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中学生维护口腔健康意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箐 范旭 李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2-644,648,共4页
目的评价以学校为基础的口腔健康教育改善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的效果。方法将随机抽取的四川省德阳市农村地区2所中学的初一学生按学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名学生。对试验组学生进行以学校为基础的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同时要求试验... 目的评价以学校为基础的口腔健康教育改善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的效果。方法将随机抽取的四川省德阳市农村地区2所中学的初一学生按学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名学生。对试验组学生进行以学校为基础的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同时要求试验组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在试验前和1年后对2组学生进行龋病、口腔卫生状况检查,并对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年后,与基线相比,试验组的龋均和龋面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的龋均和龋面均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的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下降(P<0.05),而对照组的OHI-S上升(P<0.05);试验组学生对"使用含氟牙膏能预防蛀牙"和"甜食致龋"的认识增加率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试验组学生每天至少刷牙2次、使用含氟牙膏、拜访牙医的增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学校为基础的口腔健康教育和使用含氟牙膏的综合口腔卫生项目对促进农村地区中学生口腔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健康教育 含氟牙膏 龋病 口腔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三维激光扫描的仿真颌骨模型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许卫华 唐志辉 +2 位作者 吴敏节 赵雪竹 朱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4-516,共3页
目的:探索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仿真颌骨模型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要求种植修复的20例患者,进行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将扫描后的数据与3D激光扫描数... 目的:探索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仿真颌骨模型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要求种植修复的20例患者,进行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将扫描后的数据与3D激光扫描数据进行匹配,形成计算机三维颌骨模型并通过三维快速成型机形成实物的三维颌骨模型。术者在此模型上进行术前设计和模拟,制作手术导板。完成种植修复。结果:20例患者中12例颌骨的锥形束CT数据与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匹配准确;制作出手术导板,并在手术导板引导下顺利完成手术及最终修复。3例CBCT数据与激光扫描模型配比后发现CBCT在后牙区有偏差,最大偏差1mm。5例患者缺牙区骨质形态与临床不符,骨缺损范围偏大。结论:结合激光扫描技术的仿真颌骨模型在牙列区有清晰外形同时真实的显示了颌骨形态,为医生提供了一个熟悉而真实的模拟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种植牙 快速成型技术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心理痛苦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4
3
作者 郭宏梅 王伟平 +3 位作者 徐春燕 贺敏敏 郑甜甜 帅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90,94,共4页
目的探索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心理痛苦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开展有效心理支持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及其相关问题列表、自尊量表、知觉压力量表对399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口腔颌面部恶... 目的探索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心理痛苦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开展有效心理支持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及其相关问题列表、自尊量表、知觉压力量表对399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心理痛苦得分为(3.34±2.81)分,显著心理痛苦水平检出率为43.6%。