方法选择6例采用自体下颌骨外板同时行下颌角及部分体部(角体部)、上颌前部的贴附植骨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术后即刻、术后半年的CT数据,利用三维CT分体重建和数据配准分割技术,对配准后的下颌角体部及上颌前部2个植骨区域的术后即刻与术后半年的2组数据同时进行分割,分别独立出2个下颌骨外板贴附植骨区域,对移植骨体积的变化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下颌骨外板贴附移植于下颌角体部,术后半年体积缩小20.8%±7.2%,差值分析显示吸收的主要部位为靠近下颌骨下缘及后缘;移植于上颌前部者体积缩小11.2%±2.3%。2个部位移植骨体积吸收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下颌骨外板贴附移植于颅面部不同部位,骨吸收的程度不同,受区局部力学环境的差异可能是影响因素之一;对吸收率的量化可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外板 贴附植骨 三维CT 颅颌面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儒煌 蔡志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197-1199,1202,共4页
二膦酸盐类药物是临床上重要的抗骨吸收药物之一,作用机理在于能够特异性的与骨质中羟磷灰石结合,破坏破骨细胞活性,从而抑制骨吸收,临床应用包括治疗代谢性骨疾病、骨质疏松症、肿瘤骨转移以及关节成形术后骨溶解并发症等[1]。2003年M... 二膦酸盐类药物是临床上重要的抗骨吸收药物之一,作用机理在于能够特异性的与骨质中羟磷灰石结合,破坏破骨细胞活性,从而抑制骨吸收,临床应用包括治疗代谢性骨疾病、骨质疏松症、肿瘤骨转移以及关节成形术后骨溶解并发症等[1]。2003年Marx首次报道该药物应用导致颌骨坏死并发症[2],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重视,并对该并发症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回顾近几年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膦酸盐类药物 颌骨坏死 相关性 抗骨吸收药物 骨质疏松症 破骨细胞活性 代谢性骨疾病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中部骨折后上颌窦腔密度变化的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安金刚 朱丽雷 张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6-689,共4页
目的:分析面中部骨折术前、术后及复诊时X线平片上颌窦密度的变化情况,结合病历记录,揭示创伤后上颌窦积血的变化特点。方法:搜集1995—2006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收治的面中部骨折病例中术前、术后或复诊时X线片显示有上颌窦... 目的:分析面中部骨折术前、术后及复诊时X线平片上颌窦密度的变化情况,结合病历记录,揭示创伤后上颌窦积血的变化特点。方法:搜集1995—2006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收治的面中部骨折病例中术前、术后或复诊时X线片显示有上颌窦密度变化的病例。分析伤后、术后及复诊时华特位片上颌窦密度变化的情况。结果:符合条件的病例219例,男性165例(75.3%),女性54例(24.7%)。年龄:3—78岁,中位年龄29岁。78例复诊患者中,复诊时51例(65.38%)上颌窦恢复清亮;19例(24.36%)上颌窦密度较术后减低;8例(10.26%)上颌窦密度无改善甚至较术后增高,其中4例病历记载有明确的上颌窦炎症病史,另外4例可疑存在上颌窦炎症,但病历无相关诊治记载。结论:大部分上颌窦骨折继发的上颌窦积血在伤后或术后一段时间内可以自行吸收,部分病例可能出现上颌窦炎症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中部骨折 上颌窦 出血 密度 华氏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质干细胞的体内成骨特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舒胜文 李盛琳 +1 位作者 马绪臣 章魁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 :观察大白鼠骨髓间质干细胞 (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MSCs)的体内成骨方式 ,研究新生骨组织的生物学特点、形态及骨基蛋白的表达。方法 :取 2月龄SD大鼠的胫骨及股骨骨髓进行培养 ,体外培养的BMMSCs经成骨诱导剂诱导后... 目的 :观察大白鼠骨髓间质干细胞 (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MSCs)的体内成骨方式 ,研究新生骨组织的生物学特点、形态及骨基蛋白的表达。方法 :取 2月龄SD大鼠的胫骨及股骨骨髓进行培养 ,体外培养的BMMSCs经成骨诱导剂诱导后分别与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陶瓷 (hydroxyapatite tricalciumphosphateceram ics,HA TCP)、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陶瓷加藻酸钠 (alginatesodium ,AS)移植入BALB C裸鼠皮下。 2个月后取出种植物 ,组织切片观察成骨方式及成骨类型。用免疫组化法对新生骨骨基质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BMMSCs+HA TCP与BMMSCs +HA TCP +AS均为膜性骨发生 ,2个月内所成的骨为层板骨。此方法所成骨的骨涎蛋白、骨桥蛋白、Ⅰ型胶原均有表达。结论 :BMMSCs通过HA TCP以膜性骨发生方式成骨 ,2个月内成的骨为层板骨。所成的骨与胚胎发育的骨在骨涎蛋白、骨桥蛋白、Ⅰ型胶原的表达无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体内成骨特性 新生骨组织 生物学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头颈部非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段超 王生才 +10 位作者 金眉 张大伟 赵文 王希思 赵倩 邰隽 张杰 何乐建 张建国 倪鑫 马晓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21-926,共6页