患者心理痛苦水平与自尊水平呈负相关,与知觉压力水平呈正相关(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均月收入、无时间精力做家务、经济问题、恐惧、悲伤、担忧、睡眠问题、便秘、口腔疼痛、疼痛等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心理痛苦检出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应予以重视并给予有效措施减轻其心理痛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心理痛苦 自尊 知觉压力 疼痛 恐惧 睡眠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黏膜微核细胞数与上皮异常增生病损癌变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曹婕 刘宏伟 +2 位作者 刘晓松 金建秋 张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0-602,共3页
目的:探讨微核细胞计数与上皮异常增生病损(oral epithelial dysplasia,OED)癌变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健康对照者口腔黏膜、46例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病损、78例口腔黏膜白斑(oral leukoplakia,OLK)伴上皮单纯增生病损... 目的:探讨微核细胞计数与上皮异常增生病损(oral epithelial dysplasia,OED)癌变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健康对照者口腔黏膜、46例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病损、78例口腔黏膜白斑(oral leukoplakia,OLK)伴上皮单纯增生病损、30例OLK伴轻度OED病损、29例OLK伴中度OED病损、15例OLK伴重度OED病损和2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病损的口腔脱落细胞进行Feulgen及fast green染色,计数微核细胞数。结果:微核细胞率依OSCC、OLK伴重度OED、OLK伴中度OED、OLK伴轻度OED、OLK上皮单纯增生、OLP、健康对照者口腔黏膜的顺序逐渐降低(P<0.001)。结论: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可反映口腔上皮癌变的进程,可作为患者定期随访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 微核 染色体不完整 局灶性上皮增生 鳞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侧金属加强杆种植覆盖义齿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馨月 王勇 +4 位作者 陈倩 周团锋 马珂楠 王子轩 赵一姣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2-538,共7页
目的 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舌侧金属加强结构义齿基托设计对无牙下颌种植修复义齿的生物力学影响,为无牙颌修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构建舌侧金属加强结构与无加强结构两种义齿基托设计的2颗种植体支持Locator式覆盖义齿三维有限元模型... 目的 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舌侧金属加强结构义齿基托设计对无牙下颌种植修复义齿的生物力学影响,为无牙颌修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构建舌侧金属加强结构与无加强结构两种义齿基托设计的2颗种植体支持Locator式覆盖义齿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后牙中央窝垂直施加150 N载荷、斜向施加150 N载荷以及对前牙垂直施加150 N载荷,模拟正中咬合、左右侧方咀嚼以及前牙切割食物时两种模型各组织的受力情况。结果 后牙及前牙垂直向加载时,两种义齿基托设计模型各组织的应力分布较为接近,所受最大应力差别在0~0.16 MPa之间;偏侧咀嚼时,未添加金属加强杆的义齿基托、种植体和黏骨膜应力集中范围,以及种植体、种植体周围骨最大受力明显大于添加金属加强杆模型,所受最大应力差别在0.59~2.99 MPa之间。结论 在义齿基托舌侧添加金属加强杆,可以起到应力分散的作用,或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骨吸收及基托折断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义齿 种植体 义齿基托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门诊孕期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6
作者 宣岩 钱军 +2 位作者 王春丽 姜丹 景泉 《中国护理管理》 2025年第8期1224-1229,共6页
目的:构建口腔门诊孕期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相关风险的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与德尔菲法确立口腔门诊孕期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结果:3轮专家函询有效问卷回收率... 目的:构建口腔门诊孕期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相关风险的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与德尔菲法确立口腔门诊孕期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结果:3轮专家函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00%、100.00%、94.7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2、0.842、0.832,经3轮函询后一、二、三级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67、0.286、0.193(均P<0.01)。最终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40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口腔门诊孕期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内容全面,具有科学性和专业性,可为临床护理人员准确、有效地评估口腔门诊孕期患者护理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门诊 孕期患者 护理风险 评估指标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树脂对前牙唇面白垩斑治疗效果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5
7
作者 冯朝华 刘荣芳 +1 位作者 赵奇 楚小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7-599,共3页
目的评价渗透树脂对白垩斑颜色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正畸治疗后前牙白垩斑患牙74颗进行渗透树脂治疗。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周拍摄照片。效果分为3级:有效、部分有效和无效。部分有效的患牙测量术前、术后白垩斑面积(W)及患牙唇面的面... 目的评价渗透树脂对白垩斑颜色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正畸治疗后前牙白垩斑患牙74颗进行渗透树脂治疗。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周拍摄照片。效果分为3级:有效、部分有效和无效。部分有效的患牙测量术前、术后白垩斑面积(W)及患牙唇面的面积(T),计算出W︰T比值(%)。采用Kruskal-Wallis and Mann-Whitney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有效的患牙20颗(27%),部分有效的患牙54颗(73%),无效的患牙0颗。部分有效的患牙术前W︰T平均值是39.28%,术后W︰T平均值是9.46%(P<0.05)。结论渗透树脂能明显改善白垩斑患牙的美观,改善程度与患牙脱矿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树脂 釉质白垩斑 美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联合微动力系统拔除儿童Ⅲ型多生牙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智勇 张晓 +4 位作者 孟甜 高巍 陈全 刘文曙 陈宇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44-1246,共3页
目的:探讨锥形束CT与微动力系统联合用于儿童Ⅲ型多生牙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锥形束CT定位,微动力系统拔除儿童Ⅲ型多生牙病例。结果:CBCT定位与临床手术所见符合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27.5±6.1)min,疼痛Wong-Baker评分为术... 目的:探讨锥形束CT与微动力系统联合用于儿童Ⅲ型多生牙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锥形束CT定位,微动力系统拔除儿童Ⅲ型多生牙病例。结果:CBCT定位与临床手术所见符合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27.5±6.1)min,疼痛Wong-Baker评分为术后即刻(3.9±1.2)以及术后7d(1.3±1.1)。病例愈合良好。结论:CBCT和微动力系统在儿童Ⅲ型埋伏多生牙的拔除中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创伤和其他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种植机 多生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显微镜下上颌第二磨牙根管数目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志勇 吴凌云 赵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0-773,共4页
目的:应用根管显微镜观察临床治疗的上颌第二磨牙的根管数目。方法:选择临床需要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二磨牙200颗,根管显微镜下,配合使用超声器械,EDTA,小号K锉探查扩通根管,记录根管数目,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侧方+垂直加压充填根管。结果:... 目的:应用根管显微镜观察临床治疗的上颌第二磨牙的根管数目。方法:选择临床需要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二磨牙200颗,根管显微镜下,配合使用超声器械,EDTA,小号K锉探查扩通根管,记录根管数目,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侧方+垂直加压充填根管。结果:200颗上颌第二磨牙中:单根管3颗(1.5%);双根管19颗(9.5%);三根管119颗(59.5%);四根管59颗(29.5%),其中颊侧近中第2根管(MB2)57颗(28.5%),腭侧双根管2颗(1%)。结论:上颌第二磨牙根管变异较大,应引起临床重视。应用根管显微镜,可显著提高根管定位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二磨牙 根管数目 根管显微镜 根管融合 颊侧近中第2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吸复合全麻下婴幼儿龋治疗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10