目的总结多学科联合诊治头颈部非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近期疗效,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8年2月期间本中心收治的头颈部非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病例连续纳入研究。治疗采用包括手术、化学药物治疗(以下... 目的总结多学科联合诊治头颈部非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近期疗效,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8年2月期间本中心收治的头颈部非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病例连续纳入研究。治疗采用包括手术、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及局部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在内的多学科联合诊治模式;局部放疗方式的选择包括外放疗、质子治疗及125 I粒子植入治疗。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本中心收治的11例头颈部非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患儿,年龄1.1~12岁,中位年龄5.6岁,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病理类型包括:恶性横纹肌样瘤3例,滑膜肉瘤2例,婴儿型纤维肉瘤2例,孤立型纤维肉瘤1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伴有CIC-DUX4易位的小圆细胞肉瘤1例,未分类的小圆细胞肉瘤1例。2例婴儿型纤维肉瘤患儿行ETV6-NTRK3融合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2例滑膜肉瘤患儿SYT-SSX融合基因均为阳性。肿瘤直径≥5 cm者6例,<5 cm者5例;6例患儿无区域淋巴结转移,5例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者3例,余8例患儿不存在远处转移,其中2例患儿为肺转移,1例患儿为骨、骨髓、胰腺及多发淋巴结转移。5例患儿行手术治疗,6例患儿仅行活检。全部患儿均接受化疗。3例患儿行外放疗,4例患儿未放疗,4例患儿行125 I粒子植入治疗。随诊时间10~78个月,中位随诊时间19个月。治疗后8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例死亡,1例治疗中发生肺转移仍在治疗中。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本组患儿预计平均生存时间为(64.7±6.9)个月(95%CI:51.1~78.2)。1年总生存率及无事件生存率均为(88.9±10.5)%。结论手术联合化疗及放疗是头颈部非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患儿的有效治疗措施,近期疗效较理想,但仍需进一步随诊观察。远处转移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头颈部 非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 恶性横纹肌样瘤 CIC-DUX4易位的小圆细胞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插管接头用于连接人工鼻与金属气管套管可行性探讨
14
作者 沈文英 何倩 +1 位作者 胡婷婷 刘瑞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8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气管插管接头用于连接人工鼻与金属气管套管对患者通气的影响。方法对全麻下行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进入麻醉复苏室的74例患者,采用一次性气管插管接头连接人工鼻与金属气管套管,持续低流量吸氧(2L/min)至出室。结果患... 目的探讨一次性气管插管接头用于连接人工鼻与金属气管套管对患者通气的影响。方法对全麻下行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进入麻醉复苏室的74例患者,采用一次性气管插管接头连接人工鼻与金属气管套管,持续低流量吸氧(2L/min)至出室。结果患者入复苏室与出室时比较,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无明显变化(均P>0.05);呼吸频率增加,二氧化碳分压下降(均P<0.01),但数值在正常范围。结论一次性气管插管接头用于连接人工鼻与金属气管套管,安全、牢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 气管插管接头 人工鼻 气管套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26例观察
15
作者 房玉玲 陈仁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3期229-230,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钛板作骨内坚固固定后骨折愈合及术后康复情况。方法对26例行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患者术后分析功能恢复。结果除1例咬合关系不良外,其余均Ⅰ期愈合。手术对牙周及颞颌关节影响小,不限制开口,功能恢复快。结论钛板坚... 目的观察应用钛板作骨内坚固固定后骨折愈合及术后康复情况。方法对26例行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患者术后分析功能恢复。结果除1例咬合关系不良外,其余均Ⅰ期愈合。手术对牙周及颞颌关节影响小,不限制开口,功能恢复快。结论钛板坚固内固定具有良好的效果,功能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骨折 内固定 冶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