10
作者 楚小玉 王欢 +4 位作者 姜霞 陈小贤 董毅 张红梅 钟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8-400,共3页
目的:评估静吸复合全麻下婴幼儿龋治疗的效果。方法:门诊收集60名符合2002年美国儿童牙科学会重症婴幼儿龋标准的1~5岁健康儿童,其中男38人,女22人。最小年龄17个月,最大年龄60个月,龋均lO.62。在静吸复合全麻下接受全口牙齿治... 目的:评估静吸复合全麻下婴幼儿龋治疗的效果。方法:门诊收集60名符合2002年美国儿童牙科学会重症婴幼儿龋标准的1~5岁健康儿童,其中男38人,女22人。最小年龄17个月,最大年龄60个月,龋均lO.62。在静吸复合全麻下接受全口牙齿治疗,术后半年及1年复查,统计充填体保存率,继发龋出现率及经治人群的龋病发病率,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年复查充填体保存率96.93%,继发龋出现率半年复查为0.32%,1年复查为4。36%,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x^2=22.069,P=0.00)。龋病发病率半年复查为6.67%,1年复查为13.33%,虽无统计学差异,但增高趋势明显。结论:全麻下治疗婴幼儿龋疗程短,疗效佳,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应注意取得患儿家长的配合,培养患儿良好的VI腔卫生习惯,定期复查,以达到良好的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牙科 全身麻醉 婴幼儿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底与上颌磨牙牙根关系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智勇 张晓 宋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0-692,共3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分析上颌窦底与上颌磨牙牙根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具备上颌后部锥形束CT扫描数据的患者资料,应用CT配套软件观察上颌窦底与上颌磨牙牙根的关系并测量上颌磨牙牙根与上颌窦底间距离。结果:共收集40例,... 目的:应用锥形束CT分析上颌窦底与上颌磨牙牙根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具备上颌后部锥形束CT扫描数据的患者资料,应用CT配套软件观察上颌窦底与上颌磨牙牙根的关系并测量上颌磨牙牙根与上颌窦底间距离。结果:共收集40例,男26名,女14名,平均年龄35.5岁(19~55岁)。12例牙根根尖与上颌窦底在同一水平;16例牙根根尖水平高于上颌窦底水平,平均距离为(3.62±0.52)mm;12例牙根根尖水平低于上颌窦底水平,平均距离(3.16±0.42)mm。在距离上颌窦底最近的牙根方面,上颌第一磨牙腭根最为多见(20/40)。结论:锥形束CT在判断上颌窦底与上颌磨牙牙根关系方面有较高应用价值。上颌窦底与上颌磨牙牙根关系密切,其中,与第一磨牙腭根关系最为密切,临床治疗中应预防上颌窦穿孔或上颌窦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上颌窦 上颌磨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树脂对青少年前牙白垩斑龋损治疗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钟洁 林碧琛 陈小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比较渗透树脂与氟化物涂布对青少年前牙白垩斑的治疗效果。方法:10名青少年患者共56颗患牙纳入研究,自体随机对照,实验组涂布渗透树脂,对照组涂布氟化物,对比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分别记录ICDAS数值及DIAGNOdent数值。结果:... 目的:比较渗透树脂与氟化物涂布对青少年前牙白垩斑的治疗效果。方法:10名青少年患者共56颗患牙纳入研究,自体随机对照,实验组涂布渗透树脂,对照组涂布氟化物,对比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分别记录ICDAS数值及DIAGNOdent数值。结果:实验组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DIAGNOdent数值平均值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ICDAS数值减少率没有差异。结论:初步结果显示渗透树脂能抑制青少年前牙白垩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树脂 前牙白垩斑 激光龋齿诊断仪 氟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人群腭大孔解剖位置及其与腭穹隆形态关系的CBCT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薛绯 段晋瑜 张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4-367,共4页
目的:研究汉族青年人群腭大孔解剖位置及其与腭穹窿形态的关系。方法:采用CBCT测量209名18~45岁汉族受试者腭大孔的相对位置及毗邻关系,并讨论腭穹窿形态对腭大孔位置的影响。结果:腭大孔在第三磨牙近中、腭侧和远中的分布率分别是17.22... 目的:研究汉族青年人群腭大孔解剖位置及其与腭穹窿形态的关系。方法:采用CBCT测量209名18~45岁汉族受试者腭大孔的相对位置及毗邻关系,并讨论腭穹窿形态对腭大孔位置的影响。结果:腭大孔在第三磨牙近中、腭侧和远中的分布率分别是17.22%、64.59%和18.18%。男性与女性腭大孔至腭中缝(GPF-MMS)的距离分别为(16.29±1.47)mm和(15.60±1.35)mm,腭大孔至牙槽嵴顶(GPF-AC)的距离为(14.02±2.69)mm和(12.29±2.41)mm。GPF-MMS的距离在腭高耸组中明显低于腭低平组;相反,GPF-AC的距离在腭高耸组中明显高于腭低平组。结论:汉族青年人群腭大孔的位置与患者腭穹隆形态和性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腭穹隆 腭大孔 腭大神经血管束 腭中缝(MMS) 牙槽嵴顶(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熔融技术制作的个性化根形种植体的制作精度评价 被引量:10
14
作者 胡洪成 卢松鹤 +3 位作者 毋育伟 李箐 栾庆先 唐志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58-562,共5页
目的:初步评估CBCT结合电子束熔融技术制作的个性化根形种植体的制作误差大小,并分别计算其中CBCT数据提取误差和电子束熔融设备加工误差的大小。方法:分别依据8颗正畸减数离体牙的光学扫描模型和拔牙前CBCT数据提取模型,采用电子束熔... 目的:初步评估CBCT结合电子束熔融技术制作的个性化根形种植体的制作误差大小,并分别计算其中CBCT数据提取误差和电子束熔融设备加工误差的大小。方法:分别依据8颗正畸减数离体牙的光学扫描模型和拔牙前CBCT数据提取模型,采用电子束熔融技术制作个性化根形种植体,并建立光学扫描模型,比较个性化根形种植体与离体牙三维偏差的大小。结果:CBCT结合电子束熔融技术制作的个性化根形种植体的整体制作误差为(-0.18±0.04)mm(P<0.01),其中EBM设备的加工误差为(-0.20±0.01)mm(P<0.01),CBCT数据提取误差为(0.04±0.05)mm。结论:CBCT结合电子束熔融技术制作的个性化根形种植体制作误差较小,主要来自于电子束熔融设备加工误差,并可以通过调节制作参数加以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根形种植体 电子束熔融技术 精度 即刻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牙应用Er:YAG激光备洞充填微渗漏效果的离体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谢窈 张笋 葛立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4-477,共4页
目的:Er:YAG激光备洞和传统的涡轮钻针备洞,使用不同粘接系统和界面处理方式,对乳牙树脂充填的微渗漏效果进行研究。方法:50颗乳牙随机分为5组,第1组:涡轮钻针预备+全酸蚀粘接充填;第2组:涡轮钻针预备+自酸蚀粘接充填;第3组:Er:YAG激光... 目的:Er:YAG激光备洞和传统的涡轮钻针备洞,使用不同粘接系统和界面处理方式,对乳牙树脂充填的微渗漏效果进行研究。方法:50颗乳牙随机分为5组,第1组:涡轮钻针预备+全酸蚀粘接充填;第2组:涡轮钻针预备+自酸蚀粘接充填;第3组:Er:YAG激光预备+全酸蚀粘接充填;第4组:Er:YAG激光预备+自酸蚀粘接充填;第5组:Er:YAG激光预备后不酸蚀+配合全酸蚀粘接剂充填,对不同组进行微渗漏体视显微镜检查。结果:涡轮钻针+全酸蚀组和涡轮钻针+自酸蚀组的微渗漏分别高于Er:YAG激光+全酸蚀组和Er:YAG激光+自酸蚀组(P<0.05);涡轮钻针+全酸蚀组与Er:YAG激光+不酸蚀组的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YAG激光预备的3个组中,全酸蚀组和自酸蚀组的微渗漏都低于不酸蚀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激光并不能代替全酸蚀剂的作用,激光照射后使用自酸蚀粘接系统,充填体的边缘适合性更好,微渗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疗法 牙窝洞制备 微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充填方法对椭圆形根管充填效果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姚娜 马琦 +2 位作者 尹星喆 王倩倩 张成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74-878,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充填方法对椭圆形根管的充填效果。方法:选60颗拔除的椭圆形根管的下颌前磨牙,用ProTaper机用旋转镍钛锉预备根管后,随机分成4组。分别用Dentsply变锥度牙胶尖单尖充填法、标准牙胶尖侧方加压充填法、System B+ObturaⅡ充... 目的:研究不同充填方法对椭圆形根管的充填效果。方法:选60颗拔除的椭圆形根管的下颌前磨牙,用ProTaper机用旋转镍钛锉预备根管后,随机分成4组。分别用Dentsply变锥度牙胶尖单尖充填法、标准牙胶尖侧方加压充填法、System B+ObturaⅡ充填法以及Thermafil充填法进行充填。将填充后的牙齿在距离根尖2、5、8mm处水平切断。对每个横断面进行显微拍照,并用图象处理软件分析获得充填面积占根管横截面面积的百分率。最后对所有牙的填充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在2mm水平,Thermafil的牙胶百分比最高,空隙率和糊剂百分比最低(P<0.05)。在5mm水平,System B+ObturaⅡ和Thermafil的牙胶百分比都高于其他2种方法,空隙率和糊剂百分比都较低(P<0.05),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System B+Ob-turaⅡ在8mm处空隙率最低(P<0.05)。用变锥度单尖充填,牙胶百分比在各截面都最低,空隙百分比和糊剂百分比在2mm横截面与标准牙胶尖侧方加压充填法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hermafil充填法充填椭圆形根管的根尖区域效果好,System B+ObturaⅡ充填法充填椭圆形根管的冠方更有优势,冷牙胶侧方加压和大锥度单尖充填椭圆形根管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充填 椭圆形根管 牙胶充填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下全口牙病治疗对残障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钟洁 陈小贤 +2 位作者 张红梅 姜霞 黄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12-1315,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全身麻醉下全口牙病治疗对残障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全麻下口腔治疗的残障儿童48例,由主要看护人在全麻术前、术后的1个月及术后6个月分别填写儿童口腔健康影响量表-14(COHIP-14)和家庭影响量表-12(FIS-12),采用S... 目的:观察分析全身麻醉下全口牙病治疗对残障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全麻下口腔治疗的残障儿童48例,由主要看护人在全麻术前、术后的1个月及术后6个月分别填写儿童口腔健康影响量表-14(COHIP-14)和家庭影响量表-12(FIS-12),采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OHIP-14均值术前(35.7±7.3)、术后1个月(47.8±4.6)、术后6个月(48.3±3.9),术前与术后有明显差异(P<0.001);FIS-12均值术前(19.3±5.6)、术后1个月(10.5±2.9)、术后6个月(9.4±2.4),术前与术后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全麻下全口牙病治疗可显著提高残障儿童及其家庭的相关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相关生活质量 量表 全麻 残障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树脂分层充填技术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赵奇 吴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5-337,共3页
分层树脂充填技术是基于树脂的固化收缩特性和美学需要所采取的操作步骤,本文从光固化灯的树脂固化、美学效果的需要、减少收缩率和收缩张力、耐磨性及强度几个方面作一描述。
关键词 复合树脂 分层充填 美学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升支区半柱状自体骨移植与颏部矩形自体骨移植在美学区水平向骨增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随机对照临床实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雪竹 唐志辉 +1 位作者 邹立东 许卫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69-973,共5页
目的:比较通过下颌升支半柱状自体骨移植及颏部矩形自体骨移植进行前牙区水平向骨增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1:在下颌升支区取半柱状自体骨,组2:在颏部取矩形块状自体骨,分别进行水平向骨增量手术。观察植骨后即刻及... 目的:比较通过下颌升支半柱状自体骨移植及颏部矩形自体骨移植进行前牙区水平向骨增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1:在下颌升支区取半柱状自体骨,组2:在颏部取矩形块状自体骨,分别进行水平向骨增量手术。观察植骨后即刻及植骨后4个月骨厚度及高度的变化,以及负重后1年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结果:共纳入患者47例,植入种植体61枚。植骨后即刻测量,两组在嵴顶区的骨厚度增加量无显著性差异[组1为(3.9±1.6)mm,组2为(3.3±1.8)mm],在嵴顶根方4mm的骨厚度增加量无显著性差异[组1为(3.9±1.4)mm,组2为(3.5±1.7)mm]。植骨后4个月,两组在嵴顶区的水平向骨吸收无显著性差异[组1为(0.59±0.69)mm,组2为(1.13±1.6)mm];在嵴顶根方4mm位置,组1的水平向骨吸收(0.03±0.96)mm显著小于组2(0.87±1.16)mm。种植负重后1年,组1的边缘骨吸收(0.13±0.65)mm显著小于组2(0.74±1.09)mm。结论:自下颌升支区半柱状取骨及颏部矩形取骨进行前牙区水平向块状自体骨移植,均可得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植骨后4个月及负重后1年,下颌升支半柱状取骨组的骨维持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自体骨移植 半柱状 牙种植 下颌升支 颏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青年牙周健康人群上颌磨牙腭侧牙槽嵴骨突的CBCT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薛绯 张勇 +1 位作者 段晋瑜 张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研究汉族青年牙周健康人群中上颌腭侧牙槽嵴骨突的分布、位置及表面黏膜厚度。方法:采用CBCT观察245名受试者上颌第一磨牙至第三磨牙腭侧牙槽嵴骨突的分布,并测量骨突顶点距对应磨牙CEJ的距离和表面最薄处黏膜厚度。结果:245名受... 目的:研究汉族青年牙周健康人群中上颌腭侧牙槽嵴骨突的分布、位置及表面黏膜厚度。方法:采用CBCT观察245名受试者上颌第一磨牙至第三磨牙腭侧牙槽嵴骨突的分布,并测量骨突顶点距对应磨牙CEJ的距离和表面最薄处黏膜厚度。结果:245名受试者中在上颌第一、第二和第三磨牙腭侧牙槽嵴骨突的发现率分别为2.45%、31.22%和21.84%。58.37%的受试者上颌磨牙区腭侧发现至少一个牙位存在骨突。牙槽嵴骨突顶点至CEJ的平均距离为(5.40±1.43)mm,左右侧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二磨牙处,男性骨突顶点至CEJ的距离大于女性(P<0.01)。牙槽嵴骨突表面最薄处黏膜厚度平均为(1.44±0.52)mm。结论:对于涉及上颌磨牙区腭侧软组织的牙周手术,术前拍摄CBCT检查黏膜下方是否存在牙槽嵴骨突,评估该处黏膜厚度是否达到手术需求,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侧骨突 锥形束CT 腭侧黏膜 牙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